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步写景作文

时间:2022-03-02 23:38:43 写景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实用】移步写景作文三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移步写景作文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移步写景作文三篇

移步写景作文 篇1

  朋友们!你们去过广西的北海吗?有些人肯定去过,北海肯定给你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印象。你可能喜欢海洋博物馆,可能喜欢“红树林”,可能喜欢那些美味的海鲜,可我最喜欢的是“银滩”。

  刚到北海,已是下午4点多了。我们听当地的一位叔叔说北海最美要属银滩后,便迫不及待地向银滩赶去。因为在此之前我还没有见过海,所以一想到马上要见到海了,我便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在车上又蹦又跳,高兴的似乎自己突然之间变成了百万富翁一样。

  到了银滩入口,一开门,我便迫不及待跳下车,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沙滩,边走边展开双臂,像是要拥抱自己几十年未见的好友一般。到了沙滩上,迎面就看见一座巨大的石碑,上面刻着几个苍劲有力的红色大字——“天下第一滩”,在阳光的照映下熠熠生辉。

  走过石碑,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它就像辽阔蓝色草原。海水气势磅礴,海浪一个接着一个滚滚而来,好像要把我们吞没。眺望远处,海水几乎把海中的几座小山淹没了,只隐隐约约地露出了尖尖的`山顶。它们形状各异、姿态万千、有点像一只在海中畅游无阻的大鱼,有点像一只正要跳起的大青蛙,再加上葱绿的大树和苔藓,一切就像真的发生一样,再看近处金黄色的沙滩无遮无拦,就像一大片沙漠一般,踩上去软软的,真舒服。我蹲下来,和几个正在玩沙的小朋友一起玩起来,这里的沙可真滑。我抓起一把,细沙又从指缝间慢慢滑下,溜走了,那样可真舒服。

  “来来来,你们看这有一个塑料袋儿呢!”爸爸站在观望台上对我们招手说。“啊?这么会有塑料袋儿啊?这是谁不讲文明、不讲卫生啊!”我边走边不解地问。我走进一看,说:“咦?这个塑料袋这么有点儿特别呀?这么越看越像水母啊?”忽然我发现爸爸正在偷笑,一下子恍然大悟,说:“老爸,你骗我!这明明是水母嘛!”爸爸听了,笑得更大声了。

  啊,银滩的海水真是波涛汹涌呀,银滩的沙可真柔滑啊,这里还有那么多有趣的生物。下次我一定再来!

移步写景作文 篇2

  在这个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的下午,我们来到海天驿站公园写生。

  走进海天驿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波浪形的花坛。花坛种了好几排鲜花,最外围种的是鸡冠花,从叶子到花,全都是红色。中间则是一簇簇的菊花,花瓣是橙色的,散发着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最内层的是一簇簇的狗尾草。在那紫色与绿色相交的叶子中,冒出了一根根毛茸茸的“狗尾巴”,可爱极了。

  接着我们向南走就来到了栈道。站在栈道上,看着汹涌澎湃的.海浪一下又一下地拍打着裸露在海面上的礁石,听着那浪声好似一首交响乐曲。在太阳的照射下,海面变得金光闪闪。眺望着大海对面的日月贝和横卧在海面上雄伟壮观的港珠澳大桥,以及一块荒无人烟的小岛,再加上蓝天碧海,我似乎陶醉于美丽的画卷之中。

  随后我们来到了公园里。我猛地抬头一看,只见每棵树上多多少少都有几个用树枝草藤编织的、半圆形的“鸟巢”。当时,同学们发现鸟巢既兴奋又惊喜,而老师告诉我们,这些“鸟巢”里面其实是电灯泡。用铁条做框架,外面是一圈圈的树枝草藤。到了夜晚,这些“鸟巢”灯和其它的路灯,还有对面的日月贝和港珠澳大桥上的灯,都会亮起来,把海天驿站映衬得如仙境一般。如果此时你来到这里,会觉得自己已经走进了玉皇大帝的行宫了呢。

  我们走到了红色与黄色拼接的道路上,呼吸着一尘不染的空气,听着小鸟欢乐地歌唱,望着碧绿的草坪,耀眼的鲜花,只觉得十分美丽,十分惬意。

  然后我们来到沙滩。我看到沙滩明显的分为了三层,最靠近海的是湿润的,所以是深棕色的。第二层是半湿半干的,所以呈浅棕色的。第三层沙子干燥得粒粒分明,如同皑皑白雪。游客们在沙滩上挖沙,垒沙堡,晒太阳,还有的在海边感受海浪的冲击。

  最后,我们就去凉亭,写起了作文。海天驿站的美景,我的笔似乎永远写不完它。

移步写景作文 篇3

  移步换景法一般适合于游记或参观记,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景物时,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换交代清楚。这样,读者才能清楚地知道游览或参观的路线。其次要把移步中或移步后所见到的景物具体地展现出来,使读者看到一幅幅绚丽多彩、内容丰富的生动画面。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景物时,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展示不同的.画面,避免有支离破碎的感觉。其次要进行精心的剪裁,要把一路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绘出来,删去一般性的描写,避免记流水帐。

  移步换景法就是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当代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学家吴功正的《阿里山纪行》就采用了这种结构来描写阿里山美丽的风光。其主要表现在:(1)把行踪交代得清清楚楚:台北—嘉义—坐火车进山—阿里山—神木—林区—曲径幽路—看到神木—下山。(2)进山时抓住林海幽深的特征来写:原始森林广阔无边—清澈的潭水—宁静的林区—山间的青苔树—无边无际的森林—受巨创后的神木。这样,作者以自己的行踪为线索,表现了不同时间里多种景物的风貌,使读者从中感受到一种动态美、整体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