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脉》读后感

时间:2024-06-17 17:31:14 读后感作文 我要投稿

《中国文脉》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文脉》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文脉》读后感

《中国文脉》读后感1

  最初对余秋雨老师的印象,是在前些年的央视歌手大赛上,他作为文化课考官,在评点歌手答题的同时,为我们普及了很多文化历史知识,当时很多听不太懂,只是觉得他出口成章,各种文学典故信手拈来,让很多人崇拜至极。

  后来,读了他最有名的《文化苦旅》,似乎读懂了几分他的苦心,他对于中华文化是如此的热爱如此的维护,一心想推广开来,可是在当今这个人心浮躁一心向钱的社会,他所做的就像是对着大海呐喊一样,声音被隐没在海浪里了。

  但是如果有越来越多的人,一起为民族文化呐喊,一起为保留我们灿烂的精华而呐喊,可能这些声音就能汇聚成强有力的音符,能穿透海浪传播到四面八方。

  这篇《中国文脉》,余老师是依照历史的顺序,为我们一一清点每个阶段最伟大的文学家。

  从《诗经》的吟唱开始,中国文化开始上路,历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伟大的'诗人和瑰丽的文学作品。首先,在先秦诸子中,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庄子、孟子;第二等级:老子、孔子;第三等级:韩非子、墨子。

  而余老师认为屈原是整个先秦时期的文学冠军。汉赋的成就相对最弱,幸好还有占据历史性学至高地位的司马迁和《史记》。

  魏晋文脉,分为三段,第一个在战火硝烟中接续文脉的,是曹操。有很多成为熟语的诗句都是出自他的手笔,例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他用干净朴素凝炼的笔墨,以开阔的气势来写宇宙人生。第二段,是阮籍,嵇康两人,真正称得上“魏晋名士”。第三段的主角,陶渊明,他以自己的诗句展示了最鲜明的文学主张,戒色彩,戒繁复,戒深奥,戒典故,并创造了一种以“田园”为标识的人生境界,成了一种千年不移的文化理想。陶渊明为中国文脉增添了前所未有的自然之气,洁净之气,淡远之气。本人也是最喜欢他身上这种悠然淡定的超然气息。

  唐代文化上的繁荣,留下最壮丽的一篇。余老师心中唐代诗人的前四名,当属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唐代的文章,写的好的当属韩愈和柳宗元。

  宋代文脉的首席,让给了苏东坡,他是一个全才,诗、词、文、书法、音乐、佛理,都很精通。尤其是词作、散文、书法三项,皆可傲视千年。排在他后面是是辛弃疾、陆游和李清照。

  及至元代,诗歌、散文不值一提,但戏剧的出现,弥补了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的一个重大缺漏。关汉卿、王实甫的出现,让中国可以立即在戏剧上与其他文明并肩而“毫无愧色”。明清两代五百多年,中国文脉严重衰弱,还好有一部《红楼梦》以世界性的高度存在着,慰抚了五百年的荒凉。

  中国近、现代文学,成就较低。现代作家之中,真正懂文脉的也就是鲁迅。

  现代如此荒瘠,如何重新推进中国文脉?余老师说,首先领略两种伟大——古代的伟大和国际的伟大,然后重建自己的人格,创造未来。每个试图把中国文脉接到自己身上的年轻人,首先要从当代文化圈里逃出,滤净心胸,腾空而起,静静地遨游于从神话到《诗经》、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苏东坡、关汉卿、曹雪芹,以及其他文学星座的苍穹之中。

  然后就有可能成为这些星座的受光者、寄托者、和期盼者。

  我们在等待……

《中国文脉》读后感2

  余秋雨先生说,中国文脉,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

  这种潜流,在近处很难发现,只有从远处看去,才能领略大概,就像那一条倔犟的山脊所连成的天际线。正是这条天际线,使我们知道那个天地之大,以及那个天地之限,并领略了一种注定要长久包围我们生命的文化仪式。这股潜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官方主流;不是民间主流;属于文学,并不从属于哲学学派;虽然重要,但体量不大;并不一以贯之,而是时断时续,断多续少;对周围的其他文学现象有吸附力,更有排斥力。

  就个人而言,不经过教育,何能自由取用?

  余秋雨进一步说:“如果不分高低,只让每个时间和空间的`民众自由取用、集体“海选”,那么,中国文学,能选得到那位流浪草泽、即将投水的屈原吗?能选得到那位受过酷刑、耻而握笔的司马迁吗?能选得到那位僻居荒村、艰苦躬耕的陶渊明吗?他们后来为民众知道,并非民众自己的行为。而且,知道了,也并不能体会他们的内涵。因此我敢断言,任何民粹主义的自由海选,即便再有人数、再有资金,也与优秀文学基本无关。”

  这不是文学的悲哀,而是文学的高贵。今天,我们回望历史,那些在云雾中隐约可见的山脊是什么呢?

  “文脉的原始材料,是文字。汉字大约起源于五千多年前。……王朝谱牒,甲骨文和金文……终于听到声音了,那是《诗经》。《诗经》使中国文学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稻麦香和虫鸟声。这种香气和声音,将散布久远,至今还闻到、听到。”

  我们看到了,背靠着一大批神话传说,刻写着一行行甲骨文、金文,吟唱着一首首《诗经》,中国文化隆重上路。其实,这也就是以孔子、老子为代表的先秦诸子出场前的精神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楚辞,再到秦汉时期的大一统与书同文对文学的影响,汉赋及'无韵离骚'《史记》,魏晋时期的三曹及'竹林七贤'等文人雅士的诗作文采,再到唐宋诗词,元曲及明清小说,一气呵成,使历史与现实相沟通,文理与形象相交融。

  余先生说:“寻得这股潜流,是做减法的结果,……减法更为重要,也更为艰难,减而见筋,减而显神,减而得脉。”然“得脉者难得知音”,所以,余先生只能深深一叹,他主张“在目前必然寂寞的文化良知领域,应该重启文明之思,重开严选之风,重立古今坐标,重建普世范本,这样,文化的复兴才有可能。”

  余先生身体力行,为中国文学把脉、梳理、分类、总结,虽有不尽完美之处,但表现出来的中国精神,让人为之感动。作者:陈晓光

《中国文脉》读后感3

  我平时读书,喜欢挑作者,喜欢挑书的封皮。一次朋友聚会,朋友提起一位作家——余秋雨。聚会结束后百度了一番,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他的《中国文脉》,屏幕上,黑色的封皮,厚重典雅,配以一簇大红的零星碎片在左下角,撩拨着我的心,当即拍下了这本书。

  书中,余秋雨先生追溯了我国古诗的源头——《诗经》,还谈到了诸子百家中的老庄孔孟,从裁体上来看还赏析了楚辞、秦碑、汉赋等;然后纵横大唐诗文,点评南唐李煜,盛赞了宋代豪放词风及爱国情怀。随后,他论元杂剧、明清小说,最后来到近现代,回望了王国维、陈寅恪等学者。这一路写来,就像一把梳子把中国杂乱的文学史按年代、体裁及历史作用清晰地梳理开来,让我的脑中的历史文学知识立即呈立体状。

  作者纵览历史,回望过往,从甲骨金文,一直写到清代和近代。写了汉字之于其他语言的不同之处。它的书写是一种集体人格程序,有风范和表情,不仅是集体的审美,更有韵致,推进了文化的美学品格。汉字千年,历久弥坚,汉语魅力,当并不只遣词达意,更须在用典引文、在修辞造境之上。

  从猜测皇帝到感悟神话,然后写殷墟甲骨,考古记事。回溯了黄帝和炎帝的时代,他列举了很多史家对于上古中国历史的质疑,认为华夏文明皆是外来,或者,认为上古根本不存在什么三皇五帝,都是后人的神话传说。

  以我的学识,读起本书来觉得有些费劲,但却有一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感觉。我通过阅读本书,再次亲近了中国历史。在品读《中国文脉》的过程中,似乎能从余秋雨先生的文字中听到中国古人的呼吸,感受到他们身上的体温。循着这条脉络,我感觉自己好像在探寻自己生命和文化的`源头。

  余秋雨先生说自己想通过梳理中国文化的脉络来重塑人格,我想他做到了,对于我而言,我读过他的这本书后就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精神像被一位高深的长者智者引导着,忘记了眼下的喧闹与物欲,忘记了世俗的纷扰,只想徜徉于中国文化的洪流中,去感受、去思索、去探寻、去收获,这应该也是在重塑自己人格吧!

《中国文脉》读后感4

  中国文脉,好大的气派。读完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一书,我长时间沉浸在一种感动和震撼之中。

  中国文学三千年的发展史中,著作浩如卷帙,星座璀璨夺目,哪些作品和人物能经历时间的考验,可以穿越时空成为不朽的经典?秋雨老师站在历史的高度,以他独特的视角,灵动的思考,运用“减法”的研究方法来梳理中国文学的脉络。他说“减而见筋,减而显神,减而得脉”。在博而精的文学基础和底蕴之上,他目光如炬,深遂地穿越漫长而悠远的历史,进行了大胆而独到地取舍。

  秋雨先生讲的中国文脉,是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这股潜流体量不大,不一以贯之,时断时续,就像一条倔犟的山脊连成的天际线,延绵不断,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正是这条天际线,让我们知道那个天地之大,以及那个天地之限,并领略注定要长久包围我们生命的文化仪式。

  等级,是文脉的生命;等级,是由品位来决定的。品位决定等级,等级构成文脉。秋雨老师讲的中国文脉,是中国文学的等级和品位,是精神文化层面上的高低之分,是民族的大道,人类的尊严。文中的字里行间,都充斥着秋雨先生慷慨豪迈的情怀,俯仰天地古今的感悟,和对中华文学家园满腔的热爱与关切之情。

  从汉字的起源到诗经的出现,从先秦诸子到汉大赋,从魏晋南北朝到大唐盛世,从英杰辈出的宋代到文脉衰弱的元明清。先生用诗意充沛的笔墨夹叙夹议,带领我们去亲近百花齐放绚丽多姿的先秦诸子、僻居荒村气定神闲的陶渊明;去敬仰行吟江边孤傲悲伧的屈原、倍受酷刑耻而握笔的司马迁;去了解风骨飘逸桀骜多才的'魏晋名士、唐诗宋词巍峨顶峰上的诸多身影……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模糊的形象,通过他的文字,变得清朗而感性,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和别样情怀。同时,秋雨先生对影响中国文脉至深的科举制度,进行了深刻批判和公正评价,并剖析了文脉的根本,用清新简练的文字表达了精神之脉和人格之脉的深刻思想与启蒙精神。

  在饱蘸深情、荡气回肠的笔墨间,我们也不难发现始终云绕着秋雨先生的淡淡忧伤和飘忽的无奈。中国文脉源远流长,有过诸多的辉煌,也有过百年的苍凉。中国近现代文学成果寥落,偌大中国没有出过一个近似于王阳明的哲学家,也没有出过一个近似于曹雪芹的小说家。研究队伍的夸张、伪饰、把玩的风尚大幅贬损了文学的形象。面对当前寂寥的文化良知领域,秋雨先生主张重启文脉之思,重开严选之风,重立古今坐标,重建普世范本,清理地基搬开芜杂,寻获大柱石基,让出疏朗空间,洗净众人耳目,呼唤亘古伟步,期待中华文化的复兴。

  现代是如此的荒瘠,我们不要在那里流浪太久。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心浮躁。中国文脉在今天的断裂,是中国文学的悲哀,是中华民族魂的失落。

  中国文脉她不是一篇散文,她是一种宣言,是一种思想。她对于提高我们的精神生活,防止当今工业社会人性的异化和疏离,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读中国文脉一书至少可以让我们短时间沉静下来,细细体味文中优美的词句,慢慢感悟文学的品位;忘记尘嚣,忘记利益,忘记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耐心地回顾过去,静静地审视周围,回归自然回归本我。

  明天,我们还能这样吗?

《中国文脉》读后感5

  8月份赴欧洲三国旅游,领队布置回国后的作业阅读余秋雨先生的《千年一叹》、《行者无疆》,老婆则一口气买回了余先生4本书。

  先把领队布置的作业做完,这次回南京时,老婆在行李箱里放进了第三本书,闲暇时,取出来一看,书名《中国文脉》,不知是些什么内容,只是根据看前面两本书的习惯,安排每次阅读50页,刚起先有些费劲,感觉内容繁杂,看十几、二十页,就想放下,想一想。

  近两天,阅读的`时候,顺畅了很多,余先生把先人、历史写的鲜活,写的生动,拉近了远古与当代的距离。 《诗经》是世界文明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以前觉得好,未仔细阅读过,以后有机会,静下心来,仔细拜读。殷王迁都,竟是从奄(今山东曲阜),迁至殷(河南安阳小屯)。奄(今山东曲阜)距离老家只有区区60公里,自己家乡竟然在远古就有些大事务。甲骨文,始终的了解仅限这字面三个字,现在知道它是祖先占卜的记录,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出土,竟然有几万片,当时杀掉了多少只龟呀?!

  李白、杜甫、屈原、王羲之、王献之、曹操、曹植、曹丕、李煜、韩愈、柳宗元、司马迁小时候读书时,或多或少读过些上述文化巨匠的诗、词、典故,余先生把他们放在一起,陡然间觉得还要回头再去读一读,范围也要再扩大一些,甚至还有要练练书法的念头。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墨子诸子百家,肤浅的了解一些,《老子》似乎见过,厚厚的一个大部头,印象里似乎有些晦涩难懂,在学生时代读不进去,跟老婆协商买一本,现在再尝试着读一读,希望能有收获,体验老祖宗的思想精髓。稷下学堂,战国时代的高校,独立于政治,世界文明史上最早出现,为老祖宗傲慢。

  《中国文脉》,与我现在的工作没有干脆关系,与我理科出身、中学作文很少及格相距甚远,无心读来,有些收获,他正走入我的生活。

《中国文脉》读后感6

  文化潜流在历史的山峦间时隐时现,黛色的群峰构筑了溪流的生命格局,而淙淙清流涌动着山涧的动人风景。中华大地宽广绵长的时间和空间,与华夏文明绝无仅有的繁盛迷离,相声相长,缠绕绵延,勾勒出中国文脉清晰繁复的脉络。

  余秋雨如同深山的老者,他轻轻拨开林间的雾岚,将这山水之间的纷繁往事娓娓道来,带我们聆听这世界上伟大文明强劲有力的心声。就像一切原始神秘的东西总能引发无数欣喜与悸动一样,余秋雨从千万年前的先民,从黄帝炎帝女娲夸父落笔,这些流传甚久动人心仪的传说,以其风尘仆仆的历史感和不可思议的姿态,镌刻在每个牙牙学语孩子的梦乡,每个甚至目不识丁的中国人的心头。正如书中所述:“等级,是文脉的生命。”“世间之礼,天地之敬”的文化信仰与崇拜是浩荡中华文明的奠基,而传说时代略显虚妄不实的古老故事则是华夏文明最初意识形态的曲折呈现。那些之所以能够历经岁月更迭仍不朽地存在于历代人民心中的,是因为这神话中包含着一种属于集体心理的真实。余秋雨这样阐释神话的“原型”价值:“这就像晚霞给人的凄艳感受,修竹给人的风雅印象,长年累月也成了一种真实,甚至比它们在天象学和植物学上的真实更有意义。”

  中国古代的神话,无论是宏伟创世开天辟地,亦或悲壮牺牲填海奔月,都潜匿着一种美学的生命气息,有着天人合一的壮阔和悲情柔美的鸿蒙。从这不确定的源头起,这最苍老又最不会衰老的诗意,已经植入每一个中国人身上。

  继而,从《诗经》的稻麦声和虫鸟声起,屈原凄楚高贵、孤傲悯人的行吟,司马迁错落有致的朴素笔触,魏晋四方奔溢、气貌繁盛的文化格局,唐宋哀感顽艳字字珠玑……华夏文明流光溢彩奔腾不息。中国人总愿意回顾历史,而文化潜流一直被朝朝代代的中国人的记忆定格,因而我们仍可触及那些来路上的“平和、安详、寻常、世俗以及有节制的谴责和愉悦”,这是文化的繁盛恩赐。

  最令人动容的是余秋雨写李白、杜甫、王维的'那一章。唐朝诗坛是不好落笔评述的,因为它的盛世繁华,也因为历代文人对它繁冗无尽的评说。对于这个人人都能轻易诵出“羌笛孤城”、“空山新雨”的民族来说,唐诗开启了个人生命最初的美学的认知,它唤醒的是内心,是山河,是文化传代和生存本性,因而也是华夏文明不可逾越的篇章。

  因此,中华的文化传统不论是口口相传,亦或是以诗词留世。都在这个世界上默默地散发着属于自己的魅力。它们交错纵横,就这样构成了中华的文脉。

《中国文脉》读后感7

  非常有趣的一本书,值得一遍遍翻阅。既是文脉,便依照时间顺序娓娓道来。由黄帝时期写到近代,讲述了千百年来文脉的流传,或是激烈的脉动,或是微弱的哀吟,但不变的是他顽强的生命。

  作者对中国文脉的解释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这股潜流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官方主流;不是民间主流;不属于哲学学派;虽然重要,但体量不大;时断时续,断多续少;对周围的其他文学现象有依附力,更有排斥力。

  其中我觉得很有意思的一点是,作者寻此文脉用的是做减法的结果,减而见筋,减而显神,减而得脉。但是减法不是那么轻易做的,就像取舍的度怎么衡量由谁衡量,对所谓的经典名著的敬畏,对圣人的言论的敬畏,这一切都是阻碍。

  “指手画脚的人,大多不懂斧钺。开山辟路的人没有时间参与讨论,由此造成了等级的倒错、文脉的失落。”

  决定文脉品级的是品味,品味决定等级,等级构成文脉。但是中间缺乏路标指引,看似清晰的结构也因此变得不可控。所以才会导致文脉的沉浮。

  文化好像总是被作为政治、经济、世俗的附庸,屈原总是被冠上爱国诗人的名号,诗人便诗人,非要与爱国扯上关系,不加爱国二字他依旧也可是辉煌的存在。这只由他的文化造诣决定,实话说《离骚》我现在也只能零碎背下,初见时极其厌恶他的兮来兮去和他层而叠之的生僻字。但是不可否认之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等句所蕴含的美好意愿和个人节操。

  作者对与市场乱象感到不安,一切虚假的冠冕套在不合地位的作品上然后炒得高价,表面上是佳作频出,实际上是乱象,破坏了所谓的文脉品味秩序。用作者的话来说是“文脉既隐,小丘称峰;健翅已远,残羽充鹏。”通俗一点讲就是老虎不在家,猴子称大王。话粗理不粗嘛。既授冠冕,必承其重。若是让一些不知哪个地方跑出来的作品成为文脉支撑,那这豆腐渣**也只有倾覆的结局了。所以说文化乱象必须警惕。

  文中细讲了很多人,既愧于文化又益于文化的秦始皇、《史记》和司马迁、魏晋名士、陶渊明、盛唐爆发下的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文化光亮数不胜数,一一略过,讲些我感兴趣的好了。

  先前听闻有个书法作品叫做《肚痛贴》还笑的不能自已,直到我读到了王家深院部分,王家到底有多少杰出的书法家?王羲之的父亲王旷,伯伯王导和叔叔,堂兄弟王恬、王洽、王茂之……数不胜数。王羲之五子均是书法大家,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这个家族中不少女性也是了不起的书法家,“女中仙笔”郗璿,文化翘楚谢道韫。在这种文化熏陶之下连保姆李如意也写得一手草书。脂粉裙钗之间,典雅的笔墨如溪奔潮涌。围墙内的场景是怎样的'?这个门庭中进出的人大概很少讨论书法。但是早晨留在几案上的一张便条或许就能成为现在海内哄抢的国之珍宝。

  谁也不把书法当专业,谁也不以书法来谋生。出现在那里的,只是一种生命氛围。

  这种家族性的文化大聚集,常被认为是生命遗传(我原也这么认为),作者则认为这是书法艺术在经过无数锤炼后走到的一个经典的创造平台。这是难得出现的高尚文化,少有爆发,爆发之后就成为了永久典范。

  唐代懂得崇拜,懂得从盛世反过来崇拜乱世,懂得文化极品不管出于何世都只能是唯一。这就是唐代之所以是唐代。《兰亭序》《快雪时晴帖》《平安帖》……任何热爱书法的人在抄写这些名帖时都会兴奋,获得精神上的富足,我相信。

  文中用了很大篇幅讲述了百家争鸣时期有名的几家,老子孔子不必多说,我们或已对他们熟悉的不行。震撼我的是那个时期的黑色亮光。

  作者认为孔子是堂亮的棕黄色,类似我们的皮肤和大地;老子是缥缈的灰白色,近似于天际的雪峰和老者的须发;庄子是飘逸的银褐色,韩非子是沉郁的金铜色……

  墨子,是黑色。墨子有一批绝对服从命令的学生。整个墨家弟子组成了一个带有秘密结社性质的团体,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想起我们也有的结社权利)较之诸子百家中其他学派的亲密师徒关系,墨子的是浓烈的凝聚力量,感召弟子共赴生死,他的弟子同时具有了一种仁侠精神。

  公元前四世纪中叶于齐国创办的稷下学宫,延续了一百三十多年。

  它以极高的礼遇召集各地人才,让他们自由的发展学派。稷下学宫对于寻聘和自来的学者根据学问、资历、成就分别授予不同的称号,使学宫在熙熙攘攘之中,维系住了基本的学术秩序。

  稷下学宫之人“不任职而论国事”“不治而议论”“无官守,无言责”。这既为国政出谋划策,又能使各学派独立于政治之外,自由发展。几乎同时雅典学园的兴盛,一中一外,不变的是自由思维的发展。

  作者写得真的特别好,特别是最后补充的《大地小人》不可忽略的卑微存在,无犯罪却又使人咬牙切齿恨不能将其挫骨扬灰。感觉我这篇读后感很多东西都依旧是在照抄作者言论,不过真的很好看,值得买来一读。

《中国文脉》读后感8

  中国文脉,好大的气派。读完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一书,我长时间沉醉在一种感动和震撼之中。 中国文学三千年的发展史中,著作浩如卷帙,星座绚烂夺目,哪些作品和人物能经验时间的考验,可以穿越时空成为不朽的经典?秋雨老师站在历史的高度,以他独特的视角,灵动的思索,运用“减法”的探讨方法来梳理中国文学的脉络。他说“减而见筋,减而显神,减而得脉”。在博而精的文学基础和底蕴之上,他目光如炬,深遂地穿越漫长而悠远的历史,进行了大胆而独到地取舍。

  秋雨先生讲的中国文脉,是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这股潜流体量不大,不一以贯之,时断时续,就像一条倔犟的山脊连成的天际线,延绵不断,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正是这条天际线,让我们知道那个天地之大,以及那个天地之限,并领会注定要许久包围我们生命的文化仪式。

  等级,是文脉的生命;等级,是由品位来确定的。品位确定等级,等级构成文脉。秋雨老师讲的中国文脉,是中国文学的等级和品位,是精神文化层面上的凹凸之分,是民族的大道,人类的尊严。文中的'字里行间,都充斥着秋雨先生慷慨豪迈的情怀,俯仰天地古今的感悟,和对中华文学家园满腔的酷爱与关切之情。

  从汉字的起源到诗经的出现,从先秦诸子到汉大赋,从魏晋南北朝到大唐盛世,从英杰辈出的宋代到文脉衰弱的元明清。先生用诗意充足的笔墨夹叙夹议,带领我们去亲近百花齐放绚丽多姿的先秦诸子、僻居荒村气定神闲的陶渊明;去仰慕行吟江边孤傲悲伧的屈原、倍受酷刑耻而握笔的司马迁;去了解风骨飘逸桀骜多才的魏晋名士、唐诗宋词雄伟顶峰上的诸多身影……那些在历史长河中渐渐模糊的形象,通过他的文字,变得清朗而感性,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和别样情怀。同时,秋雨先生对影响中国文脉至深的科举制度,进行了深刻批判和公正评价,并剖析了文脉的根本,用清爽简练的文字表达了精神之脉和人格之脉的深刻思想与启蒙精神。

  在饱蘸深情、荡气回肠的笔墨间,我们也不难发觉始终云围着秋雨先生的淡淡悲伤和飘忽的无奈。中国文脉源远流长,有过诸多的辉煌,也有过百年的苍凉。中国近现代文学成果寥落,偌大中国没有出过一个近似于王阳明的哲学家,也没有出过一个近似于曹雪芹的小说家。探讨队伍的夸张、伪饰、把玩的风尚大幅贬损了文学的形象。面对当前寂寥的文化良知领域,秋雨先生主见重启文脉之思,重开严选之风,重立古今坐标,重建普世范本,清理地基搬开芜杂,寻获大柱石基,让出疏朗空间,洗净众人耳目,呼喊亘古伟步,期盼中华文化的复兴。

  现代是如此的荒瘠,我们不要在那里流浪太久。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心浮躁。中国文脉在今日的断裂,是中国文学的悲伤,是中华民族魂的失落。 中国文脉她不是一篇散文,她是一种宣言,是一种思想。

  她对于提高我们的精神生活,防止当今工业社会人性的异化和疏离,具有主动的引导作用。 读中国文脉一书至少可以让我们短时间沉静下来,细细体会文中美丽的词句,渐渐感悟文学的品位;遗忘尘嚣,遗忘利益,遗忘人与人之间的困难关系;耐性地回顾过去,静静地谛视四周,回来自然回来本我。 明天,我们还能这样吗?

《中国文脉》读后感9

  “文脉既隐,小丘称峰;健翅已远,残羽充鹏。”这是余秋雨学者在《中国文脉》中的一句话。意为“中国文脉”雄伟巍峨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就看不见它了,而被称为高峰的小丘其实还不够被称为大山的资格。真正健强有力的鸟早就飞远了,而被人们所看见的所谓鹏程万里的残羽,其实和那些比起来不算什么。

  “一个人面对一种宏大的文化,就像一个小孩面对一座大山。”正所谓现在的我们。面对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时,我们似乎总是无从下手。有人说,学术争论的最高境界,就在于各派充分地展开自己的观点之后,又遇到了充分的驳难。结果,谁也不是彻底的胜利者或失败者,各方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同上一个等级。我们在现代争取了很久的学术梦想,是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千三百多年前就已经实行了的。所以我们既要重新审视过往的一切,更要称赞先人的智慧,弘扬他们的精神。站在新时代起点的我们,有义务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这需要我们对中华文化历史有一个了解。我想,《中国文脉》是很好的选择。

  中国文脉,就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中国文脉》以中国文字起源为引,从《诗经》讲起,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秦汉时期的大一统对文学的影响,汉赋及“无韵离骚”《史记》,魏晋时期的三曹及“竹林七贤”等文人雅士的`诗作文采,再到唐诗宋词元曲及明清小说。绵延不绝,一气呵成。使历史与现实相沟通,文理与形象相交融,为广大读者解读了中国文化的演化过程。而这部著作的作者,余秋雨学者,二十多年前毅然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和高位任命,孤身一人考察并阐释中华文明诸多被埋没的重要遗址。这些遗址由此受到保护和弘扬,他也被公认为当代中国重新梳理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所写作品,开创了“文化大散文”的一代文风,追摹者众多。

  为什么我们总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呢?其实这源于我们的生活实际。这种情形直到今天我们还很容易体会。看看身边,不难发现,越是模糊的事情总是“故事”越多,越是过去的事情总是“细节”越全,越是虚假的事情总是“证据”越硬。早在古籍中记载过的事态现象,仍能反映当今的社会。经常会想神话传说这类不切实际的故事究竟是凭借着什么才能够传颂到今天,《中国文脉》给了我答案。按照文化人类学的观念,传说和神话虽然虚无缥缈,却对一个民族非常重要,甚至可以成为一种历久不衰的“文化基因”。它们决定了我们的身份和气质,它们也为一个庞大的人种提供了鸿蒙的诗意。大概是自然的规律,仿佛我们身边的一切都有它们存在的道理,都有迹可循。

  从文字到篇章,故事永远都讲不完。大风从东吹到西,从北刮到南,关于文化的讨论,总会在中国的大地上掀起浪潮。我们用一种方式重启文脉之思,重开严选之风,重立古今坐标,重建普世范本。没有巴比伦的残忍,没有卢克索的神威,没有恒河畔的玄幻。不主张民粹主义的自由海选,不盲目崇拜某些文人志士,不刻意抬高他们的价值。这不是文学的悲哀,是文学的高贵。我们向往着平和安详的生活。

《中国文脉》读后感10

  与文化对话

  邵樱菲

  “中国文化是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江,而不是江边的枯藤、老树、昏鸦。”初听到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的这句话满分作文网,我就感慨于它的生动与精炼。怀着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与好奇,我捧起了《中国文脉》。

  谈到一个国家的文化,的确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话题。我认为,它体现出的是一个国家的历史底蕴,一个国家的历史积淀。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自然有着一条漫长而又多样、精彩的文化脉络。

  这本沉甸甸的书以中国文字为叙述原点,从《诗经》讲起,到春秋的百家争鸣,秦汉的文字统一,著名的《史记》一书与司马迁,魏晋时期文人雅士的高尚品性与一流文采,直至每个人都熟悉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完整地再现了中国文化的脉络,解读了其一波三折的进步、演化的历程。

  读《中国文脉》,我仿佛与作者一起,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化身为一位时间的旅行者,去品味《诗经》之余韵,琅琅上口的重章叠句;品味屈原之《楚辞》,艰深而热烈,华瞻而深深,为中国文化注入了强健诗魂;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大胆跳出汉赋,追求华丽之风,还有许许多多的大作,为中国文化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最具有现实意义的,我认为是余秋雨先生对于佛教的研究与叙述。他总结到,佛教的根本教益是“缘起性空”,也就是说,万物的根源是一个个偶然事件的偶然组合。而在如今的社会,在我们的身边,总有一些人极力地追求功名利禄,金钱荣誉。既然世间万物的根源都是空的,我们为什么不去慢慢地品味生活的美好和生命中那些来之不易的“小确幸”呢?佛教这一古老的传统宗教追求的正是平和,自在与放松。当我们火急火燎地快节奏生活时,另一边是轻烟缭绕,平静美好。我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逐渐看淡金钱与功利,去追求心境的平和与自在。

  同时,《老子》中的“上善若水”思想也令我感触。最高等级的美德就像流水一样,默默地滋润着天下万物,滋润着它们的根系,却从不与其争夺功劳,这就是最高的道!余秋雨先生说:“对我一生影响的思想有很多,但对我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老子的上善若水”。”他把人生的最高准则定为“上善若水“。我也希望,我会向上善的目标而努力,有坚定的信念,为社会作出积极的奉献。正所谓“润物细无声”,和“上善若水”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立足今日,回首中国文化深厚的历史根系,能从书中的文字中结识千百年来中国文化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把握好生命中的每一天,领略中国文脉的博大精深,呼唤亘古伟步,再现伟人智慧。

《中国文脉》读后感11

  我平时读书,喜欢挑作者,喜欢挑书的封皮。

  寒假里,阅读组推荐了几部书,我先上网搜了一下所有书目的介绍,打算选出自己比较喜欢的来读。第一眼,我就看到了余秋雨的名字,毫不犹豫先搜寻了他的《中国文脉》,屏幕上,黑色的封皮,厚重典雅,配以一簇大红的零星碎片在左下角,撩拨着我的心,所以当即拍下了这本书。这部书一共分三个部分:

  一是中国文脉。余秋雨先生追溯到了我国古诗的源头——《诗经》,还谈到了诸子百家中的老庄孔孟,从体裁上来看还赏析了楚辞、秦碑、汉赋等;然后纵横大唐诗文,点评南唐李煜,盛赞了宋代豪放词风及爱国情怀。随后,他论元杂剧、明清小说,最后来到近现代,回望了王国维、陈寅恪等学者。这一路写来,就像一把梳子把中国杂乱的文学史按年代、体裁及历史作用清晰地梳理开来,让我的脑中的历史文学知识立即呈立体状。

  二是笔墨历史。作者纵览历史,回望过往,从甲骨金文,一直写到清代和近代。那些写了汉字之于其他语言的不同之处。它的书写是一种集体人格程序,有风范和表情,不仅是集体的审美,更有韵致,推进了文化的美学品格。汉字千年,历久弥坚,汉语魅力,当并不只遣词达意,更须在用典引文、在修辞造境之上。

  三是用了三个话题来说中国的上古时代,从猜测皇帝到感悟神话,然后写殷墟甲骨,考古记事。余先生回溯了黄帝和炎帝的时代,他列举了很多史家对于上古中国历史的质疑,认为华夏文明皆是外来,或者,认为上古根本不存在什么三皇五帝,都是后人的神话传说。

  以我的学识,读起本书来觉得有些费劲,但却有一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感觉。我通过阅读本书,把上大学时期学到的古代文学史回顾一遍,又亲近了中国历史。在品读“中国文脉”的过程中,似乎能从余秋雨先生的文字中听到中国古人的呼吸,感受到他们身上的体温。循着这条脉络,我感觉自己好像在探寻自己生命和文化的源头。余秋雨先生说自己想通过梳理中国文化的脉络来重塑人格,我想他做到了,对于我而言,我读过他的这本书后就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精神像被一位高深的长者智者导引着,忘记了眼下的喧闹与物欲,忘记了世俗的纷扰,只想徜徉于中国文化的洪流中,去感受、去思索、去探寻、去收获,这不正是重塑自己人格吗?想来,在当今社会中能让人摆脱纷繁陆离的世界,精心潜读的书籍真的不是很多呀!

  对于中国文字,我虽然每天都在教,但是它的演变、他的美、他的精髓我从未想过,读了本书,我刹那间发现原来汉字竟然是一种艺术,感谢余秋雨先生带我领略了一座如此令人目不暇接的艺术宝库,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还可以把这座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让他们也同我一样感受中国汉字的魅力,这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啊!至于最后的一部分内容,我只做了了解性的阅读,觉得他有很多历史的专业知识,我有些看不懂。最受益的还是前两个部分的内容。

《中国文脉》读后感12

  读完了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425页,期间的感受很难用我笨拙的文字去表达,刚开始时,读起来有点涩,有点苦,到后来,越读越觉得酣畅淋漓,荡气回肠,温暖熨贴在品读《中国文脉》的过程中,如倾听一支穿越三千年时空的清雅妙曲,荡气回肠,暖意氤氲,头脑清明。

  余秋雨先生像一位画坛巨匠,以充沛的才情,饱蘸深情的笔墨,大气磅礴地勾勒出漫长的中国文脉画卷,流露对中华文学家园的满腔抚爱和关切之情,时而工笔重彩,绘声绘色;时而妙笔生花,汪洋恣意;时而清新点染,灵光流动

  中国文脉的原始材料,是文字,从五千年的蚩尤黄帝时代开始记载历史,于是文学开始它永无止境的行走了。过了大致两千年后,它在平和、安详、寻常、世俗的黄河流域找到了《诗经》,让新生的文脉开始走上旅途。

  中国文脉跌跌撞撞吟唱着一首首《诗经》,充满了稻麦香和虫鸟声,隆重上路。一路走到了百花齐放、绚丽多姿、百家争鸣的先秦诸子时代。行吟在江风草泽边,穿着衣饰奇特的屈原如约而至,他孤傲而天真,凄楚而高贵,离群而悯人,塑造了悬崖独吟曲,拉出了诗人的文脉。

  到了汉代,忍辱负重、奋笔疾书的司马迁在狱中以从容真切的朴素笔触、错落有致的自然文句造就了《史记》,散文接手了文脉,文脉在此变得人性化、生命化,更描绘出了中国历史的魂魄。

  三国时期,丛林边上的文化望族曹家父子仨人从乱世之中强悍地接续文脉,随后紧接着的是风骨飘逸,才德兼备的怪才学子阮籍和嵇康得到了文学的赏顾,嵇康在刑场之前畅弹《广陵散》更是将那种绝伦的声调和情感震撼于世。响彻着自然之音的田园之中,气定神闲、流淌洁净淡远之气的'陶渊明用他穷苦的凡人之躯高高举起了文脉。

  唐朝则是一场审美的大爆发。因着机缘巧合,北方旷野和南方巷陌间文化灵魂的融合,政治带动着文化疯狂地不可一世。文学自立而冗长,丰富而挑剔。诗即是如此,文亦出采,各种文学都以最强烈的方式展现出来,在唐诗巍峨顶峰潇洒行走的几男子:李白、杜甫、王维等成就了这么一个文化艺术史的杰出时代。

  五代十国,南方诗文仍在,南唐李后主李煜为开创词的先例,让明月夜风感受到:中国文脉从未停住过。

  宋代,政文贴近,文人当政,数个同时足踏在文化巅峰和政治巅峰上瘦骨嶙峋的身影:王安石、司马光、范仲淹、苏轼造就了中国文脉的慷慨激昂。

  元朝的戏剧随着文脉的涓涓细流显现在了历史的舞台,一举夺冠,依依呀呀地自我展示。

  明清两代之期,曹雪芹的《红楼梦》一枝独秀,全方位地探寻了人性美的存在和幻灭,抚慰了中国文脉五百年的荒凉。

  中国文脉,还在继续行走着。

  读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让人不得不叹服其才大如海,文字绵厚而不沉闷,沉重而不冗繁,新颖而不轻佻,个性而不张扬。洋洋洒洒36万字的巨著,文采斐然,情感浓烈,逻辑严整,新意迭出,让那些在漫长历史长河中渐渐模糊的形象清朗而感人。阅读过程如同在万水千山中闲步观赏美景静听天籁,空旷清新,赏心悦目,很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的怡然意境。

  回到开篇,让我们再次温故和回味:中国文脉,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等级,是文脉的生命文学的等级,与官阶、财富、疗效、传播等因素完全无关,只由一种没有明显标志的东西来定,这个东西叫品位总之,品位决定等级,等级构成文脉。先生叹道:文脉既隐,小丘称峰,健翅已远,残羽充鹏。我们应当在这必然寂寞的文化良知领域,重启文脉之思,重开文选之风,重立古今坐标,重建普世范本。

《中国文脉》读后感13

  秋末冬初,一本书闯入了我的生活,余秋雨用自己的笔墨,承接了几千年的中国文脉。

  作者先总序文脉,与书法历史,再按时间顺序仔细讲述,从黄帝一直讲到近现代,滔滔不绝。而在你仔细品读时,你会发现作者文字优美,又会感叹作者评判有力。作者会用大量词语辞藻来描写唐诗的美,也会运用比喻解释众人李白与杜甫友情不平衡的谈论,甚至会用反问语气将挖《红楼梦》中哑谜之事问到一无是处。

  在作者的笔下,最犀利的句子,会成为最有力的枪,驳斥肤浅的众人,自成一派。他会用明清与近现代对比,使近现代仿佛人才辈出的假象被真相的到来拍打在一边,而且将明清说成“最郁闷的年代”。他会用诗作数量证明乾隆一人写的诗远超《全唐诗》,但论质量,还有什么好比呢?他还会用最理智的论证说明对于文天祥,忽必烈是最不希望他离世的人,而民众的黑白思维促使他被扣上了反面印记。

  看到真相被揭示我会畅快淋漓地叫好,而独到诗意的.语段我会仔细品读,爱不释手。我读到作者在小山上遭遇狂风暴雨时的孤寂,用心感受;我读到墨子演说自己的抱负,感动万分;我读到诗经的雎鸠黄鸟、蒹葭白露,品味其中的喜怒哀乐;我又读到李白对于千古蜀道、九曲黄河、瀑布飞流的惊讶,随即赞叹着他超凡的诗作;我更读到断裂的《富春山居图》的慨叹,为它精彩而又不堪的命运叹惋。

  然而,本书留下了太多可以思考的深刻问题,可以研究的重要课题,更是提出了振兴文脉的呼吁。的确,梦想的实现在于实干,新一代的我们,要传承中国文脉,为它的发扬光大做出不懈努力。

  而我也感谢作者,感谢他引领我进入如此高深的讨论,赏析每一篇文章。我用惊奇的眼光看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从容大气,看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深邃,看到“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万丈豪情。如今的我,已与文学为友,以文脉为师,真正爱上了文化。

《中国文脉》读后感14

  文化潜流在历史的山峦间时隐时现,黛色的群峰构筑了溪流的生命格局,而淙淙清流涌动着山涧的动人风景。中华大地宽广绵长的时间和空间,与华夏文明绝无仅有的繁盛迷离,相声相长,缠绕绵延,勾画出中国文脉清楚繁复的脉络。余秋雨犹如深山的老者,他轻轻拨开林间的雾岚,将这山水之间的纷繁往事娓娓道来,带我们倾听这世界上宏大文明强劲有力的心声。

  就像一切原始神奇的东西总能引发多数欣喜与悸动一样,余秋雨从千万年前的先民,从黄帝炎帝女娲夸父落笔,这些流传甚久动人心仪的传闻,以其风尘仆仆的历史感和不行思议的姿态,镌刻在每个牙牙学语孩子的梦乡,每个甚至目不识丁的中国人的心头。正如书中所述:“等级,是文脉的生命。”“世间之礼,天地之敬”的文化信仰与崇拜是浩荡中华文明的奠基,而传闻时代略显虚妄不实的古老故事则是华夏文明最初意识形态的曲折呈现。那些之所以能够历经岁月更迭仍不朽地存在于历代人民心中的,是因为这神话中包含着一种属于集体心理的真实。余秋雨这样阐释神话的“原型”价值:“这就像晚霞给人的凄艳感受,修竹给人的`风雅印象,长年累月也成了一种真实,甚至比它们在天象学和植物学上的真实更有意义。”

  中国古代的神话,无论是雄伟创世开天辟地,亦或悲壮牺牲填海奔月,都潜匿着一种美学的生命气息,有着天人合一的壮阔和悲情优美的鸿蒙。从这不确定的源头起,这最苍老又最不会苍老的诗意,已经植入每一个中国人身上。继而,从《诗经》的稻麦声和虫鸟声起,屈原凄楚名贵、孤傲悯人的行吟,司马迁错落有致的朴实笔触,魏晋四方奔溢、气貌繁盛的文化格局,唐宋哀感顽艳字字珠玑。华夏文明流光溢彩奔腾不息。中国人总情愿回顾历史,而文化潜流始终被朝朝代代的中国人的记忆定格,因而我们仍可触及那些来路上的“平和、安详、寻常、世俗以及有节制的指责和愉悦”,这是文化的繁盛赏赐。最令人动容的是余秋雨写李白、杜甫、王维的那一章。唐朝诗坛是不好落笔评述的,因为它的盛世繁华,也因为历代文人对它繁冗无尽的评说。对于这个人人都能轻易诵出“羌笛孤城”、“空山新雨”的民族来说,唐诗开启了个人生命最初的美学的认知,它唤醒的是内心,是山河,是文化传代和生存本性,因而也是华夏文明不行逾越的篇章。

《中国文脉》读后感15

  早已耳闻余秋雨先生的大名,很有幸一次在超市的书架上看到余先生的这本书就痛快买了下来,但是能力有限距今断断续续读了已经半年有余才算初步读完。接下来谈谈读完这本书的感悟吧。

  何謂中国文脉,“中国文脉是中国文学发展几千年来的一种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等级是文脉的生命。文学的等级没有像官阶、军衔、财富等这样的东西来界定,它由一种不太明显的东西来定,这种东西叫——品味”。什么是品味,这里我给大家几个品味对人产生影响的例子。我们常说一个人读过什么样的书在他的身上就会有这样的影子。例如他穿衣服的品味,做事的风格等。一个暴富的土豪他的汽车里肯定不会听着舒缓的softmusic。一个饱读诗书的学生也不会去带一条大金链子。

  当今社会上某些“成功”人士扛着大师的旗号来以文炫已,以文训世的现象数见不鲜。如某丹在百家讲坛上讲《论语》多少人津津乐道,我当时就在老爹的要求下看了几次,甚至家里还买了他的书,最后听说因在北京大学演讲穿着暴露被轰赶下台。现在还有很多顶着无数头衔到处给人送去心灵震撼的.“大师”,请大家一定擦亮眼睛,凡事要有自己的判断。

  我发现现在很多小学生盲目的背着并不理解的发蒙文言,例如《三字经》里边有些东西已经明显是错误的、有些电视人永远在绘声绘色的讲述早就应该退出文化记忆的文化残屑、。

  面对上述现象先生直言“文脉既隐,小丘成峰。健翅已远,残羽冲鹏。”因此迫切需要来搬开芜杂重新梳理中国文脉。

【《中国文脉》读后感】相关文章:

《中国文脉》读后感06-01

《论中国》读后感01-14

乡土中国读后感05-06

《乡土中国》读后感05-26

乡土中国读后感12-13

《乡土中国》读后感02-10

感动中国读后感04-23

[精选]乡土中国读后感08-25

《可爱的中国》读后感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