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间读后感

时间:2024-07-19 09:55:48 读后感作文 我要投稿

在人间读后感[精华15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在人间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在人间读后感[精华15篇]

在人间读后感1

  初读便是葡萄月令,讲作者对种养葡萄的心得。是不是,有那么一点田野的风。小时候就在漫山的草丛里长大,山野里的,乡下田的,那一丝丝的描写,生动,自然,仿佛葡萄也有了人的生命一般。从葡萄出窖,等不及了,再请葡萄上架、浇水,跟小孩嘬奶似的拼命往上嘬,再到瞎长、膨大、着色,璀璨琳琅,结实的果实,真是不过瘾。

  讲泰山的那片山石。先是序:我从泰山归,携归一片云,开匣忽相视,化作雨霖霖。我没去过泰山,却知泰山的大。某天清晨,动车路过济南,遂是泰山,绵延一片,云雾缭绕,好不壮哉!作者说写泰山最好的是《诗经》的《鲁颂》:泰山岩岩,鲁邦所詹。我以为则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加上了人和神的元素,古时的伟人、民间的碧霞元君,给了人们一丝念叨的祭祀。

  京城的旧时学府,国子监。三年前曾去过,只记得各式的大石头,上面刻满了字,却不知刻的是什么。听汪老讲国子监的轶事,真是给自己补了一课。城隍土地灶王爷,则给自己那浅薄的'常识添上了史学的考古。似乎很多地方都有城隍庙,上海的豫园,南京的夫子庙,城隍是与平民最亲近的神庙,那土地和灶神呢,在现今的乡下自是少不了,尤其过年总会给这两位好好拜拜。作者说,愚昧是一种伟大的力量。而我则以为,正是这样伟大的信仰,充实了中华民族的后代,而不失自觉。

  初入京城,最常挂嘴上的便是胡同,想去胡同转溜,想去街市逛逛。北京城四方四正,于是胡同也是,唯独斜街是斜的。胡同的命名也趣味极了,计数的、储物的、名人的、手艺的、形状的,各式都有。胡同总和四合院连在一起,胡同两边是若干四合院连接起来的,而也成就了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哈,看完这一节,脑袋里居然只记住了北京人爱吃白菜,还有作者生动地比喻,说是北京人的大白菜文化,每个人一辈子吃的大白菜摞起来大概有北海白塔那么高。此外,便是“忍”文化,安分守己,逆来顺受。但也落寞了,胡同在拆,却没有迁,在衰败、在没落,直有种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之感,想必以后胡同怕是会成为图片影像里的旧物而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了吧。

  钓鱼台、中山陵,前者早已成为新闻里最常听到的神圣的地方,因为一般人去不了,所以感觉很高端贵气上档次,而后者因为去了太多次而成为儿时记忆里最有意思的地方。

  人间草木,总算归入正题,山丹丹、枸杞、槐花、紫薇,不得不说,作者的笔下总是会有些趣味的记录,还有蛐蛐蝈蝈、熬鹰和逮獾子,就是会让你觉得小时候玩的各种有趣的东西,现在似乎都消失了,但应该总会有保存下来的地方吧,不晓得是不是这样,不然就只成了书里的白纸黑字,没了生动的形象。

在人间读后感2

  俄罗斯作家高尔基写了《人间》。它真实地记录了高尔基小时的悲惨童年。

  高尔基的童年是悲惨的,小父母都死了,由祖母抚养长大,但贫穷的祖母怎么能负担得起呢?在绝望的情况下,我不得不强迫高尔基在街上闲逛来养活自己。

  他先是在鞋店和圣像店当学徒,然后在船的厨房里打杂,过着非常沉重和沮丧的生活。读书让他找到了快乐和安慰。尽管条件艰苦,但高尔基久久不能忘记阅读,他渴望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他读了所有的书,只要有机会联系书,他就不会放手,读好书,他会反复读,有好诗他也复制,这些已经成为他最珍贵的手写书。读多了书,他自然能分辨出什么是好书,什么是无用的书,但他都读,不读书怎么能分辨出书的好坏呢?

  高尔基为了阅读遭受了太多的羞辱和欺凌。他被阅读迷住了,直到他的身体冻僵。读到忘记你周围的东西。有时主人发现,但也撕掉他所有的书,烧掉,有时甚至打他!但他一直坚持读书,永不放弃!

  高尔基生活在一个大杂院里,经常看到走狗警察来这里寻找东西,监视人们的行动。并警告高尔基不要读那么多书。但如果你真的想读书,书是绝对可以看到的。高尔基的一个朋友介绍他认识一家杂货店。当他看到密室里的大部分书籍时,他都是手写的'珍品,高尔基说不出他的快乐。也因为经常在这里看书,他遇到了很多各种各样的人物,让他明白了自己应该做什么。

  在如此艰难的生活中,高尔基仍然可以不断地学习和无私地阅读。可以说,书使高尔基成功。现在我们面对的是好看的电视剧,好玩的游戏,好看的电影……魂都给了这些琐事,为什么还有时间去看群书呢?正因为如此,当今社会的现代人变得浮躁!然而,只有书能洗磨我们心灵的镜子,只有书能焕发我们的智慧之光。书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让社会进步,让人类进步!因此,即使我们生活在一个优越的环境中,我们也应该像高尔基一样坚持阅读和学习,成为一个热爱阅读和学习的人!

在人间读后感3

  我最近读了作家高尔基写自传中的第二部《在人间》

  《在人间》讲述了高尔基因为没有钱,不得放弃学习,来到了人间。他先到一家鞋店里当学徒,但是主人很凶,高尔基被赶走了。年仅十三岁的高尔基浪迹萍踪,只好去当刷碗工,之后又赶走去学制图。

  “人在江湖,身不由已。”高尔基沾上了一些恶习,虽然没有改掉,但他心地还好,求学心切的`他,四处借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也是高尔基唯一的依靠。但主母没日没夜的痛打,加上夜以继日、马不停蹄地工作,他只好决心再去当刷碗工。最令人难忘的片段是高尔基不断让人欺负。当时的社会像凶神恶煞,没人管、没人疼的高尔基想“学,是唯一的出路。”于是,志气高昂的高尔基踏上学途······

  《在人间》充分描述了当时俄国中下层穷人的生活和痛苦。它是反映人民生活的良好的一面镜子。

在人间读后感4

  当今很多人都说自己活得累,身体累、精神累。于是有人去鹤岗买房、有人去山里隐居、有人去大理旅游,如果这些都不能成行,那就在家里看看《人间值得》这本书吧。

  《人间值得》是日本90岁高龄的心理医生中村恒子的著作。作者出生于日本农村一个很普通甚至有些贫寒的家庭,家里兄弟姐妹5人。中村恒子中学毕业之后,父母就和她说要么嫁人,要么就去打工。中村恒子不愿意早早结婚,出门自食其力,因缘巧合学了医。后来经过艰苦的学习和一系列的考试,拿到了医师资格证书,做了精神科医生,一直到90岁还在工作。她根据自己一生工作经验的积累,写成了这本书《人间值得》。

  在这本书里,作者把人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提炼、分类,主要围绕家庭、事业、爱、幸福、孤独、死亡等主题来写,一个主题也许会穿插出现在不同的文章中,文章体例也不是严谨的论文形式,而是漫谈随笔,读来较轻松惬意。

  读了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有两点:

  第一点感受是人生的苦恼大部分来自于人际关系,而不是金钱、权利、名声、地位等。当然那些也是苦恼的来源,但是人际关系不会处理,这个是更大的困扰。比如,家庭内部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工作当中和上司的关系、同事的关系等等,这些在书里面是阐述最多的。

  对此,中村恒子的一个主要应对措施是:多和自己喜欢的人亲近接触,不喜欢的可以远离。听起来很简单吧,没有什么高深的道理,我们平时好像也是这样做的,但是我们往往被教育:不要只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和什么人都要保持良好的关系。其实,这和中村恒子的观点不矛盾,她不是说要孤立某些人,而是说人和人交往要有分寸。无论多么亲近,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还有不要过多的奢望去改变别人,要从改变自身做起,如果不能改变的话,那只能是适应或者是放手。

  其实好多观点我们都知道,但是不一定能做到。就像作者本人和丈夫之间的关系就曾经非常紧张。孩子出生之后家庭琐事很多,她要同时兼顾工作和家庭,父母又来照顾两个孩子,和女婿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了10年,可以想象这其中有很多摩擦,势必影响到夫妻之间的关系。中村恒子在书中直言不讳地说,她曾很多次把离婚协议摆在丈夫面前,但实际上并没有真的想离婚,因为她一直觉得要有一个稳定的完整的家庭,对于家人来讲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孩子,她很希望在孩子将来的婚礼上,她和丈夫能够作为孩子亲生父母共同致辞。

  读这本书之后的第二个感受是我们本不必活得那么累。书中有一句话,我们之所以活得那么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活得太用力了。这句话让我感触很深,反思自己走过的`人生历程,我从小到大一直是很用力地活着。从当学生开始,我要争取每一门功课都要学得好,每一次考试都要考好。工作之后仍然是这样要求自己。我一直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但是人到中年之后才发现,自己心理上会越来越累,而这种累所带来的紧张焦虑情绪又会影响到我的人际关系。比如说要求同事、下属也要把工作做得完美,要求自己的孩子也要像我当年一样考第一名等。

  再想一想,我们为什么会活得那么用力呢?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对于“幸福”的欲望是无穷的。过去、现在、将来,都要幸福;物质的、精神的层面,都要幸福。而且对于什么是幸福,也有理解上的偏差,还伴随着和别人有意无意的比较,所以心累。所以中村恒子在书中说:“一定要幸福,也是一种负担。”另一方面,无所依靠的不安全感也会让我们活得用力。作为一个成年人,上不能依赖父母,下不能依靠孩子,只能靠自己,我们都在竭尽全力地活着。

  怎样才能活得不那么累?中村恒子的观点散落在这本书的多篇文章中,核心要义就是要让自己放松下来,不要活得太刻意。幸福是自己的感受,与别人无关;如果自己不是自信的人,也没有关系;为了钱而工作,没什么不好……这些观点,我的理解是与自己和解,不是躺平,而是要舍弃无谓的精神内耗,这样你的精力才会集中于当下所能做的事情,而不是去担忧将来还没有发生的事情。真的把当下每一件事情都做好了,将来所担心的事情就会越来越少,所取得的效果可能会远远超出你的意料。

  从文风来看,这本书整体上属于轻松的浅阅读式畅销书,比较适合劳累的时候或者旅途中放松式的浏览。语言平实亲切,娓娓道来,大概和作者是心理医生有关,知道该怎么说话才能让人容易接受。中国作家毕淑敏也曾是位心理医生,她的作品也有类似的主题和文风,不过还是更有文学色彩和哲理性。

  最后,还想谈一下这个本书的书名《人间值得》。作者为什么会起这样的一个名字?这位从业70年的心理医生,一生倾听了无数人的无数困扰,为他们答疑解惑,积累了丰富的故事素材;这位90岁高龄的老奶奶,走过了漫长的岁月,她的成长经历、婚姻、家庭、工作,都成为她的人生财富,在与同事、患者的相互吐槽中,相互治愈。我想,通过这本书,作者是想告诉我们,不管人生有多么困苦坎坷,认真地对待、放松地生活,这人间还是值得我们去爱、去活的。

在人间读后感5

  前几天,我读了《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中的第二部——《在人间》,《在人间》读后感400字。这一部是写阿廖沙到人间的一段生活,揭示了人间的善与恶、美与丑。

  这一部主要讲了:阿廖沙的母亲去世了,外公家道中落,他只好离开外婆家,走向社会,独立谋生。在人间,阿廖沙换过几次工作,饱尝了各种痛苦。他在鞋店当店员,在圣象作坊当学徒,在绘画师家帮忙,在轮船上做杂工等。虽然阿廖沙受尽了苦难,但他还是结识了一些可爱可敬的人,比如:正直的厨师斯穆雷,美丽善良的“玛戈尔皇后”,朴实英爽的.裁缝妻子……并在他们的帮助下开始读书,读后感《《在人间》读后感400字》。虽然并没有挣到多少钱,也没有学习到多少技术,可是他也有非常大的收获,那就是博览群书。五年后,阿廖沙进大学的希望去了喀山。

  读完这本书,我十分佩服高尔基的恒心和毅力,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仍然手不释卷。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既有平原又有险滩。但他始终有一颗善良、坚强的心,乐观地面对生活,不被困难击倒。书籍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因为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如果没有书,人类就要回到原始的生活,只有书才能带你来到文明的世界。

  所以,我们要做一个热爱读书的人,让我们一起在书的世界里遨游吧!

在人间读后感6

  今天,我读完了一部小说,它的名字叫《童年·在人间》。 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作者是高尔基。这部小说主要讲的是:阿廖沙结束了童年,走向了社会。但社会中有很多困难等着他去面对。

  阿廖沙的第一个工作就很让他厌烦。他去了一家鞋店当学徒。这个老板是个矮胖子,栗子脸,很不招人喜欢。鞋店里还有阿廖沙的表哥萨沙。他很傲慢,根本不把阿廖沙放在眼里。可是有一天,他让阿廖沙看他箱子里的“宝贝”。里面只有一些纽扣。他见阿廖沙不满意,很不高兴,说主人会骂他弟弟的。阿廖沙忍无可忍,逃跑了。 他的第二个工作同样让人讨厌,就是要天天面对一个老太婆。她爱吵闹,还奚落阿廖沙的外祖母。虽然外祖母一再请求说让他在干一段时间,但他还是逃跑了。 在社会上流浪完后,他又回到了以前的主人家。干了一段时间后,阿廖沙遇到了裁缝的妻子。她人很好,常常借书给阿廖沙看。可是,好景不长。到第二年春天的时候,裁缝一家搬走了。

  虽然他们搬走了,但又搬来了一位美丽的夫人。她有一个可爱的小女孩。阿廖沙很喜欢她,她也很喜欢阿廖沙。有一天,夫人的小女孩在她妈妈怀里迷迷糊糊的睡着了。阿廖沙便回家去,可是小女孩耍脾气,不跟阿廖沙道晚安不肯睡觉。阿廖沙跟小女孩道了晚安后,回去睡觉了。第二天,我向夫人借了本书,睡觉时就偷偷地吟诗。后来,我离开主人家,去圣像作坊当学徒。作坊里的人都很让人喜欢,有一个人还会在夜里吟唱自己写的'歌。可是掌柜很烦人,老是把钱扔到地上,我把钱丢了,他就说是不小心掉的;我把钱还给他,他第二天还玩这种游戏。阿廖沙很讨厌他,于是独自在街上走,遇到了以前的主人。干了一段时间后,他走进了大学,改变了人生的航道。

  一个人要想独自在社会上生活很难,何况阿廖沙还是一个不到18岁的孩子呢!但,社会中的困难,他都一一克服,证明他不是个孩子了,而是一位大人了。在我们的世界中,又有谁具有阿廖沙的这种精神呢?

在人间读后感7

  在这个寒假里,我读完了《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这本书,从这本书里,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的第一部。主要记叙了主人公阿辽什卡成长、生活的历程,描写了那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象的狭小天地。阿辽什卡的外祖母很慈祥善良,为人诚实,对人忍让。她让阿辽什卡有了在黑暗的社会上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让它成为一个有爱心、正直的人。

  《在人间》主要说了阿辽什卡四处打工,也有时拣写东西卖钱、捕鸟、摘野果,并在打工中学习。生活中的阅读扩展了阿辽什卡的视野。他决心要做一个坚强、不为环境所屈服的人。他是怀着这样的坚定信念,离开家乡去喀山读书。

  《我的大学》是高尔基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说了阿辽什卡到了喀山,带着去大学读书的愿望去了大学,可那时的大学是不为穷人开启的。阿辽什卡只能流浪,和小偷、乞丐在一起。社会上的`腐朽是他自杀,可是没有成功又受了伤。伤好以后,他离开喀山,重新走向回乡流浪的道路。

  主人公阿辽什卡饱经了人间的辛酸,而我们大家是“小皇帝”、“小公主”、“掌上明珠”。阿辽什卡曾多次打工,而我们却过着幸福的生活。阿辽什卡在打工中也抽时间看书,而我们一听到学习就头疼。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这本书,像孤立的指路牌,指引我踏向正确的道路。像明媚的阳光,伴我走向繁花似锦的征程。

在人间读后感8

  知道余秀华之前,我心中的女诗人的形象虽不都是林徽因一般温婉娴熟、美丽动人,但起码如三毛一样气质独特、张力十足。直到我知道了余秀华,完全颠覆了我心中女诗人的印象。借用刘年的评价:她的诗,放在中国女诗人的诗歌中,就像把杀人犯放在一群大家闺秀里一样醒目——别人穿戴整齐、涂着脂粉、喷着香水,白纸黑字,闻不出一点汗味,唯独她烟熏火燎、泥沙俱下,字与字之间,还有明显的血污。

  两年前先是在网上看到她的诗,买了她的诗集,去年又去影院看了她的纪录片,然后关注她的微博,可以说我是一名合格的粉丝了。早就想写一篇关于她的东西,可每次提笔又放下。不是没有东西可写,只是总感觉自己的感触在她面前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而她又是一个如此鲜活有趣的灵魂。

  网上有一段话:就算最终跌入繁琐、洗尽铅华,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对于余秀华来说:同样的村妇,却有不一样的生活。我并不惊愕高晓松的精彩,因为他出身清华世家;我也不羡慕蔡康永的儒雅,因为他身世显赫名贵;可我非常不解余秀华,一位脑瘫的农村妇女,是怎么写出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呢。如果她写的东西苦痛阴暗也就罢了,可偏偏她的诗充满阳光并给人力量。她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我想她是一个有趣的人。王小波曾说:人生很长,一定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有趣的'人率真,她在北大回答学生提问时说:至于你说的幸福生活,我至今还没有过上。有趣的人淡泊,她在作家协会给她开的诗歌研讨会上说:不要说我是中国的艾米莉·狄金森。有趣的人幽默,她在父亲安排的相亲见面上,直接说对方印堂发黑、未来会离两次婚,把对方吓的落荒而逃。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我一直在床头放着这本《摇摇晃晃的人间》,每当被焦虑压的喘不上气来就翻上几页,顿时拨云见日。余秀华的诗集就是我生活中的加油站,希望自己有一日能修炼的如她一般有趣。

在人间读后感9

  初读《人间词话》,是在暮春季节的一个午后,窗外柳丝低垂,紫燕轻喃,单独倚靠在窗前的榆木榻上,沏一壶香茗,在茶香缭绕中,细细品读,任思绪在在字里行间渐渐流淌,而窗外,那投射进来的一米阳光,暖暖的,缓缓的,从榻首移到榻尾,恍然间,仿佛过了半个世纪。

  我喜爱诗词,也喜爱读一些《诗词鉴赏》之类的书籍。但是《人间词话》是迄今为止我所读过的最好的一本书评。严格说来,《人间词话》算不上一本书,充其量是一篇读书笔记。但在这篇笔记中,王国维老先生洋洋洒洒,挥斥如意,对由唐至清的诗词曲赋逐一进展了评点,高屋建瓴,切肯中要,显示了深厚的国学功底。全文由始至终沿着“词以境地为最上”这一主线,重点围绕“造境与写境”,从“人与境”、“情与境”两个方面着手,阐述了词境的“虚与实”、“远与近”、“动与静”、“大与小”、“粗暴与细腻”、“豪放与婉约”,总结出诗词的“三重境地”亦即“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的三种之境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际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以及“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这本书中,王国维先生犹如一个博学的评委,为读者点评了词品的凹凸、词境的大小、词句的优劣以及词人的特长与缺乏;犹如一个娴熟的讲解员,给读者叙述了由盛唐至早清中国诗词曲赋的进展史;犹如一个高超的导演,向读者呈现了“大漠孤烟直”、“寒波澹澹起”、“马鸣风萧萧”、“乱红飞过秋千去”、“红杏指头春意闹”等一系列气象万千,风格迥异的宏伟画面;犹如一个精彩的主持人,让读者熟悉了疏狂的李白、沉稳的王维、豪放的苏轼、柔弱的李煜、温婉的李易安、凄楚的纳兰容若等一大批才情出众、气质各异的宏大词人。翻开书,我们眼中看到的是一行行流淌着的文字,掩上卷,我们眼前出现的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和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王国维先生是我国历史上特别闻名的国学大师,他一生中在考据、哲学以及文学评论等多方面均取得了较大成就,他博学多才,自视颇高,尤其对自己写词的.功夫颇为得意。他曾说过这么一段雄视百代的话:“余之于词,虽所作尚不及百余阙,然自南宋以后,除一二人外,尚未有能及余者。”。我们姑且不管他的词是否真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高超,但既然作为大师的他自己都敢这么讲,那么估量他写词的水平也绝不会太差到哪里去,他写的《人间词话》也就能抓住重点,切中要害,评价得当,因而成为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在学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得到很高的评价。如朱光潜在《诗的隐与显关于王静安〈人间词话〉的几点意见》一文中说:“近二三十年来,就我个人所读过的来说,似以王静安先生的《人间词话》为最精到。”;王攸欣在《选择、承受与疏离王国维承受叔本华、朱光潜承受克罗齐美学比拟讨论》一书中说:“王国维寥寥几万字的《人间词话》和《红楼梦评论》比朱光潜洋洋几百万字的体系建树在美学史上更有地位。”。

  总之,《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文学评论的代表作,它虽为论词而作,但不限于词,所涉及的方面特别广泛,它以其见解之新奇,理论之独创,熔中西美学和文艺思想于一炉,突破文坛某些学派的门户之见而为中国美学和文艺理论讨论开创了一条新路,在中国学术思想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九二七年,五十岁的王国维先生在北京颐和园投湖而死,虽然他的死因至今尚众说纷纭,但《人间词话》确成了人间绝响。在这里我想引用杜甫的两句诗作为本文的收笔,权当作对《人间词话》这本书的简要评价。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间词话》和《红楼梦评论》比朱光潜洋洋几百万字的体系建树在美学史上更有地位。”。

  总之,《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文学评论的代表作,它虽为论词而作,但不限于词,所涉及的方面特别广泛,它以其见解之新奇,理论之独创,熔中西美学和文艺思想于一炉,突破文坛某些学派的门户之见而为中国美学和文艺理论讨论开创了一条新路,在中国学术思想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九二七年,五十岁的王国维先生在北京颐和园投湖而死,虽然他的死因至今尚众说纷纭,但《人间词话》确成了人间绝响。在这里我想引用杜甫的两句诗作为本文的收笔,权当作对《人间词话》这本书的简要评价。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在人间读后感10

  突然某一天看到一句很有道理的话,知道了这句话出自某本书,然后买来这本书,迫不及待打开来看,发现每一句都是很有道理的话,然后你被很有道理的话包围,这时,之前觉得有道理的话变得平平无奇。

  最近自己的生活没有大的变化,却觉得莫名的累,不知道是季节的原因,还是年龄的原因。我在努力找回之前的闲适,似乎找不到了。仔细思考之后发现,和上文的读书如出一辙。在忙碌惯了之后,偶尔闲适一天,觉得那一天印象深刻,美极了,这大概就是理想的'生活。可是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可以闲适之后,发现闲适也就那么回事。

  之前需要看指定书目,觉得如果看一本没有任何功利性的书该有多棒,然后不断享受那种很棒的感觉。当有一天我不再需要看指定书目,把看不功利性的书又当成了任务,还定了周目标、月目标和年目标,没有完成任务又变成了压力和负担,然后老想着阅读任务,我就觉得累了。

  所以这个时候就很能理解史铁生在《病隙碎笔》中一段令人感慨的话:

  “我四肢健全时,常抱怨周围环境糟糕;

  瘫痪后,怀念当初可以行走奔跑的日子;

  几年后长了褥疮,又怀念起前两年安稳坐在轮椅上的时光;

  后来得了尿毒症,又开始怀念当初长褥疮的时候;

  又过了一些年,要透析,清醒的时间很少,便又开始怀念起刚得尿毒症的时候。”

  所以悲欢离合成对出现,是为了衬托“欢”与“合”更加难能可贵。如果你感受到了悲伤,说明快乐正在向你踏步而来。因为那些看似生活的苦,其实都是去看世界的路。

在人间读后感11

  早都听说,《人间有情天》是一本非常令人热血沸腾的书籍,这也让我情不自禁的走进这个世界。

  一个12岁的小女孩儿,非常的聪明,可是他的父母都是智障者。与众不同的父母,给这个小女儿带来的是更多的尴尬和孤独。但是他有一个非常能干的外婆,无时无刻的照顾她,关心她。可是外婆突然的去世给人小女孩儿上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也让她从此彻底崩溃了。她决定离开自己的家乡和姨妈一起去城市去生活,可是去之前一场暴风雨击醒了她,她感受到了父爱和母爱的伟大。决定留在家里享受这份美好的、青涩的阳光雨露。

  读完了这一本书,我认为这个小女孩儿非常的勇敢,坚强,让我学到了,不管我们的父母怎么样,他们的爱都是无限的.,我们要尊重孝敬父母长辈,也让我懂得了父母的爱很伟大。

  这本书让我懂得了父母对我们所做的任何事都是他们对我们的丝丝关爱。没错,就像虎娃的妈妈一样,虽然她不能使自己像别的母亲一样精明,但外婆说过:虎娃,你妈或许是个心思简单的人,但是她的爱也很简单,就像急速流动的河水一样,轻轻松松地从她的心里流出来。

  爱是什么?爱是永久不变,爱是无微不至;爱像什么?爱像火红的太阳,爱像宽广的大海;爱是谁的?爱是伟大的父母的,也是我们自己的。

  “人间有情天”这情天正是在爱的基础上,都要接受爱和给予爱,才能享受人间的晴天,爱生活、爱父母、爱自己、爱家人、爱身边一切美好的事物,人间处处有情天。”

在人间读后感12

  今天,我读了高尔基自传体小说第二部《在人间》。

  少年时代以及青年时代的故事。少年时,他并没有上学而在鞋店打工,由于长期重复着一件事,没有自由而一头撞在玻璃上到医院抢救。他的祖母怕再出意外就没让他继续干,回到了农村。而后回到农村并在森林里度过一段日子,磨练自己。后来他又决定到别人家学画画,却没想到,总被老妇人骂,那个恶毒的女人龌龊至极。最后,他又回到了家,后来,他又饱尝了世间的痛苦,从而激发了正义和对真理的追求。并决定上学。

  每当我读到高尔基却当学徒,却屡遭别人的挖苦、讽刺的时候,我恨不得跳进书里,对富人家里的每一个人大吼一声。不过,他也遇到了一些好人,比如说:船上的厨师,裁缝妻子……他们都热心的.帮助高尔基,教给高尔基用真理解决问题。船上的厨师当初就决定将高尔基教育成一个有教养的孩子。

  我们在生活中,也不能向那些富人一样,每天挖苦别人,要互相尊重。

在人间读后感13

  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堪称文学经典。读完这本精妙独到的词评,令人最有感触的,便是其中用三句宋词精妙概括的人生三境界了。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这第一境界便让我产生了共鸣。一夜萧萧,西风凄凉,意境似乎有些悲伤。独上高楼,极目远眺天涯路,这又是何等的坦荡!西风凋零了碧树,眼前的形势不容乐观,众多天涯路,我该走哪一条?这时就必须登上高楼,因为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站得高,才能排除干扰,不会被眼前飘忽不定的浮云所迷惑。这样,望尽天涯之路,看清人生的方向,才能确定好下一步做什么,决定好自己即将要走的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看清起点,找明方向,这将是一个成功的开端。

  第一境界所指的,是寻找天涯路的过程。而第二境界,则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心中有目标,眼前有方向,还缺什么?缺的是努力。好高骛远,光说不练,看清了路却懒得往前走,这算什么?没有实际行动,有再高的天赋,再好的计划又有何用?最后只能成为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努力一天两天,不足为奇,一年两年,才是难能可贵。尽管遇到困难,尽管“衣带渐宽人憔悴”,也要坚持奋斗,继续前进,因为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如果能够一直眼看前方不改变方向,衣带渐宽终不悔,这难道不是一种伟大的境界吗?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第三境界最为耐人寻味。世事无常,实现理想之路的羁旅漂泊最能磨练一个人的心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历了上高楼,人憔悴,冲破了无数的难关与考验,我们就会逐渐变得成熟,对事物有自己的认识与见解,知道自己要什么。众里寻他千百度,正是有了千百度的苦苦追寻,才有那蓦然回首时的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俗话说,功到事成,追梦路上,我们心中应该不急不躁,耐心等待。即使千百度的追寻未果,也能安然面对,坦坦荡荡。淡泊间,真正想要的就稳稳地握在手里了。这就是经历了第一、第二境界后才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成熟与淡泊。我想,这也是人生真谛与价值的体现。

  人生苦短,境界有三。《人间词话》中的的人生三境界之说,仿佛就是从宋词这片泼墨山水中辟出的世外桃源,给人以旷达,明朗的人生感悟。相信这三境界会成为我成长之路的启明星,带领我走向成功,踏入那最高的境界。

  iamcotent分割线

  几年前在陪谭总在彼岸书店喝茶时,闲来无事在书店里随意找本书读,看到叶嘉莹先生对顾随先生讲课的笔记《中国古典诗词感发》,本来只是想用几首熟悉的诗词打发一下时间,没想到读来酣畅淋漓,一下午看了大半,就索性买了带走了,书中对诗词的揣摩对我这种除了在小学、初中、高中后再没接受过更高语文教育的人是一个全新的角度,一时间心潮澎湃。书中多处引用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印象深刻,但最近几年看专业类的书多,看文学类的书较少,今年适逢读专业书有些瓶颈,厌书情绪上升,正好找来经典品味品味,果然药到病除。

  王国维先生不愧为国学大家,书不厚,酣畅淋漓,多处让人不由得拍腿较好。

  文中论文体兴衰更替:“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做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故谓文学者不如前,余未敢信。但就一体论,则此说固无以易也。”聊聊数语,道尽中国文学文体更替之缘由曲折,宋词到元曲也是一以贯之,文体之间有继承性、连续性,也有革新,才有中国古典文学的波澜壮阔,一浪又一浪。

  王国维先生对词推崇以“境界”分高下:“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由名句。”那什么是境界呢?“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无境界。”境界就是真情流露,有感而发,而不是无聊凑骚,“境界”二字着实精妙,读书笔记王国维先生的“境界”可运用到所有领域,合乎天理、地道、人性本真的就是有境界,否则就是无境界。以境界而分,王国维先生认为北宋的`词有境界,南宋无境界,南宋词人中,能和北宋并驾的只有辛稼轩一人。

  境界分造境和写境,即理想与写实两派,“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又道:“自然中之物,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论述实在精妙,“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就是理想与写实的交融的代表作品。

  境界又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而王国维先生似更推崇无我之境,这可能是因为无我之境需要忘我,需要的境界更高。

  境界有大小之分,但不以大小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但宏大的诗词似乎更容易得到读者的认可,苏东坡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读起来比“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肯定带感很多。王国维先生贬李清照、温庭筠之词似乎也有受境界大小的影响。

  有无境界,除了词作者本身的水平高低之外,与词作者的品格关系更大。“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永叔、少游虽作艳语,终有品格。方之美成,便有淑女与倡伎之别。”

  王国维先生根据境界,崇五代北宋之词而贬南宋之词,祖李煜、崇谢灵运、欧阳修、苏轼、秦观、辛弃疾而贬温庭筠、韦庄、柳永、姜夔。

  国学大家能根据自己的标准褒贬分明,而不是含糊折中,正应了文中所说“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虽然有些观点在后世看来有些偏颇,很多作者的很多作品也是一流之作,但能直抒胸臆、嬉笑怒骂间指点江山,读来让人酣畅淋漓。

在人间读后感14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所写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而王国维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学者,在中华书局精装本《人间词话》上这样评论:“晚清以来影响最大的词学美学著作。”可见《人间词话》的地位之高。第一次知道王国维先生是在高中老师说“词有三种境界······”的时候,但高中忙于刷题中,根本没时间看,后来在河北卫视的中华好诗词的节目上听到《人间词话》,在图书馆找了一下,却看见里面的文字,畏难放下。最后在老师布置作业的时候,才将其看完。现代文学家郭沫若曾说:“在近代学人中,我最钦佩的是鲁迅和王国维。”他还说:“他(王国维)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巍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的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可见王国维先生的影响之大。

  《人间词话》是在王国维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的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做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的诗话,词话一类作品的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然而事实上王国维却为这种陈腐的体式注入了新观念的血液,而且在外表不具理论体系的形式下,曾为中国诗词之评赏拟具了一套简单的理论雏形。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在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在人间读后感15

  首先没办法不批评这本书的排版。给读者阅读体验实在不好:大概是为了符合整本书排版设计的美观,图说与正文的文字仅是细微的区别,又由于本书图文并茂,但图说释义部分与正文并不直接相关,导致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总是跳出正文停顿一下,确认到底是正文还是图书,才能继续阅读下去,如果只注意排版的美观而忽略了读者可能会产生阅读障碍的问题,恐怕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把赵老师所写字句的价值埋没了。

  赵冬梅老师攻宋史,但她的《人间烟火:掩埋在历史里的日常与人生》这本书讲的并不仅仅是宋朝。总的概括,讲的就是古代中国人的衣食住行,行走坐卧种种生活琐碎。在历史研究里,大人物大历史一直都占主流位置,随着考古发掘成果越来越多,发现的文献材料越来越多,还有对历史视野与认识的转变,学者们目光开始下移,从古人的日常生活中寻找历史的细节,再通过这些细节,重新还原中国历史的面貌,有上有下,有大人物也有小人物,这样的历史图景,不是更完整可观吗?遗憾的是,基于历史研究的严谨原则,以史料说话,但史料大部分是“成功者”有选择性留存下来的(这也是历史一直都以大人物大历史为主的原因之一),如果老百姓们的生活不是不值一提,到底从哪里去寻找他们的历史并且为他们书写历史呢?

  依然要说明,在没有摄影技术的过去,图像也是重要的纪事工具,这种纪事有有意与无意之分,所谓有意,如皇帝要求宫廷画师为其画像,记录丰功伟绩,比如记录各国前来朝贡或互市人物,方便辨认;但不是所有的绘画雕刻都是用于记录,不少是创作者自由发挥之作,基于现实生活的情况下。因而我们在观看古画的时候,其实也能从中看出当时的社会心态与日常生活来,并且比手稿文字更直观。这便算是无意。但要从这些图像中了解古人的社会面貌与生活日常,需要对历史十分熟悉,且有全面的认识。这样被历史埋没的小人物们,才能被我们发现,讨论和喜爱。因此,此书归纳古人的日常与人生是“掩埋在历史里”,确实贴切。

  虽说古人的生活看似过得好实际又不好,但有情趣的逸事值得一提。比如我最喜欢的曲水流觞(这其实不算逸事了),并不是现在所见的在某个小庭院里一小片区域的小水渠,随随便便流个水,放个酒杯了事。曲水流觞是古人以文酒会友,吟诗作赋的雅事。在大自然环绕中,大家席地而坐,将酒杯从上游放入水中,让其随水漂流,漂到谁面前,谁就将其捞起饮尽,而后赋诗一首,其乐无穷。不过我对书中认为赵孟頫所画的《兰亭修禊图》(局部),最左边一人在伸懒腰这一点想与赵老师商榷。画中共6人,左1以一个我们今人日常伸懒腰的姿态站着,左2、3两位顾着放酒与喝酒,右1(书童)与右3的眼光朝左1看去,右3文人更像在聆听什么,右2看似准备下笔,实则耳朵也没闲着。仅如此推测,左1在吟唱而非只是站起来伸伸懒腰。

  当然,古文人的雅事哪里只有曲水流觞这么一个活动,烤肉,抚琴都是常有的。除此之外,农、工、商民也有自己的生活轨迹,最意思的莫过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虽然这张画当初是为了画给皇帝看,据说多多少少有些夸大盛世的粉饰),宋朝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活动一目了然。此书放了几个局部也特别有意思,正因如此图文并茂,历史的烟火气息透着书本弥漫到眼前。

  赵老师在书中给了我们一个启发。到底古代人间的历史有没有断层?没有。而且中国文化的延续,在餐桌,在饮食上。饮食首要依赖自然资源,依赖人口迁移(流动)与交流,又依赖加工制作技术,前二者依赖性比后者强,后者算是近现代时期才发展起来,它主要应对前二者对自然资源和大社会形势的依赖性。话又说回来,不管历史总是更迭着前进,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等这些人类基本需求,一直都在延续。

  时常自我感动于人间烟火这一说法。在我的.意念里,人间烟火,是一种美好与感动。

  看,据说多多少少有些夸大盛世的粉饰),宋朝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活动一目了然。此书放了几个局部也特别有意思,正因如此图文并茂,历史的烟火气息透着书本弥漫到眼前。

  赵老师在书中给了我们一个启发。到底古代人间的历史有没有断层?没有。而且中国文化的延续,在餐桌,在饮食上。饮食首要依赖自然资源,依赖人口迁移(流动)与交流,又依赖加工制作技术,前二者依赖性比后者强,后者算是近现代时期才发展起来,它主要应对前二者对自然资源和大社会形势的依赖性。话又说回来,不管历史总是更迭着前进,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等这些人类基本需求,一直都在延续。

  时常自我感动于人间烟火这一说法。在我的意念里,人间烟火,是一种美好与感动。早上刚出笼的蒸包,豆汁油条,热气腾腾,香气四溢,这是人间烟火;晚上一家人围坐一桌,热热闹闹共享晚餐,菜肴清淡却温情满满,这是人间烟火;远山微暮,荷锄晚归,一眼望见村子里的袅袅炊烟,有妇人高呼儿女乳名声声入耳,这是人间烟火。

  人间烟火,只见这朴素无华的四个字,便早已让人心生感动,温暖升腾。我总是久久感怀于这人间的美好,她们是那么的让我迷恋。生活中的烟火气息,总能让我日渐浮躁的心灵趋向平实,重归宁静的心境。

  假如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应该照进我们寻常百姓的日常与人生。北京大学历史系赵冬梅教授在近作《人间烟火》中,将古人的生活分割为“衣、食、住、行”四个片段,通过一个个图文并茂、沾染着人间烟火气的小故事,打捞那些虽代代相传却以碎片化面貌呈现、极易被湮没在历史尘埃的古人日常生活,让现代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般真正感受到历史的温度。

  民以食为天。在中国人看来,似乎没有什么事情会比“吃”更重要。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我们似乎很难想象远古时代的华夏先民曾经历过漫长的与饥饿做斗争的历史,然而,中国史书记载了千千万万饿死的人,他们无名无姓,只有一个冷冰冰的数字代替。整个华夏民族的饮食发达史,首要得益于食物种类的不断丰富与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在时间的推移中,中国人舌尖上的味道一点一滴丰富起来。

  多年前还在读大学时,有籍贯山西闻喜县的同学带来当地特产“闻喜煮饼”。那时的我并不知晋南民间所谓“煮饼”不是水煮,而是油炸出来的,同学也只笑而不语。从此,那个甜腻的味道让我这个吃货至今都不想再吃第二块。赵冬梅教授在书中将山西特产煮饼与古代的煮饼联系起来,讲述了饼这种主食在中国主食革命史上的地位,并借《世说新语》引出了曹魏时期“傅粉何郎”的典故,以及对沿袭至今的“北人食面、南人食米”的地域性饮食习惯的养成做了充分的说明。并通过《清明上河图》、《东宁梦华录》、《齐民要术》、《武林旧事》等或绘画、或典籍中记载的与饮食有关的记录,将古人的整个饮食结构变迁史向读者娓娓道来。

  缠足,是中国古代最大的陋习之一,即把女子的双脚用布帛缠裹起来,使其变成为又小又尖的“三寸金莲”。弓鞋就是当时缠足妇女所穿的一种小头鞋子,因鞋实在太小,时人又冠以“金莲”的美称,又因其多由罗绮绣成,又名“绣罗弓”。此后,为了满足男性的畸形“恋足癖”,也有女子主动缠足,抑或为了将自己标榜为不需要下田劳动的贵族小姐。因此,“三寸金莲”一度成为中国古代女子审美的一个重要条件。已知中国古代首位歌颂妇人三寸金莲的文人是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与赵冬梅教授一样,苏东坡的伟岸形象在我心里瞬间坍塌。

  宋人郭茂倩辑录的《乐府诗集》中,有一首诗讲道:“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生动刻画了一个少小离家的普通老兵由于在古代长期戍边,不得不忍受骨肉分离痛苦的悲惨遭遇。以今人的眼光看来,除了当时的戍边制度的不健全,古时交通工具的不发达也是造成这种痛苦的原因之一。哪怕因宦海沉浮而宦游在外的官员也同样,他们要么与老兵一样忍受骨肉分离之痛,要么让妻儿承受路漫漫且危机四伏的痛苦。

  在这本充满治愈温情的《人间烟火》气中,赵冬梅教授从古人的衣食住行、行走坐卧等微观视角,对古代历史中个体命运的真实境况进行了解读与关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没有枯燥地单纯讲述与记录历史的飞鸿雪爪,而是拣选了一些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典型案例,以故事的方式加以解读,展示出历史上客观真实的寻常生活,为读者开启了一个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日常生活的历史与文化的通道!

  一本《人间烟火》,也许不能完全展现华夏民族的日常生活。但我们可以从中领悟的是,每个生命个体的每天生活,都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不管它来自身体还是心灵。

【在人间读后感】相关文章:

人间亲情作文03-15

在人间的读后感05-19

《在人间》读后感02-17

在人间读后感01-13

在人间读后感06-27

《人间值得》读后感04-30

人间草木读后感02-04

人间值得读后感12-02

人间草木的读后感03-09

人间滋味读后感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