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家书》读书心得

时间:2024-07-02 08:13:53 读后感作文 我要投稿

《红色家书》读书心得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色家书》读书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色家书》读书心得

  《红色家书》读书心得 篇1

  红色亲情最能感染人,一篇篇红色家书就是一个个气壮山河的人生;红色亲情最能鼓励人,先辈们用鲜血书写了一个个惊心动魄的红色故事。"白马红枪"女政委赵一曼31岁英勇就义,临终前给儿子的遗书千嘱万咐"我的孩子要替母亲继续斗争";"虽死犹存烈士魂"的史砚芬在给弟弟妹妹的信中说:"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是光荣的.,是必要的……请你们不要因丧兄而悲吧!""只有武器握在手,可把细水变洪流"的齐鲁汉子刘谦初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望你不要为我悲伤,希你紧记住我的话,无论在任何条件下,都要好好爱护母亲!孝敬母亲!听母亲的话!"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奋进脚步也永不停歇。红色亲情激励我们唯有不忘初心、不懈奋斗,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品读《红色家书》,不仅使我的思想进一步得到净化,更加激发了工作热情。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仅要热爱生活、懂得生活,而且始终要追求和谐、健康、科学、文明、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要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强身健体,提升个人的生活情趣,才能永远以旺盛的精力去投入到工作中去,带领着全校教师迈步向前。

  《红色家书》读书心得 篇2

  阅读了《红色家书》这本书,书中的很多内容都让我十分感动。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个个年轻的共产党员在敌人的威逼下宁死不屈,“为国牺牲”成为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他们把自己想对家人说的每一句话、想表达的每一份感情,都用一字一句记录在信中。每一封家书背后,都是一段血泪交织的感人故事。

  夏明翰在狱中给母亲和妻子的家书给我带来的`印象尤为深刻,细细品味其中饱含的深情,不禁令我潸然泪下。面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大义,面对着小家与大家的艰难抉择,夏明翰毅然选择了洒满鲜血的革命道路,因为他坚信,祖国需要他,需要像他一样的人们去为之奋斗。革命需要牺牲,但革命终将胜利。他们举过的红旗定会飘扬在祖国的蓝天里!他那份对革命的执著和坚定,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是夏明翰英勇就义前在狱中所写下的诗。诗句直白地抒发了他对于革命满腔热血、不畏生死的壮烈情感。夏明翰不仅自己光耀千秋,这句诗也被无数后人传颂,教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整封家书字短情长,每个字、每句话都是那段红色革命洪流的历史见证。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今天强大的祖国和人民幸福安宁的生活。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我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少先队员,出生在新中国蓬勃发展的美好时期,虽然没有遇到像以前那样残酷的战争,可国与国之间在和平时期综合国力的竞争却一直存在。现在国与国的竞争是经济的竞争、国防的竞争,更是知识的竞争、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我们也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只有学习更多的知识,长大才能报效祖国,成为国家的栋梁。时代不一样,报效祖国的方式也不一样,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从现在开始我要努力学习,不断超越自我,将来回报社会。

  我时刻铭记:是革命先烈们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才换来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要加倍珍惜,努力守护他们的革命成果!

  《红色家书》读书心得 篇3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没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我相信大部分人都听说过这句话,这是革命烈士夏明翰临刑前的就义诗。临刑前,他在狱中分别给母亲、妻子和大姐写下家书,三封家书字字令人动容,让人潸然泪下,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他给他母亲写的家书。

  夏明翰烈士短暂而光辉的一生,深受他母亲的影响。她思想开明,注重培养孩子的正义感、爱国之心。夏明翰在给他的妈妈的`家书中写道:“你用慈母的心抚育了我的童年,你用优秀古典诗词开拓了我的心田……亲爱的妈妈,你和他们从来就是格格不入的。你只教儿为民除害、为国除奸。”掩卷沉思,我不禁想到自己的妈妈这些年对我的谆谆教诲,无论是平时的为人处事还是学业的指导我也要感谢我的妈妈。

  记得有一次,爸爸出差,妈妈要加班,给我布置了一些作业,可我倒好,一看电视就看过了头,把所有的任务忘的一干二净。妈妈下班回来问我:“作业写好了吗?”写……写好了”我心虚地回答。我心里害怕妈妈劈头盖脸一顿打骂,低着头不敢直视妈妈的眼睛。妈妈对我说:“把作业拿给我看看。”我当时就慌了,硬着头皮把没写完的作业拿给了妈妈,她的脸从红色变成了青色最后彻底黑了……后来,我听爸爸说,那天晚上妈妈特别难过,还偷偷的哭了。

  读完夏明瀚革命志士的红色家书尤其对母亲的家书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妈妈每一次的“教育”都充满着对我的爱,都是为了我好。这三封家书都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其中给母亲的家书中,每一个字中都包含了对亲人的万般不舍和对母亲谆谆教诲的感恩,作为新时代的少年,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材,我会以这些革命先辈为榜样,在家孝顺父母、谨言慎行,提升自己,在外树立榜样、时刻保持积极的心,争做优秀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红色家书》读书心得 篇4

  近日,有领导向党员干部推荐《红色家书》一书,并发出号召:“每位同志都要认真读一读”。我怀着崇敬之情阅读了《红色家书》,竟不能自已徒然泪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革命先烈在战乱年代留下饱含深情的墨笔和背后的动容故事都真真切切的感动着我。

  一封封家书中,有对父母“望爹娘,休把儿挂念,养玉体,度残年”的牵挂,有对妻子“我用全部精神为革命而努力,没有和你享过一日的安闲快乐的日子”的愧疚,有对子女“继续我的光荣的`事业”的叮嘱,有对亲友“切不要因燕雀之讥或怙惜之爱,痛哭不已,致伤德体”的安慰……真豪杰未必无情,革命先烈对亲人挚友的真情流露,却没有悲天怜人的伤感,在字里行间依然能感受到“共产主义事业终究要胜利的——到那天我们会在九泉之下开欢庆会”的必胜信念。即使面对敌人的屠刀也是从容不迫,“为求主义实现而奋斗,为谋群众利益而牺牲”,这是舍小义就大义的家国情怀,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初心使命,是共产主义者锤炼出的坚定信仰。正是由于无数共产党人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挺身而出,舍家忘我,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才有现如今祖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人民幸福安康,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

  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更要以家书为镜,从民族脊梁的呐喊中坚定信仰,从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一要心中有党。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筑牢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根基,无数仁人志士对党的事业前赴后继,唯有共产党才能带领我们走向富强, 对党的宗旨、主义和理想深信不疑,对党的政策、路线和方针坚定贯彻。二要一心为民。古人尚有云,“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就要以人民的利益论好恶、定是非,沉下身子多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解决人民疾苦、回应群众期盼,真真正正成为“人民公仆”。三要心存敬畏。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在复杂的社会中抵御灯红酒绿的诱惑,知道红线在哪里,知道什么事情不能做,知道什么人不可交,做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敬畏党纪国法的人,才能成为人民群众欢迎拥护的人。

  《红色家书》读书心得 篇5

  自记事起,便是摸着厚厚的族谱,皱黄的纸页,有些边角上墨色已经晕染开来了。那时会觉着,这恐怕是我见过“最老”的文字记录了吧。但古老厚重的气息是当时的我不可体味的。

  直到前些年我再从长辈手中瞧见它,我开始有些明白,那不仅仅是留下一些名字,苍淼的笔触下,记载的是一段岁月,可凝望的是一人一生的精神。

  文字本身是不具备力量基础的,它并不似灵动的生物,可以宣泄活跃之美,也不像山川树木,体现静默的伟岸,但它,作为传承,交流的载体,随着历史的`推移,一次又一次地记录了那些力量爆炸,思想喷发的阶段。

  前些日子,借由五·四之际,和伙伴一同参与了上级组织的红色家书诵读活动。初来或觉仅是场单纯的朗诵活动罢了,可随着对家书的行行解读,句句揣摩,字字诠释,越发觉得,这完完全全的是一场精神洗礼,沐浴在这种纯洁的感情里面,似乎是自己的感情也会得到升华。

  篇篇家书,大凡在百八字,多则上千。文虽短,情确长。

  牢锁、深墙。

  我仿佛能够看见,漆黑的夜晚,寂静阴森的地牢,风阴冷地嚎叫着,树叶的沙沙声像是死神逼近的脚步。午夜时分,执笔从容,外面寂静的可怕,仿佛黑暗要吞噬一切,可期待黎明到来的炙热却始终盘旋、闪耀、跳跃在他们的双眸!

  刚骨、柔情。

  他们绝不知道,此刻,他们为后世镌刻出多少贯穿时空的力量。对党的无限忠诚,对革命胜利的无比坚定,对父母爱人的万千不舍。

  王孝锡“自古英雄多患难,岂徒我今然!”,吉鸿昌“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史砚芬“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是光荣的,是必要的。”…

  满腔热血,浩然正气,慷慨赴死,气节永存。

  翻看家书,一纸空白入帘,先是一楞,随即倒是不觉泪目了。陈毅安,一封无字信,一生未了情。

  “我怕听流水澎湃的怒潮声,也怕看船头晶晶似的明月,更怕听旅客中谈论青春年少的乐趣,生别离的悲哀。”

  放在如今,这或许便是一位感春伤怀的“诗人”生出的哀愁。可这条从上世纪传递过来的情愫,却承载着战火的记忆,也饱含着理性的纯情。身处那样的年度,为了革命事业的胜利,为了极好时代到来,他放下了。谁人无父母,谁人无爱慕,此刻便犹显心酸痛楚,却更令人心生敬畏。

  一个人的家书,承载着写信人的真情实感;一群人的家书,则承载着一个时代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信息。生逢盛世,我们更要缅怀先烈,居安思危。

  诵读红色家书,追忆历史烟云,传承红色力量。理想之火不灭,信念之光不熄!

  《红色家书》读书心得 篇6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的遗孤夏芸回忆说,这是谢觉哉同志1960年到长沙看望母亲郑家钧时当场题写的,表达了他对亲密战友的怀念。“千里赤云寄相思”。后来夏芸才知道,自己的`真名叫夏赤云,意为红色的云彩,那是父亲在她刚出世时给她取的名字。经毛主席做媒,父亲和母亲在1926年结婚,当时战友送了一副“世间惟有家钧好,天下谁比明翰强”的对联。后来,得知丈夫遇难,郑家钧极悲痛,写诗祭夫:“不存白骨精神在,革命还有后来人。”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纵观《红色家书》系列专访,亮点频频,新意迭出。诸如,焦裕禄“当人民的孝顺儿子”;袁国平“以殉道者的精神为革命、为国家、为民族服务”;陈潭秋“受命于危难之时”视死如归;周恩来胸前一直挂着“为人民服务”的胸牌,“不搞特权,不留骨灰”等等,都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然而,反观当下,少数干部却不是这样,他们的所作所为与革命先辈的伟大风范形成巨大反差。在新形势下,一些人经不起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物欲横流,信念动摇,丧失根本,“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组织信个人”,烧香拜佛,抽签打卦,迷信风水,走火入魔,甚至“一边烧香拜佛,一边腐败”,美其名曰:“权有多大,利就有多大”,让人匪夷所思。特别是受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党亡政息的影响,一些党员产生信仰危机,对此我们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红色家书》读书心得 篇7

  繁业傍身,吾心实感累乏。偶得《红色家书》一册,原欲草草飞翻,奈何此书底蕴浓郁绵长,不由令吾深陷其造之氛,以致反覆浏阅。览尽此书,时或疾首蹙额,痛叱死贼,时或涕泗横流,伤哀烈士离亲,时或正色端容,铭刻革命言誓。众学友见之,皆笑吾痴醉。然今借回肠荡气未弭之际,吾属此文,聊表心衷,抒引胸臆。

  初读,吾多重书之所载,尔后得三感。

  一感先烈视死之凛然。奸敌理智之丧落,良善之埋湮,欲火之炙烤,驱其暴刀凌空铡斩,却冷对绍南君“刀放头上不胆寒”。枪声绝情四作,雅声君自白“饮弹从容向天啸,长留浩气在人间”。惨遭割舌,竞西君殊无降意;身怀骨肉,云霄君或有柔情。狱中《带镣行》,“镣声何铿锵”“我心自安详”。赴死《红旗歌》,耳膜震颤,情怀激荡。诸士之慷慨就义,吾后生诚敬之佩之。

  二感先烈含情之深蕴。谁人不为儿女,谁人不为父母。然国之有难,衰颓凋敝,亟需扶危以重焕华辉。纵万般无奈,惟舍小家顾大家此一举。任“双亲堂上悲,儿女牵衣涕”,仍“断袖出门去,奋臂赴沙场”。此孝锡君之舍。“儿女的深情早已在利害计较的冰水中淹死。”此毅安君之舍。“胞兄又何如,阶级敌仇视。”此殷夫君之舍。自古忠孝难两全,而今家国痛断择。诗咏君言出世所不能放心者为白发双亲未能奉养,托长兄代为尽孝,古怀君言勿以死耗空悲切,劝爱妻另嫁夫郎,一曼君言未尽母责落洒缺憾,勉儿自当奋强。诸烈士之丰蕴心怀,深浓情曲,潜于字文几间,教人拾获,百感集心,一度动容泣涟。此等家国大情怀者,曷不亲之,爱之?

  三感先烈志节之毅坚。身坠囹圄,心追光明。鼓噪鸦声奈若何?浴火凤凰终涅生。鸿昌君刻字石狮唤民醒,志敏君临死仍析革命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二十字绝命诗道尽明翰君之志节。其喊呐摇天撼地,振其弟妹相继为国捐躯。“荣儿体强,将来似可使学军,以继吾志。”诉尽亨瀚君为父之宏愿,其信仰之坚挺昭昭明见。家书多封,诸烈士皆自谓捍守真义,多劝励妻儿延继未竟事业,无稍动摇战胜决心。其志刚若磐石,令所闻之人俱信之,续之。

  再读,吾思援深。跨越空间,无顾生死,引绳以连结曩昔今朝。吾诚叹慨先辈生平之壮丽动魄,以鲜血铸今和平,以清贫凝今饶裕。倘无若先烈这般丹心赤子,何能展中国复兴富强历程?吾深自幸庆,谢身免战乱之苦,体无穷乏之忧。然科技猛进,资讯爆炸,新时代之我少年,多自幼触物繁甚,物欲滥泛。未知苦为何物,遇难畏葸避缩,可胜道也哉?况今之苦视于先辈之苦,弗如远甚微乎似尘。吾辈诚当习诸烈士临危之勇锐,爱亲之深情,立志之坚毅。理应奋起高飞,潜心研学,胸怀华夏山川丘壑,足踏先辈报国之衢,谨浸红色情结,翱翼祖国蓝天!

  言尽矣,意无穷。犹百脉激涌,气血沸腾。悠悠苍天,其何人哉!

  《红色家书》读书心得 篇8

  以悲恸、追思、崇敬的心情,细细捧读这一封封满含真挚情感的家书,尤其是在抗日和解放战争那段残酷的岁月里,那一封封家书就是一段段真实的历史,记录了以写信人为视角的艰辛革命历程和残酷革命斗争。谁说革命同志没有情感,只是,在驱赶黑暗、追求光明的革命道路上,他们隐藏了最柔弱的那部分,在解放全中国这个坚定的理想面前,他们"无情无奈"地"舍弃"了小家,而《红色家书》告诉我们,这一帮可爱可敬的革命者,他们内心有着对亲人最无比的思念及愧疚。正如信中写道:"谁无父母,谁无儿女,谁无情人,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仔细想想,相较于他们的磨难,我们经历的挫折算得了什么,相较于他们的付出,我们做出的贡献又算得了什么。

  五十余篇的家书,更像是对心灵的五十次洗礼,而最让我触动的,是陈觉写给妻子赵云霄和赵云霄写给女儿启明的遗书。已为丈夫和父亲的我,是多么能理解陈觉对妻儿的爱恋、不舍。当时赵云霄已有身孕,陈觉自知即日便要被处死,写下了给爱妻的最后一封家书。"以前我们都不相信有鬼,现在则惟愿有鬼。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并蒂莲,夫妻恩爱永,世世缔良缘".字里行间,透露的全是对妻子的切切之爱和恋恋不舍。两人在苏联求学从相识、相知到相爱,形影相随。然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党和国家需要他们回来进行反抗武装斗争。陈觉和赵云霄毅然决然回国,把革命理想摆在首位,甚至,"及去年返国后,你路过家门而不入,与我一路南下,共同工作",他们接受了去湖南醴陵(陈觉的家乡)的工作任务。直至被捕,他们都没有住在近在咫尺的家。是怎样的.一种革命情怀,可以让自己抛却富裕生活而困苦,抛却家庭而不顾,我想,这就是崇高执着的共产主义信念,为了人民而忘却自我,为了国家而抛弃所有。

  再来拜读下云霄同志在昏黑的油灯下写给女儿的泣泪之作。作为一个柔弱的女子,刚当上母亲,没有别人的幸福和喜悦,却要与尚在襁褓的骨肉永别,这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是何等的残忍。"小宝宝你是个不幸者,生来不知生父是什么样,更不知生母是如何人,你的母亲不能抚养你,不能不把你交于你的祖父母来养你,你不必恨我!",此刻,想到要与幼女永别,赵云霄只有无尽的愧疚与不舍,她多么想陪着小女长大,教她学问知识,让她在母亲的庇护下健康成长。可是"你是不幸者,你是世界上的不幸,更无父母的可怜者。血泪而书。"作为母亲护犊天性,即使是再不舍,即使是再愧疚,赵云霄依然没有叛党,出卖同志,毅力是多么的坚定。我想,在她与陈觉加入共产党那一天起,她就把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了党和国家,对自己没有丝毫保留。

  读到这,我眼间强忍的眼泪再也忍不住流下来,这不仅仅是感动,更多的是心灵强有力的震撼。在绝望的环境下依然对生死表现得从容淡定、对党的事业的坚定追求、对亲人的挚爱与不舍,这就是革命者人性的光辉。今天的我们,再读这些家书,要重拾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景仰革命时代先驱们的牺牲精神,永远不要忘记那些为我们今天幸福生活而付出鲜血和生命的先烈们。

  《红色家书》读书心得 篇9

  家书是维系亲情的纽带,千百年来承载着人类独有的生生不息的血脉恩情,是至亲骨肉的贴心话。“家书抵万金”源于她书写于“烽火连三月”的战争年代。而《红色家书》,更是在紧张的革命战争中将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付诸笔端,或柔情似水,或豪情勃发,于战火记忆中承载着殷切的思恋与絮絮的嘱托。家书虽无太多华丽的辞藻,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大爱,在品读时,却时时震撼冲击着我们的心灵……

  于《家书》中,我读到了血浓于水的亲情。冷少农牺牲时年仅34岁,在致其母的家书中说到“照理我应该把家庭中一切的责任负起来,努力地去完成我一个好儿子、好兄弟、好丈夫、好父亲的事业……这样我才能稍稍尽一点忠孝,这样才不算忘恩负义!”同样。杨洁写给儿子的家书中谈到的“世道,艰苦奋斗才是出路,幼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好运气,总是落在有本钱的人身上”。让人不禁感觉到,这就如同我们的父母日常在耳边叨叨,你当努力勤奋、脚踏实地一样。此刻他在我们心中也不仅仅只是一位革命英雄,更是一位殷切叨念儿子,激发儿子能做一个有用之人的普通父亲!再有,熊亨瀚在给妻子的遗书中第一句“余将别汝与父母兄弟去矣”,单就这与亲情不得不决绝的一句,就足以让人泪流满面。

  于《家书》中,我读到了情深悱恻的爱情。《我在最后的一刹那,是念着你的名字》,刘愿庵在就义前写给妻子的遗书中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与情深,但是更多是对妻子的期望。又如,王一飞写给妻子陆缀雯的信,向妻子表达了无比的关怀与爱恋,展现了革命者感情的细腻与真情。可是为了革命事业,他毅然放弃妻子朝夕共处的生活,奔赴革命的最前线。周恩来写给邓颖超的信中,也不仅有离别的思念,更有工作的支持,比起花前月下的爱情,多了一份令人敬仰的成熟而深沉。这一封封的家书,让人不禁感受到了革命夫妻之间相互帮助平等和谐的高尚境界,更让我们领略到了革命前辈们伟大而无私的爱情观。

  于《家书》中,我读到了肝胆相照的友情。革命者从来都不是孤独的,因为他们有太多志同道合的兄弟姐妹并肩前行,他们一路相互鼓励、相互扶持。吴宪猷在给同志的信中,叮嘱“要努力的学习革命工作的'经验和理论。我们工作必须要有理论,但必须要在革命工作中求得”。高君宇在写给石评梅的信中,鼓励他自信,让他用自己的力量破碎一切的不满,抢上前去迎未来的文化罢!在血缘上,他们是亲人,在革命的道路上,他们更是情比金坚的同志。

  于《家书》中,我更读到炙热可感的爱国情。“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读到这句时,让人不禁热泪盈眶。刘伯坚在他生时是不断追求中国新的出路,追寻他心中和平、幸福温暖的中国,而牺牲时他也是无悔的、慷慨就义的,为了他心中的信仰,为了他心中期望的新中国!同样是冷少农,深深明白自己为人子为人父为人夫责任的同时,在自己备受亲人恼恨弃绝自己时,依然坚定自己的信仰和希望,体及人民。“我是把我的孝去孝顺大多数痛苦的人类,忠实地为他们努力,同时我也是为社会豢养出来的一个分子,我受社会的恩惠也很多,所以我不敢对他忘恩负义。我当为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尽心竭力”

  掩卷《红色家书》时,攥着亲情的温度,举起爱情的火把,脚踏友情的力量,胸藏爱国的情怀,后来的我们应该觉得是幸福和幸运的,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先辈们为之奋斗一生并献上宝贵生命而得来,和平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新时代。先辈们的真情大爱,年轻一代的我们应当传承和发扬,书写属于我们的伟大时代!

  《红色家书》读书心得 篇10

  “家书”其外形和材质大抵不过是几页纸罢了,但蕴含于其中的重量可不是几页纸所能承担的,其凝聚于其中的情感,足以抨击人心。

  当我第一次拿到这本书时,便被它大红色的封面所吸引。红色,一个多么美好又多么引人深思的颜色啊!为了它有多少人甘愿付出汗水,青春乃至生命!为了它有多少事令人感叹至极,铭记于今!为了它又有多少时间在长河中划下一道深深地记号!但当它在空中缓缓升起,最后飘扬飞舞时,它被世人所知晓,被世人所铭记,被世人所敬仰。这大红色啊!跟血一样的红啊!在历史和如今的链接中,它到底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而答案就在我眼前的这本书中。我慎重地将他翻开,生怕损坏了一样,瞪大眼睛仔细地阅读那一行行感情真挚的铅字,直到读完一刻也不敢放松。读完后,许久,我默不作息。

  我轻轻地闭上眼睛,脑海里闪过一封封书信的画面,书信的主人各不相同,主人的相貌也各式各样,但他们的眼神却是一样的。他们从长度大小厚薄各不相同的眼睛里折射出相同的光,那光好像是一把火,在眼睛里熊熊燃烧,在黑暗中跳着赤色的舞蹈。亲情、爱情、友情这些人之常情在一封封家书中发光、放大,而这些光似乎交织在了一起,变得极其闪耀,射穿人心,这就是家国之情。这种伟大的情感在这些伟大的革命烈士中体现地淋漓尽致。乡书中的革命烈士夏明翰,他为中国革命事业牺牲了青春、牺牲了爱情甚至牺牲了生命!他在给同为革命战士的.妻子郑家钧的家书中写道:“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这是怎样的凌云壮志?又是怎样的赤胆忠心?面对他的志向我们敬佩不已;听说他的命运,我们又不禁潸然泪下。

  “自古忠孝难两全”,不又正好是为这些烈士们唱出的壮词吗?多么令人痛心和惋惜啊!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一位位青年才俊为祖国奉献青春,一位位丈夫、妻子、儿女、父母为祖国燃烧生命。他们的鲜血化为国旗上的一缕红在东方初升的太阳下闪闪发光。同时,我又为他们感到高兴。毕竟,他们所奉献的事业终是扬起了!他们所一生至死、无比殷切的中国终是立足世界之林了!他们的名字也将载入史册,流传千古。作为新青年的我们应该承红色精神,不断学习、进步,长大后回馈社会,报效祖国。

  梁启超先生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那么,来吧!新时代的青年们,让我们一起扬起我中华之富强!

  《红色家书》读书心得 篇11

  无意间翻开《红色家书》,没有按照以前读书先看目录的习惯,随意的翻了翻,看到“邹子侃”的这个名字时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当看到书中信件的主题“宁死而不求虚伪、卑污、罪恶的自由”这句话时,一股浩然正气向我袭来,引领我想要进一步了解写信人以及他的故事。

  邹子侃同志写这封信时身处囹圄,其父为他疏通关系进行保释,但他却宁死不屈服,表示“大丈夫头可断,志不可屈”,只求灵魂洁白无瑕,不愿意向反动派低头悔过换自由,用生命诠释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书信中邹子侃流露出对父母、亲人的愧疚与不舍,但为了国家、为了革命他把个人情感放在身后,断然舍生取义,还嘱托父亲要督促弟弟妹妹用功学习,将来投身到革命之中,这是怎样的一种家国情怀。

  他在写这封信的时候年仅19岁,在我们看来他还是一个孩子,可在他心中,革命的火种、共产主义的`信念却早已根深蒂固。读完邹子侃给父亲的书信,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心情久久不能平复,30多度的酷暑,却全身泛起了鸡皮疙瘩。

  置身新时代,我等必须向先烈学习,坚定信念,克服万难,一起谱写民族复兴新篇章。

  《红色家书》读书心得 篇12

  花了几天时间,含着眼泪读了《红色家书》。发现好多烈士遗书都是国家一级文物,无比珍贵。烈士的家书虽然集结成文档有两百多页,但我想,一定只道尽了他们心中所想的千万分之一,更有太多的烈士没有机会留下遗言和家书。捧着这字字用鲜血和生命凝结成的家书,无限的悲恸和感动撞击着我的心。

  生在先烈们为我们创造的和平、幸福年代,没有经历过那个黑云笼罩、波澜壮阔的岁月,没有体验过囚室炼狱生活,更不用说身受过酷刑,但是我们有热血有良知,还是能感受到烈士们炽热的心怀。

  看遗书是格外心痛的。家书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啊,哪一个生命不想长命百岁,当多少人渴望的高官厚禄的诱惑放在面前的时候,当自己一旦离去父母儿女将无所依靠的时候,却有这一些仁人志士选择了慷慨赴死。熊亨瀚因从军而牺牲,还愿意儿子从军“以继吾志……夙励救国之愿。”多少烈士一生的大愿就是救民于水火,救国于危难,建立一个新的.中国,即使自己倒下了,还愿意自己的孩子冒着炮火前进。

  《红色家书》中收录了好多写给孩子的书信。很多烈士为了革命漂泊无定,孩子只能送人,托人寄养(如陈潭秋烈士信中所写),最后又不得不面对和孩子生离死别。其中赵云霄烈士写给女儿“启明”的信,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赵云霄怀着失去丈夫的悲痛,生下孩子,准备赴死,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不能养育孩子长大。同为孩子的母亲,我留下了眼泪。她究竟是多么爱孩子,她还为孩子写了诗歌《铁窗摇篮曲》。结果查找资料发现烈士本人的尸骨不知下落,这个叫“启明”的女儿,也因为监狱生活伤了身体,九个月时就去世了,可以说一家三口都为革命牺牲了。不管是母子之情,还是烈士对革命的忠诚,感人至深。

  以前看《风声》被电影中最后一段烈士留下遗言感动,“我身在炼狱留下这份记录,只希望家人和玉姐原谅我此刻的决定,但我坚信你们终会明白我的心情。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而今天这些真实的家书更感动我。钟志申写:“可能无出狱希望,这并不可怕。当我入党之时,就抱定视死如归的意志。我认定,共产党一定会胜利,革命一定会成功。我牺牲生命,把一切贡献于革命,是为了寻找自由,为了全国人民求得解放。”史砚芬写:“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他们献出了全部,忠贞不屈,矢志不渝。

  一封封家书,说不尽的对生命的珍重,也说不尽的对人民对革命的爱,更是无法用言语道尽的对共产主义的忠诚,无法用雷霆之力撼动的革命意志。《红色家书》值得我留在身边,反复认真阅读,用书中的精神引领和鞭策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红色家书》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红色家书》读后感12-16

红色家书读后感03-30

《红色家书》读后感15篇(优秀)06-15

《红色经典》读后感02-16

傅雷家书的读书心得02-09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经典]07-28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04-30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06-13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精选】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