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时间:2024-09-08 05:32:27 读后感作文 我要投稿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15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15篇)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1

  “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女儿美不美? 自由恋爱如今最美,但又有谁能想到在离我们不远的那些年代,爱情仍然受着许多的羁绊。

  楚雁潮,韩星月,这两个年轻的生命,在霍达笔下,勾勒出一段交织于宗教、社会、年代的乱位爱情,上演了一出现代版的《梁祝》。

  博雅老宅,依旧是那座老宅,百年不变,千年不倒。一切还是当初的那个样子,只是如今的老宅门前多了一副牌子——“文物”。没人知道,老宅曾经的记忆是怎样的。

  事情应该从何说起?韩子奇还是韩星月?

  星月沉思着,她呆呆的看着照片,想不明白为什么母亲会如此对待自己,丝毫看不出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疼爱。

  大学里,星月认识了楚老师,从此,正值青春的星月坠入了爱河。尽管,时间不长。

  上天嫉妒星月,嫉妒她的美貌,嫉妒她的聪慧,嫉妒她的人生。于是,他趁星月不注意,在她的心脏上动了点儿手脚,星月也并不完美。

  如果说,爱一个人没有错,那么意外可以当做不爱的理由吗?

  星月病了,因为心脏。她不能去学校了,病魔随时可能会要走她那微小的生命。她每天呆在医院,看着阳光撒进屋内。她在努力着,希望早点回到学校,回归原本就平静的生活。

  楚老师的陪伴,让星月的`心情好了许多,他们彼此确定了心意。憧憬着属于他们的未来。

  可回回这个身份,注定他们不能在一起。宗教,阻挡了他们爱情的第一步。

  病魔折磨着星月,爱情折磨着雁潮,……

  相爱之人,却无法在一起。

  不幸终于降临,星月死了,楚雁潮亲自埋葬了她。被埋葬的,还有他那颗早已百孔疮痍的心。

  爱情到了最后,竟是这样的结果,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老宅最后的回忆,停留在星月和雁潮那里。他们也是它曾经的主人,它的记忆在继玉魔老人后,从他们开始,又从他们结束。它度过的多少春秋,阅过凡世多少人心,但却总依稀听见有一个从远处飘来的声音,一直说着: 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女儿美不美?

  多少年过去,已不知这是星月死后的多少个年头,只见已经开始老去的雁潮带着笛子,来到曾经的那里,许下自己的承诺。

  林子依旧是那片林子,只是,星月的坟墓已经不见了。看岁月任然静好,听风声依旧那样,看眼前风景仍是如此。楚雁潮不为星星,不为月亮,只为星月。

  他吹着笛子,依稀之间,仿佛听到星月回来了,她在喊他楚老师。

  梁祝里,爱人最终化成彩蝶,飞向远方,最终能够长相厮守。可现实呢?

  也许,在我们看来,这是一段悲伤的恋情。但对于星月而言呢?你是年少的欢喜,喜欢的少年是你。

  老宅的记忆,便停于这里,止于此地。它的记忆中,有个女孩叫星月,她是英台;有个男孩叫雁潮,他是山伯。他们的爱情,已经过去,而老宅,替他们记下。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2

  读了回族著名女作家霍达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之后。心里十分困扰,好像跨越了时空,经历了人的生老病死。。。。。。

  一个爱与悲,痛与冷,生与死的世界里有那样感人的深情!一个回回的民族,演绎着那么悲哀的故事,却是那么深深切切,一幕幕在眼前凄凉的流过。我的心随之碎了。

  作者以新月的母亲带着《月梦》而来为开始,以她携着《月魂》而区为结局。其中梁君壁是一个不朽的`人物,她个性鲜明,性格刚强,书中说:“壁儿比母亲更胜一筹,天资聪明,长于心计,家里内外开支,一切都比母亲有数,虽不识字,却全凭心算,安排的井井有条。刚刚十二三岁就顶替了母亲大半,几乎是梁亦清小小的账房,梁冰玉却叫他管家婆。我个人认为他是一个能干,作做事果断刚强,但眼泪不容沙子的人。

  她与妹妹矛盾最为突出,只因为是韩子奇的妻子,由于战争爆发,韩子奇不得不带着他最爱的宝贝远走他乡,就在此时,受到爱情挫折的梁冰玉执意与韩子奇前往,但没有想到,战争一起就是十年,他们俩人相依为命,而且产生了爱情,不久生下了新月。战争结束后,他们又执意回到了魂牵梦绕的北平,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但不懂爱情的梁君壁又怎会容忍自己的丈夫与自己的妹妹的苟且之事呢?一气之下,将妹妹赶出了家门,在梁冰玉的一再恳求下,留下了自己的女儿,自己回到了英国。

  这也造就了新月的痛苦,她丢下了女儿一人独自面对情感世界。爱情常会对错误视而不见,永远只以幸福和欢乐为念。如果他勇敢的站出来,与新月一起用清醒的头脑,明亮的眼睛,坚强的心,陪伴新月在不忙迷雾的人生中牢牢把握自己的命运闯过一道道难关,或许新月的命运是另一种结局。

  在书中我看到了人性的弱点,看到了人生的无奈,更看到了生命的价值,我们是否该惋惜,在新月生命花开之时,却带着对爱情的憧憬,走向了生命的无常。比起而来,我们又是多么幸福,我们有的权利,又去爱的权利,难道这还不够吗?但我们还不满足,以至于我们永远不会快乐。

  然而这本书中,我受到很大的启发和鼓舞,它让我明白了知足常乐的道理。贪欲多少可怕,它只会给你带来痛苦,带来烦恼。所以我们要热爱生命,善待生活,善待自己,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穆斯林圣洁的诗篇,充满了悲剧的美感!

  让我的眼泪放肆一次吧,眼前的世界从清晰变得模糊不清,我的心接受了一次生命的洗礼和膜拜,被什么洗涤过了,慢慢的随流水荡漾开去,久久不能平息。隐隐约约,一曲用小提琴弹揍的歌曲,在我耳边响起。。。。。。

  只因为有这个社会,悲剧不再上演。。。。。。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3

  《穆斯林的葬礼》这部作品描写的是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而又扭曲的爱情悲剧。一个是玉,一个是月,作者运用了穿插的写作手法,为我们展现一个穆斯林家族的风俗特色和戏剧人生。

  古都京华老字号玉器行奇珍斋的主人梁玉清,原是回族的底层琢玉人。他家有两个女儿,长女君璧长于心计,次女冰玉聪慧善良。一天,有一位长者带着一名少年去麦加朝圣路过梁家,少年被眼前精美的'玉器所吸引,决定留下当学徒,这就是本书主人公韩子奇。师徒两人正为一件订货劳作,这是专做洋人买卖的汇远斋定做的“郑和航海船”。郑和是回族的英雄,他们决心做好这件光耀民族精神的作品,三年的精雕细刻将在中秋佳节完工。不料,梁亦清突然晕倒在转动着的玉坨上,船毁人亡。为了抵债,韩子奇到汇远斋当了学徒,苦熬三年终成行家。他回到奇珍斋娶了长女君壁,决心重振家业,十年之后名冠京华,又得贵子取名天星,幸福度日。可是日寇侵华战争爆发,韩子奇担心玉器品被毁,随英商亨特来到伦敦。妻妹冰玉不顾姐姐反对,偷出家门执意随姐夫远行。冰玉在孤独的异国他乡与韩子奇相爱,并生下女儿新月。

  战后一同回国,姐姐不容两母子,冰玉决定带女儿远走他乡,韩子奇苦求,留下女儿。新月逐渐长大,楚楚动人,才华横溢。上学后与班主任楚雁潮产生爱情。因楚系汉族,为梁家反对,他们的爱情却在阻挠中愈加炽热。新月红颜薄命,因严重心脏病不幸逝世,楚雁潮及新月一家悲痛欲绝。韩子奇瞬间苍老,母亲也终于明白自己的过错,哥哥,嫂子挑起了家里的担子。后来韩子奇、梁君壁相继去世,韩天星也有了一双子女。多年以后,冰玉回来了,但一切早已物是人非……

  读完这本书,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尤其是天星与新月深厚的兄妹情,韩子奇与新月血浓于水的父女情,楚雁潮和新月惺惺相惜的爱情,深深地感动了我。文中韩子奇因病住院,新月也随之病倒,彼此牵挂惦念,这样的亲情怎能不使我潸然泪下?一想到新月那无尽的呼喊,仿佛印在我的脑海,让我不能忘怀。回想起我因发烧病倒,妈妈一直守在我身边,一夜没合眼,眼睛红红的。当我醒来的时候,看见妈妈那憔悴的脸庞,听到嘘寒问暖的话语,不由自主的流下眼泪,我感受到亲情的温暖无私。

  这本书刻画了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反映了穆斯林生活的圣洁诗篇,一个平凡而闪光的心灵世界。作文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4

  “暮色悄悄地降临了墓地,婆娑树影渐渐和大地融合在一起,满目雄浑的黛色,满园温馨的清香”琴声缥缈,寻寻觅觅,一心只想着自己的亲人。天地之久间,久久地回荡着这一琴声……

  外面天色已经大亮,金黄色的晨曦透过窗户洒进来,在木质地板上洒了一层朦胧的光晕,难得清闲的双休,我手捧《穆斯林的葬礼》,去追寻那一方净土。

  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年代,却有着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又何尝不牵动着你我的心?一个玉器世家,他们几代人对玉的痴迷、对玉的执着。这是玉的长河,亦是人生的长河、命运的长河、悲剧的长河。

  怀着对回回民族的自豪感,梁亦清决定要用三年的时间来雕刻这一象征着回回民族最高荣誉的宝船。三年,一次多么艰苦卓绝的航行,这期间,他不允许自己有一丝一毫的懈怠。眼看就要完工,突然,这一切都在霎那间停住了,滚热的鲜血把琢玉人与碎玉连成了一体。他,僵卧在耗尽了生命的水凳儿前,无声无息地告别了他为之奋斗的事业。三年,废寝忘食的`三年,到头来还搭上了自己的生命!真主啊!一股锥心的疼痛从内心深处传来。

  从小,她缺少了梦寐以求的母爱,每次只能看着那张亲生母亲的照片在独自落泪。她幼小的心,载着这些超重的负荷,却无法找到倾诉的对象。知道遇到了他,她的生命为之改变。她幻想着毕业以后所有美好的事情,她沉醉在与楚雁潮的爱恋之中。却不知,这一切的幻想,都像阳光下的泡沫,一触就破。“心脏病”,这个简单又不简单的词,正在一步步吞噬着这妙龄少女的生命。直到,最亲的姑妈在她身边倒下,这一切也到了尾声。她一直等到天明,盼望着太阳快点出来,只为了和楚雁潮的约定,可终究没等到他。带着遗憾、带着痛苦,永远地离开了这繁华的人世间。一滴液体滑落到书上,很轻,很轻……

  穆斯林的葬礼是圣洁的、隆重、庄严而简朴,没有丝毫的浮华。楚雁潮站在新月的墓前。他的瞳孔是涣散的。眸子是没有焦距的。他毅然地跳下墓穴,为新月试坑,这个被痛苦粉碎了的少年,仔细地抚摩地面,把所有的土块和石子都捡走,不留一丝的坎坷给新月。所有的思恋都融入了这黄土之中,所有的回忆都埋在了这墓穴之中……

  午后没有一丝风,唯有鸣蝉不遗余力地鸣叫着,合上这本厚重的书,心中的坚冰一寸一寸地融化成泪水。仿佛在一个清冷的冬夜,仰望天空飘下的雪花,站在新月的墓碑前,眼泪蓄满了眼眶。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5

  这是一本大名鼎鼎的书,曾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因而它出此刻太多书单的推荐里。宗教与历史总是有些沉重,甚至让人窒息,“1258年,旭烈兀攻占巴格达。”,因而它以往安静地躺在我的iPad和kindle里。

  直到有一天,我最终翻开了它,阅读了它,抛开宗教的外衣和沉重的寓意,仅仅注视书中人物充满吊诡的人生,才又一次领悟,有些人总是轻轻地出此刻我们的生命里,就像是天边一朵云进入了视野,离开的时候却总是撕心裂肺、重如泰山。

  韩子奇,最早出此刻故事中的名字叫“易卜拉欣”,这是一个经名。他刻苦钻研、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直到临死才吐露自我的身世,性格上存在很多反转。仅仅因为去讨一口水喝,他是那样偶然地出此刻梁家的生活里,又仅仅因为打破一只玉碗,他又紧紧镶嵌融合在梁氏姐妹的生命里,直至死亡。

  韩新月和楚雁潮,他们的相遇充满了戏剧性,就像是舞台剧一段简便的独白,并没有预示出杯具的结尾。可从此以后,所有的一切便开始急转直下。韩新月在临死之前最想见的人是楚雁潮,楚雁潮在韩新月葬礼十余年之后仍旧动情地拉着《梁祝》。

  还有不能忽略的韩天星,他对所有的人都饱含热爱,却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品尝生活的苦果。那里面有缺少父爱的童年、因故夭折的求学之路、失去爱人的痛苦、对妹妹的无能为力、还有对平淡生活的理解。他遇上的所有的'人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死亡,不仅仅是人类无法躲避的最终归宿和沉重话题,更是作家对人物命运的惯用处理方式。比如余华的小说中多是死亡的盛宴、莫言的小说里又充满杀戮的狂欢。没有什么比死亡更能清理一个人的命运了。因而小说中人物的离去总是伴随着沉重、心碎的、令人唏嘘的死亡。

  小说来自于现实的演绎。同小说中一样,一些人的到来总是风轻云淡,让人有可是是生命中普通一天的错觉;同小说中不一样,他们的离开并非仅仅是死亡,还有仅仅是离开。但无论是死亡还是离开,最终的结局都是淡忘——这是人的本能:记住完美,忘记悲伤。在现实中,也许楚雁潮仍会去韩新月的墓地拉《梁祝》,但终究会锁住悲伤。这才是人之常情。从更大的道义上讲,对死者的最大不辜负正是好好地活。

  所以,淡忘才是最沉重的离开,沉重到一些人仿佛从来没有出现。

  有人说,这本书中感情过渡得不自然,无论是韩子奇和梁冰玉还是韩新月和楚雁潮,他们之间的感情进展的总是有些匪夷所思,尤其是韩子奇和梁冰玉之前没有任何兆头,却在半章之内成了夫妻。在这点上,我认为作家是了解自我作品的缺陷的,正如陈忠实必须明白《白鹿原》中田小娥闹鬼的情节破坏了小说的整体性,在反复修改之后依然决定这样写,那必须是蕴含深意的,就像是断臂的维纳斯。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6

  《穆斯林的葬礼》老早以前就听老妈说好看,可那时的我根本不喜欢看书因为我比较好动看书似乎太不适合我的脾性了。所以这书名就留在了我的记忆中了。前段时间还有人让我推荐书给他我好不犹豫的就说出了《穆斯林的葬礼》但我确实是没有看过。感谢静姐了让我有机会看到这书让我这星期过的也比较充实。

  书我看完了太伤感了,书中的每个人物都让人觉得??痛。不知道霍达写的人物在现实中有没有原型我希望没有。

  韩子奇一个出奇的人物创造了玉界了奇迹,前半生在北京奋斗着享受着自己的安逸的生活有妻子、有儿子也有辉煌的事业一切是多么的完美啊!可事实造人战争的来临他为了自己的玉抛妻弃子远离家乡漂流到海外十年当然走的时候他没有想到战争的烟火会波及到海外吧,在海外的战争中他得到了爱情其实事业上也还好吧,十年夫妻共风雨其实也是幸福的也有美好的回忆啊!可是当这两种幸福碰撞他的人生又开始有质的变化了,他选择了留下选择了逃避因此他开始了后半生懊悔,对不起心爱恋人对不起他的原配妻子他的儿子也对不起自己的女儿,他在家时低着头过日子的一切都在愧疚中度过。可到头来他什么都没有了爱人爱女以及他的玉也远离他了世上没有任何动西可以抚慰他的心了……

  碧儿一位标准的中国式妇女有着完美的家庭风光的地位,以她的聪明才智留住了丈夫赶走了妹妹,也选定儿媳一切是那样的完美。可丈夫心不在他那里留住的只是空壳,而儿子天星失去了爱情永远的.记恨她留下的只有对妻子的责任。

  玉儿聚美貌与才智与一身的漂亮姑娘却总是选错对象离开爱人和女儿获取自由了吧!她开始了海外孤寂的生活每天在思念中度过,在花甲之年得知与亲人永别的消息大概她以后的日子更加的难熬吧。

  新月一个命苦的孩子每时都怀念着照片中母亲,有着出色的语言天赋的她上了自己喜欢的大学见到了心爱的人似乎是美丽人生的开始,可她却从此时与美好的未来远离,爱情让她的生命走的更远了一些可并没有改变死忘最终的到来,她带着父亲的寄托、母亲的希望、哥哥的呵护、楚雁潮的爱走了,是那样的无奈与不舍。

  每个人的结局是这样的让人揪心,可每个人似乎都是没过错的只是在事情的排列组合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吧。

  书的结局有了,可我们的生活还在继续愿我生命中的人们每天开心快乐,人人能排列组合一个心想的人生!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7

  看完了,总觉得有股气憋在心中,难以抒发。

  这就是悲剧的力量吧?

  一直不喜欢悲剧,这次破例看了这本以悲出名的小说。真的很震撼,我舍不得书中的人物,我茫然若失。

  这本小说以父亲韩子奇和女儿新月的生活为主线,两条主线穿插其中。让人看得那么真实。

  有时候,我真的很想直接进入到那个年代,和主角对话。

  一开始,我是冲着穆斯林看的。从小到大,我对少数民族总有着深厚的感情,总有着那么一份好奇。可是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就开始觉得穆斯林只是一个背景,一个大前提。真正的故事是韩子奇三代的沉浮。

  前半段关于描写北京大学的生活的,让我心生向往。那时候的北大,真的很吸引人。如果,早几年我看到这本书,或者会对北大产生强烈的情感,或者会激发我的斗志考取北大。回来。这一部分,很清新,将一个大一新生,与一个刚为人师的老师的感情描写的很细腻。那种爱,但有不懂得爱,懵懂,好奇的感觉如跃纸上。我甚至可以感受到那种纯洁无暇的感情。

  新月的母亲,准确的说是后母。从一开始她对新月的态度我就大概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我不喜欢这个人物,这个悍妇似的女人。虽然是生活使得她变成一个这样的女人。但是,她不应该这样子对待自己的亲人。逼走儿子的爱人,害死自己的女儿。有时候,我真的很想给她几巴掌。

  新月的死,让我很震撼。虽然一开始就知道她会死,担我仍然无法接受。这种感觉,无疑是像是自己的亲人过世。我真的无法想象一个这么美丽聪明的女孩就这样,才活了20年,才初尝了爱情,就无常了。她应该得到更多的,她母亲的'错,不应该报应在她的身上。她是多么好的一个女孩啊!我真的很舍不得这样一个人。

  书中还有另外一个人物,便是楚老师。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一个深爱新月的人。他的才气让我折服,或许,所有的女孩子都会和我有一样的感觉吧?新月的死,对他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他还没来得及疼爱这个女孩,还没来得及为她做事情,她就走了,永远的离开了自己。

  新月的父亲,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一个爱玉如命的人,一个屈服于老婆,不敢追求自己真爱的人。他的日子过得苦,苦到我这个旁观者都替他难受。

  书中基本每一个人物都是悲剧的,真正意义上的悲剧。这些悲剧,或是因为自己造成,或是因为他人而造成。他们永远都无法摆脱一个结局,便是无常。

  人是世间的匆匆过客,躯体是灵魂临时的依附之所,或者只是短暂的一瞬,死后才能永生。

  很厚的一本书,拿在手上,感觉沉甸甸的。很厚的一段情,读完之后,心里沉甸甸的。

  我不知道自己要表达什么,只是觉得很乱,总有一股什么东西在我的心里。久久不能离去。这就是这本书的力量吧!

  拥有生命,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请珍惜生命吧!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8

  人生的舞台,悲剧,喜剧,喜剧,悲剧......轮番演出,不受昼夜,无尽无休......

  一个穆斯林家族,三代人之间的爱恨情仇,数十年间的兴替,命运沉浮纠缠把毫无干系的人的生命连在一起,发生在不同时代,却有相似的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在书中主人公悲欢离合的背后是不同宗教信仰文化的碰撞,在如此背景之下,难掩作者在当时特定时代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与追求。曲终掩卷,悲剧收场,叹奈何。荣辱兴衰皆随尘埃落下,消失在滚滚历史长河。

  天上有明月,年年照相似。

  古都京华老字号玉器行“奇珍斋”的梁亦清,原是回族琢玉艺人,医生最新于玉器,因为精心雕刻的玉器受损而气急攻心而死。梁亦清育有两女:长女君璧和此女冰玉,他的徒弟韩子奇继承师业娶了长女,日寇侵华,韩子奇携妻妹来到伦敦,并日久生情,后又诞下一女取名“新月”,回国后,君璧难以接受事实,使冰玉留下女儿后远走他乡,新月日渐长大,恋上班主任楚雁潮,却得不到家人同意,之后因病去世,弥留之际,才得知亲生母亲留给她的书信,感受到了真正的母爱。多年以后,冰月回来,站在已被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博雅”宅门前,却发现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在文章最后,也是最令我动容的地方“梁冰玉轻轻的走过去,心里只想着自己的女儿,和那个人一样,暮色悄悄的降临,婆娑树影渐渐和大地融为一体,满目雄浑的黑色,满园温馨的清香。西南天际,一弯新月出现了,淡淡的,朦胧的,若有若无的”作者对景色细腻清新的叙述,将一位木器对女儿新月的思念之情烘托到了极致。月光下,树影旁,是楚雁潮在拉小提琴,“如诉如泣”“如梦如烟”的琴声述说着的是一个心碎之人对挚爱的深切眷恋,就像他所弹奏的琴曲“梁祝”一样感情凄凉婉转,每读起二人之间的爱情故事总是令人唏嘘叹惋,新月一生坎坷,当遇见真爱时,却已身患重病,又因宗教不同和父母一代的`纠葛而受到梁君壁的阻挠,习俗的冲突,观念的冲突,离乱的悲歌,个体在命运的齿轮下身不由己的选择造成了他们悲惨的局面。

  作者霍达用冷静的笔触向读者展现了一幕又一幕的悲剧,这也是我不愿再次看这本书的原因。宗教的传统,爱恨的交织,在历史长河中华夏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交汇与分歧构成了这个宏大又哀伤的恋情故事,穆斯林的葬礼,埋葬的是以往的仇恨,隔阂,留在心底的是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正如文末所写的那一轮高悬于墨夜空中的新月一般。

  天上,新月朦胧,地上,琴声飘渺。

  当经历了生离死别,看透了悲欢离合之后,弹起的琴声回荡于天地之间,如清泉淙淙,如絮语呢喃,如春蚕吐丝,如孤雁盘旋......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9

  二月,窗外飘的雪停了,留下一地雪白,天地寂静。

  我趴在窗前,刚刚合上《穆斯林的葬礼》,想起了新月的结局,她就是在冬去春来的时候,带着许多遗憾,“无常”了。皑皑晴雪,天星堵上最后一块砖,新月从此与楚雁潮无重逢之日!

  一个穆斯林家族,三代人痛苦的命运,让我不禁泪下。梁亦清,“玉王”韩子奇,姐妹梁君璧、梁冰玉,韩新月,陈淑彦,楚雁潮等一系列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扣动着我的心弦。

  我同情韩新月,她拥有象牙色的脸庞,双腿挺秀,她单纯,善良,有非凡的气质,她成绩突出,是北大西语系的高材生,她有一个纯洁翻译梦,但命运却开了一个玩笑:她患有严重心脏病。

  我不欣赏梁君璧的自私与爱面子。她爱亲儿子韩天星,为了儿子能找到她满意的儿媳,不惜欺骗儿子,利用谎言赶走了“切糕容”家的荣桂芳。她为了儿子婚礼声势浩大,用新月的学习机会作威胁,迫使爱女的.韩子奇交出了他珍爱的玉器。

  梁君璧总是不关心新月,就连上北大学习都执意反对,我记得楚雁潮说的一句话“现在,她需要爱,需要力量,为了她,我一切都愿意献出来,只要她不失去对生活的信心”,仅仅因为楚雁潮是一个“拉斐尔”,就不给女儿一点希望,她甚至说出了“就算你死,也休想嫁给楚雁潮”的狠话,使女儿绝望的昏迷,病情不再可控。她太无情了!我实在不敢想象她的残忍。

  因为做母亲的自私,她葬送了一对儿女的爱情;因为她没有理性的思维,她诬陷了忠心耿耿的老侯(管家),她太注重个人了,太看重面子了,太想着钱财了!这个本应美好的家族,这个本应成为老字号的“奇珍斋”彻底毁在了她的手中。

  但我认为,是梁君璧自身的局限性,封建的心理,导致了她一生所做的可恶的错事。抗日战争那会儿,她要是随丈夫远渡英国,玉器行也就不会毁,梁冰玉和韩子奇也就不会绝望的在一起又有了韩新月。

  我敬佩楚雁潮楚老师对对翻译事业的执着,他那未名湖畔的备斋里只有一张椅子,一个床铺和书桌,其余地上堆满了书籍。他利用暑假在备斋里不分昼夜的译鲁迅的《故事新编》等作品,就是为了把外国文学介绍给中国,把中国文学推向世界。

  我也欣赏郑晓京对政治工作的负责,赞赏罗秀竹为俄转英而付出的努力,尽管谢秋思的学习不亚于韩新月,但我不喜欢她过于讲究穿戴,我还羡慕陈淑彦和韩新月间既是姐妹又是嫂子的关系。

  新月的一生短暂,她拥有的只是未实现的梦想,不美满的爱情,但她有深爱她的父亲,在远方牵挂她的母亲,永远想着她的楚老师!

  命运不是一个人能控制的,它不可测。即使我们都像新月那样悲惨,也要珍惜现在,把握当下,为世界留下不朽的传奇!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10

  一钩新月,弯弯的,尖尖的,清清的,亮亮的,永远在天空中闪耀,而你,却早早地离开了人世。《穆斯林的葬礼》是我在初中时读的一本书。当我看到书名时,我就觉得这本书里是一个清冷的故事,好像新月一般。阅读过程中,我慢慢地被新月这个人物所吸引。

  重檐淡月浑如水,浸寒香一片小窗里。并不是出生在声名显赫的家族,只是在一个家境略好的家庭生长,也许由于父亲职业的原因,使新月有宛如玉盘一样的脸庞。长相清秀,成绩优异,家境优越,把她培养成了宛如明月一样皎洁,梅花一样高傲的人。她是全家人的掌中宝,她是众人赞叹的'天之骄女,在别人眼中,她就是幸运的代表。好像所有的幸运都集中在她一人身上,不给自己留退路的她是值得敬佩的。

  谢却荼蘼,一片明月如水。她的幸运仿佛为后来的悲伤奠定了基础,仿佛她之前经受了太多的好运,而今,所有的不公都向她砸来。疾病的困扰,学业的中断,母亲的冷言,使她感到恍惚,又使她感到迷茫。幸好还有来自楚老师、哥哥及嫂子的关怀,还有她的父亲、姑妈,唯有那份最珍贵的母爱却迟迟不能到达。可以说,新月在这段时期成长了,心智更加成熟,但她经历过“拥透帘残月”的孤寂,来自虚无的疼痛,或许自己独自用被子拭去两行清泪,独自承受的酸楚,怎不教清泪不长流,空自凝噎呢?或许正是因为她有着丁香一样的幽愁,才吸引了楚雁潮对她的思恋。

  她默默的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她默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尽这雨巷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最终,她走了,带着刚揭开的事实走了,带着不舍和遗憾。一直以来都没有享受过母爱的她,一直以来都都生活在谎言下的她,刚接触到爱情又马上破灭的她,一开始的幸运好像注定了最后的悲剧,一声声的痛哭包含着亲人对她的思念和不舍。楚雁潮最后的疯狂举动诠释了什么是爱,从来没有这种情感的韩太太愣在了一旁。“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明月中”。这段恋情的苦楚,真的是如泪如疤。“土花曾染湘娥黛,铅泪难消”。最凄美的爱情在这里产生,却以一个生命的终结和一个人的心死为代价,短暂地终结了。

  或许应该把仓央嘉措的这几句诗送给这两代人,毕竟他们都有一段不该开始的爱情故事:

  如果今生未曾相见,我们就不会新生爱恋

  如果今生未曾相知,我们就不会彼此相思

  如果今生未曾相伴,我们就不会彼此相欠

  如果今生未曾相爱,我们就不会彼此抛弃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11

  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的荣辱兴衰,三代人的命运沉浮,五段内容不同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

  这是一部穆斯林圣洁的诗篇,具有悲剧的美感。书中刻画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梁亦清、韩子奇、梁君壁、梁冰玉、韩新月、韩天星……

  看到梁君壁,我首先想起了《红楼梦》中的凤姐,同样刚强的性格,同样是家中的实际掌权者。她总是费尽心机的让事情按照自己设想的方向走,其中包括让儿子天星娶了他不爱的陈淑敏;送走爱上自己丈夫的亲妹妹;拆散女儿与楚雁潮,只因他不是回回……她固执的认为自己做的都是对的,可到最后这所有人包括她自己都没有得到幸福。

  韩子奇,爱玉如命。正是因为玉,他远走异乡,与妻子的妹妹产生了爱情。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与梁冰玉的爱情是纯洁的。然而回国后,面对妻子的质问,他退缩了。他不敢跟冰玉离开博雅宅,他舍不得苦心收藏的玉,他不敢面对离开后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的指责,所以他懦弱地留了下来,也留下了女儿韩新月。冰玉一个人离开了。冰玉是一个有主见,勇敢地女孩子,她渴望纯洁的爱情,一旦发现爱情变了质,便决绝地离开;她同使又是一个可怜的女孩子,一次次遭受感情上的伤害。但最终,她大彻大悟。

  韩新月,宛如一条活泼的小溪贯穿全书。这本应该幸福快乐的女孩子却因为心脏病突发,一下子跌入人生的'劫难。父母的不和,母亲的冷漠,无时无刻都在折磨着她。但是楚雁潮出现了,他的爱仿佛一束阳光,温暖了韩新月残缺的心房,成为维系她活下去的源泉。她本来可以活更长时间的,而由于梁君壁拒绝楚雁潮的提婚这一风波起,掀开了可怕的命运剧变,十几年来的猜想被证实,喊了十几年的妈妈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而自己的亲生母亲不知现在何方。韩新月死了,她一直盼望着天亮,却在天亮时死去,这是怎样惨痛的悲剧。但我相信韩新月是幸福地走的,虽然带着许多遗憾,但有那么多的人爱着她:父亲、两个母亲、姑妈、哥哥、嫂嫂还有楚雁潮。她想一个坠落凡间的天使,匆匆的来又匆匆的走,想必是天上的真主舍不得她在凡间太久吧。

  人世间上演着一幕幕的恩怨情仇,悲欢离合,唯有玉的长河,亘古不休。

  节选:

  啊,安拉!宽恕我们这些人:活着的和死了的,出席的和缺席的,少年和成人,男人和女人。

  啊,安拉!在我们当中,那让谁生存,就让他或在伊斯兰之中,你让谁死去,就让他死于信仰之中。

  啊,安拉!不要为着他的报偿而剥削我们,并不要在他之后,把我们来做实验!

  ——穆斯林葬礼上的悼词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12

  信仰,是人们所必需的,什么也不信的人不会有幸福——雨果

  已经很久没能静下心来好好看完一本书了,也已经很久没有哪一本能让我有如痴如醉,魂牵梦萦的感觉了。疫情宅家期间,我邂逅了一本名为《穆斯林的葬礼》的书,这本书让我再一次体会到了这种感觉。

  与其它我所喜欢的书不同,这本书的结局其实带着几分悲情的色彩——新月因为心脏病离开她爱得深沉的那个人,离开了她还没到达的远方;韩子奇最终还是没能守护住自己用尽一生去保护的珍品。但正如书中所说“即使人的一生中全是悲剧也是幸运的。”他们的幸运在于这一路上他们都不是一个人在奋斗,他们有梦想亦有信仰。

  其实最初我听到《穆斯林的葬礼》这个书名时,并不感兴趣,因为感觉穆斯林离我很遥远,而且有事这么不吉利的字眼“葬礼”。但当我翻开这本书时,这种想法就在我脑海里烟消云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名为奇珍斋的地方,那里的景犹如仙境,那里的玉都洁白无瑕,那是故事开始的地方,也是我旅程开始的第一站。

  也许有很多人会为《穆斯林的葬礼》中凄美的爱情而沉沦;或许有很多人会被它巧妙的'叙述方式所折服;可我却对它所展现出的坚不可摧的信仰而着迷。可能看完书的你们会觉得韩子奇太懦弱,碧儿太不近人情。但懦弱如韩子奇,会在奇珍斋遭遇危险时挺身而出;冷血如碧儿,却也曾温婉贤惠,苦苦撑着奇珍斋等了韩子奇十年。如果有一个东西可以让人改变自己,我想这必是信仰。韩子奇对玉的传承是他的信仰,这信仰会让他成为一个有担当的男人;碧儿作为一个穆斯林,她的信仰是对真主的信仰,面对丈夫的背叛,这信仰战胜了亲情,使碧儿成了一个控制欲强,甚至在我们看来有点心理扭曲的人。可也就是这信仰,在亲人离去时,陪着她走到生命的尽头。

  一个真正的人,可以不相信任何宗教,但必须要有信仰。于新月而言,信仰是一盏灯,照亮她前行的路,点亮她的希望,这是她对生命的信仰。信仰于玉儿而言,是追求自由,追求平等,她用青春换来成长和坚强。在这本书中,作者塑造的都是小人物,可这些小人物都有自己最无法割舍的信仰。那是对宗教的崇尚,对技艺的传承,亦或是对生命的、对自我的追求。我们每个人不过是大城市中的小人物,但依就感受着信仰的力量。

  总会有一天,家人会离去,朋友会走散,爱人会分别。走到最后,回头看,一路陪你的只有你心中的信仰。

  命已天注定,福乃自己求。若你无法改变命运,你就请你怀揣你的信仰,一路向前。

  一曲哀歌,道不尽两代人的苦难艰辛:一路向前,展望小人物的伟大信仰。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13

  这是月和玉交织的一个世界,如此美好的两件东西,他们代表着生活中的真、善、美。有韩子奇对玉艺术的孜孜以求,追逐玩思之真;有玉儿对爱情奋力争取的情之真;有新月对人宽容待人的和善之美;有楚雁朝墓前拉小提琴的意境之美。月是虚无缥缈的,是阴晴难测的,但却是恒久不变的、亘古长存的。玉是真实可及的,是可以拥有的,却是脆弱易碎的。生活中哪一个更重要,是短暂的拥有,还是永恒追求?

  我是不喜欢悲剧的,因为悲剧看了让人很压抑,而这本书展现给我的就是一个大大的悲剧,书中的人物,故事,在宗教的背景的笼罩下,显得更加的悲凉,我庆幸自己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那样的环境中,没有宗教信仰的束缚,没有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我时常在想,如果我是故事中的韩子奇,我会如何,是视玉为命,还是自由自在为了自己而活,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我会做什么样的选择呢。对于韩子奇这个人物我是持中立的态度的。抛去他和冰玉的故事,韩子奇算是一个成功的人物,从一个小小的学徒到后来的“玉王”,他的成功,离不开他的积极进取和对于梦想的执着追求,在“汇远斋”忍辱负重三年,即使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他都能偷学英语,总结经商的经验,可见他的忍耐力和他强烈的求学欲望。

  如果不是战争,韩子奇和梁冰玉就不会离乡背井来到英国;如果不是战争让国内的亲人音讯全无,却在一个暗黑的圣诞节收到蒲寿昌冒充的“家信”告诉他:奇珍斋倒闭,君璧和天星已经离家,是死是活不得而知,让他万念俱灰,那就不会有悲剧地和冰玉的结合以及后来的新月的悲剧;如果不是战争,真诚热情地爱着冰玉的奥利佛,就不会在轰炸伦敦的炮弹中死去。

  本是幸福的家,却因战争东西两隔,跨越了近半个地球。北平,在日军的疯狂进攻中沦陷了;伦敦,在希特勒的轰炸下几乎变成了废墟,在失去亲人的沉重打击下,韩子奇玉梁冰玉恋爱了,这是抚平伤痛的安慰,然而这又是不尽人伦的,一个又一个的矛盾,一个又一个的悲剧,不经令我深思、究竟谁是对的?

  这是历史长河进程中必经的痛苦,透过这本书,细细思考:每个人的命运如涓流入海最终会汇成人类的历史长河,而历史的滚滚长河又是那么无情,不会因为个人的意愿做任何停留、改变。在晶莹的“玉河”中,在动荡的社会巨变中,谁能改变历史的走向,谁又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人们只能在历史的洪流中,挣扎起自己生命的浪花。

  趟过这条晶莹的玉河,我分明看见,这是穆斯林的葬礼,也是个人的不幸。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14

  以双线的结构穿插写了三代人的命运浮沉,新旧社会交替下,新思想和传统思想的矛盾冲突,融入在战争背景中的小人物故事。回族作为少数民族在汉族主流文化下遭受的非议和歧视,瞬间就能穿越回20世纪初期,一同感受到他们生活中的默默无闻,也在作者的笔下领略穆斯林人的虔诚。也看到在岁月推进中小人物的浮萍,对世事的无可奈何,不过是在人世间走一遭。

  书的前半段写的还是挺好的,但是到后面人物的塑造有点让人大跌眼镜。看完整本书,故事情节略显得单薄了,至今也想不通为什么书名叫穆斯林的葬礼,尽管书中有不少对于穆斯林葬礼细致入微的描写,但是以此为主题确实有点有失偏颇了,也情节也经不起推敲。

  韩子奇,年少时是个有主见、有野心、能屈能伸的男人。把师父的家业—奇珍斋发扬光大,并且成为京城人尽皆知的“玉王”。一生视玉如命,为了保护他的玉,他宁愿抛家弃子,选择跟商业老搭档亨利去英国躲避即将发起的日本侵略战争,却没想到在在那里遇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这战争中,破灭的希望燃起了他跟妻子的亲生妹妹梁冰玉的爱情,并有了爱情的结晶—女孩新月。熬过了战争,离家十年后选择踏上了归家的路。归家之后,梁君璧与梁冰玉的争吵倒是很有意思,伦理与爱情的冲突。韩少奇与梁冰玉的不伦之恋,为穆斯林的宗教所不容。新时代女性梁冰玉勇敢追爱,不在乎教义,不在乎世人。(PS: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真有这么敢于追求爱情的女性,我对此是打问号的?)终究还是过了,韩少奇与梁君璧的婚约尚在,她竟以前妻称她姐姐。韩子奇是懦弱,但是又是合乎清理,他终究选择了伦理。勇敢追爱是权利,但是任何选择都不应该在伤害他/她人的前提之下,也不应当违背伦理。

  另一条主线是韩子奇的女儿,韩新月。作者笔下的她看似完美,争当第一,不甘人后,性格体贴,貌美如花。大概作者塑造这样的新月,是为了跟她的悲剧形成强烈的对比。从小拥有别人羡慕的一切,以高分考入了北大,遇上了美好的爱情。只可惜,当她纯纯的爱情来临的时候,她的生命却开始一点点的.走向终点了,最后她也发现从小到大她喊的母亲,也并非生母,而是她的大姨。这样悲剧的一个人,生命中唯有的一线光来自爱情。但是楚老师表达的始终不渝的爱情,却有着不可逾越的偏见,看到他说出的那一句“没有我她怎么活。”真的让我打冷颤。

  最后讲点实在话,这本书没几个人人物是我喜欢的,要么就是人物塑造的不真实—如新月、楚老师。要么就是人物塑造的太真实,却又让人恨之入骨。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15

  人生是一场梦吗?不,梦醒之后还可以忘却,人生可以忘却吗?

  人生是一部书吗?不,书成之后还可以删改,人生可以删改吗?

  人生从来没有蓝图,度过了人生,才完成了人生.

  一口气读完霍达的扛鼎之作《穆斯林的葬礼》,猛然在心中多了一份对生命的恐惧.死?生?就在那一刹那,就在你合上你曾经努力地睁着你的眼睛的时候,整个世界对于你来说都是黑暗,都是枉然!你曾经的理想,曾经的希望,曾经的追求,曾经的奋斗都不过是枉然!

  唯物主义者认为: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但,为什么任何人在病毒面前却不能平等?在这个世界上,不凡尸位素餐的人,穷凶极恶的人,阴险伪善的人,醉生梦死的人,为什么病魔却偏偏绕开他们,去加害一个纯洁、善良而又柔弱的姑娘呢?新月,一个多么纯洁,多么善良,对事业,对学业又是多么的执著的姑娘,这一切换会命运对她的可怜吗?不,她不需要可怜,但为什么她不能摆脱悲惨的命运去实现她的生活愿望呢?她的一生,仅仅20岁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不幸。

  两岁,她就被迫与自己的生母分离,在一个并不爱她却又勉强装做受她的`母亲的家庭里生活了二十年.在外人看来,她有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只有她知道自己的处境.她渴望母爱,渴望温馨。可这一切韩太太能给她吗?妈妈疼她,天星宠她,爸爸视她为掌上明珠,这一切可以填补她内心的空缺吗?可以弥补她内心的那份孤独吗?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考进了自己理想的学校且理想的专业,似乎新月已走上了顺途,但谁知道前面竟会有那么大 的绊脚石横在路中。

  在病重时,她遇到了一位慈母般的卢大夫,有天星,淑彦无微不至的照料.更重要的是有楚雁潮对她那份热烈的执著的爱,使她有信心与病魔争斗.她得到了一生最真的东西,但是她的“母亲”竟将这一切扼杀.就在那个夜晚,就在母亲硬把天星和容桂芳拆散后,又要拆散她和楚雁潮,“母亲”对他毫不留情的训斥与辱骂将她彻底的击倒了.当新月转身向妈妈询问她的身世时,姑妈却闭眼西去了.她也再一次住进了医院,再也没回来,死了,走了,之剩下尽自己最大努力喊出的“楚……”.

  为什么历史无法重写?如果历史可以重写,我有千百个理由让死神却步!

  但是历史却实实在在无法重写呀!不管它是牵动亿万人的命运的一切巨变,还是值不得写在纸上的区区几人的一段寻常经历.

  一切都过去了,一切都留下了……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相关文章: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07-08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02-27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心得02-20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心得02-18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04-19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15篇03-23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14篇04-09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14篇03-16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14篇)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