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读后感

时间:2023-09-25 07:46:38 读后感作文 我要投稿

(实用)《百年孤独》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百年孤独》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百年孤独》读后感

  《百年孤独》读后感 篇1

  重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一份沉甸甸的感受,小说中这些百年来轮回反复的故事,更像是人类历史发展所走过的轮回反复的路,一切如《圣经》所说,“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人类从原点出发,最终走回原点,然而,时光飞逝圆亦非圆。

  在《百年孤独》这部庞杂的小说里,包含着众多的隐喻和哲思。马贡多,一个起点和终点。从出现这座新生的小镇那一刻起也就同时在它身上烙上了毁灭的印记。

  我所理解的无数个奥雷良诺,更像是人性中理性的那一部分,他们神情忧郁,目光锐利,思维敏捷,在关键时刻如同凶猛的野兽。而无数个霍塞。阿卡迪奥是人性中感性的一部分,他们身体强壮,感情冲动,具有激情,似乎永远有用不完的劲头。最初,他们被清晰地分为两部分,并且很容易区分出各自的优势和劣势。然而,慢慢地,这些与生俱来的特性在人类历史的行进中逐渐混淆,彼此交融,这像是人类孩子气地故意要与冥冥中主宰他们命运的神明抗争什么,奥雷良诺第二和霍塞。阿卡迪奥第二这对孪生兄弟彼此玩起了换名字的游戏,他们蒙骗了长辈,邻里,最后连自己也被蒙骗住了,但上帝是清醒的,在孪生兄弟死去的那一刻,依然没有逃脱命运在他们身上烙下的印记,换回本位,清楚地归入各自坟墓。

  乌苏拉,就像大地和母亲,人类的始祖,在她的身上有着坚忍,勤奋,朴实的品质。她以母性的威严和爱,用以维护着整个家族在传承过程中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小说后半部分,乌苏拉的死,意味着人性中道德底线的彻底崩溃。此时,看似繁华新生的家族时时隐藏着死亡的气息,这是走向毁灭的开始,而灭亡的速度将是惊人的。(这其实让我想到我们身处的时代,以及我们将要面对的是什么)

  与乌苏拉对应的是庇拉。特内拉,一个可以用纸牌预测事件的女人,她是潜藏在人性中最原始的一条蛇,她充满诱惑,欲望,赋予人类以唤醒本能的灵感和激情,是人类的另一个始祖,细想想几乎布恩蒂亚的所有子孙都与她有关,我所理解的她,是一位存在于我们自身的先知。而墨尔基阿德斯,则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伟大的预言家,他是人类智慧的象征。

  战争,变革,繁华,陨灭,在一个又一个印着布恩蒂亚家族符号的人物身上反复经历着,谁也无法解读这条生命链条中的`密码,无法更改其中诡秘的程序。更令人感到荒诞的是,似乎生命被建立的同时,所具备的意义却是:最终被摧毁。马贡多风风雨雨的历史看起来有如上帝把玩在手掌中的一个虚幻世界的故事,这是上帝对人类的嘲讽还是人类自己为自己写下的自我嘲讽?在人类终于解开预言家写在羊皮书上的百年预言的谜底时,也同时明白,原来,这一切只是曾经存在而以后再也不会重复的一个虚无。

  很喜欢马尔克斯这部小说的结尾部分……“这时候,奥雷良诺才发现阿玛兰塔、乌苏拉(他的恋人)原来不是他的姐妹,而是他的姑母。而弗朗西斯、德雷克袭击里奥阿查只不过是为了让他们在错综复杂的血统迷宫中去寻找自己,直到生下那个终结家族的、神话般的动物为止。马贡多在《圣经》上记载的那种飓风的狂怒袭击,已经变成了四下抛洒灰尘和瓦砾的可怕旋涡。这时,奥雷良诺觉得这些内容太熟悉了,不想浪费时间,于是有跳过了十一页,开始译读有关他正在度过的这一刻的情况,他一面读,一面就过着这段时间,并预测自己在读完羊皮书后的情景,如同在照一面会话说的镜子。这时候,为了早些看到有关他死的预言,以便直到死的日期和死时的情景,他又跳过几页,但是,他还没有把最后一句话看完,就已经明白了,他从此再也不会离开这间屋子,因为这座幻影城在奥雷良诺、巴比罗尼亚译读出全本羊皮书的时刻,将被飓风刮走,并将从人们的记忆中完全消失,这手稿上所写的事情过去不曾,将来也永远不会重复,因为命中注定要一百年处于孤独的世家决不会有出现在世上的第二次机会。

  《百年孤独》读后感 篇2

  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作”的《百年孤独》,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代表作。全书近30万字,内容庞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离奇,再加上神话故事、宗教典故、民间传说以及作家独创的从未来的角度来回忆过去的新颖倒叙手法等等,令人眼花缭乱。 这本书记载了布恩地亚家族七代人百年的坎坷历程。孤独的宿命围绕着这样一个家族,一代代相同的名字,似乎也预示着他们相同的命运。布恩地 亚家族七代人每个人的精神历程都是一个圆。他们从小就孤独、冷漠,这似乎是这个家族每代人共同的特点,诚如小说中写道:“布恩地亚家族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一 种一望可知的特有的孤独神情。长大后,他们都试图以各自的方式突破孤独的怪圈,但激烈的行动总是归于挫败的沮丧。他们又以不同的方式,一个个陷入更深沉的 孤独之中。对他们来说,孤独仿佛一种神秘的命运,难以抗拒。”终点最终回到起点,让人感觉到巨大的苍凉与悲哀。

  马尔克斯在谈及作品中人物孤独性时,他说过:“孤独的反义词是团结。”这是以这个家族的命运,来反映整个拉丁美洲的命运,他希望整个民族能够团结在一起。 布恩地亚家族都不懂爱情,不通人道,这就是他们孤独和受挫的原因。他们的孤独并不是因为不能与人分享快乐,而是由于感情的匮乏所造成的日常生活中的心与心 的离异与隔膜,这样的孤独可以使一个昔日曾经繁华的小镇最终消失。在此,马尔克斯告诉人们,孤独的实质是一种毫无意义的生存哲学,它意味着以冷漠、消极的 态度去对待生活。而实际上,你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生活,生活同样会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你。一个陷入孤独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只能与贫穷、落后和愚昧为伍。

  如今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社会,每个人都固守着自己的一份孤独,而这样的孤独会使人走向冷漠,最终如马贡多城一样灰飞烟灭,消失于无形。因此,我们需 要团结。从前,人的每只手都有五个兄弟——大哥(大拇指)、二哥(食指)、三哥(中指)、四弟(无名指)和五弟(小指)。他们都有各自 的分工,尽职尽责团结的生活在手上。可是时间一长,他们的思想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都认为自己的本领最大。最终矛盾激化,一场不可避免的争吵发生了。大哥 说:“我天天带领着你们早出晚归,辛勤的为手服务,我的`本领最大。”二哥说:“你分配不均,有失职之处,出了事都是我给你顶着,我的本领最大。”三哥一把 鼻涕一把眼泪的哭诉:“你们都把脏活累活压在我身上,美其名曰我的身材修长体格健美。”四哥尖着嗓子插嘴道:“那是你自找的。瞧我管理的外交处,那可是顶 呱呱,我的本领最大。”五弟也争吵着说自己的本领最大。他们激烈地争吵,谁也不让谁。这时 ,人说话了:“要不你们比比,谁能拿起地上的球,谁的本领就最大。”于是,他们争先恐后的去拿球,可不管怎么努力就是拿不起那个球。人说:“你们一起拿试 试。”他们走在一起轻轻一拿,球就很轻松的拿了起来。他们终于明白,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是由多种情感聚集在一起而产生的一种精神。团结并不止存在于志同道合的人群当中。想要成为一个团结优秀的集体,只需要我们都用真诚去面对集体中的每 一个人,让这个集体里面的每一个人,都感觉到心灵的温暖。如果一个团队没有团结的精神,那么这个团队就不能称为团队,只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而已。团结是成 功的基石,没有团结,理所当然的,就不会有成功,这是千百年来都不会变的道理。有两头驴,被同一根绳栓住了,他们的两边各有一堆草。它们相互背对着,各去 吃自己这边的草。可是绳子不够长,两头驴吃不到各自方向的那堆草。经过思考,它们共同协作,先吃一边的草再吃另一堆。它们能看到共同的利益而进行协作,如 果它们互不相让,只看到自己眼前的利益,将谁也吃不到草。由此可见,团结必不可少。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迎来美好的明天。同理,只要人人团结在一起,我们的世界将会更加精彩、和谐。

  《百年孤独》读后感 篇3

  最近终于下定决心,抽出时间来沉下心思读完了号称“最难读完的世界名著”之一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阅罢全篇,我合上书,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胸中一时间涌起一鼓浓浓的哀怨,心突然被一种无以名状的的失落与孤独塞得满满的。读完整部长篇浩笔的《百年孤独》之后,我仿佛亲自走进了马贡多小镇跟随着布恩地亚家族一起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陈世变迁。透过书页一步步目睹了整个马贡多小镇从荒蛮未开至逐渐发展,最终又归于毁灭的辛衰变迁,亲历了庞大的布恩地亚家族一代又一代人复杂纠缠又重复且悲剧的一百多年的变幻历程,掩卷深思,我内心最深的感受是:其实人生来都注定是孤独的,谁也无法摆脱。因为那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潜藏在灵魂之中的孤独,是每个人都无法逃脱的内心的孤弱感,这种孤弱也正是布恩地亚家族所有成员悲剧命运的源头。

评价,只感到文字如清水缓缓流过,于这篇羊皮卷记载的痛苦回忆下,涌起平静淡然的情绪。此时此刻恰如合上书的彼时彼刻,月光似阳光流淌在我的房子,仍然忍不住微笑。只印象最深的一句“上校,马孔在下雨”,消散了往年的天真与情谊,充满淡淡的别离与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惆怅。

  虽说没有能力评价,但还是忍不住一篇狗尾续貂之作,因它最出彩的`不是华丽的辞藻,抑或荒诞的情节,甚至于宿命般的家族命运。只因它的魔力太过强大,色彩太过绚丽。它会赋予我特质,晦暗中存在希望,困顿中抚慰灵魂,它说不清、道不明,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又真实存在,在悄悄地滋润着我的心性和良知。

  所以,还是将这篇不甚成熟,浅显直白的读后感公之于众,以鞭策自己。

  面对百年孤独,面对布恩迪亚上校及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人物,我一开始和许多人一样也有点迷失,但是当我不去纠结那纷繁复杂的人物关系,不再去刻意读通那段我毫不熟悉的美洲历史时。我似乎又有点明白了,在年轻的季节我们似乎感受不到孤独,我们甘愿吃苦受累,只愿通过自己富有激情、积极主动的努力实现自身价值并在社会中做出最大的贡献。我们现在勤于学习与钻研,敢于挑战未知领域,乐于在自身及周围世界寻求突破。

  那么,当我读了《百年孤独》之后呢?一个家族的第一个人被绑在树上,最后一个人被蚂蚁吃了。

  该用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布恩地亚这个家族呢?漫长的几代人之中,有手艺灵巧的、有知识广博的、有天生聪慧的、有勇敢坚强的、有吃苦耐劳的、有光彩照人的……他们有天才的头脑、坚毅的眼光、不轻易言败的性格,无论是旅途劳顿的南征北战、还是通宵达旦的欢娱。他们都可以用他们特有的魅力吸引体态美丽、性格丰满的异性。人们似乎无法看出这个家族有什么弱点,但他们最终也不过才存在了短短百余年,然后飓风袭来,他们的生命、他们的痕迹和关于他们的记忆,很快就那么无影无踪。但却看不出有什么值得惋惜后悔的地方。

  该用什么样的眼光来看百年孤独这本书呢?在看这本书的时候似乎不应该有特别兴奋或者特别悲痛的心情,我觉得文字象河水一样在我眼前流过,即便是难以理解的家族谱,时而现实时而魔幻的写作手法,完全不熟悉的地方和历史……那些打乱我读书节奏的方方面面似乎理所当然地被我所接受,我仍然以几乎不动的姿势一页页地翻下去,看的时候在想什么我并不清楚,我在看什么我也不清楚,就好像小时候玩累了刚刚睡醒的午后,我躺在地上看着墙上时钟一分一秒走过。我没有起床,也没有在等待什么,我在干吗呢?就好像张无忌初学太极拳的状态,我忘得越来越多。我自己也不清楚。但是,很不可思议的,在读这本应该不算是喜剧的故事时,我竟然涌起一种类似于平静恬然的喜乐。就好像我知道人终究会衰老死亡,但在照耀到阳光的瞬间,仍然忍不住微笑。

  在这本书上,我似乎理解了陶潜的那句“好读书,不求甚解”,我不需要刻意钻研,只需要观其大略就能领会作者的意思,他所传达的是全人类共有的情感。用他妙笔生花的文字,再经过范晔先生的翻译,如同流水缓缓趟过,读者一触摸,就能感到一种穿透人心的冰凉。这种冰凉是中性的,冰凉之下,一种不同寻常的孤独感萦绕人心,不是普通的孤独,更恰当一点说是透彻、是顿悟。但其中的故事又很强烈,我们可以通过奥雷里亚诺上校的悲壮一生、通过美人儿雷梅黛丝的嫣然一笑、通过能预见一切的羊皮卷,通过阿玛兰妲长久无人居住的房子的秋海棠蒙落灰尘、通过家族里每一个人所迸发出的原始欲望……一一窥探,不需理解,只需感受。感受其中那种动人心魄的力量。这是一种极致的浪漫,没有爱情,没有旅行,是关乎生命、时间的浪漫。感谢马尔克斯,奉献了如此伟大的作品,让我接受了孤独,让我一个人能静静思考,自己是谁。

  村上春树在《海边的卡夫卡》中说过“不久,你睡了,一觉醒来时,你将成为新世界的一部分”。读了这本书,这句话应该成为我们的精神理想。

【《百年孤独》读后感】相关文章:

《百年孤独》读后感01-13

百年孤独读后感10-21

百年孤独的读后感11-07

《百年孤独》读后感15篇01-20

百年孤独读后感15篇12-30

百年孤独读后感(通用19篇)05-27

百年孤独读后感范文(通用15篇)03-29

百年孤独读后感500字(精选47篇)08-02

百年孤独读后感400字(精选24篇)04-19

百年孤独读后感作文1000字(精选12篇)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