高考语文满分作文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考语文满分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1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坚强与懦弱,冷漠与热情,卑鄙与崇高……人心之中既潜藏看坚硬的冰,也蕴藏有柔情的水,只要改变温度,冰能化成水,水也能结成冰。如何在合适的温度下修炼出一颗优雅的心,是我们一生的功课。
优雅的心造就优雅的人。这种人常以责任之心责己,常以怨己之心怨人。在这方面,李叔同先生堪称我们的楷模。有一次下课的时候,一位走出教室的同学随手关上教室的门,但是由于用力过大,发出了巨大的响声。这个同学走出数十步后,听到李先生跟在身后叫住他,用和善的口气对他说:“下次走出教室,请你轻轻地关门。”说完对他鞠了一躬,然后回到教室,自己轻轻地把门关上了。那位同学深受感动,以后每次进出教室都会轻轻地关门,以免打搅了别人。
然而生活中,我们却经常看到一幅幅极不和谐的画面:因为互不相让,车来不能车往,一条路堵车几里长;因为互不示弱,有人拳脚相加,打得两败俱伤;因为不让座,60岁老翁暴打年轻女孩;因为争房产,女儿可以逼八旬老母搬出安置房……
当我们责问“这个社会怎么了”的时候,我们有没有问过自己:我们有没有一颗优雅的.心?我们有没有“退让三尺又何妨”的气度?
与每个人的交往都在考验着我们的灵魂。这些人都是我们人生中的教材,有些可能是正面教材,给人以温暖和勇敢,教会我们宽容和尊重;有些可能是反面教材,让人明白什么是 冷酷与懦弱,促使我们自省和成长。
无论他人如何待我,我依然坚信:总有一颗心是温暖的,总有一份情是真挚的。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明白,得与失只是因缘的无常,真的不必过于在意。当我们常怀温和之心,心中便多了一丝善念,多了一份从容与力量。
原来,修炼一颗优雅的心,终究要以善为源,好在人之初,性本善,只要加强自身的修为,拥有一颗优雅的心是人人可期的。
心纯净了,天空就明朗了;心快乐了,人生就幸福了。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明白:天使与恶魔只在一念之间,纵然心有猛虎,莫忘细嗅蔷薇。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2
第一次见到万花筒,我早已过了玩这种东西的年龄。
五岁的表妹炫耀着手里的宝贝,让我看一会儿的条件是背她两个钟点儿。没辙,谁让咱生在偏僻的小村庄,谁让咱家里穷得叮当响。十岁的我付出了八个小时的汗水,才得以眯起一只眼和那个花花的东西有了“几小会儿”的亲密接触。
真的很奇妙。
万花筒里的缤纷才让我真正见识了这几种颜色的瞬息万变。尽管农村孩子的想象力从没被开发过,但那一天,我的大脑却被这动态的色彩与光线占领了,眼前一会儿天上的银河,一会儿孙悟空的花果山,一会儿各式各样的礼花,一会儿又熊熊燃烧的火焰。这样的“瞎想”,当时只能窝藏在心里;若说给大人听,会招来阵阵的嘲笑的。
总共不到半小时的“神游”,曾经是记忆里一个不可撤销的驿站。
初中学了光学,才明白这神奇的操手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三棱镜。很后悔没能早些接触到物理,那样的话,就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个万花筒,还用得着出卖劳动?
心灵与年龄齐飞。渐渐长大了,渐渐成熟了,渐渐事情想得多了,眼睛更多的盯着一个又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考试成绩上下浮动了几个名次,班主任老师对那哪个同学格外关照,谁谁的爸爸当大多的官开什么样的车,甚至一个月前还在为哪个大学“有前途”向能接触到 的过来人讨教秘诀……确实活得很累。脑海涌进一股又一股躁动的水,小时侯建造的驿站荒芜了,关闭了。
前两天到超市买文具,在楼梯拐角处那面不知何时立起的哈哈镜前,一个小男孩忙得不亦乐乎。跑远了看,走近了瞧,还时不时地把脸贴在镜面上,嘴里边喊着“好长的脖子”“扁了”“脑袋大了”,边哈哈乐个没完。这一下子也勾起了我的'童心,站在边上,细细端详镜子里变形了的“自己”,却不禁失笑。这还是我吗?
的确是我,只不过不是物理意义或生物学意义上的。
想起了卡夫卡,想起了他笔下的那个大甲虫。才开始觉得,他的作品其实并不荒诞。
忽然又想起了那只我曾经拥有过半个小时的万花筒。它是什么时候躲到了或者说被我挤到了黑暗的角落?
生活永远不可能像万花筒,但心灵的房间里不能没有万花筒。否则,哈哈镜里的影子就会在现实里复活。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3
做自己必须敢于正视
三毛说:“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势。”当我们沉浸于前进路上的琐碎而无暇他顾、疲惫不堪时,有没有静下来想一想,忽略了什么,或是值不值得?我们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自己认为值得的事,并为此挥霍大把的光阴,到最后,当遇到下一件事时,犹豫的我们才会清醒,奈何难以回头。
不如安静下来,听一听内心的呢喃——那些蛰伏在角落里的声音,或许才是灵魂的梵音,让你看淡很多悲伤,给予你更从容的力量。仔细回想以往的经历,听从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如果你斤斤计较于一时的得失,那么他便真正的“失”了;如果你耿耿于怀于外在的成败,那么你离内心会愈来愈远;如果你甘于低头盲目追求当下,那么你会错过更多。春花秋月何时了。吟诗作赋,对酒当歌,谁不希望沉浸在诗意般的人生里?可是,执着的追求过后,恐怕只剩凄美的喟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低头盲目求索时,怎不抬头望一眼?望一眼辽阔的.国土,天下的子民——那些生命中无法忘怀之轻,究竟辛酸了多少人的眼泪!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只鸟,飞越永恒,没有迷途的苦恼。”我们都渴望有一颗忘忧草。希冀自己会更无悔地跋涉在人生的旅途上,遇到冰心所写的旖旎风景,可是我们如此的浮躁,去哪里能瞥到一路花开?那穿枝拂叶的人们,有泪可落,而我们却只有感伤。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其实尘世中并没有诸多沉重的桎梏,所谓的疲惫,不过是我们太过执念于那些本来无需挂怀的世事,而真正的轻盈,则被我们弃于脑后,被封存被遗忘。尘世的喧嚣与明亮,世俗的快乐与幸福,在沙漏中,汩汩流过。我们无法奢望太多,也无需牵强,只要快乐、安宁、没有悲伤就好;而这,不过是重新对话我们的生活而已,让眼泪打碎荒芜,濡湿遗忘的角落,去做我们本来“必修”的事情,重新参与生活。
雄浑陶醉的场景,光彩炫目的字眼,都不过是要被时间涤荡得无影无踪。不必感叹人生易逝,岁月难留,而应增加时间的厚度,更加从容地让自己的人生厚重,有分量。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4
书者如灯,“是知灯者,破愚暗而明斯道。”有人说,人生须读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三本大书。吾与之也——有字之书为传承,知识在其中;无字之书为体悟,阅历在其中;心灵之书为本然,我能读我,方成大我!
少年之时习句读,或观古今之言,有字之书为师为友。以文字为媒介,书籍带着我们走向新的世界,教会我们许多知识,前人的经验与智慧,虚幻的欢笑与泪水,令我们沉醉、助我们成长。“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的`古训仍在耳边。正是有字之书告诉了我们“老鱼跳波瘦蛟舞”的诗意,正是有字之书让我们体味出“天荒地老无人识”的苦涩,有字之书塑造着最初的我们,正如加缪评卡夫卡,“他书中的每一页都强迫我去读它”,有字之书,有益之书的每一页也都“强迫”着我们去阅读。
年龄稍长,阅历增加,经历了若干人若干事,无字之书的书页也渐渐增加,其中内容悲喜自知。无字之书,是阅历,是经验的积累、情感的积淀,是人生路上经过的一个个路牌。它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前进的方向,开启一扇扇不同的门。我们自己牵着自己,跟着无字之书的指引。
有字之书,无字之书,说到底其传授之物均源于外,你化而用之,或上坦途,或坠深渊。心灵之书,却是由你而发,由你守候。
“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你的心灵之书,只须本然,你要去读懂。何谓读懂?群居不倚,独立不惧,问心无愧,即为读懂。孔子困于陈蔡,问弟子是否行道真的不可为,或说不可为,或说应与世推移,颜回却说:“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不容何病?读懂自己的心灵之书,遵循本心,遵循良心,那么从心所向,从欲而行,致力于其中,岂不是人人都是“匠人”?也正是心灵之书,才能让人舍生取义,因为它就是我们的“我”!
有字之书以为梯,学山为顶峰为己。无字之书以为舟,破江渡海见真力。心灵之书以为己,遵之循之莫为逆。三者缺一而不可,人生漫漫需砥砺!
三者缺一不可,然而知前两者之重要之人,恒河沙数,故我能读我,方成大我!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5
宏通科学之道,微感自然之美
古谚有云:“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是世代积累传承的观天经验,但看云卷云舒,从微末中推测天气变化,是种享受与乐趣。而回头开启电视,世界范围的天气预报映入眼帘。两种感知自然的途径不同,却无外乎为观得天气,殊途同归。自然并无需划分出“近”与“远”。
对于自然,人理应借助科学发明和经验去了解,通达宏观层面,同时用细腻的心仔细体会和感受身边的微观自然之美,方可达成“宏通科学之通,微感自然之美”的境界,实现人、科学与自然最终的“和谐”。
科学与自然不曾分离,从古代各种水利工具的发明应用到如今发达的天气监测预报系统发展,人类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进步一直相辅相成。人之于自然,甚为渺少,人类没有能力一一亲自探寻自然的所有奥秘,因此自然似乎离人很远。而科学应用,正是解决人想在宏观上更好了解自然的需求的有力工具。通过电视,人类可以“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地获取天气信息、地理资讯,增长了自然知识、弥补了人自身能力和视野的局限。同时,科学知识对人形成科学思想也大有裨益。达尔文曾说,他对自然的兴趣正是从前人的科学著作中萌生的,其中的科学理论如生物的纲目属种,都对他形成严谨的科学思维产生巨大作用。可见,利用科学感知自然,既便捷全面又有利于培养自然科学思维,正是“仰观宇宙之大”的好方法。
而“俯察品类之盛”则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生于自然,也归于自然。汉字“性”中由一人和一生构成,可见人性之真必然离不开生态自然。中国古代有“生”的哲学,生生不息,物我一体是古代给人们不竭的.追求。孟浩然、王维醉心于自然山水,感受天光云影之变,细观云过水动之美,创作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样反映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传世佳句。人的生命,融于自然生态,同呼吸、共命运。因而多留心身边微观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方可融入自然,“微感自然之美”。
中国儒家学说中重要的“和谐”思想,要求各方面达成统一与协调,在当下,人既不能肆意丢弃传统感受自然的方法,也无法抵抗科学发展的潮流。因此,务必达成人、科学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就像时兴的观星活动,利用高科学望远镜观测遥远星体的人们,也同时在夜晚的山上感受凉风与蝉鸣,“信可乐也”!
宏通科学之道,微感自然之美。人既与自然亲近、融入自然,又可以更高的视角认识自然。心有宏观看待自然的“猛虎”,亦可微观细嗅身边的“蔷薇”。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6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又是一年深秋至,这几日桂花开得是那样日益繁茂,又是那样的不动声色;桂花的香是清淡的,又是浓郁的。
一直以来,梅兰竹菊被人称为花中四君子,给人一种清冷高雅的美。可自从读了李清照的“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越发觉得桂花的清淡,和不张扬的花期,细微的花朵才是更加的淡雅恬静啊!
记得读书时,在寒冷的北方小城,舅舅家每年初冬,总喜欢摆一株盛开的桂花盆景。可后来都说八月桂花香,难道是记错了吗,也许就只是深秋,但在那时还没有暖气的屋子里,分明觉得好像已经很冷了。每次从凉飕飕的屋外进来,尽管屋内也还是冰冷,可屋子里淡淡的香味,让人感到一种别样的不敢太暖的寒。
后来,读到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就更觉得疑惑,春天——桂花?仔细查了才知道,原来是有一种四季桂的,那舅舅家的桂花应该是冬日无疑了。
王维的诗被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么空灵的诗句里写的就只是桂花,因为细因为微,所以花落更加的悄无声息。我们一想到花总是美好的.,花瓣总是轻盈的,花蕊总是惹人怜爱的,花落总是纷纷的,而桂花叶密千层绿,花开只是万点黄。因为太微小,像女人细密的心事,像凡世琐屑的生活, 让人有种靡靡风还落,菲菲夜未央的怅茫。
又说桂树原来是月宫独有的一种树木,广寒宫,听着这样的名字,看着这样的字眼就觉得莫名的凄泠,更有情诗圣手李商隐的那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就更增添了这惆怅,于是李清照又说 “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至此,桂花在心底里留下了这清冷,忧伤与凄清,无法自拔。
就在前几日,还只是看着附近这棵枝繁叶茂的桂树,仿佛树梢洇在淡淡的雾气里,随之像是细细密密的白点散落在这万千枝叶中,昨日踮着脚尖看了,还只是一个个比谷粒还小的紧致的花苞,今日经过,就释然开放了。满园的香气,让多少人驻足观望,多少人寻觅着这香味的来源,在这凄冷的深秋的早上,久久回荡。
是啊桂花都开了,每个季节都有属于她自己的美,每一种花都有属于她自己的独特,每一个花期也终将过去,都会留下短暂而绚丽的美。
花都能如此,人也应该坚守自我的高尚情操,在污浊的,混杂的社会中保持自己的本真。不改变初衷,最终赢得精彩。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7
《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文化亦然。充满变数的时代中,如何护佑传统文化之根?自强不息、与时俱进、重拾自信,方能使悠悠文墨,贯穿古今。
变数之中,见微波而知暗涌,闻弦歌而知雅意,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方为智者之所为,更是优秀文化得以传承的必然选择。具有优秀基因的文化,当在变化之中有所坚守,更有面向环境的创新求解。
自强不息,创新求解传承传统。
诗词歌赋似一脉清流,滋润现代人的心灵。近来《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的热播,还人们苍白的生活以斑斓的色彩。然而,有人或化身怀疑论患者,认为所谓“文化热”不过是刺激感官、吸引眼球;或成为无厘头病人,以看秀方式做台下的“吃瓜群众”。人们或怀疑或戏谑,却忘了正是热播节目的创新求解,让诗意悄然重新进驻人们的生活,让悠悠文墨在热议中得以传承。
与时俱进,重新定义传统文化。
有人痛批当下的“汉字危机”是对母语情感的淡化,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然而我们不可能限制一个民族尽情享受科技进步的成果,这是不近人情的因噎废食。魏源云:“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文明有机结合,才能使悠悠文墨“受光于天下”,从而传播四方。《中国诗词大会》的水舞台、大屏幕意境展示,以现代科技还原古典意境;“摇一摇”、新媒体互动,搭建传播平台供文化驱驰。以现代科技之土壤护佑传统文化之根,方能养其端倪,植其苗芽。
重拾自信,秉持一流文化之信念。
价值观的多元、外来文化的入侵,难免使国人迷惘于光怪陆离之中,忘了去拥抱传统文化。然而正如李清照所言:“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秉持“民族文化乃一流”的信念,才能以不卑不亢的姿态与其他文化握手言和。林风眠在水墨的清雅韵致中得到滋养,方能调和中西,打破画种界限而真正融会贯通;潘天寿挥毫落笔强悍霸道,以最大力量表现传统文化的优秀状态,与各族文化平等交流。秉持一流文化之信念,让悠悠文墨,贯穿古今。
自强不息、与时俱进、重拾自信,让传统文化被拖拽的踉跄脚步恢复稳重,让现代中国人不仅会敲击键盘,也会挥毫泼墨;不仅有科学精神,也有人文理念。这是传统文化的创新求解,更是民族的未雨绸缪。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8
所谓“故乡”
杜甫诗中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其实哪里不是幽蓝的夜空和象-牙白的月亮,为何偏偏在“故乡”看到的那一颗,分外地明亮皎洁呢?
中国人常常对故乡有一种奇怪的执念。尤其是那些带着一身酸气的文人骚客,那些身居海外的漂泊游子,人至中年后,几乎无一例外地开始怀念故乡,寻找故乡,时不时感叹一句,再也回不到记忆中的“故乡”。
而这也不难理解。他们中的许多人怀念的,是在那个“故乡”中,他们所度过的童年与青春。我们的传统总是鄙弃喜新厌旧之辈,因而也就造就了更多怀旧,恋旧的人。他们对故乡的留恋,其实是一种“忆往昔”,他们的乡愁,愁的是自己回忆中最为美好无忧,却再也回不去的青春年少。
这其中的另一些人,他们所寻找的,则是自己的“根”。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们的文化,便是从这样一个“源”,一个“根”,伸展出繁茂壮丽的无数枝叶。而对于一个人来说,他的躯体生于父母,因而要重孝道。他的思想源于自然的伟大和祖先的.智慧,这些“根”,在他最初开始的地方。他们寻找记忆中的故乡,寻的是这思想的源头,寻的是自己的“根”,有些人与他的父母、长辈不生长在一个地方,他其实有两个故乡。这两个地方思想、文化的共同引导,才成就他这样一个完整的人!
人们对故乡的感情往往十分复杂。它常会让人有“家”的归属感,也会产生“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的认同感。少年人常常想要离开家乡,他们所想要的,是外面能让他们自由飞翔的广阔天空;中年人常常想要回到家乡,他们所想要的,是故乡记忆中的童年快乐和年少轻狂。人生像一个无休止的循环,从蹒跚学步到步履蹒跚,大家急着离去,最终又匆匆归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一个人,每一个人生,我们做着同样的事情:醒来,又睡去;活着,便走向死亡。曾经在故乡看腻了的黄橙橙的月亮,成了长大后眼中最明亮的一颗牵挂!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当你历尽沧桑,别忘了回家的路,那个笼罩着皎洁月光的故乡,还在等待着当年那个轻狂少年人!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9
“江山代有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言,道出了每个时期都有着自己特有的灿烂文化的真谛。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学者虽处于动荡之世,思想却激跃出前所未有的夺目火光。儒、道、法。各家思想在碰撞中交流,在争辩中借鉴,它们是乱世中明亮的火焰,照亮了中国前进的道路,造就了诸子百家的璀璨辉煌。人们时常感到生不逢时,期望回到或飞越到某个时空的过去或未来,但不曾想,每个时代自有它得天独厚,不可比拟的机缘巧合,从而衍生了不可复制描摹的独特,春秋战国如此,中国近代亦如此。
近代中国饱受外国列强的侵略,知识分子的民族责任感与高远目光,造就了新文化运动中新文学的无比震撼。中西文化相互融合,白话文小说如《阿q正传》等新式文学作品,让人震耳发聩,唤醒了国人麻木的灵魂与涣散的斗争意志,我们亦会赞扬这个时代,钦佩这些爱国者,或者向往这血与泪交融而出的文化结晶。
每个时代,每个地方,都上演着它们的独有的历史,各有千秋。中国如此,外国亦如此。宁静浩瀚的大海,孕育着古希腊的绚烂文明。精美的雕塑,奇妙的神话,闪耀的哲学之光。无不让人心往神驰,愿可生活在那美好的和谐中,但也有人愿活在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刺激时代。
文艺复兴时,资产阶级为反封建求民主,从古希腊文学典籍中汲取精华。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说:我愿回到古希腊那民主的年代,却更愿活在当下,肩负我的责任,将人文主义延展于今。的确,各个时期的'文明成就各有千秋,我们只能选择喜欢或倾向于哪个,却不能脱离我们的时代,但文化责任感却让人甘愿在这时代开辟人类精神新天地。古往今来,是时代造就了人,造就了文化,或是人与文化创造了时代,我们不得而知。即便我们因自己的喜好向往生于某一时期,却因活在当下而一味埋怨,这终使这一时代的光芒黯淡。与其一味地活在幻想中,不如尽自己所能让自己的时代大放异彩。
周国平曾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朝圣路,每个人孤独的路便组成了人类这一时代的精神家园。每个人的向往不同,一如历史学家汤因比钟情一世纪的新疆,居里夫人外甥女涵娜独爱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却愿生在未来世纪。人们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但若将向往化为创造时代文化辉煌的动力,这个时代亦有一番美丽的天地。
春秋百代,各有千秋。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10
园林是自然山水的浓缩,缩写读物是原著的浓缩,博物馆是历史文化的浓缩,人们倾向于“浓缩的就是精华”,那么浓缩的就一定是精华吗?我说不一定。
一般来说,浓缩的就是精华,因为它是将所有好的浓缩在一起,那就是精华;但也应该看底色,如果底色不好,都是渣滓,浓缩在一起,就是垃圾。另外,有些东西是不能够浓缩的,比如文学名著的缩写本,如果让低龄儿童去读,对提高他们对文学名著的兴趣,亲近文学名著是有帮助的。还有学习英语,对初学英语的同学,读些外国文学原著的'缩写本,对提高英语运用能力也会有一定帮助,但这些不一定是精华,有的可能只是关注情节,讲究故事性,而真正感受大师的语言魅力,领略文学名著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思想力量,还是非读原著不可,如果是外国文学名著,我们多数接触的是翻译本,当然不排除有些大翻译家翻译得很好,尽可能体现原著的风貌、韵味和魅力,但毕竟是隔了一层语言的薄膜,如果能精通一门外语,阅读原版原著,那感觉定是和我们读翻译作品不一样的。
浓缩对于物质来说,大多可以证明“浓缩的就是精华”,但对于情感方面来说不一定。我曾经去过新西兰的丹尼尔城,它和上海是友好城市,那个城市很小,但却有了“豫园”,它是把上海豫园经过复制、浓缩,放置在了丹尼尔城里。我们去参观了一下,完全没有在上海逛豫园的感觉。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尤其是在老城厢长大的上海人,对豫园的感情,还有我们中国人对文化的理解,远非丹尼尔小城那个浓缩版的“豫园”所能承载的。所以,浓缩的或许是物质的精华,绝不是情感、精神、心理、文化的精华。
所以,浓缩要看对象,园林是自然山水的浓缩,博物馆是历史文化的浓缩,一个短片是某一段历史的浓缩,一本薄薄的小书是一个人一生的浓缩,那浓缩的就是精华,融大千世界于须弥之中,我们可以通过园林领略自然山水的钟灵毓秀,可以通过参观一个城市的博物馆,领略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可以通过读一本书而了解一个人一生的经验与体会,这是丰富我们人生经验的最快捷的方式,但当某一种东西赋予其特定意义的时候,浓缩的就不一定是精华。
我们既要在浓缩的小世界中而心含大宇宙,又要用脚步丈量世界的千山万水,让那精华就如骨髓,供我们在时光的氤氲中慢慢吸吮。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11
有人说:“每当有一颗星星陨落,就会有另一颗星诞生。”我在努力寻找,外公,你在哪里?----题记
十八年来,我从未经历过生离死别。年底,外公——那个最惦念我的人永远离我而去了。虽然之前也得知过一些外公患重病的消息,但噩耗传来,仍是晴天霹雳,撕心裂肺的心痛。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不!这不是我想要的!
寒假前一个月,外公在家里打点滴。身体削瘦,意识还很清醒,见我进门,外公不顾病体,挣扎着要坐起来。我连忙扑到外公怀中,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外公抚摸着我的头,轻轻说:“乖孩子,别怕,外公没事的。”我紧紧地抓住外公的手,任泪水在眶眶里打转。
后来,外公的身体每况愈下,住院了,老是说胡话,吃不下任何东西…..
好不容易捱到了放假,我直奔外公家。躺在床上的外公被疾病折磨到干瘪,只剩皮包骨。苍白的脸色,像白纸一样。眼睛微闭着,看不到一丝生息。
我大声呼喊着:“外公!”外公好像是有感知的,听到我叫他的第一时间,极力地想睁开眼睛看看外孙,但仅仅是翻动眼皮的劲头似乎就已经耗费了他全部的体力。很快又闭上了眼睛,嘴唇微张,喉咙里发出轻微的声响,干枯的手开始不停地抖动。
冥冥中外公还记着我!我紧握住外公的手,“外公,奇儿来看你了!”眼泪再也止不住,恣意横流。
无论我们怎样挽留,三天之后,外公还是走了,永远地。
那一天我感觉世界一片黑暗,这是我第一次与骨肉至亲告别,却让我深深体会到了断肠之痛。如果能换回我的外公,我愿用我的所有去交换。
外公走了,让这个春节格外清冷,炕头一直铺着外公生前铺过的床单。母亲和外婆说那上面有外公的气息,留个念想不忍换掉。是啊,外公走了,可带不走我们对他的思念。
父亲节快到了,妈妈很想你,外公,你在那里还好吗?
《朗读者》第三期,徐静蕾为去世多年的.奶奶朗诵史铁生的《奶奶的星星》,听得我,几度哽咽。奶奶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又多了一颗星。
我不确信,是不是每个人死了都可以变成星星,都能给活着的人把路照亮。
但我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上添一丝光亮,照亮心隅,像永远活在我心中的外公一样!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12
童年,本该是在幼儿园中与朋友们无忧无虑地玩耍。童年,本该是在游乐园嬉戏游玩,无忧无虑。童年本该是在父母的关爱呵护下,随着自己的意愿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童年,本该是天真烂漫,百无禁忌的。
然而,应该指出的,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父母们为了让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个个重磅出击,给孩子们报了各种各样的补习班,使得孩子们苦不堪言。
本应无忧无虑、令人神往的“童年”正在渐行渐远。我不得不大声疾呼:“找回童年”。
找回童年,找回的该是一种纯真烂漫。孩子们是活泼天真的,他们需要的.是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我们百般约束他们,只会使他们一个个失去自己的个性,失去自己的童心。要知道,孩子们是最富有想像力和好奇心的,而这正是一名优秀的科学家所必须的。
找回童年,找回的该是无忧无虑、百无禁忌的生活。孩子们需要的是一片属于他们自己的天空。我们不应把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让孩子瘦小的身躯过早地承受沉重的负担,以致压弯了他们的“腰”。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报道:山东有一位母亲,望子成龙心切。从小就让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包括弹小提琴、学画画、学书法、奥数等,总共不下十几门。就这样从幼儿园一直补到孩子上六年级的时候。令人惊讶的是,孩子因为多年过度学习,头发竟全部变白了。此事一出,这位母亲更是遭到大家的猛烈抨击。
真有点“白了少年头”的悲哀。想必那位孩子也不会留下什么美好的回忆吧!诚然如此,童年是一个人一生中最烂灿最天真无邪的时光。我们应该做到的是顺应孩子的天性,让其自由发展。
丁俊晖,一位台球天才便享受了一个美好的童年。上小学时,他迷恋上了台球,那程度近乎疯狂!体贴的父亲知道后,并没有多加指责,反而顺其自然,任其发展。也正因如此,一代台球王子就此诞生!
找回童年,找回的是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忆。须知卵石臻于完美,不是槌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
找回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吧!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13
学过数学的人都知道,想要建立一个函数或方程的图像,首要工作就是确立原点。然后,才能建立坐标并作图。图像上每一个点的坐标,都是相对于原点来确定位置,原点就是整个图像的根本。
同样,对于国家这个宏大的函数图景,尽管它有着各种复杂的自变量、因变量和对应关系,但它只有一个原点,一个根本,那就是人民。从先哲们“民贵君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的观点,到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水舟之辩,再到中山先生“耕者有其田”的三民主义大同理想,以及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无不点明了原点所指、根本所在——以民为本。
但是,当今之社会,当今之国家,本末倒置、不识原点者,可谓不少。例如部分官员心中已无公仆之心,反以封建时期“牧人者”自居。思想的偏差,根本的缺失,原点的无视,造就了一件件啼笑皆非的事件。怒喝上访者“我服务的是人民,不是你一个人”的有之,勒令开发商把建设好的商品房拆除,置公众利益不顾,只为政府“风水”者有之,为GDP增长,暴力强拆都有之。我们的公民,也有众多身为主人而不自知,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是国家的原点。很多人只关注自己房价涨未?股票升否?但对自己要承担的公民责任躲之避之,不愿投身于基层民主,不愿行使自己应有之责,对社会不公平现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这些忽视根本,无视原点的现象是有根源的,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取得的成绩是毋庸置疑的。但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却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公平、公平权利、人民幸福感,于是有了GDP世界排名第二,幸福指数排名却100多名的现象。
所幸,近年来,国家终于认识到原点的`重要性。从温总理两会上“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执政为民”论断的提出,到今年来关于“幸福”的全民大讨论,无不揭示了政府向“民本”这一原点的回归。
我们的社会,公民意识也在逐渐觉醒。君不见广州地铁的“举牌哥”,君不见各地纷纷出现的“维权斗士”,他们都是回到原点的先行者。
想起孟德斯鸠的名言:“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是的,难道不是每个人的尊严构成了国之尊严,每个人的权利构成了国之权利,每个人的幸福组成了国之幸福。
你我即原点,让我们关注社会,承担责任,回到原点。每个人的觉醒也是国家回到民众发展这一原点的前提,从而,才能让我们的国家展现出更美好的函数图景。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14
暮色暗淡,残阳如血。
冷冬的风凛冽地刮着,刮得人脸生疼。十八岁的女孩坐在河边,手里拿着模考卷,上面的分数令她心寒。她考差了,离自己梦想的学校差了好多,然而更令她伤心的是,她的父母非但没有安慰她,反而将她痛骂了一顿。
女孩于残阳中站了起来,她撕碎了手里的试卷,回到了家。没有人知道那个夜晚女孩想了什么、想了多久。只是看见,从那以后,女孩仿佛在书桌旁生了根。
几个月后,女孩坐在高考考场上,答完了人生最重要的几份卷子。也许是好事多磨,女孩取得的分数虽然比最后一次模考多出了很多,但依然未能考上理想中的院校。
女孩流着泪在乡间小路上拼命奔跑,最后累到躺倒在地。盛夏,农村的夜空被繁星照亮,女孩睁着流着泪的'眼睛,看着热闹的夜空——梦想跟那星星一样离她如此遥远。这时,女孩的父亲来到了她的身边。“对不起,我还是没考好,你骂我吧。”“不,孩子,那次模考后我和你妈骂你是因为你的心根本不在学习上,后来我们看到了你的努力和进步。有进步就是好的,虽然你的进步并未帮你达成目标,但那又怎样?只要能进步,在哪儿都能成就精彩人生。”
父亲的话好似一豆灯火,点亮了女孩沮丧、空虚的心。几个月后,女孩听从父亲的话,背上行囊,去了一个二本院校,继续着自己的人生。
女孩后来大富大贵了吗?没有。毕业后,女孩搭上南下的火车,找了份工作,平平淡淡地生活着。只不过,不管生活有多平淡,她都努力让自己保持开朗,努力让自己进步。
再后来,她结了婚,生了小孩,成为了我的母亲。
或许是因为自己的经历,从小到大,我妈妈都不太在意我的成绩,所以在别人学奥数的时候,我基本上都在玩泥巴。但我妈妈也是有底线的,她不要求我每次都要考100分、90分,她只要求我每次都有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
我从小学画画,上了高中,我也就自然地成为了艺术生。文化课落下不少,成绩自然也不算优秀,妈妈也还是只有“进步”一个要求。她不想我也像她一样因为没有努力和进步而在迷雾中穿梭。
如今,我走在妈妈曾经走过的路上,只求问心无愧和争取进步,或许我的进步十分微小,使我赶不上我想要搭乘的那列车。不过,后面其实还有很多列车在等我,因为我一直在努力进步,就像小树一直在努力进步给人阴凉,就像水滴一直在努力进步汇成江河,我也努力奔向我所梦想的远方。
一点进步,一种不一样的人生。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15
拣尽空白终见风景
一曲幽径,蜿蜒曲折中不忘了留一点空白,让人遐思空白背后“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风景旖旎。
一波微澜,波涛汹涌之后不忘了留一点空白,使人神游“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雄浑壮阔、心潮澎湃的风景奇丽。
一片诗词,缠绵绯测之间不忘了留一点空白,让人品味空白之后的一声长啸:“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一片诗情到碧霄。
一方净土,沉默不言中不忘了留一点空白,让人渲染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奇观。
蓝天,留下了空白,才有了“纤云弄巧、飞星传恨”的波澜;历史,因你留下了空白,才会有了青冢空留,遐思不断。
而今,当我们轻轻地撩起“空白”这神奇的面纱时,终见了你明丽如初的身影屹立在晚风中,犹如一道绚丽的风景。
庭院深深,月光如水一般地倾泻而下,让皎洁覆盖在广大的土地上。粉蝶孤寂,烛光沉默在你忧愁密布的脸上,凝滞不开,犹如《雨巷》中撑着雨伞,结着像丁香一样忧伤的愁结的女孩。
和亲的队伍终于浩浩荡荡地出发了,载着你的思念、你的眷顾,驶向了远方。
留下了空白,没人知晓你的选择,也没有人知道你的付出,你给后人留下了只是无尽的遐思。
没人知晓,你淡妆素面地走来,一句“我去!”让多少官员如负重释地笑了,让多少宫女在羞愧中低下了头沉默不语。
落日溶金,暮云四合,晚霞带着无尽的沉思,落在了那片青冢,云无语,草也沉默;落在了那片空白,让人忆起了你,用缕缕青丝熬成了白发沧桑,用自己的明眸点染了那一方净土,那一方空灵,那一方空白,那一道风景。
昭君出塞留下了空白,留下了环佩空归,青冢独留的遐思。
留了一点空白,才会使我们的'思想自由地飞翔。
留了一点空白,才会使生活因空白而色彩斑澜。
【名师点评】
考场作文要善于设置亮点。本文开篇四个自然段的排比,就充分展现了作者语言表达的文采和文化积淀的厚实。原来,作者笔下奇丽的“风景”,便是浩瀚悠久的中华文化。
作者由虚而实,艺术地带领我们走进文学,走近历史,从庭院深深的雨巷,到浩浩荡荡的和亲队伍,我们的思想不由自主地随着作者的的遐思一起飞翔。广阔的历史背景中,一道道绚丽的风景,在凄美的意境中任我们去体验,去感悟。这就是散文之美。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相关文章:
江西高考语文满分作文_高考满分作文07-06
语文高考满分作文02-22
(精选)高考语文满分作文10-21
语文高考满分作文03-31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01-25
语文高考满分作文[必备]10-24
(通用)高考语文满分作文05-22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热)06-20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实用)05-27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推荐)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