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国读后感

时间:2024-07-28 17:32:56 读后感作文 我要投稿

雪国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雪国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雪国读后感

雪国读后感1

  算下来,《雪国》已经读了三遍了。第一次概读,大致了解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关系以及情节发展状况;第二遍细读,品味其中主人公岛村和驹子之间的感情,以及夹杂在他们中间的叶子和行男的微妙感情,感受《雪国》给我带来的日式爱情;第三遍在重温作品的基础上有重点地选择川端康成的环境描写,去浅析这些环境描写对故事情节发展所起的作用。

  因为之前读了两遍后也去翻阅和查找了《雪国》作品赏析的相关资料,很多都是对作品中人物关系的'解析,如岛村和驹子的感情真假,叶子和行男之间的隐晦情感,以及驹子对行男的态度等等等等,这种文章很多,无形中也影响了我对《雪国》的理解。但是,我是不喜欢走人家走过的路的,看了那么多文章我都不知道我最初对这部作品的理解是怎样了,已经默默随着主流思想走了,失去了我自己当初对《雪国》的纯真……

  不走寻常路,我不想再去分析人物关系,因为我觉得很多其实都不是我自己的理解,而是从别人读后感上的理解,因此我选择研究《雪国》中的环境描写,于是这次在重温的时候我特别关注了川端康成在作品中对环境的构造,其实仔细研读发现精彩的环境描写不少,或许是作者有意而为之的呢,在最终的读书报告中我将就其中部分的环境描写简单谈一下我的理解,或许对于这部作品的解析会有意外的收获。

  一些被我们边缘化或者忽视的东西也在发挥着它独特的作用,期待新的发现。

雪国读后感2

  “不知为什么,岛村总觉得叶子并没有死。她内在的生命在变形,变成另一种东西。”

  许是日本文学笔下时刻笼罩着淡淡的悲哀,我总不敢轻易去触碰。读罢川端康成的《雪国》,无力感似有似无地涌上心头,竟感到了莫名的惆怅。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

  故事便从川端笔下这片茫茫雪域开始。

  岛村,坐食祖产的有妇之夫,对西方舞蹈感兴趣,然而却只是凭借西方舞蹈的书箱和图片去任意想像。他不是欣赏舞蹈家栩栩如生的肉体舞蹈艺术,而是欣赏他自己空想的舞蹈幻影。驹子,雪国的艺妓,为了给师傅患病的儿子行男等医药费成为艺妓。她是一个连脚趾弯里大概也是干净的女子,她希望能够上城市去,与其它山沟沟里的艺妓不同,她几乎每天都写日记,把读过的小说做了十册多的读书笔记。小说描写了岛村三次到雪国来找驹子,在第二次来的途中被一双美丽的眼睛吸引。“她的眼睛同灯光重叠的那一瞬间,就像在余晖里飞舞的夜光虫,娇艳而美丽。”这是一个叫叶子的姑娘,她的声音悲戚而优美,仿佛是某座雪山的加声,小说平谈如水,却纤弱氤氲着淡淡的悲哀。最后以叶子在一场大火中丧生而结尾。

  川端康成的文笔极其细腻,意识流的内容按时间顺序相互交织,所有情节,语言都如雪国的皑皑白雪,纯净而无丝毫杂质。平淡却能给予心灵沉重一击。

  小说始终围绕着“虚无”与“徒劳”。

  在岛村看来,一切都是徒劳的,他拥有幸福的家庭和令人艳羡的社会地位,却一直在寻找活着的意义。驹子在他眼中,所做的一切都没有意义。驹子记读书笔记是徒劳的;对城市的幻想是徒劳的。“看上去她那种对城市事物的憧憬,现在已隐藏在淳朴的绝望之中,变成天真的梦想。他强烈感觉到,她这种情感与其说带有城市败北者那种傲慢的不满,不如说是一种单纯的徒劳。”她爱上不可能的他是一种徒劳,她为了将死的行男筹医药费是徒劳……

  生命本来就是徒劳的,所以岛村在看到叶子死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极度的.悲痛。“待岛村站稳了脚跟,抬头望去,银河好像呼啦一声,向他的心坎上倾泻了下来。”叶子是虚无的美丽,是精神纯洁美丽的化身,她的死亡映证了生命的虚无。生死无常,人生无常,无生就无死,无死就无生。人生无所谓生和死,死并不是生的终结,无并不是有的肯定。生和死,有和无只不过是生命存在的两种形式,只有敢于肯定死,才能拥有生,才能在生的时候不为死的影子所困扰,才会在列的时候不会因贪生而却步。死是幸福的重点,人死后就回归到虚无,同自然万物一样,达到万物一如。这是川端康成通过《雪国》想表达的,与中国古代老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有时候我们将生死看得太重,在这世界上,我们谁也没有办法活着离开。那又何必自寻烦恼,为生死所困呢?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倒不如坦然去面对生老病死,像赶赴上盛宴般去迎接自己的宿命。

  生命会回归虚无,但我并不认为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徒劳。

  哪怕到最后我们什么也带不走,但在有限的生命里面,我们可以探究生命无穷的意义,因为岛村觉得一切都是徒劳的,所以他一直深陷在一种混沌的泥潭中,找不到生命的意义所在。我们活着,就有活着的使命,有更多未知等待发现,许多问题等待思考。我不愿意因为结局而放弃享受生命的过程,哪怕是为了一朵春天早开的花,第二天升起的太阳,我都有正取幸福的理由。就如同雪国不会一年四季都大雪飞扬,它总会等到了春天的到来。这也正如我们每天都做的,期待第二天的朝阳,为更好的明天奋斗。

  在川端康成的笔下,那里还是一片白雪琉璃的世界,迷迷蒙蒙地罩上一层柔和的乳白色,整个世界纯白洁净地似有似无。里面有物的悲哀,人的悲哀,人的徒劳,生命的虚无,岛村的哀伤,驹子的三弦梦……

  “没有剧场墙壁,没有听众,也没有都市的尘埃,琴声就会透过冬日澄澈的晨空,畅道无阻地响彻远方积雪的群山。

  在那里,雪山将给生命,最冗长的回音。

雪国读后感3

  第一眼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就特别喜欢它的书名——《雪国》,让人觉得神圣而纯净。 再看标题,似乎有淡淡的忧伤和落寞。

  《雪国》的作者是来自日本的川端康成。 他的作品充满抒情色彩,追求生命升华之美,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的影响。 一直觉得川端康成的作品太干净了,连虚无都显得很自然,没有违和感。

  一打开这本书,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本书的背景是世界上最纯净、最美丽的雪。 读之时,有漫天飞雪洗净世间污秽之感。 我遇到的只是寂静的'大地。 我想只要心是干净的,那么写出来的东西一定是这样的! 川端康成也一定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雪国》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叫岛村的男人在东京。 他三次去雪国的旅馆,和叶子、橘子有过一些感情上的纠葛,但是这本书没有讲岛村第一次来雪国,这本书是从岛村第二次来雪国开始的 . 第二次来到雪国,他又认识了叶子,不禁爱上了这个美丽单纯的女孩。 而岛村在叶子和橘子之间也有很多微妙的关系。 可惜叶子因为一场意外去世了……

  或许《雪国》的故事很凄凉悲壮,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悲凉而光鲜的世界,但仔细想想,《雪国》的故事虽然表面上很干净很美好, 它没有任何深奥的文学。 意思,但其实故事以叶子的死而告终,其实是在告诉世人:叶子是真善美的典型代表,但他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 作者川端康成想借此告诉世人,这个世界上虽然没有完美的人,但我们可以努力做到更好,努力突破自我,努力做到最好。

雪国读后感4

  那孩子疯了!,叶子并没有死去,岛村看到她的生命正在变形,变成了另一种东西。他站稳了脚中抬头望去,银河好像哗啦一声,往他的心坎上倾泻下来。这是《雪国》的最后一句话,叶子在一场大火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的生命落尽。

  这时的银河乃是对没有常性、无责任心的岛村像猛烈冲击的瀑布一样,对他予惩罚。但是,银河不仅是惩罚的瀑布,同时,这一叩击既是对岛村的惩罚,也是将天地连接起来,对驹子与岛村爱的永恒性的保障。

  羽鸟彻哉在自己文章中如是写道。川端康成的文章中爱情总是美好的,于是有了岛村和驹子热烈的爱、岛村和叶子朦胧的爱。

  从开篇岛村在火车上,透过玻璃偷看叶子的脸时起,叶子绝美的面庞就已经刻入了读者的心灵深处。下火车时,岛村听到叶子优美得近乎悲戚的回声呼喊着站长,这里的回声用的是こだま这个词,这个日语单词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回声,另一个是指树木中的精灵。

  后面文中该词又反复地出现,无疑暗示了相隔千里,叶子美好的身影还是会在岛村的心里浮现。

  何为惩罚?叶子曾叫岛村带她去东京,而在东京已经有家室的岛村,拒绝了北国小村女孩叶子的愿望,叶子的脚丫子都是干净的,所以不能让她去到东京,岛村如是安慰自己。

  他或许想到驹子在东京的经历,不愿意再让叶子前去。也或许只是他对爱情的懦弱,让他无法对自己从第一次来到雪国起就注目的女孩负起责任。

  从第一次起,他看到的是在玻璃窗里面映出的少女的模样,当她的脸映出日暮野景时,当她的脸上映出寒山灯火时,玻璃里映出的,是虚无的的像,他的心灵为之震颤。

  他看到的叶子,是无法触碰的秋叶铃响人不见,待景色被夜色淹没,车里的灯光泛黄,过道间人行匆忙,大概这些都是在虚幻的镜中幻化出来的缘故。叶子又变得平凡无奇了。

  想要而得不到的.东西,其实最美。这点用在叶子身上格外符合,叶子和驹子,就是梦想与现实,每个男人都希望自己的另一半能像叶子那样,温柔贤惠,充满母性,但是本身却是格外纯洁,纯洁地好像从未沾染过世俗的尘埃。

  可是这样的人,找遍一生也找不到,得不到。更多的是像驹子一样的,热烈,美好。岛村眼中的叶子,就像银河一样,伟大,美丽,梦幻,但却只能仰望,就算伸手也够不到,叶子的死去,对于岛村来说,也许只是一颗星星只是回到银河而已。

  文中多次出现银河,银河的亮光显得很近,像是要把岛村托起来似的。,他沉溺于银河的美好,当年漫游于波浪与银河的松尾芭蕉,相比看到的就是这样的星海吧。

  茫茫的天河悬在眼前仿佛要以它那赤裸裸的身体去拥抱夜色苍茫的大地。期待着被拥抱的人们总是抬头望着星海,幻想着自己得不到的美好,臆想着自己不曾拥有的幸福。

  川端康成即是这样的作家,他用自己现代人的笔调,写出了千年前紫式部在落笔云隐两字时,光源氏将要隐去的无奈与不舍,空无与伤。

  叶子消逝了,驹子和岛村的故事还在继续。她的眼睛同灯火重叠的那一瞬间,就像在夕阳的余晖里飞舞的妖艳而美丽的夜光虫。

  可惜,萤火虫的生命是那么的短暂。

雪国读后感5

  雪国的风景反映了人,对人和风景的细腻描写往往使读者在作者的作品中用旋转的视角想象人和风景,以适应急速转向的忧郁。主人公岛村在镜子中看到和反映自己想法的方式告诉了他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这与他作为村里游客的身份相符。岛村和菊子以及周围的人和事的纠缠,把他塞进了原来温泉镇的平凡生活轨道。冬天的雪,像镜子里的醉汉。出生在东京,偶尔在一个小镇上,曾经在东京和一个小镇上生活了很长时间,这两个角色在缓慢的日常生活中交织在一起,有两种突然和纠缠的感觉。男人和女人之间一次又一次意料之外的、合理的对话暗示着小马驹故意持续的克制所造成的不自然的、无法控制的迷恋。

  整部小说揭示了在完美中发现缺陷的悲哀。福柯对这个岛村固执的反复思考可能隐藏着对城市事物的深深渴望。每次会面开始时,小马驹都必须在黎明前回到客栈,回到他一直居住的'阁楼。在这些平凡的生活细节中,她逐渐流露出她对未来不可预知的悲伤,以及她为改变现实所做的努力。这样的小马驹似乎有一种虚幻的魅力。也许这就是道村一路走来的原因。她深表同情。

雪国读后感6

  仿佛是在雾里看见海的样子,第一眼望上去,我可以明白无误的说那便是海平面了,细看时我却动摇了这种想法,因为我分不清那是海,是云,还是雪――初看雪国,感觉有种淡淡的痛拥堵在心头,雪国的读后感。在凄美的风景中,两个为爱而痴的女子,像是浸了水滴的水墨画,身影渐渐变得模糊,惟有一个声音总是不绝于耳,翻来覆去总是两个字“徒劳”!再读雪国,我更觉得像是跌入迷雾,眼前所能幻化出来的,只有淡淡的近于透明的山水,连雪都没了印象,感知到的只是驹子徒劳的“爱”。有些爱也许永远不会有结果,只是因为发于心,便使人徒劳无益的如飞蛾扑火,苦苦追求。困惑于爱情的人读《雪国》,或许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不禁会心有戚戚焉。而已对爱情这种病毒免疫的人来读《雪国》,或许更会有“徒劳”之感。驹子追求的爱,“在现实中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作者就将爱情变得朦胧、虚无,融入痛苦与哀伤、或虚幻的世界中去,”(叶渭渠)。读一读前言,或能有助于理解。不过,如今再来读这本书,十年前的那种心痛已无处追寻,或许因为自己也已免疫了吧……

雪国读后感7

  据说,《雪国》是历史上最唯美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的作品,我并没有读过所有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的作品,无法断言其是否是最唯美,我用了三个睡前读书时间读完了全篇,若非隔日必须上班,我必定会一口气读完全篇的。

  《雪国》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人物关系也不纠缠,似乎,简单地读懂,并不算是一件难事,但是,这么一部伟大的作品,是不是真的这么容易被读懂呢?

  我以为,想要去读懂全篇,想要去领会作者的意图,并非易事,实际上,关于阅读文学作品,我始终认为,领会读者的意图不是第一要事,让自己进入剧情并发掘自我的内心才是第一要事吧,毕竟这不是科学作品,本无需刻意考证作者的真实意图,更何况,作者在写作的时候,兴许就是即兴发挥呢?《雪国》的文字相当细腻,描写山的景色,描写人的内心,还有人物的对白,无一不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作为一名的艺术研究者,岛村是自负的,同时也是自怜的。他似乎认为,他对于艺术的的领悟是要领先于当代的,因此他是自负的,然而,却也正因为这自负,他似乎也因为内心的孤独而自怜了。在雪国,他遇见了身为歌舞伎的驹子,并且获得了她全心的爱慕。他爱驹子吗?书中似乎一直在强调的是“不爱”,可是,他为什么又要一次次地专门为了驹子来到这雪国呢?似乎,他并不是那种简单的逢场作戏和及时行乐的世俗的男人,既然如此,这“不爱”便要被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身为歌舞伎的驹子,于原本应该逢场作戏的风月场所,却莫名地倾心于岛村,然而她知道这感情是没有将来的,因而她的每一次出场,都是带着复杂的矛盾的情绪的,或哭或笑,或柔或刚……驹子是一个不幸的女人,想要追求自己的幸福,却又拘泥于世俗的偏见。某种意义上说,她是敢爱敢恨的人,她可以拒绝青梅竹马的师傅的儿子行男,也可以爱上一个本应该只是过客的岛村。而其实,她一直是在逃避生活的,她始终是不敢直面生命的。

  在全篇中,叶子出现的次数并不多,却是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开始护士生涯,照料的第一个病人是行男,却不得不面对其死亡的结局,这给她的内心造成了极大的创伤。她也是一个,内心极度脆弱的人,以至于她会央求岛村将其带离雪国,该是因为内心太痛苦以致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了吧?不然怎么会随意地央求一个陌生人?最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结束了叶子的生命,这对她,何尝不是一个很好的结局呢?

  人生,本不会总是事如人意的,顺着心意,能走多远,便多远吧!实在走不动了,命运自会做出合适的选择!雪国读后感2

  《雪国》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川端康成的作品,《雪国》是一部富有诗意的作品,风景如画的北国景色与主人公的内心融为一体,《雪国》整体给我的感觉是平缓而抒情的,但《雪国》里有一个地方给我的冲击力特别的强,也是我认为整部中篇小说的高潮,便是叶子在一场大火中逝去生命,驹子那悲痛欲绝的神情,那撕心裂肺的哭声,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力。叶子的死亡预示着一种幻想的美好人性的破灭,川端康成笔下的`叶子是一位善良又洁身自好的女性,其实叶子和驹子在小说里面临着一场相同的生活处境,但叶子从始至终也没有沦为艺妓,显然作者把叶子和驹子进行了对比,驹子是“实”的,那么叶子便是“虚”的,面对那样恶劣的生活环境,叶子又怎能独善其身,洁身自好呢?这只不过是作者对比驹子产生的美丽幻想罢了,因此川端康成对叶子的描写其实并不多,用了一种淡化的处理方式,你可以感受到这个人物的存在,但又不能过多的了解,给人一种琢磨不透的虚无飘渺的感觉。

  驹子是《雪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物,驹子从一位社会底层的乡村女子,最终为了给毫无感情的未婚夫治病完完全全的沦为了一名艺妓,驹子以其说是为未婚夫沦为艺妓,还不如说是生活的压力,把她一步步的逼上了这条路,如果像叶子那样生活,可能只能是提前的死亡。驹子渴望“正正经经”的生活,渴望美好而真正的爱情,希望找一个爱自己的丈夫。她对岛村是有一种期待的,而这种期待在驹子身上表现的越来越强烈,但驹子的这种愿望破灭时,最终便是驹子人性的毁灭,驹子的刻苦学习,勤奋练习三弦,读小说等等努力,都是徒劳无获的,不能让她的生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岛村虽然对驹子的遭遇有着同情心,但早有妻子的岛村无法实现驹子的愿望,虽然驹子热烈般的爱着岛村,但岛村最多把驹子当做是朋友罢了,只是他在旅途中无聊消遣的玩伴,在驹子身上展现了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渴求和对于生活的热爱,而岛村身上展现出一懒散、懈怠悲哀着生活在虚无中,岛村和驹子对于生活的态度是完全的不同的,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也从侧面烘托了驹子身上所具有的美好的人性。

  川端康成在《雪国》中运用了西方的现代主义和日本传统文学的多种艺术手法,创造出了一种悲中有美、美中有悲的独特意境。

雪国读后感8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名为《雪国狼王》的书,整本书由几个故事组成。我最喜欢其中《梅里山鹰》的故事。

  故事讲述了,母鹰金蔷薇产下两只蛋,丈夫蓝嘴钩在一次抓小狼崽时遭到母狼攻击而亡。按照梅里山鹰的生活习性,金追和蓝灿中只有强者可以存活。金蔷薇不愿这样的'事情发生,于是她努力觅食,公平的喂食金追和蓝灿。多次阻止两只小鹰间的打斗,不断教育它俩要互敬互爱,友好相处。金蔷薇的努力没有白费,她创造了奇迹,让金追和蓝灿都存活了下来,并友好相处。兄弟俩用智慧共同抵御了双尾蝮蛇的入侵,并在首飞时成功抓获了双尾蝮蛇,作为首次捕猎的战利品。

  这篇故事告诉我们,母爱是伟大的!母爱可以改变生存法则,让兄弟间并肩作战,共同抵御外敌,和睦相处。我向同学们推荐这本书,相信你们也一定喜欢。

雪国读后感9

  春天来了,虽然不动声色,但还是在越来越灿烂的阳光,越来越活泼的野草中毫不费力地感觉到它走近。有位女孩子在QQ上注释:天气转暖了,可以穿春装了。

  是的,女孩子总是希望只有夏天和春天,唯有这两个季节,可以把自己穿得更漂亮点。我还穿着羊毛衫加西装,女孩子已经穿衬衫,炫耀她的青春和美丽。

  阳光如瀑洒下,任我沐浴。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这几天,就是感到莫名的忧伤,心情就是不很宁静。忧伤其实很淡的,几乎难以觉察,但是敏感的心还是捕获到这个信号。为什么忧伤?因为春天过分地亲昵?因为阳光过于地温暖?因为微风过于地温柔?没有道理的。

  这几天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没有啊。没有值得真正需要烦恼的。唯有的解释,闲愁而已。想到这个闲愁两个字,我大吃一惊,我还有闲愁的心境和年龄?

  昨天,在数学课上发现一位女学生写诗歌。我哭笑不得,不由说:“世界最感无奈多情者。”难道不是吗?风花雪月,多情善感,为涂抹一点诗歌,唠叨自己的心事,几成自闭一般的自恋。

  女学生脸红了,我还是硬着心肠说下去:“多情者最易忧伤。”在一切人类活动的地方,一旦出现“恶”,首先被伤害的就是多情者,这个伤害无法轻易消退,最后都沉没于多情者心海,汹涌为忧伤的暗流。

  其实,这些话是我对青春经验的总结,借批评女学生说出来。忧伤很美,可以写成诗歌,但是一切都是徒劳的美丽。如雪花很美,终究被黑黑的皮靴踩得嗤嗤叫疼。

  徒劳的美丽,那忧伤,我想或许来自《雪国》。川端康成,一个孤独忧郁伴一生的日本文人。倾诉所有的忧伤在文字里面,营造一个美丽、虚幻、易碎、如雪的世界,让我走进去也无可避免地被感染了忧伤。漂浮在字里行间的虚无感,托起了我的心疼。

  于是,下午在办公室看完这本小说之后,抬头看门外,发现阳光里也浮动着清澈的缥缈的忧伤,那是川端康成的徒劳的美丽。或许因为川端康成是个孤儿,亲人相续离开他,使得这个不幸的天才,如此百般无奈。这个无奈渗透到他人生里的时时刻刻,慢慢沉淀下来的`,最后发酵为无可倾吐的忧伤,唯有写成文字才能减轻。于是《雪国》就这样诞生了!所以,即使川端康成去世多年,但是他那无法解脱的忧伤,还是通过《雪国》影响了千千万万的读者,包括我。

  川端康成有幸有天赋将多情的忧伤变成如此销魂的文字,而普通人只能把多情唠叨成自恋,如我。

  我想:自己的忧伤或许来自《雪国》,至少是被《雪国》点燃。算了吧,过几天,我会好好的,毕竟我心拒绝认为自己还是个软弱的多情者。

雪国读后感10

  我曾有一本川端康成全集,被表姐借去,后来便不知所终。那本书装订精美,翻译也雅緻,可惜我从不记得出版社,如今已无从查找了。被借走时我并不情愿,因为「雪国」刚开篇,对下文满怀期待。那是十年前的事,我们都还是中学生呢。不久前我在书店看到「雪国」,才发觉断裂的惊艷、落空的期待,如细雪落入寒夜,穿过记忆的隧道,「夜空下,大地赫然一片莹白」:

  当我心中挂念着开篇列车上询问弟弟近况的女孩,其他琐事都隐没不见了。

  先不说那女孩 ------

  她死于火灾,掩卷的此刻,我心中十分寂寞。有不少人说过我像日本人,如果属实,也许是精神上的亲近所致。川端康成笔下的凄美与悲哀、颓唐与恐怖,于我是不言自明的现实。他的追随者、叁岛由纪夫的「人间失格」,我读罢大哭一场,送了人,从此不敢再看。东山魁夷画作中冷色调的温情与幻梦,是我阖上眼便能见到的故乡。我不知道有没有「心乡」这样的说法,来解释我心的依恋与忧愁:只要在列车上凝视窗外,或者安心阖上双眼,它就歷歷分明地呈现。那裡有森林、湖泊和苇草,晴天阳光下是交相辉映的绿,雨天空气裡有冷冽的「水味」

  ------

  一种湿气渗透植物、泥土和皮肤的特殊气味。我可以挨着树干,光脚踩在土地上,看光或者雨从天而降。生命真美,美极了,我感恩不知名的神灵,护佑这脆弱而易逝的福地。我能理解为什么日本会有「山之日」、「海之日」这样古怪的节日,大概是出自同样的怜爱与敬畏之心吧。

  「雪国」的图景对我来说是陌生的.:在亚热带季风中成长的我既没见过没膝的雪,也无法想像大雪封山的风俗民情。也许正因为这份陌生感,雪的意象在我,代表着「现实之外」,提示一个不思议之事发生的场所。卡夫卡「城堡」的第一句是「K抵达的时候,夜已深了。村子被深雪覆盖着。」川端康成「雪国」的第一句是「穿过县境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了。夜空下,大地赫然一片莹白。」雪的作用是覆盖,此前习得的常识和因此产生的期待,都暂时被埋藏了。雪是清冷洁白的,是天降、命运的,是川端康成所说的「徒劳」。然而被埋藏的生之热望与污浊又从未消失,因此才有了文末的一场大火。在雪的空白底色中,心灵和外物消融了界线,澄净的氛围如同镜面,映照作者心之所向。因此这两部作品都带有象徵主义色彩

  ------

  似乎一切人事都是符号,是指向心灵虚境的路标。随着火焰烧灼,银河垂落,作者的梦醒了,主人公也是时候回去了。然而我不喜欢象徵主义的诠释,尤其雪毕竟不是镜子,作为背景有特定的内容,映照事物也有朦胧无常的特质。艺妓的髮肤不是被白雪映衬得分外娇美吗?其中的爱情、慾念与妄想也不是作者心绪的投射,而是故事中的真实,所谓poetical

  truth:如果看作与创作者相关的、平常所说的「真实」,反而有损这纯粹的真实(或曰「故事性」)。这也正是日本文学唯美传统的体现,所谓「捕捉生命的闪光」,一瞬间的真实是虚无中的绝美,正如生命之于死亡。如果要寻找生命恆常的价值,如同苛求故事之外的真实,其实质是对故事的否定,亦即对生命的否定,此处川端康成的叙事风格与人生哲学是平行、一体的。

  「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 「中论」

雪国读后感11

  川端康成说他眼中的虚无是东方式的虚无,就好比中国佛教中四大皆空的虚无。史铁生在他的遗作中写到:“无论生死,都是一条无始无终地追求完美的路”,我觉得可以这样看:生前是虚无,死后是虚无,生命无非是从一个虚无到另一个虚无的过程。生命本身很美,而美的极致也是虚无。

  我一直嗤之以鼻的主人公岛村是一个彻底的虚无主义者,他觉得女主驹子写日记是徒劳的,对城市的憧憬是徒劳的,爱情也是,连生存本身也是。他仿佛站在高处俯视着芸芸众生,还一边嘲笑着一切都是徒劳。真的嘛?如果一切都是徒劳,那么我觉得他和驹子之间应是一期一会的美好,而他和驹子的依依不舍何尝不是徒劳。我觉得岛村爱的是另一个女人叶子,叶子是梦幻般的驹子,但驹子是介于他梦幻和现实之间的人,从岛村在玻璃映像中发现他俩是如此的相似,我似乎相信了叶子是美到极致的驹子,而岛村从始至终或许有那么一时刻是爱驹子的。

  美的极致是虚无,所以叶子在大火中从楼上跳下摔死是一个可以预见的结局,而这一刻的岛村“抬头望去,银河好像哗啦一声,向他的心坎倾泻了下来”,这一句让我想起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外祖母告诉小女孩的一件事:每一颗流星的陨落就是一个生命的终结。生命的终结是走向了虚无,而生命本身也是一种极致是美,生命的过程也在追求极致的美。

雪国读后感12

  《雪国》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一部中篇小说,主要讲了东京的一位西洋舞蹈评论家岛村来到雪国的温泉旅馆邂逅了驹子,并被她吸引,后来又两次来到雪国与她相会。在他第二次来到雪国时,在电车上又看见了美少女叶子,并心生恋慕。因此,他们三人构成了微妙的情感关系。最后,小说以叶子的意外死亡而告终。

  这部小说主要在写岛村与两个女人的情感,但是在我读完后,发现这本小说所要表达的并不仅仅是那种男女间的情感,而是一些别的东西。

  整部小说中,然人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虚幻,但是又是那么真实,“虚无”与“徒劳”贯穿了整部小说:岛村对真实的'渴望与追求,到最后变为一场空,只得以虚幻来定义现实;艺妓驹子憧憬着自己美好的与未来,她为岛村送行连行男病危了也没有去看,这一切却得不到回报,只是“美丽的徒劳”罢了。这也是一方面的表现出了当时日本社会的状况。

  至于叶子,可以说这个人物是“不存在”的,她的出现其实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的一种向往,在结尾处的那场火灾,叶子意外的丢掉了生命,如果照常理来说,岛村应该是会像驹子那样悲痛,但是他没有,反而是得到了精神上的顿悟,驹子与叶子的离开,更是让人感受到人生如梦的虚无感。

  这部小说大多是对话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自然环境描写不仅仅有那种唯美的体现,又同时为人物的心理或是接下来的情节发展做了暗示。就比如说在叶子逝世的那场火灾,作者将其描写成诗一样的画面,就意在叶子的超凡脱俗,在这种意境下,表达出了对真善美的渴望。

  如果光这么说,也许还是不够,我们不妨对比一下日本的另一部名著: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它主要是以物写哀情的,而在这部小说中,也有相似的地方。《源氏物语》是写于日本还在封建制度相对和平的时代,而《雪国》则是写于日本在大肆侵略的时代背景下,小说中的思想感情与之结合不难看出作者反对战争,但是,小说中关于战乱只字未提,通过虚实结合来表达,反映了在那个社会日本平民对美好生活追求却总遥不可及的徒劳,以及有甚者沉浸在那种虚无的幻想的状态,这也是我喜欢这本小说的原因。

  总的来说,这部小说脱离了“正轨”,在虚幻中表达情感,营造出了脱离了现实的境界,反而是对现实的一种最好的批判与诠释。

雪国读后感13

  初看《雪国》,是念大一的时候,单纯追着故事情节,许多本该驻足的地方被我像看风景照一样的略过了。

  时至今日再翻阅,竟读着读着就忧伤起来。

  说起驹子,就马上想到“徒劳”二字,就像岛村说的那样:“完全是一种徒劳嘛。”

  “昨晚回来,没烧热水,在厨房叽里咣当地摸了半天,用早餐剩下的黄酱汤泡了一碗饭,就着咸梅吃,凉飕飕的,今早没人来叫我,醒来一看,已是十点半,本来是想七点起来的,却起不来了。”

  她把这样一些琐事,以及转了那几家客栈,宴席上的情形等都一五一十地向他说了一遍。可惜岛村终究只是个看客,这样的琐事打动不了他。

  驹子对生活是努力的,她不去想这样的努力是否徒劳,为了赚钱给行男治病而做了艺妓,她爱上了一年仅来一次的.岛村。

  她常常对着远处的空山弹奏三弦琴,即便没有观众,没有岛村,琴音透过那冬雪化作的溪水,流过处处积雪的山群,这让我想起张枣的那句“只要想起一生中最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的意境。

  在岛村的眼里,驹子的脸蛋依然保留着北国少女那种艳红的颜色,月光照在她那艺妓特有的肌肤上,发出贝壳一般的光泽。

  岛村望着望着,女子的脸微微左右晃了晃,又泛起了一抹红晕。然而这样一个百媚千娇,热爱命运和自己的她,他仅仅只说了一句:“你是个好女人。”

  他了解驹子的一切,可是驹子却一点也不了解他。驹子为岛村弹三弦琴,曲终时岛村心想:“唉,这个女人在迷恋着我呢,这又是多么可悲啊。”驹子弹着弹着,忽然说:“你要回东京了,我要去看看车站。”

  “一年一次也好,你来啊,我在这里的时候,请一定一年来一次。”驹子说。

  她的爱纯洁而徒劳,她对岛村迸发出的那种奔放的热情,使岛村觉得格外可怜。“驹子为什么闯进自己的生活中来呢?”岛村自己也无法解释。

  忽然想起(艺妓回忆录)里的一段话:艺妓永远不可能成为伴侣,她只能是男人的半妻。

  对于岛村是否爱着驹子,川端只这样写道:“驹子撞击墙壁的空虚回声,岛村听起来有如雪花飘落在自己心田里。”驹子的悲哀的美,雪国婉约的宁静,以及岛村所体悟到的那种虚无,这样的爱情,没有火焰般炙热的温度,没有歇斯底里的低吼,只有如冬雪一般淡泊的哀伤。

  很多时候我都在想,他们之间到底是什么东西在吸引着彼此呢,如果非得找一个词的话,那就是‘孤独’。

  为此,岛村还专门去翻译过一些国外的舞蹈理论作品,尽管他知道翻译出来的作品日本舞蹈界恐怕没有什么用处。岛村说:“通过自己的工作来嘲笑自己,恐怕也是一种撒娇的乐趣吧。说不定由此可以产生他那悲哀的梦幻世界,所以也就毫无必要急于出来旅行了。”一个向往自由的人,骨子里往往有着天真这个东西,这个东西,让他不务实,不适应生活,不安定,甚至是不爱。

  这就是为什么驹子那么爱他,他却觉得悲哀的原因,岛村追寻的物过于理想,过于虚无,驹子对他的爱,是驹子孤独的转化,正如他对她的一样,所以他觉得徒劳。

  在川端看来,美与悲是密不可分的,雪国就是典型的具有物哀的小说。生存本就是就是一种徒劳,徒劳就是白白地,就是没有。但即便如此,这样的努力仍散发着令人振撼的美,那怕它近乎破灭,和悲戚。

雪国读后感14

  《雪国》是川端康成最高代表作,其间描绘的虚无之美、洁净之美与悲哀之美达到极致,令人怦然心动,又惆怅不已。作品中唯美的意象描写融入至人物情感的表达之中,往往带着淡淡的哀思,表现了川端康成的物哀思想。

  川端康成是以“虚无”本来面目表现社会人生的,在《雪国》里,川端康成超越了世俗道德的规范,在朦胧中展示事件,创造出一种虚幻的美,超越现实美的绝对境界。他所守望的是一片看不到颗粒的精神田野。

  “穿过县境上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大地一片莹白,火车在信号所前停下来。”就这样,川端康成用极简的文字拉开了《雪国》的序幕。

  《雪国》以“五等艺妓”驹子和游客岛村的邂逅为主要题材,表现了他们的游览生活,本书起笔于一九三五年,当时正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地区的黑暗时期,而川端康成把背景设置在远远离开东京的雪国以及其温泉旅馆。作家用极富情感色彩的笔触,描写艺妓的身姿体态和音容笑貌,并巧妙地以雪国素景加以烘托、加以感染

  这是一个听起来充斥着童话意味的地点,给岛村的感受却是清冷寂静。“以前觉得感冒一直纠缠不休,鼻子堵塞。当一到雪国这清冷的环境中,这时一下子觉得通了气,穿到头顶心。”使岛村体验了一次生命蛰醒的复苏,作为主体的人类,现代文明发展使我们的思维领域日渐狭窄。我们只有在清冷寂静、质朴淡雅中,才能做出对禅本身的冥想,一层层冰释藏于雪国的虚无。

  “在镜子的底面,傍晚的景色变动着,也就是镜面和它映现的景物像双重电影似的流动着。出场人物和背景没有任何联系,人物是一种透明的幻像,景物则是在夜霭中的朦胧暗流,两者消融在一起,描绘出一个超脱人世的象征的世界。”可见,川端康成在暗示读者,小说中人物和背景并非写实,一切始于虚无终于虚无。

  在遥寂的雪国温泉馆,驹子虚幻美好的形象仿佛就在我们身边呈现。她是一个爱读小说并写了数十本日记的娇媚少女,一个对着空旷山谷独自练习三弦的专业艺妓,一个为治疗恩人家少爷自愿卖身为妓的传奇女子,一个爱上有妇之夫顾客的可悲情人……与每一次醉后的疯狂相反,她在平日对人生无比静默的顺从。岛村说她记日记完全是一种徒劳,她满不在乎地朗声回答,“是啊”。除此之外,她对三弦的执著以及对爱情的渴求更是孤独驱散哀愁后的虚无,不禁令人扼腕叹息。

  岛村来雪国幽会驹子共三次。第一次觉得驹子非常洁净;而第二次觉得她丰满了些,有点艺妓的风姿;到了第三次,岛村在驹子身上体验到的只有“肉”而无“灵”。她欣赏他的才学和音乐天赋而全心全意地爱着岛村,爱到卑微。岛村既已自知却认为彼此不过露水红颜、萍水相逢。当叶子要岛村好好待驹子时,岛村也只是说“我能怎么办呢”。纵使万般痴情,只可换得一个徒劳虚无,在未知中,能够诠释美好的也只能是虚无。驹子爱的坦荡,爱的无悔,爱的`无果。

  驹子,名字取意于中国古代蚕马神话,她开始居住的地方也原本是蚕室。“蚕”有作茧自缚的象喻,蚕马的神话则暗示徒劳的空乏,也照映了驹子的爱恨情仇只是镜花水月、自我煎熬。

  日本评论家岛崎秀树说:“川端康成对军国主义是消极抵抗,《雪国》便是例子。”川端康成把现实抽象化,暗示人生徒劳。在他眼中,终极的虚无才是真正美的所在,如文中的叶子。她出场次数较少,但每次都牵动着全文的灵魂起伏。叶子纯真坚贞甚至美丽到虚无,因此在小说结尾岛村山重水复困境时,一场意外的火灾将全文推至高潮。叶子在大火中丧生,岛村并不悲痛,相反从叶子升天般的死亡中得到心灵的彻悟。驹子把叶子抱在胸前时,也拥抱着自己的牺牲和罪孽,这两个无比美好又凄怜的女子同时毁失,小说戛然而止,使无数读者的思绪投入无限苦痛。

雪国读后感15

  雪国这本书是我在不知道的情况下看完的,因为我看的这本书是由川端康成的两本书合订的,在我以为才看到一半的时候,故事突然停止了。在没看以前,我去看了书的简介,简介说故事是东京的一位名叫岛村的舞蹈艺术研究家,三次前往雪国的温泉旅馆,与当地一位名叫驹子的艺伎、一位萍水相逢的少女叶子之间发生的感情纠葛。所以我认为书中会出现感天动地的爱情,出现令人心痛的背叛。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岛村对叶子的爱是一直埋在心底的,他甚至只和叶子正式交谈过一次。而驹子却是在雪国一直陪伴他的女人,驹子起初是一个漂亮纯洁女子,一个让岛村不敢亵渎的女人,所以岛村才会二次来找她,然而第二次岛村来的时候,驹子已经沦为艺妓,每日喝的醉醺醺的,不断接单,特别的忙碌,但是却仍然频繁的来看岛村,哪怕只有几分钟。如果说驹子是深深爱着岛村的,那这也真是个可笑的爱情,一个整日陪伴男人喝酒取乐的艺妓深深的.爱上了一个已经有妻室的坐食遗产的男子。

  作者唯美的文笔下展现出了两个美丽的女子,一个是曾经美丽纯洁然后逐渐堕落的驹子,一个是在驹子沦落后代替她撑起岛村心中美好的叶子。然而无论是驹子的纯洁美丽,还是叶子的清新脱俗,都是岛村所得不到的,一个沦落了,一个消逝了,叶子最终在火灾中身亡。川端康成作为亚洲第二个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在最后却选择煤气自杀。我认为,川端康成能够发现生活中、自然中的美丽,所以他的文笔是那么的唯美,就连“雪国”这个名字,也给人一种一尘不染的感觉,然而他也看到了无论什么样的美,都无法生存,要么沦落,要么毁灭,这是他所接受不了的。

  我们每个人也都是向往美的,但是也许我们对美不那么敏感,所以它沦落了就沦落了,最多浪费一汪泪水,然后我们更加坚强了,这就是所谓的适应生活吧!我们不能像川端康成一样,在看到美的虚无之后,变得悲观。但是同样不能变得麻木,变成摧残美的帮凶。就算美不能存在于现实,也应该时刻存在于我们的心中,唯有心中有美,才能发现生活中那处处的美丽。

【雪国读后感】相关文章:

雪国读后感03-30

《雪国》读后感04-30

雪国的读后感10-01

[推荐]《雪国》读后感03-28

《雪国》读后感(推荐)12-16

《雪国》读书心得03-19

雪国读书心得03-05

雪国读后感11篇03-31

雪国读后感(通用46篇)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