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年级上册语文作文合集10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上册语文作文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级上册语文作文 篇1
我们乘着汽车来到了杭州。我对哥哥说:“我们去西湖玩,好不?”哥哥马上答应了,他说:“好吧!去哪都无所谓。”
我们来到西湖,那里的花港观鱼里的鱼可真大啊!最大的比其他小鱼大上好几倍!它们的颜色真多啊,有的是红的,有的是黄的,有的是黑的,还有些是白色的,有的黑白相映,有的红黄相映……那里旁边的柳树真绿啊,和一般在池塘边的柳树绿上好几倍。
我们又来到了平湖秋月,这里的桥弯弯曲曲,你们走过去,做到栏杆旁边的'石凳上,好像会随时会掉下来。我以前去的时候是晚上,我在那里走,走着走着,好像要摔下去,那感觉真不爽!中秋的晚上,那里的月亮最圆,最大了,那里的风景太美了,让你流连忘返。
接着我们有来到了曲苑风荷。那里的荷花真绿啊,绿的发黑。那里的荷花叶真大啊,比玉盘还大!荷叶真圆啊,和盘子差不多圆。这里的水在荷叶的映称下特别绿,让人看上去心旷神怡,那些荷花让你看的眼花缭乱。
我们又来到了六合塔,这塔还真高啊!高耸入云,看的我昂起头还看不到顶,我边拿出照相机拍了下来,这风景还真不一般啊!
今天真快活!
四年级上册语文作文 篇2
这次习作有两个内容供选择:一是看图作文,一是写生活中的真实故事。两者任选其一,给学生以自主选择的空间。
看图作文,要求学生观察《胜似亲人》这幅图画,并根据画面内容展开想象,写一篇习作。教学时,首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看看图中有哪些人,她们在做什么,然后根据人物的衣着、外貌、动作、表情及周围的环境来判断她们的身份、年龄,想象她们之间可能是什么关系。其次,应引导学生根据画面提供的内容,联系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想开去,想到画面之外去。因为图画不可能表现出每一个细致的情节,必须要借助想象才能使生动的画面浮现出来。教师要启发学生透过画面多想一想,如,小姑娘为什么要给老奶奶洗衣服?老奶奶没有亲人可以依靠吗?她们是怎样认识的?小姑娘一直这样照顾老奶奶吗?老奶奶搂着小姑娘会说些什么?为什么说她们胜似亲人?仔细观察画面,再加上丰富的想象,写出来的习作会比画面反映的内容更完整、更具体、更生动。
习作的'另一个角度是写生活中的真实故事,要求把经过写具体,最好还要写写自己的感受。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先回忆自己生活中亲身经历的或听到的、看到的事,从中筛选出最难忘的事,并想一想这件事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一步步发展的,结果怎样,自己的感受如何,想清楚了再动笔。
习作中,教师要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重点指导。习作讲评时,可以请学生读一读精彩片段或全文,师生共同点评,提出修改建议。最后学生根据大家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习作讲评要兼顾到供选择的两个方面,无论是看图习作,还是写生活中真实的故事,都应得到展示和评改指导的机会。
下面这篇《亲人》是根据《胜似亲人》这幅图画写的,供参考。
四年级上册语文作文 篇3
尊敬的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举世闻名的八达岭长城。我是本次行程的导游——小马。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八达岭长城的最高点,海拔为八百八十八米。大家向四周看一看,八达岭长城就像一条矫健的巨龙奔腾在崇山峻岭之中,气势无比雄伟。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时期得以修缮。我们脚下的长城修建于明代,它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约八千八百万米,故叫“万里长城 ”。
大家请看长城是由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十分平整。每一块条石都有两三千斤重,因为它们是长方形的,所以叫条石。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垛子,垛子上方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这是当时屯兵的堡垒。古时候打仗时,城台之间可以用烟火来传递信息,所以城台又叫烽火台。
古时候,在没有现代化工具的情况下,勤劳的中国古代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劳动和血汗,凝结成了今天的万里长城。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整个人类的骄傲。
四年级上册语文作文 篇4
我是一片大沼泽。有一次,两只剑龙到我旁边的湖里喝水,一只是母的,一只是小的,母剑龙因为太重,四脚都掉进了我的陷阱,这引起了肉食小恐龙的骚动,就这样,一场战斗在我眼皮底下开始了!
肉食恐龙跑过去,一招把小剑龙杀死了,大剑龙使劲摇摆尾巴,把一只肉食的恐龙打伤了。不过,这点小伤好像对肉食恐龙没什么大碍。突然,一只大型食草动物来了,肉食恐龙跑过去三招四招也没杀死他,大型食草龙尾巴一闪,把一只小型恐龙杀了,又双脚抬起把另一只也杀了,但是,它还是被我的'陷阱给杀了……
后来,水干了,我的生命旅程也结束了。
四年级上册语文作文 篇5
我们阅读《扁鹊拜见蔡桓公》说的是桓公讳疾忌病最终断送了自己的性命,若当初他肯正视自己的病,对症下药,不是早己药到病愈吗 过错就是我们的病,不作深切反省根本不能除病,到无法医治时,已后悔莫及。可见反省是一面镜子,它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们机会。
小学的作文教学以太多的理论充斥孩子们稚嫩的大脑:如何布局,如何开头结尾。如何突出中心……这些关于写作的条条框框,吓跑了最能促使学生去“玩”作文的动力。对策:在“玩”中培养兴趣,增强动力。兴趣是指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心理倾向。当兴趣进一步发展成为从事某种活动的需要时,就称为爱好。我们也不难发现,孩子最喜欢“玩”,对于“玩”的兴趣几乎是与生俱来的。“猴子学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动物都有“学中做”的本能。“学中做”是学习新知识的一个规律,学中做、玩中写,是实用主义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学生才学得轻松愉快,才能真正地把写作当作“玩”。积极开展“玩中学”、“学中写”,是增强孩子们写作动力的一个有效的途径。纵观本次作文的教学,建议小学作文教学:
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课程标准规定,低年级写句子、写话,中高年级习作。作文一点也不神秘,只要会说话,会写字,就能写文章。高玉宝、高尔基等人没上过多少学,却写出了著名的作品,便是证明。“作文就是用笔写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作文是生活的需要,它不是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生活本身。作文“如同衣食一样,成为生活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它能够使生活更加丰富,更加充实。明确了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就不会要求过高、急于求成,就不会让所有学生的习作向“优秀作文”看齐,揠苗助长。
2、重视激发习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从低年级写句子、写话开始,就要激发兴趣,使每个学生在练笔时,都有一种欲望,一种冲动,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这样,写话、习作成为一种乐事,而不再是负担。各年段教师,都要重视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并想方设法将习作兴趣长久地保持。这是教师要花心思的经常要做的工作。
四年级上册语文作文 篇6
在我家的附近,有一棵同大的槐树,在树权中间生活着一只蜘蛛。它辛辛苦苦地织了一张网。
一天,刮起了大风。大风刮得树枝摇摇晃晃的,把蜘蛛网扯破了。正当我为它着急时,
却发现奇迹出现了。那只蜘蛛从树干部又艰难地向原处爬,然后从断裂的丝处又继续开始干它的老本行。一圈又一圈,一根又一根,就这样,它不停地来回着,在那个比它大无数倍的圈里努力着。
然而,老天偏偏和它作对,蜘蛛刚补织了几圈,眼看一张网又慢慢地成形了,但是雷
雨又跟着下了。那雨点像黄豆般的大,不管不顾地往那张网上砸。顿时,刚补了一部分的网又变得四分五裂,破烂不堪了。
经过这样两次沉重的打击,要想再补救,难度就更大了。然而蜘蛛并不气馁,等雨刚停了,只见它又一次出现在那些破网上了,它还是那样的专心致志。我看它在原来的网上继续绕圈,这样那张网被织得更牢固了。真是一只聪明的蜘蛛呀,它知道,在今后的日子里,那张网肯定还会遇到更多的'急风暴雨。
我看着看着,一下子被蜘蛛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折服了,蜘蛛面对困难能够坚持,一次又一次地把破了的网织好,而且还能织得一次比一次牢固。真顽强呀。
面对蜘蛛的不屈,我不由地想到了自己:我们也不应该像它一样吗?我们在生活中也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的,如果我们也能像蜘蛛一样凭这样一份恒心和毅力,去做每一件事,还愁办不成事吗?小小的蜘蛛却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大的启示,我真感谢这样一次奇特的下午,所遇到的奇特的经历。
四年级上册语文作文 篇7
一、学生基础情况:
本班大多数学生有一定的习作能力,掌握了写作文的方法,能写三百字左右的文章。从整体来说,动笔前有不错的构思,作文也有一定的创意。行文中,具体生动的篇章屡屡出现,体现了个性的张扬。几个同学有了较强的表达能力,作文思路清晰,语言生动活泼。如李安琪、章艳、孙璐约等。大部分同学能用通顺的句子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有一定的条理。但还有不少的同学,作文基本功很差。他们不会观察,日记只有三言两语,而且句子往往有很多语病,条理不清,无法让人读懂。写作文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头疼的事,他们既不知道写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写。如吴林来、章云淼、姚令等。
这学期,我将积极寻找有效的方法措施,力求全班孩子的习作上一个台阶,努力拓展孩子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习作求真、求实、求新。
二、总体目标:
本册“习作”共安排了8课次。这8次习作,有4次与口语交际和并安排。结合课文的学习,安排了4次小练笔。其特点是:1,在习作的类型上,兼顾的写实和写想象。2,注意激发兴趣,让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3,重视习作以后的交流和展示。4,注意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表达“以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为宗旨,在内容安排上富有儿童情趣,在呈现形式上力求灵活多样,在操作练习上提供多各选择,以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习作,并在习作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1、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学习有顺序、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学习使用常用的修改符号。
4、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5、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6、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7、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受的词句。、
三、提高习作水平措施:
1.坚持每天一段话(字数不限,自由表达,清楚即可,),每周两作文(课堂作文和周记)的制度,格外重视习作交流点评。
2、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的教育,结合课文布置片段写作。
3、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在阅读中积累语言,在阅读中寻找素材,在阅读中习得方法。
4、鉴赏优秀作文,诵读、积累适当的优作,学习写作的方法
5、继续实行作文量化评价制度,定期予以表扬。
6、强化面批,对写作基础差的.学生给予高度的关注;鼓励写作好的学生继续投稿,或参加各级作文竞赛,以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
7、进一步提升学生自改习作、互改习作的意识,懂得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四、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起讫时间
习作主题
习作准备
小练笔(周记)
3
09.14—09.20
神奇的大自然
观察自然奇观或搜集有关奇观的资料
1、仿写《火烧云》片断
2、日落奇观
5
09.28—10.04
观察日记×则
观察身边的事物,积累观察中发现的新奇事情。
《秋天的校园》系列
8
10.19—10.25
写童话
读童话名著,搜集童话材料
1、《幸福是什么》补白
2、自命题童话
10
11.02—11.08
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引导认真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注意发现它们的特点。
1、《小金鱼》
2、自选动物
12
11.16—11.22
撰写导游词
收集导游词,发现导游词的特点。积累课文中的语言和资料中的语言
1、家乡的一处景观
2、导游楠溪江
14
11.30—12.06
写生活中的真实故事
注意关注生活中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
1、发生在教室中的一件事
2、爱心系列广告故事
16
12.13—12.20
书信
了解书信格式
1、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2、给同桌的一封信
18
12.28—01.03
想象作文
了解有关的科技知识,发现生活中不如人意的方面。
1、未来的——
2、我的梦想
四年级上册语文作文 篇8
教学目标:
1、举办“名人事迹报告会”,说说自己所知道的人物事迹。
2、通过对自己崇拜的名人事迹的讲述,引发学生的感想,加深对人物思想品质的深刻认知。
3、学会将收集的名人事迹结合自己的想法按一定的顺序写成文章。教学重点:有条理的将自己收集的名人事迹讲给其他同学听,筛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名人事迹。
教学难点:
选择典型事例来体现名人的精神品质,表达对他们的崇敬之情。 教学过程:
一、 图片导入
(出示刘胡兰、邱少云、刘翔等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他们吗?他们可为了祖国的崛起,祖国的尊严,祖国的荣誉,自强不息,艰苦奋斗,谱写了一首首感人肺腑的诗篇。他们的事迹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的精神令人敬佩。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开一个小型的“名人事迹报告会”,也就是大家将自己收集的名人事迹作一个小报告。
板书:名人事迹报告会
二、 合作交流,拓展思路。
1、从题目我们可以得知,要说的'是让人敬佩的人,那么我们可以写谁呢?(指名说说)
投影:伟大的领袖、杰出的科学家、可敬的爱国志士、默默奉献的劳动模范、
优秀的体育明星等。
2、哇!同学们知道的名人可真多,那么你知道他们的事迹吗?他们有哪些事
迹可以打动你的呢?认真思考,想一想。
3、好了,我相信同学们都迫不及待想要把自己知道的名人的事迹告诉大家了,
下面就请你们来说说吧!(如果学生还不会说,师要准备自己敬佩的一个名人的事迹,范例说说)
交流时要注意:
①要大声、有条理地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
②其他同学要认真听,想想所讲的事迹体现了这个名人的什么精神品质,而且还要留意周围同学的神态、动作。
4、同学们,我们听了那么多的名人事迹,那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名人的事迹,
听完后你有什么感受或启发呢?(指名说说)
5、若学生准备情况不理想,则将事先准备好的资料发给学生,让学生筛选自
己印象最深的名人事迹来说说自己的感受或启发。
三、 分析例文,总结写法。
1、生分析例文《爱国名人事迹报告会》的写作思路。
2、师生总结写作思路:
开头:交待报告会的时间、地点、人物、主要事件。
刚开始上课时,老师说了什么?
(注意场面描写)
写写你对人物的评价。
结尾:本次活动的收获和启示。
四、 学生习作。
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
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汉朝时,一叫匡衡的少年,非常勤奋好学。由于家里很穷,但他十分热爱读书,白天做工,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可家里买不起蜡烛,只好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后来,匡衡成了学识丰富的名人。
齐白石的故事
齐白石,他是个著名艺术家。他除了精通诗、书、画外,也很喜欢篆刻。据说,他为了练习篆刻,就曾挑了一担础石回家,刻了磨,磨了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担础石都被“化石为泥”了。齐白石就是通过这种“化石为泥”的精神,最终成为了一代艺术大师。
李四光的故事 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他发现了冰石、石油等宝贵的自然资源,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贡献。他利用自己丰富的地质学经验为我国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他用尽一生对我国带来如此伟大的贡献,是用努力、用认真、用专注得来的结果。他要求学生必须要认真,做事要一丝不苟。例如,在野外工作时,一切测量,必须分毫不差,由他亲自检验;之所以学生在路上一眼就能认出他,是因为他对自己走路跨步的长度要求是0。85米,从这里可见他的认真和专注。
喂鸡求学的诸葛亮
诸葛亮小的时候,跟着隐居在襄阳城南的水镜先生学习兵法。水镜先生养了一只公鸡,公鸡一到晌午啼叫三声,水镜先生就下课了。诸葛亮听课听得很不过瘾。
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在裤子上缝了一个口袋,每天上学的时候就抓几把小米放在口袋里。当晌午快到时,他悄悄地朝窗外撒一把小米。公鸡见有黄灿灿的小米,顾不上啼叫,就啄食起来。刚刚啄完,诸葛亮又撒一把,直到把口袋里面的小米撒完。
等公鸡吃完口袋里的小米再叫时,水镜先生多讲了一个时辰的课,可把师娘饿坏了,时间长了不免抱怨几句:“怎么搞到这么晚,晌午过了,也不知道饿!”
“你没听见鸡才叫吗?”水镜先生说。
师娘是个聪明人,知道其中必有奥妙。
第二天快到晌午的时候,她悄悄地来到了院子里,只见那只花颈公鸡刚要伸长脖子叫唤,就有人从书房窗口撒出一把小米。她走上前,把事情看了个仔细,又悄悄地回家了。
这天水镜先生回来,师娘笑着说:“你这个当先生的,还不如小诸葛。”于是她把刚才看到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水镜先生。
水镜先生听后一愣,又哈哈大笑起来,心想诸葛亮喂鸡求学,真是聪明过人,将来必定是盖世奇才。
诸葛亮经过刻苦学习,终于成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 目标是一个追求的目的地,是一个其努力想要得到的结果。动力与目标又有何联系?如果说,达到目标的起点到终点,是一段路,那么这段路的中途便是动力,而起点就是制定目标,终点就是达到目标。很多人都有过这段路的历程。比如:姚明。
姚明的故事
很多人都知道姚明,高大的身躯,可不见得这一定是好事。姚明小时候,个子就很高了,当然,他的脚也特别大。有时候,父母要给他买双鞋,可能要跑遍整条街,有时还买不到一双——他的脚太大了。姚明很难过这种情形只有定做鞋子。姚明听说进NBA能够有定做鞋子的“特权”。于是姚明定了一个目标——要进NBA——最初的想法只是想不必为鞋子而烦恼。 姚明
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作文教案
成功了,他走过了一条“路”——达到目标的路,不容忽视的是他达到目标所付出的努力,又是什么赐予了他动力呢?是目标,对于目标的渴望。姚明是哪一段“路”的“胜利者”。
可见动力确实来源于目标,目标的高低,决定了“路”的长度,也决定了需要动力的多少。
动力是追寻目标的必经,而动力也来源于目标。
四年级上册语文作文 篇9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学校正在报到,她父亲带着她来到班主任前报名。她瘦瘦高高,一头乌黑的头发随意地搭在肩上,双眼朦朦胧胧,像是还没睡醒。当班主任听到是96年生的',满脸惊讶,以为她走错了学校,她低着头,看得出她很委屈。
虽然她在学习方面不是很出色,但是十分勤劳。她叫凯丽。开学以来的第一次大扫除,多数同学没带刷子和布来打扫教室,还有一些娇气的女生极不情愿地趴在地上刷地板。凯丽见状,拿来一把拖把,把脚踩在上面,用脚使劲地搓着,当她把拖把拿开时,我们大吃一惊,才搓了短短几分钟的地板,比那些拱得腰酸,用刷子刷半天的地板干净几百倍,我们都很佩服她,全票通过她当劳动委员。那些拖地板的同学全部涌向窗台挣拖把,大家谁也不肯让谁,你挤我推的,她急忙往那堆人大吼一声:“女士优先!”大家不敢不听她的,男生只好退开给女生让道。男生们心中有一万个不愿意,可谁让她是“老大”呢。
别看凯丽表面大大咧咧,像个假小子,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其实心细着呢。当我问她怎么知道这么多干活的决窍时,她沉默了一会儿说:“以前干过。”然后往另一个方向走去……
因为她人长得高,又有劳动经验,所以每次都抢着干最重的活,一些拿不到或擦不着的活她也都抢着干。
凯丽不仅勤劳,还很侠义,常常路见不平,拔刀相肋,我真庆幸我有这样的朋友,我为此感到骄傲。
四年级上册语文作文 篇10
在家里我有一件非常有趣的一件事那就是观察蚂蚁搬食物。
星期天,我在院子里玩,一个个像小黑芝麻一样大的小蚂蚁映入眼帘。我想,人人都说蚂蚁是大力士,我今天何不试一试小蚂蚁力气有多大。
我先捉了一只活的西瓜虫作为蚂蚁的食物。我把缩成一团的西瓜虫放在一只小蚂蚁的面前,就开始观察起来了。显然,那只小蚂蚁被突如其来的西瓜虫吓了一跳。缓过神之后,它用触角碰了碰西瓜虫,发现西瓜虫是活的,小蚂蚁惊慌失措地开始像发了疯一样的跑开了。
西瓜虫见没有了危险,就变回了自己原来的体型,不在缩成一个椭圆形的了。这时,不可思议的一幕出现了,刚才发了疯一样跑走的那只小蚂蚁带着一大队人马来了,它们包围了西瓜虫,开始进攻。不一会儿,西瓜虫就一动不动的,归了天。那时候就把我笑的嘴都和不上了,而且我的`肚子疼的我都受不了了。
然后我就又开始观察他们了。那群小蚂蚁开始搬的搬,拉的拉,扛的扛,推的推,准备把西瓜虫搬回它们的巢穴。看着它们热火朝天的样子,我仿佛听见它们在说话,“喂,大家加把劲啊!快点搬,我们有晚餐吃喽!”又一个小蚂蚁在疯狂地喊着:“快点,快点,后面的加油!”就这样,它们有的在上面拖,有的在后面推,还有的加油呐喊,很快,就把西瓜虫挪到了洞口。
可是,我发现问题又来了,西瓜虫卡在洞口了,这回这些小蚂蚁该怎么办呢?那时候我又开始笑了。后来我又想:别着急,万事是难不住智慧聪明的小蚂蚁们的。然后他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再把自己的洞挖大一点,这样不就可以把西瓜虫一点点地运回了洞内了吗!
最后,一只西瓜虫消失在了我的视线里,那些忙碌的小蚂蚁又开始觅食去了。
小小的蚂蚁,团结合作,搬走了西瓜虫。这不得不让我感慨,团结的力量真大啊!
【四年级上册语文作文】相关文章:
四年级上册语文作文03-15
语文四年级上册作文03-29
四年级上册语文作文05-20
(经典)四年级上册语文作文09-10
【精选】四年级上册语文作文07-23
【精华】四年级上册语文作文05-20
【热】四年级上册语文作文08-27
实用的四年级上册语文作文10-29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作文11-01
(精品)四年级上册语文作文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