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时间:2024-11-07 18:30:03 读后感作文 我要投稿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战争与和平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篇1

  今天终于拜读完托尔斯泰的鸿篇巨 着《战争与和平》,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感慨太多太多:

  首先我认为《战争与和平》超过了我原来读过的所有的小说,甚至包括我比较喜欢的《红楼梦》、《三国演义》、《百年孤独》、《瓦尔登湖》……

  这本书好就在它的任何一个人物刻画、景物描写、战争场面描写、心理活动描写、人物对话描写等等,及至每一个段落、句子甚至标点都是那么恰到好处,完美无瑕:

  这本书描写得很真实,以几次真正的战争为背景,里面有真实的人物:拿破仑、亚力山大、库图索夫等,它的真实还体现在,每一个人物的描摹都不是一出场就完美无缺的,他们都有一个成长和成熟的过程:

  彼埃尔一出场是在安娜。巴芙洛芙娜家的晚会上,当时在场的“上流社会”的人们都很“轻视他,他的言行是为人们所不齿的,而这正说明彼埃尔是一个真诚的、不流于世俗的人。安德来公爵就很欣赏他这一点,并主动结交这个人。当彼埃尔突然继承父亲的巨大财产后,成为别素号夫伯爵、成为全莫斯科最有钱的人之一后,他马上成为莫斯科整个上流社会倍受欢迎的人,莫斯科所有有女儿的家长都盼望能把女儿嫁给他,他说出的每一句话都会受到所有人的称赞,连他自己也疑惑:好好像自己具备了所有的美德……这是多么大的讽刺啊!然而这又多么现实啊!这与我们如今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多么不谋而合啊!……彼埃尔的真正的成熟是在经历了被俘之后,他的立身行事真正地为各个阶层的人所接受并喜欢:他的钱袋永远是空的,因为它对所有的人开放;宴会中的女人们欢迎他,因为他从来不只对某一个人献殷勤;仆人们高兴彼埃尔回来,因为他们知道,他在家的时候,尼考拉伯爵便不每天到农场上去,便更愉快、更和谐,还因为在节日,他们都可以得到重赏;小孩们和女教师们高兴他回来,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像彼埃尔那样地领导他们过共同生活,只有他一个人能够在大钢琴上弹苏格兰舞曲(他的的曲子),照他说,他们可以随着这个曲子跳一切可能的舞。并且他确实带礼物给大家;尼考林卡。保尔康斯基高兴他回来,因为彼埃尔叔叔(他这么称呼他)是他羡慕与热爱的对象;客人们欢迎彼埃尔,因为他这个人总是能够使任何团体富有生气并且能够团结大家……

  玛丽亚公爵小姐,她虽然长得较丑,但是她心地善良,屈己待人,她一直都深爱着对自己严历到刻薄甚至精神虐待的父亲;她成全女伴部锐昂小姐和自己的求婚人约会;她一直精心照顾、教育自己的侄儿尼考林卡,及至到自己有儿女时都不允许自己在行为甚至在思想上对侄儿不如自己的儿女;她的灵魂是那么的高尚,正如丈夫罗斯托夫对她说的”人不是因为美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玛丽亚就是那个最美的女人!我最喜欢这个人物。在我眼里,从内到外,这个人物都是纯粹的完美无瑕的。尤其我最喜欢的场景是玛丽亚与罗斯托夫的第一次相遇:”罗斯托夫立刻把这次会面当作一种奇遇,一个没有保护的不胜悲伤的姑娘,独自遭受到粗野_农民的横行!多么奇怪的命运把她带到我这来了“”她的面貌上和表情上是多么温柔、高贵!“

  玛丽亚的育儿日记也是我所崇敬的,我同样对她的那种崇高的道德世界感到惊异!

  娜塔莎,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描写跨跃很大: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写到多情美丽的少女、又写到完全献身家庭——丈夫与儿女而完全抛弃自己的所有——包括外交、爱好和女人的'修饰等等,整个小说中人物娜塔莎的变化是的。

  对老伯爵夫人的老年之后的描写是我非常喜欢的,奈何拙笔不能表达深意,准备全部作摘抄以享之。

  当然还有安德来公爵、矮小的公爵夫人,发西利公爵、俾利平、索尼亚……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真不愧为大家手笔、神来之笔!

  托翁在描写环境和心理相结合的水平着实让人叹为观止:如罗斯托夫第一次参加战争”他对死亡和担架的恐惧、对太阳和生命的爱惜,写得太传神了!安德来公爵第一次“死”:“在他头上除了天,崇高的天,虽不明朗,然而是高不可测的:感谢上帝……”太让人感动了!

  托翁的比喻也是信手拈来:“他和道黑图罗夫一样是一个不受人注意的齿轮,虽然这些齿轮没有发出任何声响,却是机器的最主要部分;全军的情形就像一只受伤的野兽的情形,它感觉到它自己的灭亡,却不知道它在做什么;他就好像一只被犬包围的兔子,缩着耳朵,在敌人面前继续躺着一样……

  经过一个半月的《战争与和平》的阅读,思想上得到了一次深刻的启迪,灵魂上获得一次深刻的净化,真真切切地享受了一顿文化大餐!对这本书,我真是有些爱不释手。读过一遍后,又详细读了里面的精彩片断,并做了部分摘抄,从思想意识中竞有些不愿回到现实生活中来了!

  在此,我希望喜欢读书的人千万莫错过这本好书,不读《战争与和平》,枉称读书人!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篇2

  经历过暴风雨,你就不再是原来的你了。

  同样,读过《战争与和平》,人也如同精神上洗了个澡,会变得干净、光滑和新鲜了很多。

  这次梳理,留下的快乐很多。

  你能想象吗?狗熊在河里游泳,背上驮着警长,因为三个醉汉把他俩绑一起给扔河里了;警卫员说“在这个阵地上作战是不可能的”司令惊奇地瞧着他,要他重复以后,摸摸他的脉搏说:“你有病”;还有因为月色太美好,不舍得睡觉的女孩,用力抱紧自己的双腿,企图飞起来;还有诚恳的道歉,“对不起,请原谅”,得到的是“我比以前更爱你”的这种温情回复。

  快乐与痛苦是一体的。托翁也毫不犹豫的让我看到战争的残酷和暴力。

  我看到一个倔强地独自走着的伤兵,血一直从受伤的手臂流到军大衣上。他的大声呻吟,我不忍心听。我看见那个脖子上包着染血的包脚布的士兵,怒气冲冲地要水喝。他的不甘心的咆哮“难道让我像条狗一样死掉吗?”振聋发聩。还有,被炮弹击中后躺在地上哭的厨娘:“喔——唷——唷!好人哪!我的好人哪!别让我死呦!我的好人哪!......”唉,就觉得,好可怜,生命无常,小人物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如同水面上的泡泡一样,脆弱短暂。

  我跟着哭,跟着心酸不忍和难过。尤其安德烈的命运,牵动着我的神经。我以为他死了,结果没死。正庆幸,没想到他死里逃生回来当天,他媳妇生了孩子死了。后来他精神活过来了,爱上娜塔莎,没想到娜塔莎爱上他人,他因此受情伤,远走战场,后来是真死了。每一次我的情绪都跟着节奏,进行此起彼伏的周转。而这种情绪的操纵力,离不开托翁语言的精准:

  “但他的话每次都像软木塞那样从水里浮起来”;

  “在家庭经济方面,伯爵好像一头落在网里的野兽,他竭力逃避这样的现实:他落在网里,越陷越深,觉得既无法撕破缠住他的网,也不能耐心地解开网口”。

  “他知道,一旦遇见阿纳托里,他就无法不向他挑战,就像一个饥饿的人不能不扑向食物一样”

  但更多的,是托翁对故事脉络的掌控和情节的安排。每个主人公的思想转变都自然而然,合情合理。我们的心性都是相通的,那么,普拉东的坚韧、善良、智慧,也一样能让你落泪。

  普拉东整个形象是圆的,他的外形、愉快地笑脸和温和的栗色大眼睛都是圆的。

  你看,他是被迫当兵的,可是他说,“亏了我当兵,不然就得是我弟弟当兵了。我弟弟家有我弟弟有五个孩子,可我呢,只有一个老婆。有过一个丫头,可是在我当兵前就被上帝召回去了。不瞒你说,我请假回去过一次。到家一看,日子过得比原先还好。”

  他安慰被俘虏的皮埃尔说,这里的人也有好有坏。他会温柔的逗小狗,快活从容的爱生活,睡前认真的祈祷:“主哇,但愿我睡得像石头一样沉,起来像面包一样轻。”“他的言行从他身上表现出来,就像香气从花里散发出来一样均匀、必要和直接。”

  让人忍不住掉泪的,是他作为病重俘虏被枪杀那天。“普拉东用他那双善良含泪的大眼睛望着皮埃尔,显然在招呼他过去,他有话要对他说。但皮埃尔疑虑重重。他装作没有看见他的目光,慌忙走开。”我不理解,为什么皮埃尔要走开。我知道他对普拉东被杀这件事无能为力,可我想,哪怕他多个不舍的眼神,对普拉东来说,都是多一分心理安慰。他那双善良含泪的大眼睛,是会终生刻在皮埃尔的脑海里了。

  而皮埃尔心性转变以后,对死亡的超脱,对生活的热爱,也一样让你欣慰。他曾是个大富翁,娶了最美的交际花。过着浑浑噩噩、醉生梦死的生活。可是后来,沦落为阶下囚,还是最卑微的战俘。吃住得不到任何保障不说,随时面临死亡的风险。可就在这样的关口,他悟了。

  他悟到,他是与万事万物融为一体的,肉体消亡不足以令人恐惧。他还悟到:能满足自然需求,选择喜欢的生活方式,就是幸福。也就是说,他突破了生死观。他知道死亡不足惧,生活不足忧。一切都从未消失,而他有选择、塑造自己幸福的条件和能力。

  从中国思维来看,他确实是向死而生。他接下来,在人生里表现出来的,温和、从容、慷慨、自在,都是那么让人信服且钦佩的。

  通篇来看,《战争与和平》确实不愧为各种文学排行榜的No.1。

  唯一美中不足,让我觉得稍许遗憾的,是托翁对女性的刻画,稍显片面单薄。海伦美则美矣,只有欲望。玛利亚心灵至高至纯,却面貌身材丑陋。最爱的天仙娜塔莎,最后变成五大三粗、邋遢、眼里只有丈夫的主妇。答非所问,眼神无神,嫉妒成性。托翁把娜塔莎的.内心火焰,基本熄灭了。偶尔冒出的烟,还证明以往真性情的存在。

  不。不是这样的。真的不是这样的。

  你可以刻画出真正的男子,那么,你也会知道,真正的女人,绝对不是刻板单一的。她情窦初开的时候,会娜塔莎一样,渴望心上人吻吻自己怀里的洋娃娃。她欲望渐长的时候,如海伦般美艳,会像雷达一样,自动全方位接收感情信号,也会在荷尔蒙上头期疯狂,还有可能,精准计算对方的心理和举动,最终打成自己的目的。与此同时,她还有着,玛利亚一般地圣母情怀、自我牺牲和风险。

  人性如水,处处流动的水里,蕴含着所有的人性。女人如水,看似柔弱的背后,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能量。它可以是涌动的小溪流,还可以是平静的江河,更有可能,是波澜壮阔的大海。它多变,多姿,多情。

  希望有一天,能看到,立体、多变且完整的女性形象,光辉灿烂的照耀着,至阴至柔,至阳至善。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篇3

  这恐怕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部小说了。

  十二岁的时候我开始读它,到现在已经整整七年,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最终才发现,这本书是我永远也读不完的。

  有人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的契机是为了探寻~社会的出路,我却始终觉得这种观点过于片面。我认为,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应该是包罗万象的,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小的目的。从《战争与和平》里面,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甚至宗教学等等,这一切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这个体系既是主观的,同时又是客观的。说它主观,是因为他来源于托尔斯泰的思考与总结,很多地方都打上了“托氏烙印”;说它客观,则是因为他并不强加于人,而是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在“托化”的同时又逐渐凸显出自己的个性来。

  另一方面,我又认为,以托尔斯泰的眼界之高、目光之远,他未必会把人类的所谓政治放在眼里。从根本上讲,托尔斯泰所关心的,应该是更广阔的精神与永恒。《战争与和平》里面,托尔斯泰曾不止一次地借皮埃尔、安德烈的大脑来探讨这个问题,探讨的最终结果,他没有告诉我们,这也正是其客观之处。他似乎希望我们去独立思考,并找出答案来。然而,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所以,凡是读过《战争与和平》的人,都在心里构造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战争与和平》。

  应该说,《战争与和平》这部书最大的成就在于其思想性,那是无与伦比的。但是,在其它方面,它的成就也同样不凡。

  结构安排方面,要处理好这样一部浩瀚的作品原本是非常困难的,托尔斯泰却能够凭借自己的艺术天才,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穿来插去,井然有序,分毫不乱。而且,托尔斯泰似乎特别擅长描绘那种高难度的大场面,战争、舞会、宴席,他可以用极简短的话把每个人的性格及心理和盘托出,却从无顾此失彼杂乱无章的感觉,这是其他任何作家都望尘莫及的。

  语言方面,《战争与和平》始终保持一种质朴大气且与众不同的风格,它并不旗帜鲜明,但内蕴深邃,使人一看便知是托氏文字,比起莎士比亚的雕章琢句来,要强出许多。

  人物性格方面,《战争与和平》也有其高超过人之处。首先,书中几乎每一个人物,包括那些并不重要的配角,如伊波利特、莫特玛、小尼古拉等,都有他们自己的性格(要做到这一点是比较困难的,其它小说如《红楼梦》、《水浒传》也有类似成就)。其次,书中许多人物的性格,都在不断变化。如皮埃尔,从单身到结婚、从私生子到继承人、从海伦到娜塔莎、从雅各宾派到共济会、从战争前到战中到战后、从贵族老爷到俘虏再到释放、从初出道时的年轻气盛到后来的好学深思,他的性格一直处于一种无法停止的状态,每经历一件事情,他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并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自身的转变。再如安德烈,他的一生经历过很多大的变故,从军、负伤、丧妻、对娜塔莎的爱情及娜塔莎的变心、还有死亡。相比皮埃尔而言,他的性格的变化是比较突然的,这与他所处的环境及自身特点有关。娜塔莎的变化最大,尤其是与皮埃尔结婚后,她由原来那个活泼、快乐、爱唱爱跳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位不修边幅、甚至有点吝啬的母亲,以至杰尼索夫再次见到她时,竟会大吃一惊。但,无论这些人物的变化多么不可思议,我们都会觉得它合情合理,提不出任何异议,似乎一切事情就应该这样。而且,无论他们怎样变化,皮埃尔还是皮埃尔、娜塔莎还是娜塔莎、安德烈还是安德烈,他们天生具有的根本性特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这就是托尔斯泰的高明之处,他总是能够站在一个客观的高度,从客观上描述并观察人物的性格,而不因为任何主观因素来刻意创造。表面上看,这种旁观者的白描手法似乎缺乏情感,太过冷峻,但如果往深处挖掘,你便会发现,托尔斯泰其实在他笔下的人物身上寄寓了很多东西,包括这个世界上最为深沉的感情和悲悯。也正是这种最深沉的感情,才使得托尔斯泰与他所热爱的东西始终保持着一定距离,他可以客观地评判,却很难一厢情愿地投入。记得高尔基在致契可夫的一封信中说:“您可知道,在您的戏中,我觉得您处理人物比魔鬼还要冷酷,您对待他们像雪,像风雪一样的冷。”可就是《万尼亚舅舅》这部戏却使高尔基感动得哭了。读《战争与和平》也让我有类似的感受。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篇4

  读《战争与和平》很舒服,不仅因为作者语言描写上的顺畅,更在于从这部作品中感受到了很多与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相契合的地方。从我自己看来,作品之所以有价值阅读,可能就在于作品能够给予显示以启示,无论这种启示是正面的借鉴还是反面的提醒。

  皮埃尔和安德烈有过一场争吵,他觉得安德烈只是为自己活着实在难以理解,他在共济会的影响下,认为应该努力求得自身净化,为他人,爱邻人。从这里,隐约可以看到儒家文化所提倡的修身养性,推己及人,忠恕之道甚至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书中关于战争的描写,也有很多和中国人体验相符的地方。尼古拉参战受伤之后,想到了家里的好,发出了我为什么要到这里来的疑问;安德烈也对自己参军作战的目的产生了怀疑:到底为谁作战?这样的一些思考在中国同样有过发展,中国人也有所谓“一将功成万古枯”的叹息,也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反思。甚至于书中多处可见的关于人民战争、游击战争十分纯洁和强烈的民族感情的描述,恍惚让人体会到了中华民族生死危机关头所发出的“救亡图存”的最强音。更有甚者,战争几近结束之时,面对军队大量的减员,书中竟然会有“剩下的全是菁华”的感叹,抑或是振奋人心,一扫颓气的激励,这种种不能不让人想到长征结束后毛泽东对于中国红军的种种描述。

  这本书太多的地方能激起人关于我们所熟悉的中国历史、文化的联想。50、60年代的翻译文学已经内化在中国现代传统之中,不知道中国的读者们是否从这些翻译的经典中看到了我们久远的传统和不久前这个国家有几许相似的经历;甚至于再往年推,革命战争年代的人们读这本小说是不是从中汲取了很多可供中国革命学习的地方;再往后,80年代的人们热衷于读这些经典,比如说战争与和平,其中是否也唤起了人们对历史的回忆,并引发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中国现代传统,也即20世纪中国文化传统和现在有什么关系?这其中是否还有一些可以作为精神传统滋养下一代?”从第一个问题看似很自然地过度到第二个问题,然而我不认为这样,甚至于如果把这两个问题过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会影响我们对第一个问题的思考。如果这么推理可能要好很多:影响20世纪中国文化传统的种种因素中,集中到本次讨论的范围也即那些文学经典,是否还有很多值得今天的人借鉴学习的地方?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们就要反思为什么包含了很多经典要素的作品在今天不能再引起今天人的广泛兴趣?当然可以我们可以说出很多诸如社会急速发展,诱惑越来越多之类的理由,但是对文化问题的反思可能并不能仅仅局限在对政治、经济问题的反思,文化本身可能就有值得反思的`地方。我们是不是可以从《战争与和平》这些经典之中发现一些我们以前没有发现的东西,从另外一个角度,就是能不能从现代的角度对这些经典进行再解读,重新发现或者重新认识一些对于我们有启示的东西。由此联想到近年来颇热的“国学热”,无论这种国学热是炒作出来的,还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学热,既然这股热潮能够出现,就说明了社会上更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了我们存在的问题,并且希望能从我们的传统中寻求解决之道。当然,有很多人会觉得这种国学热是在西方知识结构框架中对国学的解读,并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所谓的国学。我觉得即使这样又有什么关系呢?即使我们不能摆脱全球资本主义化的趋势,我们同样能够重新发现我们自己的传统。推而广之,对于《战争与和平》这些曾经影响过我们或长久或短暂历史的作品,重新解读的意义也在此:发现延续的传统,构建新的传统。

  再回到作品本身,从书中大段关于舞会的描写,对于人物心理的描写,对于景物场景的描写,很明显的显示出托尔斯泰在这方面写作的得心应手。在读刺猬与狐狸之前,虽然觉得书中大段所谓传教式般的议论很是枯燥难读,但并不觉得这是此书的败笔,甚至觉得是自己素养不够,才导致不能理解提升作品档次的“精华部分”。当时就是这么认为的,所以13日上课的早上还特地将第四册最后关于历史的探讨重新细读了一遍。由于水平的局限,并不能发现其被贬低的原因。单从表面来讲,托尔斯泰舍长就短,显然有他自己的思考,而这种思考很明显与作者的危机意识紧密相连。这一点可能跟鲁迅等文人颇为相似。张承志在《鲁迅路口》的散文中,认为鲁迅不走“纯粹的文学道路”的愿意在于鲁迅的“良知”。张的观点有偏颇的地方,但是还是很清晰的表达了鲁迅以及鲁迅之后的一大段时期,社会需要思想,中国需要思想。《战争与和平》在中国的流行,其中应该也有这方面的因素。毛时代的人人都可能成为哲学家,这时间的人当然需要思想,于是《战争与和平》流行;从一些80年代的回忆文章特别是对于80年代大学生活的回忆文章里,很容易发现有过一段诗意的时间,结诗社、读尼采等等,对独立思想的追求,于是《战争与和平》流行。90年代之后,人们不再需要诗了,好像独立思考的人也越来越少了,于是通俗的文学取代了经典,也就是课上所说的,突然发现现在的人不读“《战争与和平》”了。从这个角度来讲,对这类文学作品的重新解读,发现延续的传统,构建新的传统,或许还有对社会重新启蒙的意味。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篇5

  这不仅仅是战争,更是青年们的爱情。这也不仅仅是爱情,更是爱情遇上了炮火的洗礼。正是这样的时代,这样的爱情,才更加的生动。

  走进《战争与和平》的小说中,唾弃那些腐朽,迎接那些新鲜的热血吧,正是这些热血。支撑着国家,支撑着未来!

  今天终于拜读完托尔斯泰的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感慨太多太多:

  首先我认为《战争与和平》超过了我原来读过的所有的小说,甚至包括我比较喜欢的《红楼梦》、《三国演义》、《百年孤独》、《瓦尔登湖》……

  这本书好就在它的任何一个人物刻画、景物描写、战争场面描写、心理活动描写、人物对话描写等等,及至每一个段落、句子甚至标点都是那么恰到好处,完美无瑕:

  这本书描写得很真实,以几次真正的战争为背景,里面有真实的人物:拿破仑、亚力山大、库图索夫等,它的真实还体现在,每一个人物的描摹都不是一出场就完美无缺的,他们都有一个成长和成熟的过程:

  彼埃尔一出场是在安娜。巴芙洛芙娜家的晚会上,当时在场的“上流社会”的人们都很“轻视他,他的言行是为人们所不齿的,而这正说明彼埃尔是一个真诚的、不流于世俗的人。安德来公爵就很欣赏他这一点,并主动结交这个人。当彼埃尔突然继承父亲的巨大财产后,成为别素号夫伯爵、成为全莫斯科最有钱的人之一后,他马上成为莫斯科整个上流社会倍受欢迎的人,莫斯科所有有女儿的家长都盼望能把女儿嫁给他,他说出的每一句话都会受到所有人的称赞,连他自己也疑惑:好好像自己具备了所有的美德……这是多么大的讽刺啊!然而这又多么现实啊!这与我们如今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多么不谋而合啊!

  彼埃尔的真正的成熟是在经历了被俘之后,他的立身行事真正地为各个阶层的人所接受并喜欢:他的钱袋永远是空的,因为它对所有的人开放;宴会中的女人们欢迎他,因为他从来不只对某一个人献殷勤;仆人们高兴彼埃尔回来,因为他们知道,他在家的时候,尼考拉伯爵便不每天到农场上去,便更愉快、更和谐,还因为在节日,他们都可以得到重赏;小孩们和女教师们高兴他回来,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像彼埃尔那样地领导他们过共同生活,只有他一个人能够在大钢琴上弹苏格兰舞曲(他的唯一的曲子),照他说,他们可以随着这个曲子跳一切可能的舞。并且他确实带礼物给大家;尼考林卡。保尔康斯基高兴他回来,因为彼埃尔叔叔(他这么称呼他)是他羡慕与热爱的对象;客人们欢迎彼埃尔,因为他这个人总是能够使任何团体富有生气并且能够团结大家……

  玛丽亚公爵小姐,她虽然长得较丑,但是她心地善良,屈己待人,她一直都深爱着对自己严历到刻薄甚至精神虐待的父亲;她成全女伴部锐昂小姐和自己的求婚人约会;她一直精心照顾、教育自己的侄儿尼考林卡,及至到自己有儿女时都不允许自己在行为甚至在思想上对侄儿不如自己的儿女;她的灵魂是那么的高尚,正如丈夫罗斯托夫对她说的”人不是因为美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玛丽亚就是那个最美的`女人!我最喜欢这个人物。在我眼里,从内到外,这个人物都是纯粹的完美无瑕的。尤其我最喜欢的场景是玛丽亚与罗斯托夫的第一次相遇:”罗斯托夫立刻把这次会面当作一种奇遇,一个没有保护的不胜悲伤的姑娘,独自遭受到粗野暴动农民的横行!多么奇怪的命运把她带到我这来了“”她的面貌上和表情上是多么温柔、高贵!“

  玛丽亚的育儿日记也是我所崇敬的,我同样对她的那种崇高的道德世界感到惊异!

  娜塔莎,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描写跨跃很大: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写到多情美丽的少女、又写到完全献身家庭——丈夫与儿女而完全抛弃自己的所有——包括外交、爱好和女人的修饰等等,整个小说中人物娜塔莎的变化是最大的。

  对老伯爵夫人的老年之后的描写是我非常喜欢的,奈何拙笔不能表达深意,准备全部作摘抄以享之。

  当然还有安德来公爵、矮小的公爵夫人,发西利公爵、俾利平、索尼亚……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真不愧为大家手笔、神来之笔!

  托翁在描写环境和心理相结合的水平着实让人叹为观止:如罗斯托夫第一次参加战争”他对死亡和担架的恐惧、对太阳和生命的爱惜,写得太传神了!安德来公爵第一次“死”、“在他头上除了天,崇高的天,虽不明朗,然而是高不可测的:感谢上帝……”太让人感动了!

  托翁的比喻也是信手拈来:“他和道黑图罗夫一样是一个不受人注意的齿轮,虽然这些齿轮没有发出任何声响,却是机器的最主要部分;全军的情形就像一只受伤的野兽的情形,它感觉到它自己的灭亡,却不知道它在做什么;他就好像一只被犬包围的兔子,缩着耳朵,在敌人面前继续躺着一样……”

  经过一个半月的《战争与和平》的阅读,思想上得到了一次深刻的启迪,灵魂上获得一次深刻的净化,真真切切地享受了一顿文化大餐!对这本书,我真是有些爱不释手。读过一遍后,又详细读了里面的精彩片断,并做了部分摘抄,从思想意识中竞有些不愿回到现实生活中来了!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篇6

  《战争与和平》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史诗式的规模,反映了1805——1820年俄罗斯整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气势磅礴地展示了“无与伦比的俄罗斯生活的图画”,多方面地表现了俄罗斯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勇敢斗争的精神。整部作品以库拉金、罗斯托夫、鲍尔康斯基、别祖霍夫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为情节主线展开叙述,人物心理、动作、表情分析描写透彻,生动具体。

  拿破仑率领着法国一百万人的兵马,轰开了俄国的大门,这引起了俄国人民的恐慌,人们对拿破仑这位军事天才嗤之以鼻,俄国军队边打边退,以少于对方一半的兵马和对方周旋,最后,竟然失掉了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之后,拿破仑开始渐渐衰败,在莫斯科,指挥军队毫无纪律地搜刮居民财产,落得的下场便是抱作一团然后落荒而逃。

  在俄国军队与法国军队周旋的过程中,曾打过几次著名的战役,是拿破仑的士兵丢盔弃甲,损失惨重,为什么一个原本不足以抗拒声势浩大法军的俄罗斯军队,如今却远远占了上风,那是因为俄国人民所拥有的那些法国军人所没有的品质——朴实、真诚、爱国、无私、舍己为国,他们看见了皇帝能够感动得热泪盈眶,在莫斯科即将被攻破的那段时间里,人们抛弃了自己的财产,远远地逃离了这里,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俄国人民从来没有想过在外国人的统治下生活,说明了他们有一颗爱国心。

  是的,失败从不源自于条件的好坏,而真正导致失败的原因,则是对事物所持有的态度,俄国人民没有绝望过,他们相信,并且认定他们终将把法国人赶出自己的领土,有一种“力”叫做“信仰之力”,正是这种力真正让法军感到恐惧,俄军冲锋陷阵,毫无怨言,把死视为在前线马革裹尸,鞠躬尽瘁,把祖国视为心中最高尚、最圣洁的地方,爱国之心人皆有,但是,法军却禁不住金钱的诱惑,在金钱面前,他们丧失了理智,抛弃了祖国的利益,导致了最后的失败。

  爱国其实需要坚定的意志力,在危难面前,不退缩,与祖国同生死,共存亡。就如文天祥在被捕时所说的那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的死,才值得世人铭刻在心。

  近几天家里来了客人,丁丁跟他们玩的不亦说乎!一直坚持的阅读也放弃了,最后还是在我的提醒下阅读完了《战争与和平》,还主动写下了以上的读后感。人都有惰性,何况是孩子,但是,“失败从不源自于条件的好坏,而真正导致失败的原因,则是对事物所持有的态度”,对于生活也是如此,以正确的心态面对每一天的生活,过得充实而精彩。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战争与和平》里面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们咀嚼回味,如罗斯托夫一家因战乱迁出莫斯科时娜塔莎与皮埃尔告别的场景。娜塔莎从车窗里探出头来,看到穿着邋遢匆匆走过的皮埃尔,就向他打招呼。他们简单聊了几句,皮埃尔因为痴恋娜塔莎又考虑到自身的处境而显得漫不经心,最后他向娜塔莎挥手道别:“明天,不!再见,再见了。”随即停下脚步落在了马车后面。娜塔莎则好一阵子还把头伸出窗外,对渐渐远去的皮埃尔露出亲切、快乐的微笑。

  这一段特别使我感动,虽然他们之间的谈话非常平淡,几乎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我仍然可以感觉到战争阴影下人与人之间的依依真情。尤其是皮埃尔那句:“明天,不!再见,再见了。”更加可贵。他似乎觉得这一分别,与娜塔莎将永无再见之日,战争逐渐临近,明天风雨不定,所以说出这么看似不经意却沉痛之极的话来。

  有人说,托尔斯泰那种僧侣式的不抵抗主义使得他像个可笑的懦夫;又有人说,托尔斯泰属于农民阶级,他所提倡的农民宗法制观点带有很大局限性。对此,我要说,我们这个世界所缺乏的正是托尔斯泰的不抵抗主义。因为人类太好胜了,他们不但要超过自己的同胞,还想进一步征服那生养自己的大自然。很明显,人类是不可能征服自然的,他们将为自己的.好胜付出代价,酸雨、臭氧层空洞、大气变暖,这一系列的事实难道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至于所谓的农民阶级局限性,那是不值一哂的,如果拿阶级来划分托尔斯泰这样一个伟大而超前的人物,就好比用米尺丈量地球,可笑透顶。

  不管怎么说,托尔斯泰都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的思想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所以,我们没有资格站在这么一个伟人面前指手画脚。尽管他不抵抗,偏向农民,但这毕竟是他自己的个性,像很多其他人的个性一样,我们没有理由不尊重。而且,我更认为,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个性,托尔斯泰才成其为托尔斯泰,否则他只是一介庸夫罢了。

  《战争与和平》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它不是传奇,不是长诗,尤其不是历史记事。《战争与和平》只是作者想借以表达和能够在其中表达他所要表达内容的那种形式。”他说的是实话。孟子也曾有过类似的言语:“吾辞达而已矣。”辞能达意,就这么简单。托尔斯泰认为,文学只是表现思想的一种形式,作为形式,它远不如内在的灵魂重要。后人读《战争与和平》,往往呼为史诗,那样其实正好违背了托翁的意愿。真正读懂《战争与和平》的人,最终会发现,这是一部思想的结晶,却非文学。而小说的作者托尔斯泰,则纯然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了。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篇7

  这天最后拜读完托尔斯泰的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感慨太多太多:

  首先我认为《战争与和平》超过了我原来读过的所有的小说,甚至包括我比较喜爱的《红楼梦》、《三国演义》、《百年孤独》、《瓦尔登湖》……

  这本书好就在它的任何一个人物刻画、景物描述、战争场面描述、心理活动描述、人物对话描述等等,及至每一个段落、句子甚至标点都是那么恰到好处,完美无瑕。

  这本书描述得很真实,以几次真正的战争为背景,里面有真实的人物:拿破仑、亚力山大、库图索夫等,它的真实还体此刻,每一个人物的描摹都不是一出场就完美无缺的,他们都有一个成长和成熟的过程:

  彼埃尔一出场是在安娜。巴芙洛芙娜家的晚会上,当时在场的“上流社会”的人们都很“轻视他,他的言行是为人们所不齿的,而这正说明彼埃尔是一个真诚的、不流于世俗的人。安德来公爵就很欣赏他这一点,并主动结交这个人。当彼埃尔突然继承父亲的巨大财产后,成为别素号夫伯爵、成为全莫斯科最有钱的人之一后,他立刻成为莫斯科整个上流社会倍受欢迎的人,莫斯科所有有女儿的家长都盼望能把女儿嫁给他,他说出的每一句话都会受到所有人的称赞,连他自己也疑惑:好好像自己具备了所有的美德……这是多么大的讽刺啊!然而这又多么现实啊!这与我们如今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多么不谋而合啊!……彼埃尔的真正的成熟是在经历了被俘之后,他的立身行事真正地为各个阶层的人所理解并喜爱:他的钱袋永远是空的,正因它对所有的人开放;宴会中的女生们欢迎他,正因他从来不只对某一个人献殷勤;仆人们高兴彼埃尔回来,正因他们知道,他在家的时候,尼考拉伯爵便不每一天到农场上去,便更愉快、更和谐,还正因在节日,他们都能够得到重赏;小孩们和女教师们高兴他回来,正因没有一个人能像彼埃尔那样地领导他们过共同生活,只有他一个人能够在大钢琴上弹苏格兰舞曲(他的的曲子),照他说,他们能够随着这个曲子跳一切可能的舞。并且他确实带礼物给大家;尼考林卡。保尔康斯基高兴他回来,正因彼埃尔叔叔(他这么称呼他)是他羡慕与热爱的对象;客人们欢迎彼埃尔,正因他这个人总是能够使任何团体富有生气并且能够团结大家……

  玛丽亚公爵小姐,她虽然长得较丑,但是她心地善良,屈己待人,她一向都深爱着对自己严历到刻薄甚至精神虐待的父亲;她成全女伴部锐昂小姐和自己的求婚人约会;她一向精心照顾、教育自己的侄儿尼考林卡,及至到自己有儿女时都不允许自己在行为甚至在思想上对侄儿不如自己的`儿女;她的灵魂是那么的高尚,正如丈夫罗斯托夫对她说的”人不是正因美才可爱,而是正因可爱才美,“玛丽亚就是那个最美的女生!我最喜爱这个人物。在我眼里,从内到外,这个人物都是纯粹的完美无瑕的。尤其我最喜爱的场景是玛丽亚与罗斯托夫的第一次相遇:”罗斯托夫立刻把这次会面当作一种奇遇,一个没有保护的不胜悲伤的姑娘,独自遭受到粗野__农民的横行!多么个性的命运把她带到我这来了“”她的面貌上和表情上是多么温柔、高贵!“关于爱情的名言。

  玛丽亚的育儿日记也是我所崇敬的,我同样对她的那种崇高的道德世界感到惊异!

  娜塔莎,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描述跨跃很大: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写到多情美丽的少女、又写到完全献身家庭——丈夫与儿女而完全抛弃自己的所有——包括外交、爱好和女生的修饰等等,整个小说中人物娜塔莎的变化是的。对老伯爵夫人的老年之后的描述是我十分喜爱的,奈何拙笔不能表达深意,准备全部作摘抄以享之。当然还有安德来公爵、矮小的公爵夫人,发西利公爵、俾利平、索尼亚……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真不愧为大家手笔、神来之笔!

  托翁在描述环境和心理相结合的水平着实让人叹为观止:如罗斯托夫第一次参加战争”他对死亡和担架的恐惧、对太阳和生命的爱惜,写得太传神了!安德来公爵第一次“死”:“在他头上除了天,崇高的天,虽不明朗,然而是高不可测的:感谢上帝……”太让人感动了!

  托翁的比喻也是信手拈来:“他和道黑图罗夫一样是一个不受人注意的齿轮,虽然这些齿轮没有发出任何声响,却是机器的最主要部分;全军的情形就像一只受伤的野兽的情形,它感觉到它自己的灭亡,却不知道它在做什么;他就好像一只被犬包围的兔子,缩着耳朵,在敌人面前继续躺着一样……

  经过一个半月的《战争与和平》的阅读,思想上得到了一次深刻的启迪,灵魂上获得一次深刻的净化,真真切切地享受了一顿文化大餐!对这本书,我真是有些爱不释手。读过一遍后,又详细读了里面的精彩片断,并做了部分摘抄,从思想意识中竞有些不愿回到现实生活中来了!

  在此,我期望喜爱读书的人千万莫错过这本好书,不读《战争与和平》,枉称读书人!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篇8

  首先我认为《战争与和平》超过了我原来读过的所有的小说,甚至包括我比较喜爱的《红楼梦》、《三国演义》、《百年孤独》、《瓦尔登湖》…… 这本书好就在它的任何一个人物刻画、景物描述、战争场面描述、心理活动描述、人物对话描述等等,及至每一个段落、句子甚至标点都是那么恰到好处,完美无瑕。

  这本书描述得很真实,以几次真正的战争为背景,里面有真实的人物:拿破仑、亚力山大、库图索夫等,它的真实还体此刻,每一个人物的描摹都不是一出场就完美无缺的,他们都有一个成长和成熟的过程:

  彼埃尔一出场是在安娜。巴芙洛芙娜家的晚会上,当时在场的“上流社会”的人们都很“轻视他,他的言行是为人们所不齿的,而这正说明彼埃尔是一个真诚的、不流于世俗的人。安德来公爵就很欣赏他这一点,并主动结交这个人。当彼埃尔突然继承父亲的巨大财产后,成为别素号夫伯爵、成为全莫斯科最有钱的人之一后,他立刻成为莫斯科整个上流社会倍受欢迎的人,莫斯科所有有女儿的家长都盼望能把女儿嫁给他,他说出的每一句话都会受到所有人的称赞,连他自己也疑惑:好好像自己具备了所有的美德……这是多么大的讽刺啊!然而这又多么现实啊!这与我们如今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多么不谋而合啊!……彼埃尔的真正的成熟是在经历了被俘之后,他的立身行事真正地为各个阶层的人所理解并喜爱:他的钱袋永远是空的,正因它对所有的人开放;宴会中的女生们欢迎他,正因他从来不只对某一个人献殷勤;仆人们高兴彼埃尔回来,正因他们知道,他在家的时候,尼考拉伯爵便不每一天到农场上去,便更愉快、更和谐,还正因在节日,他们都能够得到重赏;小孩们和女教师们高兴他回来,正因没有一个人能像彼埃尔那样地领导他们过共同生活,只有他一个人能够在大钢琴上弹苏格兰舞曲(他的唯一的曲子),照他说,他们能够随着这个曲子跳一切可能的舞。并且他确实带礼物给大家;尼考林卡。保尔康斯基高兴他回来,正因彼埃尔叔叔(他这么称呼他)是他羡慕与热爱的对象;客人们欢迎彼埃尔,正因他这个人总是能够使任何团体富有生气并且能够团结大家……

  玛丽亚公爵小姐,她虽然长得较丑,但是她心地善良,屈己待人,她一向都深爱着对自己严历到刻薄甚至精神虐待的父亲;她成全女伴部锐昂小姐和自己的求婚人约会;她一向精心照顾、教育自己的侄儿尼考林卡,及至到自己有儿女时都不允许自己在行为甚至在思想上对侄儿不如自己的儿女;她的灵魂是那么的高尚,正如丈夫罗斯托夫对她说的”人不是正因美才可爱,而是正因可爱才美,“玛丽亚就是那个最美的女生!我最喜爱这个人物。在我眼里,从内到外,这个人物都是纯粹的`完美无瑕的。尤其我最喜爱的场景是玛丽亚与罗斯托夫的第一次相遇:”罗斯托夫立刻把这次会面当作一种奇遇,一个没有保护的不胜悲伤的姑娘,独自遭受到粗野暴动农民的横行!多么个性的命运把她带到我这来了“”她的面貌上和表情上是多么温柔、高贵!“关于爱情的名言。

  玛丽亚的育儿日记也是我所崇敬的,我同样对她的那种崇高的道德世界感到惊异!

  娜塔莎,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描述跨跃很大: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写到多情美丽的少女、又写到完全献身家庭——丈夫与儿女而完全抛弃自己的所有——包括外交、爱好和女生的修饰等等,整个小说中人物娜塔莎的变化是最大的。对老伯爵夫人的老年之后的描述是我十分喜爱的,奈何拙笔不能表达深意,准备全部作摘抄以享之。

  当然还有安德来公爵、矮小的公爵夫人,发西利公爵、俾利平、索尼亚……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真不愧为大家手笔、神来之笔! 托翁在描述环境和心理相结合的水平着实让人叹为观止:如罗斯托夫第一次参加战争”他对死亡和担架的恐惧、对太阳和生命的爱惜,写得太传神了!安德来公爵第一次“死”:“在他头上除了天,崇高的天,虽不明朗,然而是高不可测的:感谢上帝……”太让人感动了! 托翁的比喻也是信手拈来:“他和道黑图罗夫一样是一个不受人注意的齿轮,虽然这些齿轮没有发出任何声响,却是机器的最主要部分;全军的情形就像一只受伤的野兽的情形,它感觉到它自己的灭亡,却不知道它在做什么;他就好像一只被犬包围的兔子,缩着耳朵,在敌人面前继续躺着一样……

  经过一个半月的《战争与和平》的阅读,思想上得到了一次深刻的启迪,灵魂上获得一次深刻的净化,真真切切地享受了一顿文化大餐!对这本书,我真是有些爱不释手。读过一遍后,又详细读了里面的精彩片断,并做了部分摘抄,从思想意识中竞有些不愿回到现实生活中来了! 在此,我期望喜爱读书的人千万莫错过这本好书,不读《战争与和平》,枉称读书人!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篇9

  一八零五年,俄罗斯和法国之间激战正酣,可是在彼得堡的上层社会,达官贵人们依然过着歌舞升平的生活,漠视国家命运,至其危难于不顾,这,便是当时俄国社会高级阶层的腐败。

  有人说,列夫·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的契机是为了探寻俄国社会的出路,但这种观点过于片面。列夫·托尔斯泰其创作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文学、宗教、哲学、政治、美学等,这是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这个体系既是主观的,同时又是客观的。主观,包含了列夫·托尔斯泰个人的思想。客观,这部书在于潜默化的影响人的思维,引发个人的思考。《战争与和平》里面,列夫·托尔斯泰曾不止一次地借皮埃尔和安德烈的思想来探讨问题,探讨的结果,他并没有告诉我们,这也正是其客观之处。

  《战争与和平》这部书最大的成就在于其思想性,那是无与伦比的。书以每个人的思想为主线,贯穿全文,缓慢筛选,做到潜默化的`影响读者的思维,将读者代入一个思想世界。当然,在其它方面,它的成就也同样不凡。

  结构方面,要处理好这样一部浩瀚的作品是非常困难的,托尔斯泰却能够在战争与和平之间来回穿插,井然有序,分毫不乱,把“战争”与“和平”做出详细的对比,再现当时俄国社会的风貌。

  语言方面,《战争与和平》始终保持一种质朴且与众不同的风格,它并没有句斟字酌,但内蕴却很深邃。列夫·托尔斯泰可以用极简短的话把每个人的性格及心理全盘托出,却并无杂乱无章的感觉,一语道破。

  人物性格方面,《战争与和平》也有其独特之处。如《红楼梦》一般,对每个人物的刻画都非常详细,尤其是书中人物的性格,都在不断变化。如皮埃尔,从单身到结婚、从私生子到继承人、从战争前到战中到战后、从贵族老爷到俘虏再到释放。从初出道时的年轻气盛到后来的好学深思,他的性格一直处于一种随时变动的状态,每经历一件事情,他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并在不知不觉中蜕变。再如安德烈,他的一生经历过很大的变故,从军、负伤、丧妻、对娜塔莎的爱情及娜塔莎的变心、还有死亡。相比皮埃尔而言,他的性格的变化是比较突然的,这与他所处的环境及自身特点有关。娜塔莎的变化最大,尤其是与皮埃尔结婚后,她由原来那个活泼、快乐、爱唱爱跳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位不修边幅、甚至有点吝啬的母亲,以至杰尼索夫再次见到她时,竟会大吃一惊。但,无论这些人物的变化多么不可思议,似乎都在情理之中,合情合理,教人提不出任何异议,仿佛一切事情就应该这样。但无论他们怎样变化,皮埃尔还是皮埃尔、娜塔莎还是娜塔莎、安德烈还是安德烈,他们的根本特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这也就是托尔斯泰的高明之处,他总是能够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从客观上描写人物的性格,而并不因为任何主观因素来刻意创造。表面上看,这种旁观者的白描手法似乎缺乏情感,太过于直白,但如果往深处挖掘,你便会发现,托尔斯泰其实在他笔下的人物身上寄寓了很多东西,包括这个世界上最为深沉的感情和悲悯。

  《战争与和平》里面有很多的片段,值得我们咀嚼回味。如罗斯托夫一家因战乱迁出莫斯科时娜塔莎与皮埃尔告别的场景。娜塔莎从车窗里探出头来,看到衣着邋遢匆匆走过的皮埃尔,就向他打招呼。他们简单聊了几句,皮埃尔因为痴恋娜塔莎但又考虑到自身的处境而显得漫不经心,最后他向娜塔莎挥手道别:“明天,不!再见,再见了。”随即停下脚步落在了马车后面。娜塔莎则好一阵子把头伸出窗外,对渐渐远去的皮埃尔露出亲切、快乐的微笑。他们之间的谈话非常平淡,几乎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我仍然可以感觉到战争阴影下人与人之间的依依真情,尤其是皮埃尔那句:“明天,不!再见,再见了。”更加可贵。他似乎觉得这一分别,与娜塔莎将永无再见之日,战争逐渐临近,明天风雨不定,所以说出这么看似不经意却沉痛之极的话来。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通过广阔的生活场景、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以及融合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呈现了一幅与众不同的战争场面。与此同时,作者猛烈抨击了漠视国家命运的贵族阶层,颂扬了战斗过程中体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

  贵族阶层的黑暗、腐败,令人匪夷所思,他们只醉心于眼前的美好生活,却殊不知,他们的美好生活是被他们狠狠压迫的底层人民,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战争中,俄国人民所涌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便是黑暗中的黎明。

  在俄国与法国无数次激战之后,俄国最后获得了胜利。一次偶然的机会,皮埃尔在莫斯科遇到了娜塔莎,最后两人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恰好与前文那一场分别相呼应显得滴水不漏而又直白。

  整部书情调高昂但又低沉,抨击了旧俄国社会高层的达官贵人对国家大事的漠不关心和贪图享乐,生生切切的表现了出来,与俄国奋不顾身加入战争的人民做了对比,来回穿插,讽刺韵味极强。《战争与和平》这部书,时至今日,它依然闪耀着璀璨的光芒,成为文学长河中最为耀眼的明星之一。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篇10

  今天,研读了半年之久的《战争与和平》真的要划下一个小小的句号了,心里颇有依依不舍之情,伟大的著作总有这样的特点,那就是当你要离别它的时候,仿佛离别了亲近的人,而当你展卷重读的时候,又仿佛回到了过去的时光,当年读这部书时的心态与情味,又一一展现开来。伟大著作以开启一个鲜活的精神世界的方式,引领着人的灵魂成长,《战争与和平》正是这样的著作。

  在这部巨著的最后一部分《尾声》中,托尔斯泰给了我另一个震撼。尽管这一部分是文学评论家认为写的冗长乏味的部分,然而我却觉得它写的精彩极了。《战争与和平》犹如一条巨龙,而尾声恰如点睛,托尔斯泰离开了具体历史的陈述,也离开了那些活生生的人物和情节,上升到了一个特别的高度——论述自由意志,而且论述得精妙、深刻、透辟。除了这样的结尾能承托起这阙宏大的史诗,我想象不出另一种结尾能如此完美。

  在这个长长的结尾部分,托尔斯泰首先探讨了历史事件的“原因”,他认为,表面上看来是“权力”在起作用,而实质上,权力必须作用于“合力”形成的那个方向上,否则就如同向虚空中击掌,又如抽刀断水,得不到任何回应与实效。拿破仑远征俄国,表面上看仿佛是拿破仑在下命令,而实际上拿破仑有过诸多军事计划和命令方案,但远征俄国是真的变为了现实,不能不说是由于它符合了历史的某种必然规律。于是,从此出发,托翁以浓墨重彩探讨了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

  托尔斯泰大致认为,在理性看来,自由意志是个幻觉,是一种“一瞬间无法确定的生命感觉”,然而在形上学(灵性)看来,自由意志则是生命的全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精髓之处。我们不能想象完全的自由,一个人无论如何想象不受外界的影响,我们永远不可能获得空间上和时间上的自由概念,在空间上的运动,遵循必然规律,在时间上的思考与判断,也受到一系列的制约。然而最关键的是:我们无法想象我们的行动没有原因,“理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假设和找到原因,因为没有原因我们就无法想象任何行动。我举手,没有任何原因,但我要做一个没有原因的动作,这就是我行为的原因。”多么精彩的论证啊!如果托尔斯泰沉溺于具体的科学知识(例如力学或生理学)的论述来反驳自由意志,那么他的论证可以被科学的发展所推翻,至少是牵连缠绕有不决断处,但是,他却顿挫一下,转入更高层次的概括,如太极之勾手引带,拨转自如,结论却难以撼动,实在可以媲美职业哲学家!

  更重要的是,托尔斯泰并没有沉溺于一端而忽视了另一端,他接下来论证绝对的必然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大千世界的规律无穷无尽,各种条件与原因亦无穷无尽,人不可能认识所有的规律与条件,于是,总是不会有完全的'必然。“一个垂死的人、一个未出世的胎儿或一个白痴,他们完全没有自由,我们观察的人的概念也就不存在了,因为没有自由,就不成其为人。”由于超时空的、全知全能的人的不存在,于是,人总可以透出必然性的约束而得其自由。托翁在这里表现出的是不可知论的立场,由于我们对宇宙和人生的实质是不可知的,因此,自由就奠定在这不可知之上,这恰是二十世纪的自由意志论(古典自由主义者)的公论。可知论、唯物论的世界中,没有自由,只有所谓“微分方程”和“混沌”,然而来自“混沌”的自由并非自由,真正的自由源于意志的自主与自律。

  然而,以上的论证仍然是“执其两端”的,托翁还论证了另一个重要的真理:自由与必然的共生性。自由意志恰恰是依系于必然规律而生的,一方面,没有物理与生理的过程,思想只能是空中楼阁,另一方面,即使我们认知到了千万条规律,我们总是可以说:我们当时可以这么做而不是那么做,于是,这种试图超越规律的约束的意志,即是自由意志。恰如我们即使做了一万件恶行,却总可以说:当时忍住就好了,我还是可以为善的。于是,人性仍然是向善的——分辨善恶即是根本善。人性中包含着自由意志——试图超越束缚即是自由之源。人的自由意志的最突出表现,即是人能意识到自由意志。在观察者看来,它与其他过程或许难以分别,但在行动者看来,它是最重要的行动之源。

  接下来托尔斯泰论述历史学——如果历史学承认有不服从规律的自由意志的存在,并且认为它是历史事件发展的原因,那么就不可能有历史规律,也就取消了阐释历规律的历史学。于是,自由在历史学中的地位,应当让位于对规律的探索,我们可以认为自己是自由的,坚持这一看法就如同站立在坚实的大地之上,然而又是服从历史规律的(托翁所说的历史规律,实则是社会科学的一般规律),坚持这一看法,就仿佛认识到了大地在按照规律(万有引力)在不断运动。于是,贞定之志(自由,就其落实于长期生活计划的完成而言,确实是静定贞一的)与顺历史规律而动,是统一的而非分离的,从这一点上说,1812年的拿破仑恰恰是不自由的,而皮埃尔、鲍尔康斯基这些人,则在历史大势中保持了自由之心,于风云舒卷、大浪淘沙之时,深识彻见了人性的本源。于是,不盲目地推断因果链条中的原因,不狂热崇拜伟人的天才,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前行,同时也决不傲然得意、津津乐道于自己的“自由选择”,这正是《战争与和平》给予我们的最大教益。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篇11

  在合上书的一刹那,闭上眼睛,有一股浩大而包容的清风久久拂过我身:风中没有战争的鲜血和硝烟,没有身体的伤痛和心口的疮疤,没有生与死的泪水,没有爱与恨的目光。唯有一股永恒生活的气息,从质朴的文字间向我吹来,以历史的面貌和丰富得难以猜透的本质,告慰了我的灵魂。

  有人将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进行比较,认为托尔斯泰是一名伟大的艺术家,却不是深刻的思想家。虽然我还没认真比较研究过二者的差异,也无此等功力;但我觉得,托尔斯泰作品的思想性也许较陀氏逊色,但比之二三流作家仍能做到俯视。他的作品不光折射了历史,更充盈着对于人民的同情与关怀,同时把人性中美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想起了安德烈和娜塔莎的感情,那样真切而易碎,美妙与不幸共存:如同一面镜子,反射着当时社会人们的生活与内心。如果是浪漫主义的写法,也许安德烈会不顾老公爵的阻挠,和娜塔莎私奔;也可能与她私定终身,最终双双走向杯具的结局。但托尔斯泰描述的是生活本身。在那样背景与环境下,作为一名带有贵族荣誉感和职责感的公爵,安德烈必然会答应父亲的要求,与娜塔莎定下一年的婚约;而娜塔莎作为一位情窦初开却没有经验的小姐,也必然会投入到对其大献殷勤的阿纳托利的怀抱中。作者安排的只是波折的情节,而人物就像真实的存在,在这种状况下做出必然的、最合理的选取。这让他们那样富有感染力,我读到他们时,忘记了作者而体验到生活本身带给我们的感动。

  当安德烈在战场上负重伤时,历经磨难后成长了的娜塔莎来到他的床前:

  “请您宽恕……”“宽恕什么呢?”“宽恕我的行为。”娜塔莎吻着他的手,颤抖着说。安德烈看着她的眼睛:“我比过去更加爱你,爱的更深。”

  这只是很朴素的一段对话,但在了解了二人过去辛酸的恋情以后,在了解了二人正因战乱,生活的改变引起的灵魂的成熟以后,我读出了一种真正的精神性的爱。安德烈经历了生死的一瞬,他最后觉醒,了解到“神圣的爱”的本质含义,也宽恕了所有伤害过他的人。他的人性也渐渐被金黄的神性所浸染,迈向了宗教所追求的一种完美的精神世界。如果说先前安德烈爱上舞蹈时美丽欲滴的娜塔莎有情欲的因素,那么此刻他应对娜塔莎“消瘦,苍白,嘴唇肿胀的脸”,表达的则是对于一个完美心灵的热爱。使我们醍醐灌顶的这种爱之涵义的表述决非说教似的灌输,而是像一条温暖的河流,从安德烈或托尔斯泰那里直接流淌到我的心中。

  读了这部书,我印象最深第一是这种“神圣的爱”,第二就是俄国农民的生活和思想。作为一名“忏悔的贵族”,托尔斯泰有着他关心底层人、体谅农民的一面。这不仅仅表现为力图还原他们的自由身份,他躬身垄亩,作为一名观察者和不完全的实践者,与那些农民呼吸着同样的空气,甚至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发奋建立了一套思想体系。这种思想力图使俄国走向贵族与人民思想上的大同,结合为一个接近“同呼吸,共命运”状态的一种共同体。

  在书中出现了普拉东这样一个农民的.形象,他和皮埃尔同处在战俘营里,用他的乐观和淳朴感动了皮埃尔,使他重拾了信仰。作者将普拉东描绘为一个圆形的形象,说他身体的各个位置都是圆形的,说他是“一切俄罗斯的、善良的和圆形的东西的体现”。我想这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作者观察到的许许多多俄罗斯底层的农民:他们贫穷,落后,然而快乐、圆滑,能够在任何艰苦的条件下生存。我读到那里不由得想到鲁迅笔下的阿Q:同样处于底层,同样以一种快乐的姿态示人,甚至连死亡都一样,被上位者所枪决。二者的共同点让我看到了普拉东本质的愚昧和低微,但割去了他的阶级属性,从人性的角度来讲,他又是那么单纯和快乐,以致我难以对他下任何干脆的断语。在当时的状况下,革命的火焰尚未燃起,农奴制难以被轻易根除:这种快乐的处世态度,究竟是该提倡还是反对?若反对,农民岂不是失去了幸福的权利?

  也许信仰也是一方面,支持起被压迫的农民的是例行的晚祷,即使他们不知晓宗教的好处,但仍能感受到一种慰藉作用。我想,这可算做另一种精神胜利,但那个时代俄国的农民是没有条件进行反抗的,因此他们比阿Q值得同情得多。想到应对苦难却难以做出反应的这一人群,一种无奈之感会油然而生。就像当时的托尔斯泰,应对农民们的满足和乐观停止了物质上的施舍,开始痛苦地反思自己与他们的不一样点以及改变的可能。

  他反思的结晶我并不了解,但列宁评价说:“作为一个发明救世新术的先知,托尔斯泰是可笑的,因此国内外的那些偏偏想把他学说中最弱的一面变成一种教义的”托尔斯泰主义者“是十分可怜的。作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要到来的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托尔斯泰是伟大的。”这或许是一个革命者能给予他的最公允的评价了。

  不管怎样,托尔斯泰伯爵尽管没有领导革命,甚至没有像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预言到革命,但他的作品却成为革命的土壤,鼓舞着一代代的年轻人。他以自己贵族的身份,深入浸泡到农民“兄弟”的现状和心灵中去,并揭示出这些苦痛却不渺小的灵魂。这种行为本身就值得每一位人类赞美,他正是自己所写的“神圣的爱”最为深刻的践行者。

  每一位伟大的作家,其人就像其作品一般崇高而令人钦佩。我想,即使不阅读这样的巨著,只要能明白托尔斯泰的行为,体察到他的生活,也足以为其所倾倒了。就如维特根斯坦所说:“他是一个真正的人,他有权写作。”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相关文章: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12-10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10-08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02-16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范文08-17

以战争与和平为话题的作文09-08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14篇02-23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15篇03-15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13篇)04-12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5篇)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