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变成什么的作文350字

时间:2024-05-26 18:40:09 350字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想变成什么的作文350字【实用】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想变成什么的作文35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想变成什么的作文350字【实用】

我想变成什么的作文350字1

  惠崇《春江晓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

  1.惠崇:宋初僧人,擅长诗歌和绘画。这是苏轼为惠崇画的《春江晓景图》所做的题画诗。晓:早晨。

  2.蒌蒿:生长在河滩上的一种草本植物,可以食用。芦芽:芦笋。烹调河豚时,用蒌蒿和芦笋做佐料,味道十分鲜美。

  3.河豚:一种有毒的鱼,经过加工后可以食用。河豚欲上时:河豚春天要从海里回游到江河,初春正是河豚将要逆流而上的时候。

  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春江晓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蒌蒿:一种生长在洼地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茎高四、五尺,刚生时柔嫩香脆,可以吃。(字典解释: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可入药)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上:指鱼逆江而上。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一句解竹外桃花三两枝这是一派和煦的风光,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生姿。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这虽然只是简单一句,却透出很多信息。首先,它显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细密,就无法见到桃花了。其次,它表明季节,点出了一个“早”字。春寒刚过,还不是桃花怒放之时,但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潜力,已经透露出来。春江水暖鸭先知江春水中,鸭儿在嬉戏;江水回暖的讯息,它们首先感知到了。

  鸭知水暖,光凭画是体现不出来的,诗却表达出来了。其实岂是鸭子先知水暖?一切水族之物,皆知冷暖。诗人这样写是为切合画上风物,实际上也是表达他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礼赞。唐人有“花间觅路鸟先知”的诗句,与此句异曲同工。这句诗极富哲理,现在我们指某一新的情况或消息被人预先知道时,便往往引用这一句。蒌蒿满地芦芽短万物逢春气象新。江边,生长茂盛的蒌蒿铺满了地面,芦苇也抽出了短短的嫩芽来。这七字不是泛泛地吟咏景物,而是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贴切地实写出这两种植物的情态,没有一字是闲笔。清人王士禛在《渔洋诗话》中赞赏这句诗说:“坡诗……非但风韵之妙,亦如梅圣俞之‘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无一字泛设也。”正是河豚欲上时宋诗人梅尧臣描写这种景象云:“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诗的前三句是描写惠崇画里的景物,这最后一句则是即景生情的联想。

  作者这样写就把整个画面勾勒得更为完美了,给人以严冬已尽、春到人间的喜悦。作者不仅入乎画内,而且出乎画外,把画上所无而情理中所有的事物呈现出来。如果诗的全部四句均是景物白描,则形式上未免有些呆板。最后一句的处理,不但使全诗灵动鲜活,也使诗和画的意境都被大大地丰富了。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这些可都是烹调河豚的好佐料,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将要回游的河豚是画家画不出的,诗人用他的想象,把江南初春特有的气氛表现得多么真切啊!

我想变成什么的作文350字2

  《和桃源诗序 》

  苏轼

  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考渊明所记,止①言先世避秦乱来此,则渔人所见,似是其子孙,非秦人不死者也。 又云杀鸡作食,岂有仙而杀者乎? 旧说南阳有菊水,水甘而芳,居民三十余家,饮其水皆寿②,或③至百二三十岁。 蜀青城山老人村,有五世孙者。 道极险远,生不识盐醢④,而溪中多枸杞,根如龙蛇,饮其水,故寿。 近岁道稍通,渐能致五味,而寿益衰,桃源盖此比也欤。 使武陵太守得至焉⑤,则已化为争夺之场久矣。常意天地间若此者甚众,不独桃源。

  注释

  ①止:通只,只有。

  ②寿:长寿。

  ③或:有的(人)。

  ④醢(Xi):醋。

  ⑤焉:于此。

  译文

  世上所传的桃花源这件事,很多都夸大其词。 考察陶渊明所记载的,只说是先祖逃避秦朝的战乱来到这里,那么渔人所见的都是避乱人的子孙,不是其人,所以说并非那个秦朝人是不死的。 又说杀鸡作为食物,哪里有仙人杀生的? 以前说南阳有菊水,水质芳香而香甜,住了三十几户人家,喝那里的水都长寿,有的活了一百二三十岁。 四川青城山那里有个老人村,据说五世同堂。 道路极其危险遥远,活着的时候不知道盐和醋,而且溪水中有很多枸杞,它的根弯弯曲曲像龙和蛇一样,喝了那的水就会长寿。 近些年道路稍微通畅,逐渐能够接触到日常的调味品,故而寿命减短,所以这就和外面的人寿命差不多了。 当武陵太守得知到了那里的时候,那里已经早就成为很多人争夺的地方。 一般来说,天下像这样的地方很多,不单单是桃花源而已。

  赏析

  苏轼的这篇诗序中,一方面驳斥了过去把桃花源蒙上一层神秘色彩的错误 另一方面把桃花源和仇池 青城 菊水并举寄托了他对这里的一山一水的由衷赞许

  苏轼与众不同,他对桃花源的存在表示了怀疑 这是指桃花源那样的社会,而不是指桃花源这个风景区 先于苏轼的唐代韩愈也表示过怀疑,他在 桃源图诗里开笔就写道: 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 根本不相信有桃花源的存在,但是,他没有提出更多的.根据加发否定唯有苏轼把否定传说中的桃花源存在的理由说得非常充分。

  文中考渊明所记中的渊明所记是指他所写的《陶渊明集》。

  相关问题

  作者列举了青城菊水,是为了说明?

  答:苏轼在《和桃源诗序》中举青城菊水的事例,是为了说明桃花源并非仙境,只是它与世隔绝,民风淳朴,水甘食简,人皆长寿罢了。

  历代附会《桃花源记》的情况很多,其中有把桃源说成是神仙居住的境地。苏轼在《和桃花诗序》中认为这种说法是 ?

  答:苏轼《和桃源诗序》中认为这种说法是多过其实的。

  1、文中考渊明所记中的渊明所记是指他所写的《 》。(1分)

  2、解释下列各句加点的字。(4分)

  (1)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 )

  (2)饮其水皆寿。( )

  (3)或至百二三十岁。( )

  (4)使武陵太守得至焉。( )

  3、历代附会《桃花源记》的情况很多,其中有把桃源说成是神仙居住的境地。苏轼在《和桃源诗序》中认为这种说法是 (用选文中的原句回答)。(2分)

  4、在这段文字中,作者举了青城菊水的事例,是为了说明

  【参考答案】

  1、桃花源记(1分)

  2、 ①、只 (1分) ②、长寿(1分) ③、有的人(1分) ④、这里(1分)

  3、多过其实(2分)

  4、桃花源并非仙境,只是它与世隔绝,民风淳朴,水甘食简,人皆长寿。(3分)苏轼《西江月》《书杨朴事》阅读答案对比及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阅读答案及全词翻译赏析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阅读答案附赏析苏轼《东栏梨花》阅读答案及赏析苏轼《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阅读答案及赏析苏轼《海棠》阅读答案及赏析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阅读答案及赏析四菩萨阁记 阅读答案附翻译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阅读答案附赏析喜雨亭记 阅读答案附翻译游褒禅山记 苏轼《喜雨亭记》阅读答案附翻译宋史·苏轼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红梅 苏轼 阅读答案附赏析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 阅读答案附赏析苏轼对“竹”的游戏性观照 阅读答案叶嘉传 苏轼 阅读答案附翻译南堂 苏轼 阅读答案附赏析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二)阅读答案赏析江城子 苏轼 阅读答案附赏析范增论 苏轼 阅读答案翻译浣溪沙 苏轼 阅读答案水调歌头(苏轼)蝶恋花(苏轼)西江月(苏轼)水调歌头(苏轼)水龙吟(苏轼)念奴娇(苏轼)永遇乐(苏轼)

我想变成什么的作文350字3

  读李白的诗,感觉那不是文学,是摄影作品。

  李白使用文字,就如同摄影师使用照相机。他有能力用文字摄影,把雄伟浪漫,美仑美幻的自然真实准确的呈现给你。

  当我读到:“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时候,总有种感觉:李白真神人也!

  苏轼更喜欢在他的诗词里展示他的精神世界,对人生深深的思考。这是苏轼和李白最大的文学气质差异。

  同样是写庐山,李白喜欢写庐山的雄伟,于是就有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苏轼更愿意思考庐山的内涵,于是就有了:“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写精神世界,是非常难以把握分寸和尺度的。正如曹操所言:“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苦比甜多,那么我们怎么可以不写人生的苦呢!

  我们应该怎样描写苦,才是文学的巅峰,才是众生的福音。

  戴复古写过一首词,有曰:“千首富,不救一生贫。”

  如果一个作家写的苦让我们的读者更愤怒了,更压抑了,更纠结了,更失去方向了,这样的文学真的是上乘之作吗!?我们应该这样刻画生活里无处不在的苦吗!?

  苏轼的朋友因为乌台诗案被牵连,发配蛮夷之地的岭南,归来京城后与苏轼相聚畅饮。席间,苏轼和朋友歌女的一番对话让苏轼诗兴大发,挥笔写就那首著名的《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万里归来年愈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蒙冤受屈,背井离乡,艰苦卓绝的生活后,那个人回来了,那个人似乎是比从前年轻了,而且那个人是笑着回来了,笑得那么自然,美好,带着岭南梅子的香甜。

  于是观众大惊,难道痛苦让人年愈少,笑时犹带岭梅香吗!?

  于是答案呼之欲出,那答案就是,“此心安处是吾乡”。

  当痛苦被文学家转化为轻松和答案后,我还是想哭泣,但我绝对不会迷茫。

  秦观是苏轼的学生。在秦观的作品里,到处都是苏轼的影子。

  下面,我想引用能让我泪流满面地一首词,那就是秦观的《鹊桥仙》。

  让我们怀着敬仰的心,在飞奔的.泪水中体味下什么叫做顿悟。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若是两情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牛郎织女的爱情,有着迢迢银河阻渡,多么悲凉。

  然而在诗人眼里,一年一度的相逢,却胜似人间厮守的无数,这是为什么呀?难道柔情似水,佳期如梦,都不忍回头看鹊桥的归路般深厚的爱情,相逢一次就足够了吗!?难道一年一度的相逢不是可悲可叹的悲剧吗!?于是我们再次需要答案。

  那答案就是,“若是两情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肉体远隔天涯海角,但是情在那里,但是心在一起,难道这不是最美的爱情吗!?难道这不是最真的答案吗!?

  当一个人有能力用文字拍摄真实,他就是诗仙。

  当一个人有能力用文字把痛苦转化为轻松和答案,他就必然是一个时代的文学领袖。

我想变成什么的作文350字4

  一、诗言其志

  《尚书舜典》中说:诗言志,歌咏言。孔子说: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此志与意皆指人的情感,诗表达作者的感受,揭示作者的内心世界。分析书法作品不能脱离它的内容,文字是作者内心世界最直接的体现。《黄州寒食诗帖》分为上下两首: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这是两首遣兴诗,表达诗人在人生困顿中无奈、忧愁、悲伤、烦闷的心情,在人生的颠沛流离中心如死灰、不复燃烧。黄庭坚在《黄州寒食诗跋》中感叹说: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对此诗的艺术成就给予极高的赞扬。

  苏轼仕途坎坷,一生宦海浮沉,先后被贬杭州、密州、徐州、湖州,又到黄州,在黄州名义上是黄州团练副使,实际上处于地方官的监管之下,言论行为受到束缚,政治抱负难以施展,儒家入世的思想难以实现,此时诗人心中矛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写下《黄州寒食诗》二首聊以排遣精神上的寂寞。此时苏轼感觉自己的人生就像被寒食节的清冷之境所笼罩:夜晚风雨中被摧残凋落的海棠花,正像自己郁郁不得志的命运,蒙蒙细雨中破旧的居身之所也是岌岌可危,厨房里空空荡荡,引火的柴草也已被雨淋湿,心中的儒家价值观也难以实现,此时想效仿阮籍穷途当哭,却发现自己心如死灰、不能复燃。在这样的心境下,苏轼提笔着墨写下心中所感,心中之境流注笔端,字是心情的外化,情义的酝酿无意中流传千古。

  二、结体奇特

  结体即字的间架结构,积其点画,乃成其字,《黄州寒食诗帖》结体奇特,大小疏密、轻重宽窄随心情而变,通篇参差错落,变化万千。总体上来看,字势偏扁,纵向密横向疏,从左下方到右上方呈斜向的平行四边形。经历人生悲苦的苏轼,自我解嘲地称自己的书法为丑书石压蛤蟆体。

  黄字,横向笔画较多,第一个横稍平,第二个横向上倾斜,第三个横再极力向上,打破平行。

  州字,避免雷同,三个竖画走向不同,长短不同,粗细也有变化。

  三字,打破常规的.三个横画,用三个点来概括三个横画。

  两字,横画的下半部分改变向右伸展的思维惯势,极力向左伸展。

  秋字,纵向笔画写得很短,横向又拉长,造成石压蛤蟆的效果。

  卧字,纵向笔画短,左边结构结束后右边笔画向右上方伸展,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避免字过于方正。

  寒字,第一笔点画不在宝盖中间而是靠右侧。

  这些结字因素构成苏字的字形特点。苏轼认为,作字的规矩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从大处着眼,正所谓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这一结字命题也是对前人结字理论的超越,体现了他不与人同的创新精神。

  三、无意创作

  宋人书法尚意,此意为重哲理性,重书卷气,重风格化,重意境表现。在这种书风的影响下,书家尤其注重创作中的个性化和独创性,书法更能表现个人意趣、情怀和审美取向。宋人尚意书风打破了唐人尚法书风的严谨法度对书家个性的束缚。

  字是情感的外露,苏轼在书写《黄州寒食诗帖》过程中思绪跌宕起伏,通篇也彰显动势,苍茫惆怅。苏轼将心境的起伏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中锋,或侧锋,达到心手双畅的境界。

  苏轼从自我来黄州开始书写到两月秋时,字形较小,书写上也比较平稳从容,秋字之后,诗人的情感有了一个起伏,字形变大,笔墨浓重,到夜半真有力至第一首诗的结尾,心情逐渐平静。第二首诗开始诗人重新提笔蘸墨,内心悲苦无法抑制,用笔尺度更大,着墨更多,似乎要将心中的压抑一鼓作气全部发泄出来,当写到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时,又有内心悲愤却又无语凝噎之感。诗人落款处只写了右黄州寒食二首,未录姓名和写作时间,让我们看到一个在困顿中萧然离去的身影。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因诗人灌注的情感,增加了更多的魅力,我们临习此帖时,似乎能看到千百年前苏轼在风雨漂泊的小屋中记录此诗的情景,与苏轼直接对话,让不会说话的汉字更加鲜活。

  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为我们的书法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启示。书法的魅力在于借助汉字这个载体书写心中之情。纵览流传后世的书法名作,其书写内容皆是身边事,皆是有感而发,今人的创作亦不必只抄录古人诗词、古代书论,用毛笔书写自己有感而发的事才能为今人的书法创作增添活力,否则书法只是抄书的工具。

我想变成什么的作文350字5

  九月十五日迩英讲论语终篇赐执政讲读史官燕

  宋代苏轼

  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翌日各以表谢又进诗一篇臣轼诗云绣裳画衮云垂地,不作成王剪桐戏。

  日高黄繖下西清,风动槐龙舞交翠。

  (迩英阁前有双槐,樛然属地如龙形。)壁中蠹简今千年,漆书蝌蚪光射天。

  诸儒不复忧吻燥,东宫赐酒如流泉。

  酒酣复拜千金赐,一纸惊鸾回凤字。

  苍颜白发便生光,袖有骊珠三十四。

  (臣所赐诗并题目及臣姓名,凡三十四字。)归来车马已喧阗,争看银钩墨色鲜。

  (上前此未尝以御书赐群臣。)玉堂昼掩文书静,铃索不摇钟漏永。

  莫言弄笔数行书,须信时平由主圣。

  犬羊散尽沙漠空,捷烽夜到甘泉宫。

  似闻指麾筑上郡,已觉谈笑无西戎。

  (时熙河新获鬼章。是日,泾原复奏夏贼数十万人皆遁去。)文思天子师文母,终闭玉关辞马武。

  小臣愿对紫薇花,试草尺书招赞普。

  (谨案唐制:翰林学士带知制诰,许缀中书舍人班。今臣以知制诰待罪禁林,故得以紫薇为故事。)

我想变成什么的作文350字6

  寄刘孝叔

  宋代 苏轼

  君王有意诛骄虏,椎破铜山铸铜虎。

  联翩三十七将军,走马西来各开府。

  南山伐木作车轴,东海取鼍漫战鼓。

  汗流奔走谁敢后,恐乏军兴污质斧。

  保甲连村团未遍,方田讼牒纷如雨。

  尔来手实降新书,抉剔根株穷脉缕。

  诏书恻怛信深厚,吏能浅薄空劳苦。

  平生学问止流俗,众里笙竽谁比数。

  忽令独奏凤将雏,仓卒欲吹那得谱。

  况复连年苦饥馑,剥啮草木啖泥土。

  今年雨雪颇应时,又报蝗虫生翅股。

  忧来洗盏欲强醉,寂寞虚斋卧空甒。

  公厨十日不生烟,更望红裙踏筵舞。

  故人屡寄山中信,只有当归无别语。

  方将雀鼠偷太仓,未肯衣冠挂神武。

  吴兴丈人真得道,平日立朝非小补。

  自从四方冠盖闹,归作二浙湖山主。

  高踪已自杂渔钓,大隐何曾弃簪组。

  去年相从殊未足,问道已许谈其粗。

  逝将弃官往卒业,俗缘未尽那得睹。

  公家只在霅溪上,上有白云如白羽。

  应怜进退苦皇皇,更把安心教初祖。

  译文

  君王要讨伐骄横的夷虏,要它们臣服,椎破铜山,开发铜矿,铸制铜虎符。

  接接连连派遣了三十七位将军,不断走马西来各自开设军府。

  南山砍伐木材作战车的轴,东海取出鼍的血涂抹战鼓。

  佚役汗流奔走哪一个敢放慢步子,恐怕影响军需供应而死于刀斧。

  保甲虽村相连然乡民未普遍团聚,方田法诉状如雨乡民纷诉苦。

  近来新降公文要实行手实法,挖掘剔括到口粮和种粮谁种粮谁敢说不。

  还要沿着各条生计脉络,仔细搜求以至一丝一缕。

  皇上诏书怜惜老百姓痛苦的情意实在是深厚,官吏办事的材能浅薄,辜负朝廷希望,白费许多劳苦。

  平生的学问平平常常只属于流俗,混在吹笙吹竽的队伍中哪得和别人比教。

  忽然命令我单独演奏《凤将雏》,仓促之间想吹好哪里能得到曲谱。

  朝廷派我独当一面来密州做知州,我实在没有现成的好办法为老百姓服务。况且密州这些年连年苦于饥荒,老百姓剥树皮啮草根甚至吃泥土。

  今年雨雪颇能应时令,偏又报蝗虫长起了翅膀,长壮了腿股。

  发起愁来,洗洗酒盏,想勉强喝几杯,寂寞空荡的书斋里,只躺卧着空酒壶。

  公家厨房已经整整十天没肴炊烟,岂敢望红裙舞女踏着筵席起舞。

  老朋友多次从山中寄信来,信上只有“当归”两个字,没有别的言语。

  正准备和雀鼠一样偷太仓的粮维持自己混下去,还不想辞职不干,不愿挂冠神武。

  吴兴丈人您世事看得透辟,淡薄名利,平日立朝办了许多好事非问小补。

  自从朝廷派遣使者到各地,各地闹得不安宁,您回到了二浙家乡,做起了湖山主。

  那些置身于渔钓者之间的隐士,行踪是高尚的`。身居朝市过着隐居生活的大隐士,何曾放弃过簪组。

  您现在身为宫观,就享受着这种闲悠。想起去年相从的岁月,还感到很大的不满足,我向您求教问道,您允许我做一些粗略的陈述,但陈述得很不够。

  我准备弃官不做,跟随您完成学业,无奈俗缘未尽,那得拜见您,只得罢休。

  您的家就在霅溪上,我知道那个地方,上面有白云如白羽毛一般,环境很清幽。

  您应当怜惜我进退不得到处奔波的苦衷,象达摩大师那样教会我安下心来,安心密州。

  注释

  刘孝叔:名述,湖州吴兴(今属浙江)人。熙宁初任侍御史弹奏王安石,出知江州,不久提举崇禧观。

  骄虏(lǔ):指契丹和西夏。神宗初继位,先后对西夏和南方少数民族用兵。

  椎(zhuī)破:以椎击破。铜山:这里指产铜之山。虎:虎符。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发军队的信物。

  联翩:接连不断。

  开府:成立府署,自选僚属。

  鼍(tuó)鼓:即用鼍皮蒙的鼓。鼍,扬子鳄。漫:当作鞔,以皮蒙鼓。

  军兴:朝廷征集财物以供军需。污资斧(fǔ):因获罪伏法被斩。资斧,利斧。

  保甲:指保甲法。团未遍:指保甲法因遭到老百姓抵制,百姓还未完全组织起来。团,聚集。

  方田:指方田均税法,每年九月官府派人丈量土地,按地势土质分五等定税。讼谍(sòng dié):讼辞,诉讼文书。这句说方田均税不公。引起民间诉讼纷纭。

  尔来:自那时以来。手实:指手实法。

  挟剔(xiétī):搜求挑取。穷脉缕:言法令苛细至极。

  诏书:皇帝的命令文告。恻怛(cèdá):哀怜、同情。信:确实。

  流俗:据《施注苏诗》,王安石对神宗说苏轼兄弟学本流俗。当时讥议新政的人,王安石都攻击他们是流俗。

  比数:相提并论。

  凤将雏(chú):汉代乐曲名。

  啮(niè):咬。啖(dàn):吃。

  甒(wǔ):酒器。

  更望:岂望。红裙:指歌舞妓。

  当归:本药名,古人常用以表示应当归去。

  太仓:京城中的大谷仓。

  神武:神武门,建康(今南京市)宫门。

  吴兴丈人:指刘孝叔。

  二浙:浙东、浙西。这句说刘孝叔挂冠归去。

  大隐:身居朝市而过隐居生活。簪(zān)组:官服。簪指冠簪,组指冠带。

  去年:指熙宁七年春苏轼与刘孝叔会于虎丘。

  粗:粗略。

  逝:通“誓”,表示决心之词。卒业:完成学业。

  霅(zhá)溪:在吴兴,由东苕溪、西苕溪等水汇合而成。

  初祖:初传禅宗来中国的达摩。这句要刘孝叔教以安心之法。

  创作背景

  熙宁七年(1074),苏轼赴密州任途中与刘孝叔等六人会于吴兴,著名词人张先作“六客词”,成为文坛佳话。熙宁八年(1075)四月十一日苏轼作此诗,对王安石变法作了相当尖锐的讥刺,并抒发了自己在仕途上进退维谷之情。

  赏析

  这首诗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自首句到“吏能”句,是讥时,讥刺宋神宗,王安石对外开边,对内变法,本想富国强兵,结果事与愿违。神宗即位不久,鉴于宋王朝同辽国和西夏的屈辱和约,有增强兵备,“鞭笞四夷”之意,先后对西夏和南方少数民族用兵,故此诗前八句首先讥刺开边。为了铸造铜制虎符,调发军队。已“椎破(以椎击破)铜山”,大量采铜,可见征调军队之多,这是夸张的写法;但熙宁七年(1074)九月置三十七将,皆给虎符,则史有明文记载;这一年八月遣内侍征调民车以备边,十一月又令军器监制造战车,“伐木作车轴”也是事实;取鼍皮以张战鼓,虽史无明文,但征集牛皮以供军用却与此相似。而这一切征调,谁也不敢怠慢,否则就有资斧(利斧)之诛。苏轼并不反对抵抗辽国和西夏,他青年时代就表示要“与虏试周旋”(《和子由苦寒见寄》),就在写这首诗前不久还表示“圣朝若用西凉簿,白羽就能效一挥”(《祭常山回小猎》);但是,他反对“首开边隙”,反对为此而开矿、置将、伐木、取鼍,加重百姓负担,闹得鸡犬不宁。

  “保甲”四句是讥刺新法的。“团未遍”,写保甲法因遭到一些老百姓的抵制(有人为了不作保丁而截指断腕),还未完全组织起来。“方田”写方田均税法,丈量土地,均定献税,引起民间诉讼纷纭。“手实”写令民自报土地财产,作为征税根据,“尺椽寸土,检括无余”(《宋史·吕惠卿传》),这就是“抉剔根株穷脉缕”的具体内容。“诏书”二句是对第一部分的小结。这些诏书表现了宋神宗对民间疾苦有深厚的哀怜同情之心,但这些新法一个接一个地颁布,事目繁多,吏能浅薄,并未取得实效。纪昀称这两句是“诗人之笔”,意思是说它怨而不怒,哀而不伤,没有把矛头直接指向皇帝。但却深刻地揭示了宋神宗、王安石的主观愿望同客观效果的矛盾。

  第二部分自“平生”句至“更望”句,是自嘲。熙宁二年(1069),苏辙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罢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神宗问王安石:“苏轼如何,可使代辙否?”王安石不赞成,认为他们兄弟“学本流俗”。“众里笙竽”,即《韩非子·内储说》所载滥竽充数一典的活用。第二部分的前四句是说:他早被王安石判为“学本流俗”,像滥竽充数一样,平庸得无可比拟;现在突然要他担任密州知州,作地方长官,独奏一曲,这就像要南郭先生单独吹竽一样,怎么吹得好呢?这是从主观上说的,接着又以“况”字领起,进一步讲客观上的困难:密州仍然旱灾、蝗灾不断,老百姓饿得以草木泥土充饥,作为知州的诗人自己也“斋厨索然,不堪其优,日与通守刘君廷式,循古城废圃,求杞菊食之”,过着“揽草木以诳口”的生活(《后杞菊斌》),更谈不上置酒宴、赏舞听歌了。“红裙踏筵舞”,是从韩愈《感春》“艳姬踏筵舞,清眸刺剑戟”句化出。

  “故人”句至末句为诗的最后一部分,是答“故人”(刘孝叔),戏语连篇,尤为曲折多姿。当时,已经提举崇禧观,过着隐居生活的刘孝叔多次寄书劝苏轼“当归”。苏轼同朋友开玩笑说:他虽“学本流俗”,是“众里笙竽”,但总比那些盗食太仓之粟的雀鼠即贪官污吏好得多。他们都做得官,却要他像南朝陶弘景那样脱朝服挂神武门,辞官不干了。这既回答了故人“当归”之劝,又嘲笑了当时一些无能的官吏。接着他称颂刘孝叔在朝直言敢谏,有补于世,及见朝廷遗使(冠盖)扰民,就立即自请提举宫观,归隐湖山;但“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晋代王康琚《反招隐诗》),要过隐士生活也不一定非弃官不可。这样既赞美了刘孝叔的“高踪”,又为他暂不归隐作了辩护。最后又转圆说,前一年相聚时已闻其道之大略,他定将弃官,到刘孝叔处完成这段学业,只怕俗缘未尽,未必能睹刘孝叔之大道。或进或退,他正惶惶不定,有望故人教以安心之法。据《景德传灯录》载,慧可对达摩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达摩说:“吾与安心竟。”末句即用这一佛典。

  这是一首七古。范梈说:“七言古诗······须是波澜开合,如江海之波,一波未平,一波复起。又如兵家之阵,方以为正,又复为奇,方以为奇,忽复为正,奇正出入,变化不可纪极。”(见《仇注杜诗》卷一引)苏轼这篇七古就具有上述特点。第一部分讥刺新法,语言相当尖锐,却以“诏书”二句收住,揭露既深刻,又不失诗人忠厚之旨。然后顺手拈出王安石对他的职责,转入自嘲,转得既陡峭又自然。既是流俗、滥竿,就难于胜任独当一面的知州,何况又是灾伤连年的地方。苏轼的话看似自谦,实际却回驳了“流俗”的指责。时局和他的处境既是这样艰难,原本应接受故人“当归”的劝告,但作者却一波三折地反复申诉“未肯衣冠挂神武”,这就是“变化不可纪极”,这就是“东坡诗推倒扶起,无施不可。”(刘熙载《艺概》卷二)苏轼诗长于比喻,这首也不例外,如以“纷如雨”喻诉讼之多,以“抉剔根株穷脉缕”喻“手实之祸,下及鸡豚”,以白羽喻白云等。特别是“平生所学”四句,纪昀特别称许说:“妙于用比,便不露激讦之气。前人立比体,原为一种难着语处开法门。”这四句本来牢骚甚重,但由作者以“众里笙竽”坐实“流俗”的指责,以“独奏凤将雏”比喻任知州,反而显得风趣、幽默,“不露激讦之气”了。

我想变成什么的作文350字7

  舟中夜起

  宋代 苏轼

  微风萧萧吹菰蒲,开门看雨月满湖。

  舟人水鸟两同梦,大鱼惊窜如奔狐。

  夜深人物不相管,我独形影相嬉娱。

  暗潮生渚吊寒蚓,落月挂柳看悬蛛。

  此生忽忽忧患里,清境过眼能须臾。

  鸡鸣钟动百鸟散,船头击鼓还相呼。

  译文

  微风吹拂着湖中的菰蒲,沙沙作响;我还以为是下雨呢,打开舱门一望,却见到湖中洒满了银色的月光。

  水鸟都栖息了,舟子也进入了梦乡,忽然听到泼剌水响,原来是一尾大鱼在水里游窜,仿佛是野狐奔走在丛莽。

  夜深了,人与物都静悄悄地,只剩下我,站在船头,欣赏着这夜景,与身影相伴。

  潮水悄悄地上涨,那低咽的声息,恍如蚯蚓蠕动;一轮明月西坠,悬挂在岸边的柳条上,犹如蜘蛛悬挂在交织的蛛网。

  哎,我的一生老是忧愁不安,这清丽的境界,也只能是转眼过去,留作他年回想。

  你看,一会儿,鸡叫了,寺庙的钟声在湖面回荡,鸟儿惊起,散向四方。我的船,也在鼓声中,呼叫声中,解缆起航。

  注释

  萧萧:象声词。常形容马叫声、风雨声、流水声、草木摇落声、乐器声等。

  菰(gū)蒲:茭白和菖蒲,均为浅水植物。

  “开门”句:诗人初听到风吹菰蒲之声,误以为是雨,谁知开门视之,竟是月光洒满了湖面的景象。

  “舟人”句:意谓夜已很深,船工和水鸟均已进入了梦乡。

  惊窜:受惊而逃窜。

  渚:水边。

  吊:怜悯。

  寒蚓:即蚯蚓。

  “落月”句:意谓柳树如蛛网,落月如蜘蛛。

  忽忽:失意恍惚状。

  能须臾:如此之快。能,如此。

  鸡鸣钟动:指天已拂晓。

  击鼓:开船时打鼓招呼。

  创作背景

  此诗是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二年 (1079) 赴湖州知州任途中所作。诗人写完此诗不久,就发生了险些使苏轼丧生的 “乌台诗案”。

  赏析

  这是一个极美的夜境。“微风萧萧吹菰蒲,开门看雨月满湖”。诗人在舟中听到外面微风吹拂水草的声响,以为湖面上下起了蒙蒙细雨,于是,推开船门,去欣赏雨景,然而,看到的`却是满湖月色,波光粼粼。这是诗人起首二句描绘的境界。它不但巧妙地点出了 “舟中夜起”之题,而且,写出了诗人的幻觉。这种手法,前人也曾使用过,如唐人释无可 《秋寄从兄岛》云: “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但苏轼此二句,似比唐人之句更为成功。

  自“舟人水鸟”至“落月挂柳”六句,诗人描绘了舟中夜起后所观赏到的美丽画图, 曲折有致地表露了自己的心曲情怀。此六句可分三层,两句一折, 写出了 “静”、“独”、“冷”三种心境。

  “舟人水鸟”两句,诗人以动静相衬的手法,着重描绘夜境之静:此时,舟人、水鸟都已进入了梦境, 只有大鱼惊窜激起的水波声。这鱼声在静夜里格外响亮, 以致使诗人误以为是一只狐狸在草丛中惊窜而去。将 “大鱼”误作为“奔狐”,其中暗伏着将满是月华的湖面误作月光照耀下的草地,这是自“开门看雨月满湖”之后的又一次幻觉, 它是暗伏着的, 不易为人查觉。这境界,如梦如幻、极远极近、极奇极美, “静”字为其魂魄。诗人之所以如此喜爱这万籁俱寂的夜境,这需要多少了解一点儿苏轼当时的心情。苏轼早年曾“奋厉有当世志”,但二十余年仕宦生涯的体验,使他对之产生了厌恶情绪,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与诗人“坦荡之怀,任天而动”的天性格格不入,积极入世的进取精神与诗人自身的“野性”始终处于尖锐的矛盾之中。诗人曾说自己是: “尘容已似服辕驹, 野性犹同纵壑鱼”( 《游庐山次韵章传道》), 就正是这一矛盾的形象写照。

  苏东坡既不能真正归隐,丢弃自己 “致君尧舜”的本来志向, 又难以忍受污浊的官场生活,这就使他常常要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得到慰藉。“夜深人物不相管,我独形影相嬉娱”的深层蕴涵也正在于此。白天,“举手摇足,辄有法禁”,那是 “野性”的囚牢,人性的桎梏,而现在,在这个静静的夜色里, 只有自己面对满湖的月光、惊窜的大鱼, 只有自己和自己的形影互相嬉娱, 这是 “野性”的解脱,是骏马的脱羁,诗人手舞足蹈, 陶然醉之了。此二句“独”字为眼,不仅写出此时此际之独,而且从潜意识上讲,苏轼一生独立危行, “一肚皮不合时宜”,也正是一种人生的孤独,是一种时代先觉者的孤独。“独”字承上, 深化了 “静”界。

  诗人由 “静”至 “独”,总体来说,是陶醉自然,物我同一的境界,是一种愉悦的审美境界。然而,诗人是不能完全忘却尘世的,对人生、社会问题的深深思索, 会突然闪过心头。于是, 诗人的心境转至 “冷”字, 诗人面前的绝妙夜景也变得冷气袭人了: “暗潮生渚吊寒蚓, 落月挂柳看悬蛛”。来自洲渚边的潮水在暗涨,其声幽幽咽咽,有如寒蚓蠕动的声音;挂在柳条之下的落月, 犹如悬在丝端的蜘蛛。诗人使用 “暗潮”、“寒蚓”、“落月”、“悬蛛”这些充满暗色寒觉的意象,既进一步为这幅舟湖夜色图添画数笔, 又象征和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 为下一段的议论作了渲染铺垫。

  最后一部分,诗人以议论抒情作结。诗人想到,良辰美景,转瞬即逝,天明之后,又要开始那令人痛苦的仕宦生活。你听: 在鸡鸣声和晨钟声的合奏里,夜里伴我度过了一个美好夜晚的百鸟都散去了,只有船头的鼓音与之呼应。苏轼此处用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中的 “猿鸣钟动不知曙”句, 反其意, 写自己对夜色清境的留恋, 暗示对白日 “忽忽忧患”生活的厌恶。

我想变成什么的作文350字8

  次韵子由除日见寄

  宋代 苏轼

  薄宦驱我西,远别不容惜。

  方愁後会远,未暇忧岁夕。

  强欢虽有酒,冷酌不成席。

  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念为儿童岁,屈指已成昔。

  往事今何追,忽若箭已释。

  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

  府卒来驱傩,矍铄惊远客。

  愁来岂有魔,烦汝为攘磔。

  寒梅与冻杏,嫩萼初似麦。

  攀条为惆怅,玉蕊何时折。

  不忧春艳晚,行见弃夏核。

  人生行乐耳,安用声名籍。

  胡为独多感,不见膏自炙。

  诗来苦相宽,子意远可射。

  依依见其面,疑子在咫尺。

  兄今虽小官,幸忝佐方伯。

  北池近所凿,中有汧水碧。

  临池饮美酒,尚可消永日。

  但恐诗力弱,斗健未免馘。

  诗成十日到,谁谓千里隔。

  一月寄一篇,忧愁何足掷。

我想变成什么的作文350字9

  狱中寄子由二首

  宋代·苏轼

  其一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其二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

  创作背景

  宋朝开国以来,因文字批评朝政而被系狱的,苏轼是第一人。这两首诗是在狱中所写,子由是苏辙的字。苏轼被逮入狱后,首先想到的也是其弟弟,诗中向弟弟进行解释和关照。

  赏析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家人的挂念,第一首通篇都是写给弟弟苏辙的,尤其吐露出浓浓的手足深情:身逢盛世,身为微臣的自己却愚蠢地自蹈死地。中年殒命,算是提前偿还了前生的孽债,但是一家老少十多口人,从此就要拖累弟弟来抚养了。一死何足道哉,到处的.青山都可以埋葬骨骸,只是当年与弟弟相约夜雨对床的盟誓再也无法实现,此后夜雨潇潇的时刻,子由只能独自伤心了。但愿与子由世世代代都做兄弟,把未了的因缘付诸来生!。

  苏轼与弟弟苏辙不仅在文章创作方面同列“唐宋八大家”,现实中更是手足情深,他们有感于唐代诗人韦应物“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的诗句,相约异日功成身退、对床而眠,共享闲居之乐。此时苏轼自料将死,不免感慨昔日愿望,与此同时,“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的期望更是感人至深。

  第二首是写给妻儿的,表达对妻子儿女的思念以及对自己的伤怀,除此之外还有对身后事的嘱托,“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这二句描绘出月光下御史台监狱阴森的侧影。汉代御史台多种柏树,所以又称柏台(见《汉书·朱博传》)。琅珰,指屋檐下系的铃铎。诗人在不眠的寒夜,想到自己在刽子手屠刀的阴影之下,心中充满了惊骇之情。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一联可圈可点,是苏轼善用比喻的体现,表达出作者心如鹿撞,命运似鸡的心情,也是其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

  最后二句:“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作者在这里自注说:“狱中闻杭湖间民为余作解厄道场者累月,故有此句”。当年苏轼由京官外放,首先就到杭州任三年通判(地方副长官),在任期间,大有功德于杭州人,因此杭州人民思之不已,为他作道场累月,给了很大的精神安慰。

我想变成什么的作文350字10

  花影

  朝代:宋朝|作者: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又教明月送将来。

  贺新郎·夏景

  词牌名:贺新郎|朝代:宋朝|作者:苏轼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浣溪沙·咏橘

  词牌名:浣溪沙|朝代:宋朝|作者:苏轼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洞仙歌·咏柳

  词牌名:洞仙歌|朝代:宋朝|作者:苏轼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

  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

  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

  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苏幕遮·咏选仙图

  词牌名:苏幕遮|朝代:宋朝|作者:苏轼

  暑笼晴,风解愠。雨后余清,暗袭衣裾润。一局选仙逃暑困。笑指尊前、谁向青霄近。

  整金盆,轮玉笋。凤驾鸾车,谁敢争先进。重五休言升最紧。纵有碧油,到了输堂印。

  菩萨蛮·咏足

  词牌名:菩萨蛮|朝代:宋朝|作者:苏轼

  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

  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趺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

  西江月·咏梅

  词牌名:西江月|朝代:宋朝|作者:苏轼

  马趁香微路远,沙笼月淡烟斜。渡波清彻映妍华。倒绿枝寒凤挂。

  挂凤寒枝绿倒,华妍映彻清波。渡斜烟淡月笼沙。远路微香趁马。

我想变成什么的作文350字11

  原文

  元丰五年十二月十九日东坡生日,置酒赤壁矶下,踞高峰,俯鹊巢。酒酣,笛声起于江上。客有郭、尤二生,颇知音。谓坡曰:“声有新意,非俗工也”。使人问之,则进士李委闻坡生日,作新曲曰《鹤南飞》以献。呼之使前,则青巾紫裘腰笛而已。既奏新曲,又快作数弄,嘹然有穿云裂石之声,坐客皆引满醉倒,委袖出嘉纸一幅曰:“吾无求于公,得一绝句足矣!”坡笑而从之。“山头孤鹤向南飞,载我南游到九嶷。下界何人也吹笛,可怜时复犯龟兹”。

  (选自《玉局文》)作者:苏东坡

  阅读训练

  一、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酣___俗___腰___既___袖___从___

  二、翻译:

  1.客有郭、尤二生,颇知音。

  2.坐客皆引满醉倒。

  三、李委仰慕苏东坡的诗名,遂借东坡生日而作新曲吹笛于江上,并以此求诗。请用一个四字格成语概括这件事。_________。

  四、李委“得一绝句足矣”。试查阅、抄写、背诵苏轼的两首著名绝句:《饮湖上初晴后雨》、《题西林壁》。

  参考答案:

  一、酣(喝得痛快,酒兴正浓)俗(一般、普通)腰(腰间插着)既(已经,以后)。袖(从袖子里)从(听从,答应)

  二、1.客人中有姓郭、姓尤的两个人,很懂音乐。

  2.在座的客人都举杯痛饮而纷纷醉倒。

  三、抛砖引玉

  四、《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翻译∶

  宋神宗元丰五年十二月十九日是苏东坡的生日。苏东坡在黄州赤壁矶摆酒庆贺。大家盘坐在江边高峰上,俯视着鹊巢,酒兴正浓时,忽然听到江面上传来了悠扬的`笛声。来客的还有姓郭和尤的两位宾客,他们十分通晓音律,就对东坡说:“这笛声有新意,可不是普通的乐工吹奏的。”于是苏东坡派人去询问吹笛的是什么人。原来是位进士,名叫李委,他听说今天是苏东坡的生日,特意谱写并吹奏了新的笛曲《鹤南飞》以示庆贺。东坡把他请到跟前一看,原来是位头戴青巾,身着紫裘,腰里插着横笛的普通书生罢了。他已经吹奏新曲,就再请他吹几首曲子,那笛声,高入云霄,震石欲裂,宾客们边饮酒边聆听动人的笛声,一个个都痴醉了,于是李委从袖子里掏出一幅绝好的纸,说:“我对您别无所求,但愿得到您亲手题的一首绝句就十分满足了。”东坡笑着答应了他,诗曰:“山头孤鹤向南飞去,载我去遨游九嶷山。人间是什么人在吹着笛子?可喜的还变换着龟兹的乐调。”

  释义∶

  1.酣:喝得痛快,酒兴正浓。

  2.俗:一般的,普通的。

  3.腰:腰间插着。

  4.既:已经,以后。

  5.袖:从袖子里。

  6.使:让

  7.作:创作

  8.元丰:北宋神宗赵琐年号

  9.东坡: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下文中的“坡”,是作者自称

  10.嘉纸:很好的纸张。嘉,美好的

  启示:

  一个人能得到大师的真迹是幸运的,但难在如何巧求“千金一字”,《献曲求诗》不失为一个“金点子”。

  这个故事可用“抛砖引玉”或“醉翁之意不在酒”来概括。

我想变成什么的作文350字12

  就是这么一个人,让我翻来翻去

  从仁宗翻到神宗,再翻到哲宗、徽宗

  中间,还有曹太后、高太后的彩色插图

  这并不影响我,用双手搀扶一下

  一个带着脚镣、枷锁

  被押解着走南闯北的老人

  走进大宋的黄州,没有看到东坡雪堂

  却吃了一顿东坡肉,感叹

  一蓑烟雨任平生

  如果有可能,大小官员都要走走苏堤

  脚下踏过的何止浪漫

  还有潜藏了一千多年的亲政、爱民

  再到惠州、儋州走上一遭吧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古来今往,有人焦虑,有人在疯狂

  唯有一人,旷达自我,悠然不拘

  手中的书已被打湿,夜空泛着星光

  读着读着,书又没有了

  书中的`我,祭起一杯浊酒

  朝向一颗恒星,希望摘下来

  时刻悬挂在我的书房,我的天空

  20xx年10月25日

我想变成什么的作文350字13

  1、《念奴娇》:

  词牌名。念奴为唐玄宗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女,因其音调高亢,遂取为调名。又名《百字令》、《百字歌》、《百岁令》、《千秋岁》、《寿南枝》、《庆长春》、《太平欢》、《赛天香》、《杏花天》、《无俗念》、《淮甸春》、《双翠羽》、《白雪词》、《壶中天》、《古梅曲》、《湘月》、《续断令》等。有仄韵、平韵两体。宋词中最擅声誉的为苏轼题为《赤壁怀古》的仄韵体。此作为变格,双调,一百字,上下片各四仄韵,宜于抒写豪情壮志。因其词有大江东去、三国周郎赤壁、一尊还酹江月等句,又名《大江词》、《大江东去》、《赤壁词》、《酹江月》。

  2、《定风波》写作背景:

  《定风波》是个老词牌,敦煌曲子词中就有:

  攻书学剑能几何?争如沙场骋偻啰。

  手持绿沉枪似铁,明月,龙泉三尺斩新磨。

  堪羡昔时军伍,谩夸儒士徳能多。

  四塞忽闻狼烟起,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波。

  很明显,那时的《定风波》还是儒生渴望上战场平定风云的.本意。也是一个教坊曲。唐朝尚武,骨子里有股血性,鼓励文人投笔从戎,建立立业。宁作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很能代表许多读书人的人生理想。边塞诗是唐诗中的仰天长啸。敦煌自古多名将,《定风波》这样的教坊曲在晚唐仍然时时在教坊中演唱,只是它不再有初唐盛唐时候的赫赫声威。

  到了五代,被欧阳炯毫无意外地填作艳词,直到苏轼在黄州的出现,风波乍现,惊天动地。人世间的风波不由分说,而人心的风波可以风起云涌也可以风平浪静,只看你有没有那一颗有定力的心。

我想变成什么的作文350字14

  [宋]苏轼

  浮生知几何,仅熟一釜羹。

  那于俯仰间,用此委曲情。

  自怜无他肠,偶亦得此生,悬知当去客,中有不亡存。

  但恐宿缘重,每为习气昏。

  似闻梅子真,近在吴市门。

  未能肩拍洪,但欲目击温。

  不敢叩门呼,恐作逾垣奔。

  且令绍介先,徐以方便论。

  不学刘更生,黄金铸尚方。

  不学房次律,身事问颍阳。

  王烈亦何人,叔夜未可量。

  独见神山开,遽餐石髓香。

  至道尚听莹,粗才终蹶张。

  先生喜而笑,幅巾登我堂。

  苦誓指黄壤,要言刻青琅。

  蓬莱在何许,弱水空相望。

  且当従嵇阮,聊复数山王。

  达人友四海,曲士守一疆。

  慎勿使形谍,儿童惊夜光。

我想变成什么的作文350字15

  苏轼《西江月》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永遇乐

  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中秋见月和子由

  苏轼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左风右占)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上将下虫)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琦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子由徐州中秋作)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

  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被,紫绮裘。

  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

  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

  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我想变成什么的作文350字】相关文章:

我想变成什么的作文(精选10篇)07-02

我想变成什么的作文350字05-23

我想变成什么的作文(通用10篇)07-03

写我想变成什么的作文(精选3篇)06-29

我想变成什么的作文范文(精选10篇)07-03

我想变成什么的作文400字(精选3篇)07-03

我想变成什么的作文350字(精选3篇)07-03

我想变成什么的作文300字(精选4篇)07-01

我想变成什么的作文200字(精选4篇)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