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

时间:2024-05-21 13:13:21 话题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汇编15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汇编15篇]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1

  一、听说训练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珍珠鸟。

  2、首先我们进行听说训练,请同学们听仔细,说清楚: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3、指名听说。

  4、齐说。

  (RGB出示)

  5、对于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吗?

  (针对一些简单问题,可以当场解决。)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学完课文《珍珠鸟》,你会对这句话有一个深刻全面的认识。

  二、复习朗读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2两小节,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到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下面就请同学们把书打开,让我们带着喜爱之情来读一读课文的1、2两小节。

  三、讲读3~6

  过渡: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我给它们安排了一个舒适、温暖而且安全的住处,三个月过去了,我在珍珠鸟的住处发现他们有了雏儿,雏儿长得什么样呢?它又是怎样和我交往,一步一步接近我的呢?请同学们快速地读一读3~6。

  (自由快速读3~6。)

  1、讲读3:

  ⑴ 指名读3:

  那小雏儿究竟长什么样呢?答案就在第三小节,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

  ⑵ 你们喜欢这段话吗?那你们喜欢它什么地方?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再读3,在文中找一找,你喜欢哪些句子,读一读,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⑶ 交流。

  (边交流边知道朗读。)

  ⑷ 齐读。

  2、讲读4:

  ⑴ 引读4:

  正因为我对小珍珠鸟的喜爱,所以珍珠鸟才一步一步地接近我,课文第四小节就把这个过程写的'非常具体,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起先……渐渐地……后来……)

  ⑵ RGB出示:

  起先……渐渐地……后来……

  听的仔细的同学一定会发现老师刚才和同学们一起读书的时候注意到了几个词语,听出来了吗?对了,这些是表示时间先后的词,用在这里就把雏儿和我渐渐接近的过程写的具体、生动,又有条理了。你能试着用这些连接词把雏儿和我渐渐接近的过程来说一说吗?

  ⑶ 自由练说。

  ⑷ 指名说。

  ⑸ 同学们说得连贯流利,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渐渐地它胆子大了,为什么它的胆子会变大了呢:

  ① 交流。

  ② 看到这小家伙在屋子里乱飞,我们的主人并没有伤害它,那下面就请同学们发挥一下你们的想象,这时候的我会有怎样的表情、神态,又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小组交流。)

  ③ 交流。

  ⑹ 小家伙看到我的种种表现,终于完全放心了,你从哪里可以看出这小家伙是完全放心了呢:

  ① 交流。

  ② 小家伙是一步一步接近我,先……然后……再…,看来还是小心翼翼的,小家伙一边这样做,一边它又会想些什么呢?

  ③ 引读4的最后的话。

  ⑺ 背诵4:

  就这样,慢慢地,雏儿和我越走越近,越来越友好,现在你愿意把雏儿和我渐渐交往的过程,也就是4背出来了吗?

  ① 自由背。

  ② 齐背。

  3、读5。

  (引读5。)

  4、讲读6:

  ⑴ 瞧,有一天,又发生的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6。

  ⑵ RGB图: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细细地观察这幅图,联系刚才读过的文字,这时候,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⑶ 同桌讨论。

  ⑷ 交流。

  四、讲读7

  过渡:我们的作者也和你们一样,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一步一步地和我越走越近,我从内心底自觉地发出了一声呼唤:

  1、RGB:

  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2、理解“不由自主”:

  信……作者是从内心底自觉发出的一句话,从……也就是我们书上所说的一个词语,就是(不由自主),还可以用其他词语吗?

  (情不自禁。)

  3、雏儿和我在慢慢的交往中成为了好朋友,为什么它们会成为好朋友呢?

  (交流。)

  对,就象我和雏儿一样彼此相互信任,这就是信赖,而这种相互信赖又使得朋友之间相处得(非常愉快),朋友之间友好愉快地相处,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这也就是我们这句话中提到的(美好的境界)。

  五、延伸

  1、其实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的生活中,象我和雏儿一样相互信任的例子还有很多,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都存在着彼此的信赖,有了这种信赖,我们才拥有美好的生活。你能联系生活举些这样的例子吗?

  2、交流。

  3、小结:

  是啊,只有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彼此信赖,我们才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让世界的每个角落充满了欢声笑语。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2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父、啦”等5个字,会写“搭、父”等13个字,认识多音字“啦”,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学会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

  3.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翠鸟,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体会翠鸟的可爱、活泼和“我”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小鸟与人之间相互信赖的关系,感受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美好。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父、啦”等5个字,会写“搭、父”等13个字,认识多音字“啦”,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课件出示2)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互相亲近的照片或图片供学生欣赏,生自由谈观后感。

  2. 教师导入:一只翠鸟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他要干什么呢?小朋友心里是怎样想的呢?让我们快去看看吧,(课件出示1)(板书课题:15 搭船的鸟)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课件出示3)阅读提示:

  (1)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

  (3)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课件出示4:生字新词)

  搭船 母亲 外祖父沙啦响 羽毛 翠鸟

  长嘴 静悄悄 吞下去 哦 捕鱼 鹦鹉

  (1)学生自由练读。

  (2)小组内推选一名代表比赛读。

  纠正读音:注意读准平舌音“翠、嘴”,翘舌音“沙”,前鼻音“吞、亲”,后鼻音“响、鹦”等。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

  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4.检查朗读。

  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派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

  5.更换语境:(课件出示5)含有生字的其他句子让学生再认。

  三、再读课文,初步了解。

  1.刚才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下面,自己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

  (课件出示6)边读边想:

  (1)搭船的鸟是什么鸟?它要干什么呢?

  (2)你喜欢这只鸟吗?

  (3)你是从课文中哪些词句了解这只鸟的?

  2.学生边思考,边勾画。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7)

  (1)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翠鸟。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课件出示8)

  (2)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课件出示9)

  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4.结合你查找到的关于翠鸟的资料,互相交流这只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小组合作,交流)

  伴随着学生交流感受,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翠鸟资料来了解。

  (课件出示10)

  翠鸟:俗名鱼狗、打鱼郎、钓鱼郎、刁鱼郎。体型较小,15厘米左右,具亮蓝色及棕色的翠鸟。上体金属浅蓝绿色,颈侧具白色点斑;下体橙棕色,颏白。雌雄鸟嘴的颜色不一样。生活于海滨一带及水道沿岸,行动敏捷而富有耐心,以鱼为食。翠鸟对生态环境要求比较高,是一种环境指示物种。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东南亚、印度尼西亚至新几内亚。在台湾可以见其踪迹,中国大陆则分布在包括海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地区。

  四、指导生字书写。

  (课件出示11:生字田字格课件)

  搭 亲 父 沙 啦 响 羽 翠 嘴 悄 吞 哦 捕

  1.指名读,正音——齐读。

  2.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形声字结构特点识记:“搭 啦 响”。

  形近字比较:吵一沙 稍一悄

  组词扩展:嘴巴 长嘴 父亲 父母 吞下去 吞咽

  3.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字形、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让生试说笔画笔顺。

  (1)哪些字需要特别提醒?特别对学生共性的问题,做重点指导,范写强调、学生进行练习写字,认真写一个字。

  ①“翠”字注意上面的部分是“羽”,但是不带勾。

  “嘴”左窄右宽,“口”写得小一些,靠左上,右边的“此”注意写扁一些,注意穿插避让。

  ②指导把字写美观。有的左窄右宽,有的左右均等;上下结构的字两部分要写紧凑。

  (2)学生练习写字,把自己认为没写美观的再写一个。

  (3)实物投影学生写字作品,师生共同评价,争当“小小书法家”。

  (4)对笔画和间架结构不好的进行修改。

  4.给生字组词或用生字说一句话。

  5.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课件配上相应的照片或图片,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感知画面形象,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设计意图本课在教学生字时,相信学生能够独立识字,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对重难点生字的书写指导,培养学生爱写字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为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基础。】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读拼音,写词语。

  mǔ qīn wài zǔ fù

  我和( )坐着小船,到乡下( )家里去。天下着大雨,

  shā lā xiǎng

  雨点打在船蓬上,( )地( )。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

  二、连一连,读一读。

  搭 橹 披着 小鱼

  摇 船 衔着 裙子

  捕 嘴 背着 书包

  张 鱼 提着 蓑衣

  三、读一读,再填写。

  1.后来雨停了。我看见一只( )的小鸟站在船头。( )美丽啊!它的羽毛是( )的,翅膀带着一些( ),比鹦鹉还( )。它还有一张( )的长嘴。

  2.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 )。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 )吃呢。

  参考答案

  一、母亲 外祖父 沙啦 响

  二、搭船 摇橹 捕鱼 张嘴 披着蓑衣 衔着小鱼 背着书包 提着裙子

  三、1.彩色 多么 翠绿 蓝色 漂亮 红色

  2.翠鸟 捕鱼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学会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

  2.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朗读,复习引入。

  1.指名分自然段合作读课文。

  2.师生评价,导入新课。

  二、再读课文,深入品味。

  1.谈话导入:上节课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现在自己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边读边画,标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地方,记下自己弄不懂的问题。

  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探究学习。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1)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鸟?(美丽)从哪些句子看出?(想象交流)(板书:美丽)

  (课件出示13)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用“ ”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彩色、翠绿、 蓝色 、红色)(板书:毛色:彩色、翠绿、蓝色、红色)

  抓住翠鸟的什么去写?(外形)分别从哪些方面?(羽毛、翅膀、长嘴)(板书:羽毛、翅膀、长嘴)

  指导朗读,读出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课件出示14)翠鸟图片

  (2)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的问句。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15)

  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

  过渡:啊,这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呢。你知道翠鸟到底要干什么吗?

  (3)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出示16)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指导朗读,说说从加点的字都是表示什么的词?(加点的字,都是表示动作的词语。)这是描写翠鸟什么动作的词语(捉鱼动作的词语)(板书:冲 飞 衔 站 吞)

  从这些动词,你体会到什么?(翠鸟动作敏捷。)从哪些词语看出来?(板书:动作敏捷)

  (从“一下子、没一会儿、一口”)

  (课件出示17)翠鸟捕鱼时的图片。

  鼓励学生带着翠鸟的动作朗读课文。

  (4)(课件出示18)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翠鸟。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了那只鸟叫“翠鸟”。)

  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

  4.指导学生朗读全文。(课件配乐)

  三、总结运用,拓展延伸

  1.作者描写翠鸟,主要抓住什么特点来观察和描写的?(外形和动作描写)

  2.仔细观察自己熟悉的小动物,抓住外形和动作描写一写。

  3.课下查查资料,进一步了解翠鸟。

  4.把你认为最美的语句抄在小本子上。

  【设计意图:本环节巧妙地设计问题,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从文中找信息的能力,为探究性学习加把力。】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传授方法,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水到渠成。既锻炼学生书面写作能力,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读一读,写一写。

  搭船 船舱 船夫 悄悄 做题 冲浪

  鹦鹉 捕鱼 难忘 打架 披着 彩色

  二、多音字组词。

  还 huán( ) hái( )

  难 nàn( ) nán( )

  漂 piāo( ) piào( )

  冲chōng( ) chòng( )

  三、对号入座。

  采 彩

  1.( )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

  2.“六一”儿童节到了,校园里插上了( )旗。

  一只 一张

  3.我看见( )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

  4.翠鸟有( )红色的长嘴。

  参考答案

  一、搭船 船舱 船夫 悄悄 做题 冲浪

  鹦鹉 捕鱼 难忘 打架 披着 彩色

  二、归还 还有 灾难 困难 漂浮 漂亮 冲进 冲着

  三、1.采 2.彩 3.一只 4.一张

  【板书设计】

  15 搭船的鸟

  羽毛:翠绿

  外形:美丽 翅膀:带点蓝色

  长嘴:红色

  冲 飞 衔 站 吞

  动作:敏捷

  一下子 没一会儿 一口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配合外形和动作,感悟朗读。

  学习描写翠鸟外形的片段,引导学生抓住翠鸟的羽毛、翅膀、长嘴的颜色的词语,体会翠鸟的美丽、可爱。

  在学习翠鸟捕鱼这段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它的动作敏捷,是一个捕鱼的能手,我先让学生自己理解“冲进”“飞起来”“衔着”“吞”的意思,然后课件展示翠鸟捕鱼时的动作,最后又找了几名同学扮成翠鸟做捕鱼的动作,一次又一次的朗读,我感觉同学们越来越有感觉。

  2.学生课前搜集资料,锻炼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通过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有关知识,这样可以加深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长此以往来培养孩子们对不熟悉的知识的查找习惯。

  不足之处:

  充分发挥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对教学目标,方法和过程实施有效控制,避免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放任自流,从而提高学习有效性。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文章以“搭船的鸟”为题,“搭”是“乘、坐”的意思,“搭船”即“顺便乘坐船”。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气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心对自然的爱。

  在大自然中,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要有一颗爱大自然的心灵。文中的“我”正是这样的孩子。文章记录的就是“我”乘船去乡下的外祖父家的途中的一景,“我”运用善于观察的眼睛捕捉到了这一情景,便使读者拥有了一只充满灵性的鸟儿。“我”也正是一个爱自然的孩子,“多么美丽的小鸟啊!”直抒胸臆的赞叹,勾画出了一个孩子爱自然的童心。让“我”感到“美丽”的是鸟的色彩:“红色”的长嘴,“翠绿”的羽毛。翅膀带一点“蓝色”。

  童年本身就是一个有着太多问号的年龄,无数的好奇与遐想编织着少年的梦。小鸟这位“不速之客“带给了“我”许多遐想。文中用了四个问句充满了孩子的好奇与天真,充满了童趣。

  接着描写了鸟捕鱼时的动态,“一下子冲进水里”,“没一会儿,它又飞出来了。”“一下子”“没一会儿”表现了翠鸟飞行速度之快。“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抓住了瞬间的动作来描写,这样完全口语化的表达,出自孩子的心,出自孩子的口,通俗易懂。

  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那只鸟叫“翠鸟”。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途径之一,“我”正是在自然中认识了翠鸟。“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扣住了课题,翠鸟的可爱、童心的可贵都跃然纸上。

  本篇课文是以小孩子的身份,来写他看到的大自然中的景象,笔法是那样地浅近、朴素、清新,具有一种纯真明净的童趣,给人以难忘的印象。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3

  教学目标:

  1. 了解杜甫生平以及诗歌创作背景。

  2. 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 诵读诗歌,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教学重点:

  掌握诗歌鉴赏的三种方法。

  教学难点:

  诵读诗歌,体会作者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方法:诵读鉴赏法、合作讨论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音像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飞花令”形式导入

  规则:先指定一位同学说一句关于秋天的诗,再由其指定其他同学接力。

  (板书:登高 杜甫)

  二、整体感知:

  首先,听录音朗读,注意节奏和读音。

  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思考:本文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找一生示范朗读,另找一生评价。明确:(景物)描写、抒情。

  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用诗中的一个字来回答。

  生:悲

  分析“哀”、“苦”、“恨”与“悲”哪个更适合作诗眼。

  明确:“悲”是作者直接抒发情感的表现,“苦”、“恨”和“哀”都是作者间接抒发情感的表现,因此用“悲”字更恰当准确。

  师:这是诗的感情基调,即诗眼。

  三、写作背景

  师:请学生回忆作者的生平事迹。

  明确:杜甫诗歌创作风格:沉郁顿挫。在初中学过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 现了诗人具有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情怀。

  本诗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767年作者流落夔州时写的。“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但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好友李白、高适和严武相继去世,此时恰逢九月初九,杜甫登高写下了这首诗。三年后,杜甫病死在离开四川的途中。

  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之一:知人论世法(并板书)。

  四、分析意象

  师:作者“登高”看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同桌之间讨论。

  生2展示。

  明确:景物 特点

  风 急

  天 高

  猿 啸哀

  渚 清

  沙 白

  鸟 飞回

  落叶 无边 萧萧 下

  长江 不尽 滚滚 来

  师:补充意象和意境的概念、“落木”和“落叶”的'区别。

  明确:意象:诗歌中具体的融入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人、物和景等;

  意境:作者将自己的情感通过生动的画面表达出来,达到“内情”与“外物”统一而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境界。

  “落叶”给人一种枝繁叶茂之感,“落木”给人一种干枯干燥的感觉,因此用“落木”更符合秋天的特点。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之二:由象入境法(并板书)。

  师:找一生朗读描绘画面的文字,请大家闭眼,试着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诵读指导:首联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凉,似乎在唇齿间颤抖的读出来;“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猿啸哀”——要有欲哭的感觉;“鸟飞回”——联想到作者,孤独漂泊、远离家乡,他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颔联两句,要将苍凉之感和旷达之悲读出来。

  五、体会情感

  师:宋代罗大经曾说颈联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意思来?

  生3展示。

  明确:万里—地之远也;

  秋—时之凄惨也;

  作客—羁旅也;

  常作客—久旅也;

  百年—齿暮也;

  多病—衰疾也;

  台—高炯处也;

  独登台—无亲朋也。

  师:点拨通过具体的字词来体会作者的情感。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之三:情景交融法(并板书)。

  诵读指导:“万”“悲”“常”都要重读。读“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遥远之状;读“常坐客”,要倍感自己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多病孤独,形单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其中“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

  最后一联,“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恨”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中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新停浊酒杯”时,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

  六、课堂小结1.情境式默写(PPT15中几句话对应的诗句)

  2.背诵全诗

  七、课后作业

  根据本课学习的几种方法,自学《秋兴八首(其一)》

  八、板书设计

  登高

  杜甫

  《登高》教学设计 自然之秋 知人论世法

  “悲” 人生之秋 由象入境法

  国家之秋 情景交融法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4

  一、课题:

  那一定会很好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过程。

  过程目标:学会默读课文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目标:体会种子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追求自己目标的心情变化过程。

  三、课型:

  新授课

  四、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内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

  2,学习大树牺牲自己,把方便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六、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

  教学方法:讲授法、阅读法

  教具:多媒体、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情导入

  同学们,童话故事一直伴随着我们长大,她就像一粒美丽的种子播种在我们心田,为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留给我们许多难忘的回忆,今天我们就再一次走进这个奇妙的童话世界。齐读课文——你一定会更好。

  二、品读感悟,深化认识。

  (一)学习第1-4自然段。

  1.轻声读第1-4自然段,思考这部分告诉我们什么?

  2.学生自由交流。

  3.全班交流。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交流:种子是怎么想的?

  (课件出示)

  '这真难受''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指导朗读:读出泥土中种子的难受,读出种子钻出泥土的决心。

  (2)指名朗读第二、三自然段。交流:种子是怎么做的?过了些日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课件出示)

  种子一边想一边努力生长。过了些日子,它长出细细的`根、茎和两片小叶子,钻出地面,站在阳光下。

  过了很多个日子,它长成了一棵高大的树。

  指导朗读:读出种子喜悦的心情。

  指导造句:鼓励学生用上'一边……一边……'说句子。

  (3)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交流:种子长成大树后看到了什么?它的想法发生了什么变化?

  (课件出示)

  高大的树能看到很远的地方,它看见人和动物在山路上走来走去,跑来跑去。'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

  指导朗读:读出大树的愿望。

  (二)学习第5-8自然段。

  1.轻声读第5-8自然段,思考大树'做一棵会跑的树'的愿望实现了吗?它又会产生什么新的想法?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5

  教学目标

  1、能就自己不好解决的问题有礼貌地向别人请教,请教别人时,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说清楚。

  2、不清楚的地方能及时追问。

  3、学习向他人请教的方法和技巧,感受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思想、沟通情感而产生的愉悦,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4、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法,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重点

  能就自己不好解决的问题有礼貌地向别人请教,请教别人时,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说清楚。

  难点

  1、不清楚的地方能及时追问。

  2、学习向他人请教的方法和技巧,感受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思想、沟通情感而产生的愉悦,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教学策略

  1、情境设立

  在日常生活环境中,不同的语言代表着不同的含义。所以,教师在开展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活动时,要用心创设接近现实生活“请教”的交际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景,在教师创设自然地表达的交际情境中,学生学到的知识也能很好地迁移。

  2、交际活动

  课堂上的听说训练往往是一人说、多人听,语言信息为单向传递。口语交际主要强调的是信息的相互往来,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相互交际的学生,口语交际时不仅要学会认真倾听,还要学会适时地接话,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学生在口语交际实践中,要学会相互启发、促进与补充,在信息的沟通与交流中实现良好的双向互动。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最近,小芳和小明遇到了一些烦心事。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烦心事吧。

  课件出示:

  小芳:我经常丢三落四,上课了才发现忘带作业本,出去春游又忘记带水……该怎么办呢?

  小明:邻居小辉借东西不及时归还。前些天他把我的足球借走了,到现在都没有还。提醒他吧,怕显得我小气;不提醒的话,又担心他一直不还……

  师: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问题,自己不知道怎么解决,向别人请教是个好办法。(板书:请教)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交流互动,设身处地地帮其解困消烦,知道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要学会请教他人。

  二、联系生活,学会请教。

  1、请教他人是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做的事,它看上去很简单,其实大有学问。

  2、课件出示:

  课间10分钟,明明正在教室里做英语试题。突然,他遇到了一道不会做的题,该怎么办呢?

  (1)这道题不会做怎么办?可以请教同学吗?可我们不知道同学的讲解是不是正确的,还可以请教谁呢?(老师)对,我们可以请教英语老师。

  预设一:

  明明:陈老师,您有时间吗?

  陈老师:有时间,你有事吗?

  明明:我有一道英语题不会,想向您请教。

  陈老师:可以。明明你看,这道题是这样的……

  明明:老师,您讲的这个地方我还是不明白,您能再讲具体一点吗?

  陈老师:好,你看这里……

  明明:陈老师,您讲得真清楚,谢谢您!

  (2)同学们,你们觉得明明在请教的过程中做得怎么样?

  预设二:

  生1:我觉得他这次请教很有礼貌,他把话说得很清楚,语气也很好。

  生2:我觉得他注意了礼貌用语。

  (3)教师小结:在不同场合请教别人时要用不同的语气、不同的礼貌用语。我想每个同学都有过向他人请教的经历。但是大家可别以为向他人请教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噢,不信你瞧……

  3、课件出示:

  芳芳:妈妈答应我,如果口算全对了就给我买心爱的玩具,但是有一道题我做错了,妈妈没发现,我不知道应不应该和妈妈说实话。我该怎么办呢?

  (1)学生根据刚才老师的示范进行互动,亲自实践“请教”。

  (2)指名表演,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

  通过情境再现生活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这样可以使学生不受到课堂限制,表达真实的感受。交际过程中,教师密切关注了学生在交流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适当地作指导、纠正,增强了口语交际训练的实效性。

  三、指导请教方法。

  1、学生讨论:怎样请教才能做到?

  2、根据学生的讨论,归纳总结出请教方法:

  (1)要选择时机,在别人不忙碌、时间比较方便的时候请教。

  (2)请教别人时,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说清楚。

  (3)在请教前要注意礼貌用语,在请教过程中,要耐心、仔细地听对方讲话。

  (4)当请教过程中遇到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追问对方。

  (5)不管别人是否能帮你解决问题,都要向别人表示感谢。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总结归纳请教的方法,让学生加深印象,在今后的请教中有据可依。

  四、结合实际,练习“请教”。

  1、学生分组进行沟通、请教,教师巡视,有重点地记下小组中学生提出的'未能解决的问题。

  2、请个别学生提出问题,向全班同学请教。让他们明白,有些科学性的、专业性的问题还得请教专业人士。

  3、教师点评。(是否说清楚了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请教的环节中,是否使用了礼貌用语,是否符合交际礼仪,是否做到了及时追问。)

  设计意图:

  将课堂交际与学生生活交际自然地衔接在一起,让学生“跳出”自己所处的课堂环境,自然地进入生活化的口语交际情境中,扩大交际的“面”和“量”。让学生在实践中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在动态的口语交际过程中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五、拓展延伸。

  1、学生交流,共同总结,向别人请教时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小结:今天的学习,让我们明白了向别人请教也大有学问,让我们学会了怎样请教别人,也尝试请教了别人。在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可以请教别人,也别忘记了在向别人请教的时候,要把请教的问题说清楚,说话要有礼貌,语言要得体。最后要真诚地向帮助过我们的人表示感谢。

  3、齐读顺口溜。

  遇到问题莫慌张,谦虚请教好办法。

  说话态度要诚恳,礼貌用语更大方。

  表达清楚不糊涂,请教完毕说谢谢。

  排除困难就这样,要能养成好习惯。

  设计意图:

  通过总结延伸内容,旨在教育学生养成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学会主动请教别人的好习惯,同时教育学生要真诚地向我们请教的人表示感谢。

  成功之处:

  1、生动逼真的情境创设,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的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主动投入口语交际活动的强烈欲望。所以,在课前准备的基础上,教师要利用有感染力的语言描述和多媒体课件展示,迅速把学生带入一个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轻松愉快的口语交际情境中。

  2、模拟交际。在学生进入口语交际情境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依据要求,展开互动的口语交际活动。如,先由教师或优秀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示范,接着放手让学生自选对象或小组展开口语交际练习,最后选择典型的口语交际范例,引导学生集体评议。或者,教师先放手让学生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自主交际,然后再抽取典型,进行示范表演,同时引导学生展开评议。

  不足之处:

  有的学生在表演中有些拘谨,不能做到大方得体,还需多加练习。

  教学建议:

  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学生表演实践的机会,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和表现力。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小英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以及掌声的内在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来咱们班听课的老师真多,让我们用掌声来欢迎他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掌声无处不在,它代表着欢迎,饱含着祝福,这掌声还曾经改变了一个孩子的命运,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去聆听掌声背后的动人故事。板书:21、掌声

  二.新课:

  (一) 创设情境:

  1、师范读,同学们用心感受这个故事,看看这篇课文中的掌声是给谁的?老师读得怎样,你们也把掌声送给我。

  2、课文中的掌声是给谁的?这看似平凡无奇的掌声里,却蕴涵着非常伟大神奇的力量。

  3、老师这里有一封小英的来信。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来信)谁来为我们读一读。掌声改变了小英的生活,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从前的小英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二)精读第1自然段:

  1、自读第1自然段,原来的小英是个什么样的小姑娘?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残疾儿童,板书:忧郁、自卑)。

  2、这段文字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同情)练读,指名读。

  3、看来,同学们都很理解身患残疾的小英。那时的她不爱说话,不和同学接近,孤零零坐在教室一角!把她的痛苦、孤独通过朗读表达出来。齐读。

  (三)精读第5自然段:

  1、可是后来,这样一个忧郁、自卑的女孩却变了,变成什么样了? 读第5自然段:现在的小英是个怎样的女孩?你从哪里看出来?

  2、是啊,她和小伙伴嬉戏玩耍,奔跑说笑,快乐得像只小鸟。甚至还学习跳舞,完全忘记了自己残疾,腿脚不方便,把自己融入集体中,现在的她多么自信,多么乐观。(指名回答并板书:开朗、自信)

  3、真替小英的变化感到高兴呀,那么你们能把她的活泼开朗读出来吗?生齐读。

  4、小英前后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从你的朗读中把这种变化表现出来。(分组读1、5两段。)

  5、现在的.小英和原来判若两人,此时她最想说的是——(指向大屏幕上的来信)大家再一起读。

  同学们,是掌声给了她力量,是掌声给了她勇气,是掌声改变小英的生活。掌声居然拥有这么神奇的力量!让我们和小英一起走进那次难忘的演讲课中。(大屏幕出示课文插图)看看当时的情景。

  (四)体会掌声:

  请大家读读课文,找找同学们一共给了小英几次掌声?请你用“——”画出描写掌声的句子。

  课件示句子:(1)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2)当她结束演讲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1、体会第一次掌声

  1)大家为什么会给小英鼓掌呢? 读2——4自然段,当老师请小英上讲台讲故事时,小英的表现是什么?把描写小英表现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2) 课件示句子,同桌的同学一起根据课文内容口头填空:

  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起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小英的(眼圈儿红了)。 在大家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3)再读三句话,从我们填进括号的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小英怎样的心情?说你感受深的词语,同桌互说。指名说,补充。

  4)引导理解:为什么低下头?(她害怕别人看到她的缺陷,一直害怕别人注视的目光,自卑忧郁)

  小英愿意走上讲台讲故事吗?为什么?小英害怕同学们嘲笑她走路的姿势,不愿意站起来,但老师的要求又不能不做,小英拿不定主意,从这句话中的哪个词可以看出来?(犹豫)

  尽管从教室的一角到老师的讲台,只有短短的几步路。可是要走完这几步路,对于小英来说该有多难啊。每走一步,小英的内心都在痛苦地挣扎。这种复杂的心情使得她的动作(生:慢吞吞的),她的眼圈(生:红红的)就快哭了。就在全班同学几十双眼睛的注视下,腿脚不方便的她(一摇一晃)地朝讲台前挪动。同学们注视的目光中包含了什么?

  这些句子直接描写了小英的表现,体会小英内心的那种自卑、痛苦和无奈。

  齐读大屏幕上的三段话。

  这不足十米长的教室,对小英来讲,好象比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还要长。怎么也走不到头。一秒钟过去了,两秒钟过去了,五秒,十秒,四十秒小英终于站定了。

  5)那一刻小英的心情怎样?(紧张,不安),此时他多么需要——大家的鼓励。 播放掌声、看课件引读: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就在英子忐忑不安的那一刻——,就在小英最需要鼓励的那一刻——

  6)小英这时候太需要大家的掌声了,这掌声是多么地及时啊!(指图)你们看,当掌声响起的时候,小英感动了,小英流泪了。

  这时候,如果你是小英的同学,你想在掌声中对小英说些什么呢?

  小英,你别害怕,我们大家支持你!”

  小英,我相信你一定能讲的很好!”

  小英你是我们的骄傲,勇敢地去讲吧!

  这掌声里包含了什么?(同学们给他的支持,给他的鼓励)板书:鼓励

  小英又会想些什么呢?(没有笑话我,鼓励、支持我,一定要讲好,不辜负。)

  2、体会第二次掌声

  1)课件示第二次掌声:第二次掌声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响起来的?同学们为什么鼓掌?

  2)小英没有辜负同学们的期望,以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讲述了他童年的动人故事,当他结束演讲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出示图片(播放掌声)。这掌声里包含了什么?板书:称赞。 你想怎样称赞小英?

  3)在掌声中,她内心多么激动呀!无数的话语在小英的心头涌动,她想对大家说什么呢?她觉得再多的语言也不足以表达他内心的感激,(指图)你们看,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

  4)就在这节令小英终生难忘的演讲课上,同学们用掌声表达了对小英的鼓励、称赞,表达了对小英的爱,对残疾人的爱,让我们在这浓浓的爱意中,把感动表现在脸上,溶进声音里,读第4自然段。

  3、再读小英的信:

  是啊,多么可爱的同学,多么美妙的掌声,就是这充满鼓励、满含夸奖的掌声使小英从一个忧郁孤独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阳光女孩,(看课件)小英从教室的角落里走了出来,把自己融入集体中,在同学们的搀扶下他走得越来越稳。

  课件示信:她把万语千言全都融进了她的信中,并把它作为一生的宝贵的财富来珍藏——来,咱们一起走进小英的内心世界,再读一读她的来信吧!

  4、情感深华:

  1)指板书:对于小英来说掌声是鼓励、掌声是称赞,掌声还是什么?(关心、爱护、尊重、夸奖、爱)板书。

  2)老师想送你们一首小诗:课件,齐读

  掌声是一首美妙的歌, 能唤起人们的勇气!

  掌声是一朵芳香的花, 花香能够使人振奋起来!

  掌声是一轮早晨的太阳, 能给我们带来一缕阳光!

  掌声是一把钥匙, 可以打开勇气的大门!

  掌声是一片宽阔的海洋, 能把害羞淹没!

  掌声是闪闪的星星, 能把孤独的黑夜照亮!

  3)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出示句子: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4)听歌曲:同学们有一首歌,名字就叫《掌声响起来》让我们来静静地欣赏一下,在歌词中,你听到最多的是哪两个词?(掌声爱)

  是呀,掌声是鼓励,是尊重,是关爱。多一份掌声,多一份爱的鼓励,就多一份成功的希望,孩子们,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充满了艰辛与坎坷,生活中需要我们互相的帮助,我们渴望真诚的鼓励.送出你的掌声,你也将赢得更多的掌声。

  5)齐读第7自然段(课件)

  (五)总结

  1、你觉得在我们身边,还有谁需要我们的掌声,你想把掌声献给谁?

  把掌声献给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希望他们不要泄气,努力学习,成绩会进步。 献给老师,感谢老师为我们辛苦的付出。

  2、对自己的缺点不足,甚至是缺陷,不应自卑,应该像小英那样鼓起勇气,面对生活,这样才能开辟出一片美好的天地。而对别人应当尊重、关心、宽容、鼓励,对别人多献出一点爱,世界才会变得更美好。

  (六)实践活动:

  给班里的一位同学或周围的一个人,写一句鼓励的话,或给予一次帮助。把爱转播到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

  板书设计:

  掌声

  忧郁 ( 鼓励、肯定) 开朗自卑 自信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7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感受作者在草地上玩耍的欢快以及对草地的喜爱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1、能够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种子时的情形,能够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

  2、通过朗读课文,表达出作者在草地上玩耍的欢快及对草地的喜爱之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感受作者在草地上玩耍的欢快,体会作者对草地的喜爱之情。

  【教具准备】

  蒲公英的图片及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草地上玩过吗?你见过的草地是什么样的?

  2、他们在草地上玩儿些什么呢?

  3、你们见过“金色的.草地”吗?草地是金色的,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自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要借助读音读。

  2、指名读课文,指导学习生字、新词。

  3、投影出示生字新词。

  (1)自读、抽读、指名读。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3)指导学生读音,培养学生识字习惯。

  (4)指导书写。

  (5)学生书写,注意纠正。

  (6)巩固检查。

  三、初读感悟

  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文中那片草地在哪里?为什么称这片草地为“金色的草地”?

  生思考、讨论后,全班交流。

  2、谁了解蒲公英?结合课文插图,介绍一下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情况。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草地变色的原因,感受在草地上玩耍的快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填空题,引导学生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口头填空。

  ( )的草地

  2、自然过渡:这道题有很多种填法,同学们看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自读讨论

  1、各自轻声读课文。

  2、根据课文内容,讨论填空题答案。

  3、设疑: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为什么作者称它为可爱的草地?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三、精读解疑

  1、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呢?自读第一自然段,体会。

  (1)观看录像,生感受。

  (2)引导想象:蒲公英盛开的情景。

  2、朗读第二自然段。

  (1)思考:图中两个孩子分别是谁?

  (2)介绍有关蒲公英颜色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3、那一天,“我”去钓鱼,发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从而“我”对蒲公英地感情又有什么变化?

  (1)齐读第四自然段。

  (2)文中的小朋友说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你觉得这样说恰当吗?为什么?

  四、汇报成果

  1、分小组汇报。

  2、全班汇报。

  3、拓展活动。(双休日活动)

  五、总结课文。

  1、朗读课文。

  2、小结引申。

  【板书设计】

  2 金色的草地

  绿色的草地

  快乐

  开 合

  金 绿

  色 色

  蒲公英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8

  一、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圆圆的沙粒),什么样的沙粒?(再读,突出圆圆的)

  2、师问:在什么地方见过沙粒?

  二、品读课文

  (一)过渡: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颗沙粒并不寻常。

  1、读课文1、2行。读读,想想,它不平常在哪里?

  2、它是怎样说的呢?再去读课文,用读告诉老师。抽读——齐读

  3、是呀!变珍珠是它的梦想,成为有用之材是它的目标。它十分真诚地向同伴们说,(引读沙粒说的话)板书:要变珍珠、(梦想)

  4、实现了吗?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二)过渡:沙粒是怎样变成珍珠的呢?(评价)

  1、读3—5段,从“坦然”你知道了什么?(说和读相结合)

  2、同伴们是怎样嘲笑的?男生读;面对嘲笑沙粒怎么做的?女生读。

  板书:嘲笑——坦然

  3、面对嘲笑圆圆的沙粒是坦然的,不在乎的!对此,沙粒们议论纷纷。议论了什么往下读。

  4、抓住“……”,思考沙粒们还会议论什么?认为沙粒还将失去什么?

  5、面对同伴们各式各样的议论,沙粒怎么做的'?读9自然段。问:你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板书:议论纷纷——不动摇

  (三)过渡:沙粒为了梦想坦然的面对了嘲笑,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舍去了美丽的阳光,奇妙的海景,梦想在它的心里从来没动摇过,放弃过!

  1、引读10——13自然段。(时光,各式各样的议论,圆圆的沙粒)

  2、问:13自然段“……”6个圆点,你知道了什么?

  (四)

  1、引读14自然段。时间过去了多久?

  2、瞧!它在这里。躺在贝壳温暖的怀里,美吗?读(多么美丽的珍珠啊!)用课件出示

  3、观看课件。

  4、珠光闪闪、耀眼的它迎来了别人的赞美(多么美丽的珍珠啊!)

  5、同伴们怎样说的?(是他?)

  6、短短的一句话,读出了什么?

  7、珍珠怎么回答的?一如往日的真诚,再读。

  8、可是,愉快的背后是怎样的艰辛。读5自然段;愉快的背后又是怎样的不容易。读9自然段。

  9、原来成功的背后得经历太多太多,有嘲笑,有议论,得失去许多美好的东西。生活中,珍珠是怎样形成的?(看课件)问:了解了这些,你想说些什么?

  10、是呀!成功是钥匙在哪里呢?有了梦想还需要什么?(出示公式)

  小结: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老师想把这首歌连同这把成功的钥匙一并送给大家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9

  一.教学设计

  学科名称

  圆圆的沙粒(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二.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三年级三班共有学生37人。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基础能力一般,两极分化严重,好动性较强,注意力欠集中,学习行为习惯不好。所以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与督促,从而顺利、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学内容分析

  《圆圆的沙粒》是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单元奇妙的海底世界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采用对话形式叙述了一颗圆圆的沙粒不被同伴们讨论所动摇,钻进蚌壳里,几十年后变成了一颗闪闪发光的珍珠,说明了朝着预定的目标,坚定不移的努力,就能实现美好的愿望。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领悟“朝着预定目标、坚定不移的努力就能实现愿望。”的`高尚品质,从而激励学生朝着目标,奋发前进的积极态度。

  2、指导学生按分好的段落,领悟每段的内容,概括段意。

  3、有感情有语气的朗读课文。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领悟“朝着预定目标、坚定不移的努力就能实现愿望。”的高尚品质。

  2、有感情有语气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领悟“朝着预定目标、坚定不移的努力就能实现愿望。”的高尚品质。

  六.教学课时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展示课件,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见过珍珠吗?你见过的珍珠是什么样的?

  2、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珍珠的图片。

  3、你知道珍珠是怎样形成的吗?

  4、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圆圆的沙粒》,看看沙粒到底是怎样变成珍珠的。

  5、板书课题《圆圆的沙粒》。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

  1、你们想不想知道沙粒是怎样变成珍珠的?赶快读读课文,画出与生字有关的词语。

  2、指名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并让其他学生帮助纠正读错的字音。

  3、出示本课生字词。

  4、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

  5、这一课的生字你都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6、讨论交流识记重点字的方法。

  7、谁愿意当小老师来领读一下?

  8、指名读,检查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情况。

  三、细读品味,理解感悟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10

  教学目标:

  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论、试、验”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3、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4、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法布尔做了一项什么试验。

  难点:能理解和运用生字词,能用自己的话简述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3分钟)

  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了一个小朋友过来,它呀,身上有一根针,能飞得很远,它最喜欢采花粉和采蜜了。它的画像是这样子的(出示蜜蜂图画),大家说它是谁呀?

  法布尔为了证实蜜蜂会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你想知道是个怎样的实验吗?让我们走进《蜜蜂》这篇课文一同去看看,同时也看看实验的结果怎样。(板书“14 蜜蜂”)

  2、提出学习目标。

  ①把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难懂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

  ②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约30分钟)

  (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约8分钟。)

  要求: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我会读、写生字新词。

  2、我会用某个词语说一句话。

  3、我会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或全班)(此环节有时可与“创造性展示”合为一体)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展示朗读能力。

  (三)创造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组朗读课文的一段话。

  2、展示心得体会。

  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约5分钟)

  法布尔试验的做法是否都是必须的?

  (此环节有时与“学习成果展示”合为一体)

  四、知识拓展延伸(约2分钟)

  查资料,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作风。

  3、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4、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3分钟)

  1、谈话导入。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法布尔想对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要做一个试验,具体的实验步骤是什么呢?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提示)提出学习目标。

  ①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情感。(在书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批批划划,并在旁边做上读书笔记。)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约30分钟)

  (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约8分钟。)

  要求: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我会流利地朗读第()自然段。

  2、我会解答(课后思考题、每课一练的题目)。

  (教师及时到学生之中指导展示)

  (二)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或全班)(此环节有时可与“创造性展示”合为一体)

  1、学生从重点词句中体会情感,感受写法。

  2、学生展示朗读能力。

  (三)创造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组朗读课文的一段话。

  2、赞法布尔。

  3、谈学文心得。

  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约5分钟)

  你们同意法布尔的这个结论吗?请结合他做试验的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四、知识拓展延伸(约2分钟)

  1、小练笔:以《失踪的三只蜜蜂》为题,发挥你的想象,注意用词准确。

  2、自主实践:了解关于蜜蜂其它方面的知识,办一份手抄报。

  板书设计:

  14.蜜蜂

  捉蜜蜂———做记号———叫小女儿守着———放蜜蜂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11

  一、单元教材文本解读

  本组教材以名人故事为专题,将导语、课文、语文园地、课后练习等内容系统、完整地组织在一起,安排了《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我不能失信》以及一个语文园地。《灰雀》、《小摄影师》分别讲述了列宁、高尔基和孩子之间发生的故事,《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记叙了李四光和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四篇课文所展示的不是他们作为革命家、文学家和地质学家的丰功伟绩,而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体现出了他们崇高、美好的品质。

  二、教学建议

  教学本组教材,要注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发挥其整合的优势。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有意识地突出本组专题。在阅读教学中,要使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习作等训练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本组的.四篇课文,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了那些名人在平凡的小事中不平凡的一面。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名人身上的优秀品德,并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与此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会边读书边思考,积累语言的习惯。

  三、单元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提出的明确要求,结合本单元文本特点,我们应该达到以下目标:

  1、会认37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掌握词语表中的4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灰雀》、《小摄影师》、《我不能失信》中人物的对话。

  3、在对课文阅读过程中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并能通过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体会人物高尚、美好的品质。

  4、学会引用人物语言的几种方式。

  5、把自己知道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讲故事时要讲得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故事时要认真。

  6、背诵好词佳句,背诵“读读背背”中的名人名言,搜集更多的名人名言。

  7、学会通过事情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并养成修改文章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体会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并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3、培养学生学会边读书边思考,积累语言的习惯。

  【教学难点】

  1、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体会人物心理。

  2、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12

  教学目标:

  1、学生借助查字典自学生字、新词。

  2、学生初步观察图画,初读课文。学习前两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初步观察画面,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春天来了,春光是这样地明媚,这是放风筝的好季节。你们喜欢放风筝吗?你们当中谁放过风筝?谁能给大家说说自己放风筝的情景?风筝上天了,我们的心也跟着风筝飞上了蓝天,想象的翅膀随着飘荡的风筝展开了。放风筝这是一项愉快而有意义的活动。今天我们就学习《放风筝》这一课。(出示图片)

  二、读课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初读课文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写了()和()星期天()的事。

  2、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分析结构,识记字形。

  (2)多音字。

  (3)理解词义。

  宇宙:“宇”在字典中指所有的空间。“宙”古往今来所有的时间。因此这个词是指所有的空间和时间,也可理解为无边无际的天空。

  各式各样:许多不同的式样或方式。文中是指风筝的式样各不相同。

  缓缓:不迅速,慢慢地。文中指风筝在慢慢地飞上天空。

  精致:“致”是细密、精细的意思,“精致”是精巧细致的意思。课文中是指称“小卫星”的风筝做得精巧细致。

  三、朗读课文初步观察图画。

  1、读课文。

  2、问题:有几个自然段?哪个自然段写了我和哥哥放风筝?

  3、看图读课文,说说图上的内容。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段写了什么?(放风筝的时间、地点、和天气。)

  3、理解“阳光明媚”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读课文中描述了画面中“我”和哥哥放风筝的情景的语句。

  2思考:“我”看到了哪些风筝?重点写了什么?

  3、汇报交流。

  4。熟读本段文字体会写法。(由点到面)

  5。用自己的话说说,五颜六色的风筝在天上飞是怎样的情景,想像空中还会有什么风筝?(小组交流)

  6、对照图片说说。

  六、作业。

  1、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是如何将风筝飞上天的过程以及美丽、热闹的天空写具体的。

  2、学习作者有顺序地观察和叙事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课文里对放风筝具体过程的描写,感受孩子们的喜悦心情。

  教学难点:

  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对天空中的风筝进行想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放过风筝吗?都是什么样的?

  2、谈话: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放风筝》这篇课文。

  我们已经知道了“我”和哥哥什么时候,在哪儿放风筝,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风筝在天上飞,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他们是怎样放风筝的!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教师提问:读课文的第三段,想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课文中这一段主要写“我”和哥哥放风筝的情景。

  2、安排小组自学,教师出示自学提示:

  ①读一读,弄清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

  ②画一画,段中描写有“我”和哥哥动作的词语。

  ③演一演,说一说。分角色表演“我”和哥哥放风筝的过程,边演边说。

  3、表演复述。

  ①请出一组同学上台表演,一边演一边说。

  ②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比一比:加点的字换成()里的字号不好,为什么?

  哥哥让我端端正正地举着(拿着)“大蜻蜓”……哥哥拽着(拿着)风筝又跑了一阵才收(停)住脚。

  (因为“举”含有用力向上高于头顶的意思,“拽”有紧抓的意思,“收”因为在奔跑中急停下来)

  4、总结写法:通过学习这一段,作者是怎样把我和哥哥放风筝的过程些具体的?(准确使用表示动作的词语,抓住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

  5、教师出示句子:

  它那两只眼睛骨碌碌直转,两对大翅膀微微地呼扇。我高兴得一边拍手一边嚷:“‘大蜻蜓’赛过飞机啦!‘大蜻蜓’赛过飞机啦!”

  ①教师提问:读这句话,想这句话又写出了“大蜻蜓”的什么特点?

  估计学生的回答:“大蜻蜓”飞得很高,比飞机还高。

  教师说明:由于飞机大,风筝小,飞机远,风筝近,在高高的天空中,人们看上去感觉到飞机到飞得比较低,“大蜻蜓”仿佛比飞机飞得还高。

  ②教师引导:把换成“说”好不好?为什么?

  教师强调:“嚷”突出了人物高兴的心情。

  ③有语气的读句子。教师指导:“嚷”的声音要大些。声音的大小,朗读出来的效果也不同。教师可以分别用大声和小声读一读,让学生体会表达效果的不同。

  三、学习四自然段。

  1、过渡:成功地将风筝放飞上天,给“我”和哥哥带来了快乐。欣赏风筝在天上随风飘荡的情景,更是一种无穷的乐趣。

  2、指名读课文,其余的同学思考: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写的是什么?是围绕那一句话来写的?指名回答。

  3、比较句子,哪句话好为什么?

  ①那美丽的'“大蝴蝶”橘黄色的身子布满墨绿的斑点,呼扇着翅膀徐徐上升。

  ②那美丽的“大蝴蝶”徐徐上升。

  指名说。

  教师引导:第①句比第②句多的词语写出了风筝的什么特点?

  颜色橘黄色的身子布满墨绿的斑点

  姿态呼扇着翅膀徐徐上升。

  有语气的朗读。

  4、教师说明:作者是通过写“大蝴蝶”颜色、姿态把“大蝴蝶”写具体的。作者又是通过写什么把“小蜜蜂”“大金鱼”“小卫星”写具体的?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讲解:作者的想象,如

  好像在百花丛中飞来飞

  好像在水里游

  好像在宇宙中飞行是作者的想象。

  5、学习课文的写法,说话练习。

  那美丽的“花蝴蝶”,(),仿佛()。

  那灰褐色的“蜈蚣”,(),好像()。

  那碧绿的“大蜻蜓”,(),犹如()。

  这一段的结尾处是……,作者省略了什么?哪能补充吗?

  6、总结写法:怎样使观察更细致、生动?

  四、做课后的选做题。

  五、总结全文。

  1、总结语:“天空中的风筝随风飘荡,衬着瓦蓝瓦蓝的天空,显得更加鲜艳,更加美丽。”多么美丽的风筝,多么美丽的天空,多么快乐的心情。放风筝,其实放飞的更是一种心情:快乐、无忧无虑……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书:

  2放风筝

  放风筝的过程:动作:举拽收

  “大蝴蝶”颜色

  “小蜜蜂”姿态

  风筝多热闹:“大金鱼”想象

  “小卫星”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13

  一、 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赵州桥》这篇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赵州桥具有什么特点?

  2、快来读读这一自然段,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3、听清楚老师的的要求:

  (1) 用你的朗读,告诉我们它坐落在哪?

  (2) 用你的朗读,告诉我们它的设计者是谁?

  (3) 用你的朗读,告诉我们它的年代?

  (4) 用你的朗读,告诉我们它在世界上的影响?

  4、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看这座石拱桥了,你们呢?

  二、 体会文章的第二自然段。

  1、请你快速默读第2自然段。赵州桥非常雄伟,哪些语句让你感受最深?标画下来,并说说你的感受。

  2、学生汇报:

  l 桥长50多米,有9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1) 指学生读出句子说出感受。

  (2) 50多米长,9米多宽。它的桥长大约有我们的6个教室那么长,桥宽比我们的2个教室还要宽。中间通过的是古代的大马、马车,两旁还有川流不息的人群。真可惜当时没有照相机,不能再现这热闹的景象。

  (3) 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

  (1) 指学生读出句子说出感受。

  (2) 仔细找一找,赵州桥与我们经常看到的桥有什么不同?而我们的赵州桥却完全不需要这些桥基或是桥墩就能横跨足有37米宽的桥面,多么有气势啊。能读出这种气势吗?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4个小桥洞流过。

  3、听老师的问题,试着用你的朗读向我们介绍介绍赵州桥。

  (1) 赵州桥有多长?有多宽?

  (2) 这么长的桥,有什么特点?

  (3) 大桥洞上还有什么?

  4、“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1)这种设计”是指怎样的设计? 可以读读书上的句子,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教师简单介绍原理。

  (3)再读读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4)课文的哪句话告诉我们答案了?

  (5)能用几个短语概括吗?

  5、赵州桥的这几个设计优点课文用了一组关联词语就把它们串联起来了,谁来再读读这一句,读出这组关联词语。老师也想读读,愿意和我配合一下吗?

  6、赵州桥的建造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也就是1300多岁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它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赵州桥都没有被破坏,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赵州桥能够稳稳当当地屹立于此1300多年就说明了这的的确确是一个创举。你现在就站在这座修建于1300多年以前的赵州桥上,你想对谁说?说些什么?

  三、 体会文章的第三自然段

  1、赵州桥的特点还远不止这些呢。“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1)读一读,这是什么句?

  (2)什么作用?。

  (3)哪部分是承上?哪部分是启下?

  (4)教师说明用法:过渡句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因为它与下文的联系更密切,所以多放在段首。在你的习作中也可以运用到过渡句,使内容更加连贯。

  2、同学们,现在我们如愿以偿的来到了赵州桥边。美观的的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无数只龙个个栩栩如生,可称为艺术珍品。快找找,它们都藏在哪呢?请在书中找到对应的语句,读一读。

  (1)你最喜欢那哪幅雕刻?把它的特点读给我们听听。教师评价:

  l 赵州桥上的图案是精美的,作者的语言描绘是优美的,所以我们读这段时,声音表情都应是甜美的。

  (2)作者是运用什么句式将精美的雕刻展现在我们眼前的?

  (3)既然喜欢这些雕刻,能把它印在脑海中吗?试着填一填。

  (4)看看你填的内容和前面的句子有什么联系?

  (5)再试着背一背:

  3、同学们,你们看,作者在描写“双龙戏珠”的图案时还没有来得及具体描写呢,你能不能发挥想象,帮助作者把它描写具体呢?

  4、长50多米的桥面上难道仅仅只有这三幅雕刻吗?展开想象,运用这样的句式,用自己优美的语言向我们介绍栏板上更多的精美雕刻。

  (1)小组内练习说一说。

  (2)指名展示。

  5、多美的石雕啊,同学们。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的一样。

  6、我们知道,在石头上刻图案是非常困难的,只有手艺高超的精工巧匠才能完成。赵州桥已有1300多年了,但雕刻的图案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此时此刻,面对赵州桥,你又想对古代的劳动人民说些什么?

  四、 总结全文

  1、赵州桥以它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中外,以它雄伟、美观的气势引来世界上许多桥梁专家参观学习。作为一名中国人,你有什么感受?

  2、让我们齐读最后一段,把你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有感而发的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对身为中国人的骄傲、把对赵州桥认识都融入其中。

  3、这节课我们领略了赵州桥的风采,体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感兴趣的同学在课后还可以查阅更多关于赵州桥的资料,看看你还会发现什么奥秘?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14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生字词,会写“汇、挡、献、刮”,初步领会左右结构生字宽窄布局的迎让规律。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尝试运用立桩记忆的方法背诵喜欢的段落。

  3.探究并发现写春夏秋冬四段的组段规律,学习和积累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特点观察的方法。

  2.体会课文中用词准确、生动的优美句子。

  教学难点:

  文中介绍的景象及动物、物产等,学生不够熟悉,可能感到生疏,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关键:

  在指导学生感悟课文构段规律时,让学生探究课文为什么,每段都是先写“树木”,再写“其它景物”,从而领悟,树木是小兴安岭的主体,而有了其它景物,则使小兴安岭更加丰富,更加富于变化,也更加体现了小兴安岭是一个巨大的宝库的主题。

  教学手段: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

  引导法,自助、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

  1.多媒体。

  2.准备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导入,板书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

  1. 认读字词,指导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白桦、淙淙、嫩绿、涨满、蘑菇、脑袋、葱葱茏茏(树木青翠茂盛)、当美餐

  2. 请六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要求和评价指标:声音洪亮,正确流利。

  这节课重点探究课文中间部分的行文顺序和组段的规律。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由教师背诵第一段导入,学习第二段——感受春天活力之美。

  (1)指导感受“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中“抽出”用得准确、生动,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

  (2)交流汇报。

  重点感悟:“汇”也用得生动形象,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

  第一步,读“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

  第二步,出示“汇”字。

  课件演示,理解“汇”字的意思,形象记忆字形:三点水就如同积雪化成的水,淙淙地流进小溪(“象形”的半口匡)。第三步,指导书写“汇”字。指导要点:偏旁三点水,写在弧线上,上面两点要写紧凑一些。

  第四步,学生练习写“汇”字。第五步,再读带有“汇”字的句子。

  师:想象雪水“汇”成小溪的景象,有感情朗读。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写小鹿的'句子。

  引导学生体会关于小鹿的描写也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指导要点。

  (4)交流感受,体会春天的活力之美。

  教师板书:活力之美

  (5)感悟第二自然段的组成

  师生合作配乐读第二自然段(老师读树,女同学读春水,男同学读小鹿)强化对组段特点的感受。

  (6)指导学生用立桩记忆法背诵这一段。

  第一步,展示记忆立桩词:树木抽出____ 长出____;积雪汇成____ 流着____ ____涨满____;小鹿____散步俯下____ 侧着____ 欣赏____。

  第二步,解释立桩词师:左边是关于“春天小兴安岭的主要景物”的三个词语,右边是关于“主要景物具体形象”的若干词语。

  第三步,指导立桩记忆的方法师:要做到高效背诵,就要找到一根支持背诵的拐杖——先记住要点之间的关系,再利用这种联系加快记忆。

  第四步,练习背诵

  2.学习第三段——感受夏天葱茏之美。

  (1)默读第三自然段,探究发现这段与前一自然段在组段上的相同之处。(也是先写树木,再写树木周围的美丽景象)

  (2)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夏天草木葱茏的特点的。

  (3)书写“挡”字。

  三、提示重点,明确目标

  1.教师指导书写。

  2.师生合作再读这句话。

  再读此段描写树木周围美丽景象的部分。

  交流感受,体会夏季的葱茏之美。突出对“浸”的揣摩感悟。教师板书:葱茏之美

  3.学生分组自学四、五段——感受秋、冬之美

  (1)学生分为自学第四段的和自学第五的两大群体,每一群体

  (2)小组代表汇报交流自己组的体会。

  四、读中感悟,积累语言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 “献”和“刮”两个词的生动形象。

  相机板书:丰收之美和生命之美,随文指导学写“献”字和“刮”字。

  回答课后第二题:“如果有机会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哪个季节?”鼓励运用立桩记忆法背诵文中相关的段落。

  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题。

  五、回归整体,表达感受

  学生自己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字音同位互相纠正。

  明确

  练习朗读,要读出树木的生机勃勃。

  学生自读、探究整段,找找还有哪些词“用得真好”。

  有感情齐声朗读:“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加入动作演示,想象、感受小鹿愉快、得意的心情。

  不仅写了树木抽枝长叶,还写了树木周围的美丽景象。

  ① 学生自己试背。

  ② 指名背诵,会背的同学一起背,背不熟的可以读文。

  ③齐声背诵。

  学生练习书写。

  学生自读

  各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四段或五段。探究发现这两段与前两个自然段在组段上的相同之处,品味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15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故事发生的时代离学生也比较遥远,故事内容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特点,学生对课文的掌握要以各种形式的朗读为主要方法,采用不同的读文方式,让学生尽快熟悉课文,采用自读、同桌读、小组合作读等方式读懂读通课文,对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也要融入到朗读课文中,在语言环境中理解,通过自己的感悟受到教育。

  教材分析:

  文章记叙了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的一件感人的故事。当年,身居美国的华罗庚从报纸上得知祖国解放的消息后,心情异常激动,带领妻子和孩子毅然登上回归祖国的轮船,准备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全文主要以对话为主,语言较浅显易懂又简练,人物当时的心情和满腔的热忱尽显其中。

  教学目标:

  1,会认18个生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感悟科学家华罗庚对祖国的赤子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会认1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按笔顺规则书写8个字。

  2,感悟科学家华罗庚对祖国的赤子之情。

  教学资源: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华罗庚的故事,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插图。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1,导语:今天,我要向小朋友们介绍一位著名的科学家,他的名字叫华罗庚。(出示华罗庚肖像)板书:华罗庚

  指导读多音字:华:做姓时读huà;还可以组词为"华山"。另一个读音是什么:huá中华,华丽

  2,你知道华罗庚的故事吗?

  先请搜集了华罗庚资料的同学讲一讲,老师补充。

  华罗庚是中国现代数学家。1924年初中毕业后,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不到一年,因家贫辍学,刻苦自修数学。1946年,在美国当教授。1950年回国,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还担任过多届中国数学会理事长。是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关于华罗庚的一个故事。

  板书课题回自己的'祖国去

  (二)初读感知

  1,过渡:这篇课文又讲述了华罗庚的什么故事

  2,听课文录音,激发学生的兴趣。

  3,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课文的生字,借助课后生字表里的拼音读准字音。

  (三)识字学词

  1,你们把藏在课文中的生字娃娃找出来了吗?你们找到的是哪些字?

  根据学生的回答贴出生字卡片。

  2,同桌互帮互学,识记生字字形,读准生字字音。

  3,汇报交流。指名认读,说说识记的方法。

  4,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如:指名读,开火车读,打乱顺序认读。

  5,给生字口头组词,进一步巩固认读。

  6,本课的词语库中有哪些好词

  解放、惊异、坚定、敬佩、价值、贫穷、落后

  认读词语,说说反义词:惊异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相关文章:

生活更美好作文03-06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精选】07-05

【精选】让生活更美好作文07-05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精选)07-05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06-12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07-16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07-17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07-17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07-17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