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1
一位母亲,一位已满十八岁的儿子,他们是两代人,中间相隔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相隔着文化。这位母亲与这个儿子在信中共同交谈着他们自己的十八岁,时代不同青春就不同,一个如同黑白的电视机,一个如同彩色的电视机。两代人,两代心,通过信来熟悉对方,通过信去熟悉心,也通过这本书去让更多人了解自己的孩子或父母。
这本书中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那‘愚昧无知’的渔村,确实没有给我知识,但是给了我一种能悲悯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后面对权力的傲慢、欲望的嚣张和种种时代的虚假时,仍旧得以穿透,看见文明的核心关怀所在。”这句对于我来说,有一些不太懂,但她语重心长的话是一位母亲给孩子说的话,她们比我们看的'世面要多,给我们的都是最温暖、对我们最好的提醒关爱。现在耳边又回想起了那不知说了多少遍的话:“姑娘,多喝点水。姑娘,今天冷不冷,要冷,多穿些。姑娘,姑娘……”她说是因为爱我;爱我,她才会说。
以前,我总是不理解妈妈,读了这本书我开始渐渐明白,因为我们是两代人,我们之间有相隔的代沟,可能只有像这位作者与她儿子一样,双方相互了解,让屏障一层一层减少,两人之间才会慢慢认识对方,母女或母子之间要和朋友一样,因为他们才是你最忠实的听者与陪伴者。我变了,妈妈也变了!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影响了我,也改变了我,我和妈妈从一开始的“形同陌路”,到现在的嬉戏打闹,中间变化很大,我与妈妈从“路人”变成了朋友。我们是两代人,中间相隔二十六年,现在也成为了“一代人”!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2
读龙应台和儿子的书信集《亲爱的安德烈》。书拿到手,由衷地喜欢。慢慢读下去,突然明白为什么龙应台的图片为什么这么不加处理和修饰,任由岁月的痕迹坦露无遗,原来在这本书里,她只是一个和我们所有的中国妈妈一样,面对孩子的成长和越来越远的距离而不断挣扎的本色母亲,心里一下子变得非常温暖。很多人羡慕龙应台,能打通与儿子三十年的年龄代沟、东西文化的代沟,而像朋友一样坦诚交流。但我更能看到,一个母亲与儿子隔裂的痛苦那份无助与心痛。当读到龙应台看到安德烈的“独立宣言”时,我非常感动。安德烈的原话是这样的:MM,你跟我说话的语气跟方式,还是把我当十四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二十一岁的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你的心态啊。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龙应台这样来描绘她看到儿子这些话时的感受:安德烈,那一刻,简直就像经典电影里的镜头,身为儿子的向母亲做斩钉截铁的独立宣言,那饰演母亲的,要不然就气得全身发抖,“啪”的一个耳光打在儿子脸上,儿子露出愕然的'表情,然后愤而夺门而去,要不然,母亲愕然,然后眼泪潸潸而下,本来威武庄严的母仪突然垮了,惨兮兮地哭。
和朋友讨论这种感觉,我们,在传统中国文化沉浸下长大的一代,尤其是成人后的女孩,其实是很享受与母亲之间那种水乳交融的亲密关系的。但是,当我们的90后、后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当他们向我们宣布独立宣言的时候,一向没有边界的我们,能否承受这一打击?
又一次想起了那句:在所有的亲密关系中,惟有亲子关系是以分离为目的的。不知有多少母亲能读懂?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读完这本《亲爱的安德烈》。也许有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一本记录母亲与孩子成功交流的书。就书的形式和内容来看,也确实如此。
曾经,你的孩子,只是个柔软的躺在你的怀里的小婴儿,大声地啼哭,傻气地笑。你微笑地看着他悄然地成长,一点一点地变得成熟,一点一点地学会独立,然后毅然决然地奔向那个未知的世界。而你,只能远远地站在他身后,惆怅地望着他的背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可是,在你的心里,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个柔软的躺在自己怀里无助啼哭的婴儿。并且,叛逆地表示,他没有话想和你说。这个时候,你会心痛吗?
当时间一天天地流逝,你知道从来没有后悔过对他的付出,也没有将自己的渐渐衰老放在心上,可是,你却清楚地感觉到:你在一点点地失去自己所爱的孩子,不会心痛吗?心痛的时候,你会做什么?听之任之吗?还是放下母亲这个无用的称号,真正地将自己放空,去了解一个少年的心事呢?不是每个母亲都能象龙应台这样成功地与孩子交流的。如果你仔细地读这本书,会发现在太多的时候,那位认真的母亲,正在努力而小心翼翼地用自己的经历,去换取孩子的信任和友谊。她的措辞,不再有《野火集》中脱口而出的愤怒,不再有《孩子你慢慢来》中满溢的幸福和满足,更多的是在面对一个叛逆的青春期孩子时,用尽可能与他类似的语言和对自己青春年少的回忆换取他的信任,用尽可能不伤及他感情的措辞去限制他的错误举止,用尽可能让他感觉到信任的委婉语言给他的生活和学习带去帮助和指导……所以,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不仅仅是一个母亲和儿子的书信集,而是,一颗充满母爱的赤诚之心。作为孩子的一方,在青春年少的时候,,很难读懂这颗心的全部,直到——他(她)自己成为父亲(母亲)的那一天。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3
陆陆续续的最终读完了《亲爱的安德烈》,给我的最大震撼是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沟通的描述,那些在我这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学生时代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情景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教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教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一样吗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十分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教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可是,中国的家长和教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教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
中国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能够剥夺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4
花了三天晚上,我陆陆续续地看完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我不敢看快了,即使这本书对只是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安德烈之间来往信函的收录。这本书里的信件所谈内容设计了很多方面,如衰老,死亡,流行艺术,价值取向等等,有许多是我现在这个年纪所不能了解和体会的,但也有我所能领会的——他们都在竭尽全力地去了解彼此,撇开那些深奥的东西,还有母子间的爱与坦诚。
从开头的两篇__,《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连接的“份”》都可以看出,无论是四五十岁的龙应台,还是她那二十多岁的儿子安德烈,他们都在感叹时光飞逝,并表示了他们都想重新认识对方。安德烈,mm,每一封信的.来往都是两个世界的交汇。相差三十多岁的两个人,都在努力地融入对方,那我是不是也可以试着再去重新认识一遍我的父母呢?
龙应台试着忘记那个原来的安德烈——“那个让我拥抱,让我亲吻,让我牵手,让我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而是直面十八岁的安德烈——“脸上早没有了可爱的‘婴儿肥’,线条棱角分明,眼神宁静深沉”。而我,想试着用一个正在走向成熟的孩子的目光,来重新审视我的父母。
那么爸爸就不是所谓的“严父”。他很少沉下脸来,他也会哈哈大笑,如果他一直都是沉着脸,那只能说他可能是网上所说的“面瘫”。爸爸其实很喜欢在网上看职业游戏选手的比赛,但我总是看不懂那些花花绿绿的游戏界面,也看不懂那些长得奇形怪状的东西跑来跑去有什么战术可言,但爸爸总是看得不亦乐乎;爸爸也在网上看时事和新闻,但除了什么怪事奇事,我对那些密密麻麻的字很少感兴趣。
当然,我和爸爸也有谈论的东西——我们可以在饭桌上,由一碗竹笋鸡联想到《红楼梦》,爸爸就会开始讲述“红学”是什么东西;也可以在看电视时就开始你一句我一句地背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琵琶行》。我其实不喜欢满分作文书里的“慈父”,“严父”,那些都太虚幻了。我更希望看到一个真实的人,生气了就吵,满意了就夸,会笑会哭,就如安德烈和龙应台一般,每一句都发自肺腑,每一句都掏心挖肺的真实,不对就是不对,厌恶就是厌恶。
如果真实,那么妈妈也就不是会半夜起来特意到你房间给你盖被子的母亲,她会在我生病不舒服时关心我,但不会跑来盖被子,除非我发烧。我的父母一律认为我已经不小了,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而且妈妈很新潮,微博,微信,yy(标志为一只可爱小浣熊的语音软件),眼下最流行的游戏……全都可以在她的手机上找到。爸爸一直说我和我妈是十足的“手机控”,那么我和我妈妈的聊天内容自然要丰富一些。
妈妈在微博上看到有趣的事会第一时间告诉我,然后两人一起捧腹大笑;我们俩也会在一天晚上走在街上,两旁的行道树投下朦胧的剪影,路灯洒下一团昏黄的光,边谈着今晚某某频道的歌会,一边慢慢走回家;也会在逛书店时,看见《飘》妈妈就想起斯佳丽,再想起费雯丽主演的《乱世佳人》和她看过的为数不多的名著之一《基督山伯爵》。总之看我和我妈的相处方式,就像看一对姐妹,聊游戏,聊好歌,聊小说,有时也会聊聊学习。我总觉得,和父母相处,做到父(母)慈子孝并不是最高境界,正如与老师是亦师亦友,和父母也应该如朋友一般,可以严肃地探讨学习,也可以侃得天南地北,几乎是无话不谈,也就如安德烈和龙应台。
时间白驹过隙,“安安”不见了,我也在长大。以后我和父母会怎样?二十岁时,三十岁时,四十岁时……没人知道,或许那是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抑或一切如常。但至少《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告诉了我,每隔一段时间,去重新认识一次自己的父母,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们都在成长,每一次认识都是在拉近我和父母的距离。摒弃如提线木偶一般僵硬的“严父慈母”,直面最真实的父母,这样,我才可能真真正正体会到龙应台和安德烈在写信时的那份感受——很高兴认识你。
从小时候到现在,每一次重新认识对方,都有一种快乐,都是一种蜕变。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5
《亲爱的安德烈》中,有中西方文化的碰撞;有年纪阅历导致的不同视野;有母子情感的联结对母亲而言,儿女的`长大总是意味着离开,束缚不是办法,唯有放飞才能成就儿女的自我。龙应台极力平视自己的儿子,对儿子成长中的困惑,她告诉儿子:要在信仰和现实之间,很艰难地找出一条路来。你要自己找出来。而对儿女而言,成长并不意味着放任,安德烈这样告诫同龄人:这世上任何事都紧跟着一个东西它叫‘后果’跟‘责任’。
你可以看到龙应台跟孩子分享自己成长的南部小渔村,那个贫穷而缺乏养分的环境,是怎么让她学到对弱势的同理心与悲悯;你可以看到安德烈怎么扞卫自己喜欢摇滚乐,喜欢电影,并且怎么从60年代的嘻皮文化中,叛逆出一种值得深思的价值;你可以看到这一对母子在面对该为台湾队中国队德国队加油时,拉扯出关于国族认同的辩证;更多的,你看到的,该是一种相濡以沫,对于理性,对于文明正义,对于教养的理直气壮,超越母与子的辈份关系,很纯粹的交流着。
久违的龙应台,热情未减,在这本伪装成动人家书的畅销书里,拉着儿子安德烈的手,透过文字,把我们带到那个还有信仰,还有深刻人文关怀的地方。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6
抗争,值不值得?妥协,安不安心?在信仰和现实之间很难找出一条路来。
——题记
《亲爱的安德烈》作为龙应台与其子安德烈互通书信的集结,共收录36封书信,从安德烈的18岁一直写到了21岁,而那个时候,正是他的心理最矛盾的时候。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不确定,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有什么人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你,人生没有彩排,一切要你自己决定。在第7封书信里,菲力普的iPod被老师没收,要存两个星期,他认为校规不合理,于是他回家一次次想找老师的辩论,可最终平静下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与犹豫?因为——革命是需要时间的.。
的确,有时候妥协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看着书,我的思绪来到了公元前99年。监狱最深处,黑不见五指臭气熏天的死刑牢房里,坐着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司马迁。对他来说,反抗就是死,宫刑才能活。死,好歹能给后世留个好名声,而活,活着的意义何在?他想起了历史上那些大有作为的人:胯下之辱的韩信,卧薪尝胆的勾践,被亲人虐待的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他站起来,在那张同意宫刑的纸上签下了他的名字。正是他的隐忍,《史记》才有了面世的那天,而它的面世注定让司马迁流芳百世。
我想菲力普一定也知道这个,他才会咽下这口气,不与老师争辩。
想到这里,不禁想到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记得期末考地理卷发下来时,我发现比我的估分少了1分。翻了一遍卷子我才发现,有一个题,我的答案和标准答案基本一致,只是顺序不一样,被扣了一分。当时的我很气愤,也有些失落:要知道这1分可是我能不能上90分的关键啊!脑子里第一反应就是申述,可分值太小没法申述。我懊恼了一会平静了下来,仔细思量,因为自己写反了,就给了老师扣分的机会。这次是没法改变了,下次注意就可以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啊!“吃一堑,长一智”,嘿嘿,吃点亏长记性。
如果你不能改变自己,你就改变世界;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你就得改变自己。龙应台说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你得从头学起,你得放空自己。他们母子俩通过写信这种相互努力的方式,相互有了最深的连接。所以在任何时候,妥协尽管看起来一件略微丢脸的事,但他却能成为最好的解决办法。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7
最近,我在读一本课外书,这本书的名字叫《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是母子俩的三十六封家书。
龙应台是安德烈的母亲,当他们开始写信的时候,安德烈十八岁,龙应台之所以给安德烈写信是因为她想知道十八岁的儿子内心究竟是在想些什么,就因为这,他们互相足足写了三年。
在读的过程中,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他们不仅仅是母子关系而是朋友的关系,他们之间彼此安慰,彼此关照,彼此聊天。我希望我的父母也能像安德烈的'妈妈一样,以朋友的方式和我进行沟通,互相体谅互相尊重。
书中的安德烈生活得多姿多彩,非常快乐,他旅行,开聚会……可是我们的生活从早到晚一天都在学习,大人和老师们光知道让我们学习,不给我们自由,我觉得生活少了许多乐趣。我知道学习对我们非常重要,可是我更希望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有所放松。
安德烈与母亲龙应台之间年龄相差近三十岁,他们之间对许多事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一方是代表中国文化思想,一方代表德国。其实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每当这时,我都会仔细思考一下,看看谁说的有道理,就采同乡会谁的意见,我的妈妈平时比较尊重我的意见。
我还会细细品味这本书的。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8
首先我要说,这对母子的关系可够铁的。亲爱的安德烈亲爱的MM,哦,天哪!也许他们老外写信在名称前都必须写个亲爱的,总之在十年以内,我和妈妈还不会出现这种称呼。
安德烈和我还是有些共同点的,我承认,我比他年轻一点,他比我帅很多。然后,我们都拥有一种令人懊恼的东西————过盛的母爱!就像她搞不懂在十六岁时,他妈上厕所前还要问他要不要也去上一下厕所一样。我也搞不懂为什么,再过一个月就要满十三岁的我,每次过马路妈妈还要强制性拉我的'手,所以使尽全力把手抽出我妈的手掌心成为了每次过马路的必修课。
我并不贪心,说真的我妈要是有龙应台大妈的一半就很好,因为她已经认识到了给予孩子自由的空间,而我娘却把我完全当作幼儿园小朋友来照顾。
看了他们母子三十多封信,我感觉那不像是母子通信,而是两位老友在闲谈,又是表达政治立场又是闲扯时尚。龙大妈倒也强大,脏话脏字都敢往上放!尽管这种母子关系比起那种儿啊!注意身体!娘啊!您辛苦了!之类的要怪许多,但就我而言,我更向往前者,原因很明显,那更适合当代少年,不是吗?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9
最近抽时间看了本书,龙应台的,感悟很深,孩子和父母的交流很重要。人与人间极度需要理解。就像书中提到,“慢慢的,越来越不认识对方了,“认识”很重要。
很多父母在孩子的青春期,只会抱怨,抱怨孩子们叛逆,不听话,甚至有些强势的父母会恶语相向,说“不孝子”。其实,所有事情都是双方面的,孩子固然有些叛逆,但父母难道没有错吗?有,当然有,但孩子不能像父母指责孩子那样指责父母不是吗?我们要“孝”,那就只能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不满了,于是出现了父母口中的“叛逆”。
很多父母从没在自己身上找过原因,一味的觉得自己的认知是正确的,对一切事物的看法都是对的,理由就是“吃过的盐比孩子们吃过的米都多”,社会经验丰富。孩子年龄小的时候没有自己的认知与理解,所以全盘接受。长大后,有思想了,一旦与父母的意见发生冲突,父母就该生气了,经常挂嘴边的活“我是为你好啊”“翅膀硬了,敢顶撞了”“小时候那么听话,越长越不听话了”。估计每个孩子都听过类似的话。
身为父母,是不是也需要从自己上找找问题?自己的所有想法都是对的'吗?自己所有认为的对我们好是真的我们想要的吗?当然,孩子小,思想不成熟的时候,父母是可以做一些决定,但孩子们长大之后我觉得很多事情需要商量,需要听听孩子的意见!之前网上流行过一句话(主要在恋人之间):我只是想吃一根香蕉,你却买一车苹果给我!我觉得在父母与孩子间同样适合。
所以,如果经常沟通的话,就可能避免出现这类问题,父母要拿出时间与孩子交流,知道子孩子想要什么,才能够走进彼此的世界。当然,孩子也要理解父母,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在此,致以母亲节的祝福!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10
当我看完《亲爱的安德烈》时,我总有一种想再读一遍的感觉。《亲爱的安德烈》是一位中年母亲和她已成年的儿子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写的36封信。读了里面的信,总是让我感慨万千。
“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这是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写信的初衷。起初安德烈根本不想和他母亲说话,只是为了钱才写信,所以他们有不同的写信心态。即使安德烈并不是真的想写一封信,但龙应台想深入儿子的内心,想自己和安德烈的关系得到缓和,想认真研究儿子。然而,母亲细腻的话语,也让安德烈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最后,安德烈写信只为了和母亲交流。当然,他们对彼此的认识越来越深。
龙应台的一些地方,让我感觉很深刻,面对儿子的不耐烦和不想说,她没有使用逼的办法。尽管她自己写的几行字只换来了儿子的只言片语,但她还是用每句话引导着儿子,希望安德烈能多说几句。她只是想认识她的儿子,多么伟大的母爱。
所有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即使他们日夜流汗,时刻操心,但对于孩子们,他们有过什么可抱怨吗?我们都知道如何尊敬父母,安慰他们。然而,在平常的生活中,谁总能想到这些,并经常做到。
父母对我们的照顾,我们会把它当成唠叨,充耳不闻。有时还会和父母顶嘴。我们长大了,只和朋友们一起玩,只享受自己的美好时光,却总是忘记抚养我们、为我们着想的父母,他们在一天天变老。我们能给予父母的最好回报就是和花更多的时间和他们在一起,和他们聊聊天、说说笑。
想到这,我不禁感到羞愧,我有时使我的父母难过,使他们伤心。从现在开始,我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多体谅父母的,多帮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尽量不让父母操心。
《亲爱的安德烈》让我看到母爱的呈现,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是无论你身在何处都永远陪伴着你的地方。
父母,多好。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11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人生三书的第二本,从第一本的《孩子,你慢慢来》到两代共读的36封家书再到《目送》,她在向我们诉说着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处模式,而我比较青睐第二本书,可能对同样处于青春期的我,会和安德烈与母亲的信更有共鸣吧。
可能说起龙应台,人们脑海里都会出现这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这段话写出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痛点,我们这一生,被父母目送着,然后我们再目送着我们的孩子,但是我们都很难去回头张望,只因为我们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爱一直坚实地存在着。
但是撇开龙应台对亲情的敏感和理解,在《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中,她对孩子的关心与教育绝不仅仅停留在说教上,而是选择走进儿子的内心,了解作为一个18岁孩子的内心世界。而这种了解不仅跨越了年龄的代沟,还跨越了国度,跨越了种族,跨越了文化。
为了更好的了解对方,与儿子分隔多年的龙应台选择了以信的方式打开儿子封闭已久的内心。面对儿子来自青春期的`“叛逆”,她既坚持自己的原则,但同时也选择相信儿子;面对中西方两国不同文化,龙应台与安德烈更像朋友一般,讨论着他们对政治,对文化的看法,而不是强行让他接受自己的观点;面对儿子的“落榜”、“失败”,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他成功的定义不是唯一的,要敢于质疑。
“信”是一个很伟大的东西,它不仅传递着远方亲人的思念,它还是一种了解对方内心世界的工具,很多难以启齿的想法和表达都可以通过写信去告诉[]对方。而通过写信以达到教育的目的是一种有智慧的方式,正如著名的《傅雷家书》一样。不得不说,龙应台是一位极具智慧的母亲,正如她所说的: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我们原来也可能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是我们做了不同的尝试――我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力。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而她做到了。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12
在大人与孩子之间,仿佛有一层无形的薄膜。大人们因为有他们的经验,总想把孩子的一切安排好,让孩子少走弯路,便老是絮絮叨叨地念个不停;而孩子仿佛都是不太领情,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以及对将来的思考,有着一股对新事物的追求,哪听得父母那老旧的“经验”之谈。于是,两代人就被这道膜越隔越远,人们就管它叫“代沟”……
当我在读过著名作家“龙应台”与她儿子“安德烈”共著的《亲爱的安德烈》后,才发现,所谓的“代沟”只是人们不知道怎样沟通而已。
书中的安德烈住在德国,他妈妈则住在香港,两地有着强烈文化差异,他们也坚持进行着书信来往。在他们写的36封家信中,母亲毫不掩饰地给孩子谈自己的青春,自己的求学,自己曾有过的困惑……而儿子也以极大的`热情回应了对长辈的质疑,对自我个性的张扬,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愤怒……
每一封信都充满了他们的真实想法,其中也不乏有些想法的分歧,但这36封信,使他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对方,了解了两代人。最后,成果是显著的,一个54岁的母亲与她21岁的儿子,也能有共同的话语了。
龙应台曾写道,以前,与他儿子通电话时,只能这样:
你好吗?
好啊。
学校如何?
没问题。
……
仿佛与现在有些家庭的情况差不多,两代人之间也没声么话语,问问好,寒寒喧,就如普通人一般。大家都不愿透露自己的想法。但这样下去怎样沟通?有沟通,得先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要是真正沟通起来,当你了解对方的想法后,或许会发现,对方可能与自己的印象判若两人。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孩子也清楚自己的父母,这样才不会有代沟啊!
龙应台在书后写到:
我努力了,他有回报以同样的努力。
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
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那我们呢?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13
自从有了Mary,持续关注亲子类的书籍,网上推荐了台湾女作家的“人生三书”《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目送》。
我于20xx年7月购入此书,当时花了很长一段时间看完《孩子你慢慢来》,当时因为觉得作者教育背景以及她的孩子所处的国家与当下的中国,我们生活的城市有很大不同,认为她对孩子的期许及教育方式可以借鉴的意义不大,因此第二本书迟迟未阅读;又遇上新房交房、装修、搬家以及Mary的习惯培养等等,这些都成为不阅读的借口,至20xx年5月底我才开始翻看此书。
可能每个阶段心境不一样,感悟也不一样,当我再次开始阅读时,就爱不释手。这本书打开了如何更好处理亲子、夫妻关系的思路,拓宽了我人生的视野,有很强烈的愿望推荐给大家。
《亲爱的安德烈》是作家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用三年时间互通书信的结集,是一个妈妈想办法与自己的儿子交流的一种方式。作为刚满18岁成年人安德烈,已经跟四年没有生活在一起的妈妈(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城市工作)隔阂已经形成。他们花三年的时间让彼此互相了解,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妈妈是台湾人、儿子是德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他们的冲突和隔阂更甚于我们,但是他们的相处的方式、沟通交流给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冲突、代沟不可能消除,但是如何接纳不一样的彼此,才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在此谈谈我跟Mary之间以及跟Mary爸爸之间的几件小事。
1、关于Mary穿衣服的事情
Mary很喜欢自作主张挑自己想穿的衣服,经常不分季节、不分色彩,喜欢就穿上,为此我们就孩子穿衣服的事情争吵过,头疼过,有时候直接用妈妈的权威命令按照我的要求穿衣服,有时我也妥协过。在安德烈与妈妈的对话中,提到(带着调侃的语气)龙妈妈(龙应台)穿衣服像马铃薯的麻布袋。在龙妈妈的回信中,讲述了她生活的背景,已经非常理解和接受安德烈对妈妈的评价,其中说到:“请问品味是什么?它不就是细致的`分辨、性格的突出、以及独立个体的呈现吗?没一件,都正好是贫穷所吝啬给你的,也是威权政治所剥夺于你的。”
我明白,Mary在她这个阶段,品味还未形成,仅凭她目前的见识选择自己喜欢的;我不需要强行制止,而是应该不厌其烦的引导;即使不合时宜,只要不是不符合季节(避免生病),我也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不能太在意自己的面子问题;我相信,在大家的异样的眼光中,也会逐步培养她对穿衣服的思考。就我自己本身而言,穿衣服的品味也相当单一,希望Mary的品味不用受我影响太多,她以后有她自己的穿衣风格和精彩;也许,有一天,Mary也会调侃我长年如一日穿衣服风格。
2、关于Mary偶尔磨蹭、想偷懒的时候
我心里一直非常认可Mary,Mary虽然不属于1%高智商的小孩,但是她在心里就是最优秀的小孩(可能每个妈妈都如此认为吧)。Mary独立、抗压能力、学习能力以及专注力等等方面我都觉得非常棒。但是Mary偶尔或者经常吧(毕竟她现在才七岁,很多时候需要大人的引导)有磨蹭和想偷懒的时候。
我在Mary一年级上学期时烦躁、焦虑,很容易就对她吼(但我始终没有舍得动手打她),吼完后我也是心塞塞。我也经常会看到一些教育专家说“静待花开”“孩子你慢慢来”等等一些观点,可能那时我会嗤之以鼻,跟他反复说多次,她仍然不听,磨光你所有的耐性,“吼”是最快速最有办法能让她听进去并且付诸行动的办法,这个时候你是简单粗暴的选择“吼”,还是耐着性子磨,我想大部分家长会选择前者。但是“吼”过一段时间之后,孩子是否有变好呢?还是说对“吼”免疫,需要更为强烈的方式呢?我想大部分是后者吧。
Mary也是如此,一年级的第二学期我开始反思,到底是简单粗暴的命令?还是耐心长时间的引导,让Mary逐步学会自我管理?每个阶段因为自己的经历可能对同一本书的感悟不一样,我开始更能沉下心来看一些所谓教育专家的一些见解,分析是否对Mary有用。我们换位思考想想大人都有想偷懒、想磨蹭的时候,何况是小孩呢?我是不是需要更为适合Mary的方式引导呢。
就如龙妈妈对安德烈说的:“你们这一代简直就是大海里鲜艳多彩的热带鱼啊。但我思索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你们这一代“定锚”的价值是什么?终极的关怀是什么?你,和那个甘肃来的疲惫不堪的少女之间,有没有一种关联?我的安德烈,你认为美丽的热带鱼游泳也要在于方向吗?或者,你要挑衅地说,这是一个无谓的问题,因为热带鱼只为自己而活?”
Mary身处的环境比我小时候复杂的多,信息量更大,分散她注意力玩具、活动更多。在如此鲜艳多彩的环境的形成Mary自己的价值或者方向,本身也是一个没有答案的课题。更需要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和孩子的心态去体验、学习、引导,找到自己的正确的价值取向。安德烈属于一个18岁的成年人,已经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价值和选择,Mary只是一个7岁的懵懂无知的小孩;关于人生有什么意义、价值及未来怎么选择似乎还太早;但是我做Mary的妈妈,希望Mary能为自己而活,能过有对她而言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对自己未来的路有多种选择。
正如龙妈妈所说“我怕你变成画长颈鹿的摩提,不是因为他没钱没名,而是因为他找不到意义。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我作为一个80后小镇上通过自己学习、考上大学,走进城市的妈妈,我希望的孩子能走的更远,不希望她以后有能力选择自己敢兴趣的工作,而不是跟我一样,虽然也是自己的选择,但这种选择也是有很大的限制条件;也许在50后的父母眼里而言,我们已经比他们的“被迫”已经“自由”了很多。
但我仍旧觉得我是为生存而上班,为房贷、为教育、为医疗以及为以后的养老而认真对待每一份为生存而做的工作。我希望Mary能有更多的选择,无论是从精神上,还是物质上,能有不一样的选择。
目前读一年级下学期的Mary,我仍然没有把文化课作为她课外培训的重点科目,更多的选择的是兴趣如钢琴、画画、跳舞和书法,她都很喜欢,也有偷懒的时候。之前她一旦磨蹭和偷懒我情绪就很焦虑,考虑是否不上或者吼着她学习,但是随着她自我意识增强,以及我对教育的感悟以及心态的平和。我逐步接受孩子的偷懒与延迟,每个阶段采取不一样的引导措施,同时,这学期跟Mary一起制定学习与玩耍的时间计划表(周一至周五晚上和周六、周日的时间),比如允许她一周可以一到两天不谈钢琴,但是其他时间必须要练习钢琴,那天可以玩耍,那天。开始我也只是抱着试试的心态,看是否有用。开始按照计划实施的时候,Mary讨价还价,我这次采取心平气和跟她“谈判”、在整体原则不退让的情况下让她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进行调整。
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后,效果让我欣喜,Mary基本按照她和我共同的拟定计划学习和玩耍。她的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独立学习能力逐步提高,我想这也是她自我价值、方向的逐步形成的过程。而我自己也可以从中解放出来,不用焦虑,更好的处理的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3、关于夫妻做家务的事情
龙妈妈在《亲爱的安德烈》中曾慎重地问儿子,是否想好,将来结婚以后谁来做家务。安德烈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谁有时间谁做啊。如果夫妻都这样想,不依赖谁,主动承担家庭琐碎,生活就会简单得多。
可是,当下80后夫妻,或者70后夫妻,一个家庭夫妻能共同分摊家务的又有多少?许多相爱的人在婚姻中走散,往往不是因为出轨、外遇、家暴等原则性问题,而是因为一地的鸡零狗碎……或许,一双扔在沙发上的脏袜子,就是压死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你家的家务是谁来做?中国女性每天的家务劳动时间达到2。6小时;妻子以65%的压倒性占比成为家务活的主要承担者。
我就像被调查大部分的女性一样,是家务活的主要承担着。我们在Mary上小学后,与老人分开,自己单独生活。作为一个妈妈,作为一个妻子,开始的时候家里的做饭、清洁、洗衣服、孩子的作业辅导等等基本都是我做,上班工作还不能耽误,上学期我的幸福感极差,整个人都很抑郁、压抑,无数次想要离婚,跟Mary爸爸抱怨。但幸好,我自己在不停的调整,Mary也逐步自理,特别是Mary爸爸也开始意识到问题,以及看到我的辛苦,在家也会主动承担部分家务,虽然不会很多,但是有人主动分担家务,对于女人而言,不仅是减轻生理上的负担,更多的是精神上感觉有人共同分摊责任。
龙妈妈说关于伴侣“人生像条大河,可能风景清丽,更可能惊涛骇浪,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而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换句话说,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应付的惊涛骇浪。”
确实,伴侣应该就是无论风和日丽还是惊涛骇浪时,无论是日常琐碎还是大悲大喜,能在一起共同承担,共同度过。
其实,关于龙妈妈与安德烈的书信往来中,还有很多可以探讨、思考的点,如关于不同国家不同城市文化的讨论与反思、关于是否要参与游行的探讨、关于孩子是否平庸的描述等等。
龙妈妈和安德烈是两代人、两国人通过自己不同的视角表达自己的观点,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80后,让我知道看待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角度,亲子之间也许有很多不认同,但可以如何试着去理解和接受的,当下大多的亲子矛盾、婆媳矛盾,也许就是互相所处的环境不同、认知不同,自然就造成不认同,但是又不能很好的理解去接受,就会有更大的分歧和矛盾。
所以,希望当Mary长大,我能跟她互相理解各自的生活方式;也希望我能跟我所有在乎的人互相的理解和接受。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14
“从书房走到厨房去拿一杯牛奶,我一定随手关掉书房的灯,离开厨房时,一定关掉厨房的灯窗外若是有阳光,我会将洗好的湿衣服拿到阳台或院子里去晾,绝不用烘干机。若是有自然清风,我绝不用冷气。”
事实上,我一开始并不理解“消极”的意思。查了字典后明白“消极”的意思是“否定的,反面的,阻碍发展的”。可我还是不明白,所有“否定的,反面的”事情都是“消极”的?反之,“消极”的事情都是“否定的,反面的”吗?开Rolls Royce就是“消极”的?捉了蝈蝈不放也是“消极”的?
我不明白。可是,有一点肯定是对的,那就是不要浪费资源。地球资源匮乏,确实很匮乏,浪费是十分可耻的行为。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是我们所能做的事情是无限的。我们平常所能做的节约能源,保护地球的事情有——离开房间屋子关掉电子设备电源,将水循环利用,垃圾分类
至于奢侈,也就是挥金如土,滥费钱财,就得因人而异了。平常出去购物,我总是挑便宜的',事实上我也不知道那件商品应该多少钱,几元算贵,可我总觉得把钱花在无价值的,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上,毕竟是一种浪费。有些人,买回来的东西自己忘了用,最后要么是物品过期,要么不适合自己用了即使钱太多没处花,还是去捐些钱吧,给山区和家境贫困的人们,这毕竟也是节约的表现,善心之举。“募捐”和“奢侈”有着本质上的差别,你想选择哪一个?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15
【装备点工具】
嗯,最近在读一点关于教育孩子的书,所以阴差阳错就看到了这一本,《亲爱的安德烈》,很早就听说它的大名了,最近总算是读完了它,虽然只是在微信读书上草草地翻了一遍,但还是颇有些启发的。不过我的小孩才五六岁,而书中的安德烈已经十八岁了,年龄上还是有很大差距,不过无碍,就当是看看作者是怎么和青春期的孩子互动的吧。孩子的想法总是有些共通的,提前知道一点也好。关于为什么最近想读点子女教育的书,那是因为我感觉到自己在孩子的教育上面还是缺少些理论指导,实践这一块一直是有的,每天和孩子的互动啊,怎么和他们说话,怎么让他们学会做家务,或是和他们沟通做家庭作业,又或者是学习礼貌,等等,在教育子女的实践这块肯定一直是有的,而且我也一直觉得自己应该是懂得如何教育孩子的,但是很遗憾,在经过了长时间的摸索之后,我发现并不是这样的,我只是觉得自己懂了,但还是有很多盲区,而且子女的心理发育也不会以大人的想法为转移,他们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强求不得,另外就是,哥哥不是那么让人省心,或者说哥哥表现得不像妹妹那么懂事,那么乖,那么符合大人的期待,这也让我有点失落,感觉完了,BBQ了,这孩子不太喜欢学习啊,咋办呢?这是他的命运安排吗?如果我将一些东西就此归因于命运,那么这会陷入一种“固化”的思维模式中去,我会用:“哎,命造如此,我也没法子”来做自我安慰。但我还是不想放弃,我不想用这种僵化的思维去桎梏一个6岁的孩子的发展,所以我想到了向书籍求助,想到了知识,我希望用一些更具有弹性的思维工具和理论来指导我的教育实践,这就是为什么最近我开始读一些关于小孩子教育相关的书的逻辑。好的,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需要寻找到更多的可能性,注入到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去。
【作为母亲的龙应台】
龙应台女士,在大陆还是有点争议,记得之前看过一段视频,是讲她在香港的一次演讲,然后问到大家小时候听过的关于故乡的歌,这时候底下的观众席上就传来了《我的祖国》:“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
她是那种比较西方化的思维,更强调的是价值观认同这块的东西吧,对于极权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是非常抗拒的,所以也有了一句流传很广的话“我不在乎大国崛起,只在乎小民尊严”。。。大概是这个意思哈,怎么说呢,其实对于一个小老百姓来说,她说得也没什么问题,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那个能力去关心什么大国崛起这种大话题的,反倒是聚焦于自己的那点“小确幸”,让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不要时不时地陷入emo可能更加现实点。当然,对她争议最大的不是这里,而是她的某方面立场吧,毕竟她是个台湾人,有着一些她自个的想法,只不过可能影响力太大了,所以被放大了点。所以,当我在看这本书时,是需要放下某些偏见的,在这里她就是一位母亲,一位渴望和自己的儿子有良好的沟通互动的母亲,我就是想看看她是如何在和自己的儿子沟通的,以及她想要传递的一些观点是什么。
【作为一种进化行为的反叛】
我看到了安德烈的某些反叛精神,那种欧美年轻人对于“酷”以及“个性”的追寻。他成长于德国的一个小镇,一种西方文化的环境氛围中,他们的教育和亚洲式的“知识灌输”型教育很是不同,我感觉到了他们的教育对于个性和思想自由的'推崇,他们对于死板的知识是抗拒的,觉得那是书呆子、缺乏趣味的孩子的做法;另外就是,他们也在抗拒着中产阶级保守的、中规中矩的主流价值观,我一直在想,中产阶级的主流价值观到底会有着怎样的特征?其实想想中国,对于孩子成功的期待,其实就是渴望孩子走一条中规中矩的成功之路,比如从幼儿园就开始抓起,生怕在起跑线上就落后了,然后要读一个不错的小学,甚至在小学就提前学完了初中的知识,然后要买学区房,家长也要跟着参与学习,要给孩子报一些以后能够拿的出手的培训班,让他们有某种艺术特长;然后进了好的初中、高中,最后又要进排名靠前的985、211,而这还没完,上了大学又要考虑以后的事业发展之路,要培养领导能力,或是考一大堆的证,又或是咋地咋地,毕业了,考入编制,或是成为医生、律师,又或是跨国公司的高管,或是某互联网大厂等等等,而这还没完,还要娶/嫁一个门当户对的老公/老婆,生个两胎三胎的,最后过上人人称羡的所谓的人生赢家的“中产阶级”生活。但是,这种单一维度的成功公式让人抑郁,这意味着成功的路上非常的卷,很多人都将是失败者,最后无论结局大多数人都不会过得开心,这是一场让大家都很疲惫的游戏,所以我很欣赏这些年轻人对于这种单一维度的成功标准的反叛,虽然像安德烈这种人,从小就生活在远远高于中产阶级的家庭里,他就是一个被照顾得很好的王子,他的反叛其实在我看来还是有些顺理成章,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父母那一代人还没有什么根基,很自然就是要抓阶层突破,抓功成名就,而到了他这一代人,就像是吃惯了山珍海味想要变成一个素食者一般,我能够理解他的这种贵族式的淡淡的倦怠感,就是在很多人都梦寐以求的事物上,自己却表现得不屑一顾,嗤之以鼻,这种反叛我觉得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一种进步吧。不过,我很想说明的一点是:拥有某种反叛精神固然很酷,但是也千万别觉得自己的父辈就很low,其实他们相当优秀,只不过他们是根基,是树干,而下一代的人是开花,是结果,发展阶段不一样而已。
当然,这个也可以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理解,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现实处境,都需要有一些更有适应力应对方式和策略,所以,人类之所以在不断地进步,有时候就是因为下一代人总是不喜欢听上一代人的话,这种反叛精神,就是一种对新环境的适应力,是一种进化行为。
【竟然可以如此沟通】
让我很羡慕的一点是,妈妈和儿子都具有开放性的心态,都愿意将自己的内心世界打开,直面分歧和多样性的思维与价值主张,平和而且有深度地去探讨这些东西,我觉得这真的是非常好的一种相处状态,做母亲的并没有尝试去规训孩子,去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当然,我相信她也没有这个能力,而儿子安德烈也是一个相当有自己的独立思想的一个人,他在小小年纪就有着比较成熟且个性的思考,这让我觉得两个人都好棒,当然,这两个人也不是一般的普罗大众,一个是知名的大作家,一个是中德混血的儿子,具有多元的成长与学习背景,所以两个人的基础和层次都是挺高的,自然他们的对话也会有一定的深度。我在想,我好希望自己以后能够和儿子、女儿进行类似的对话,敞开心扉,就各种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漫谈,我们之间不一定要达成某种确定性的共识,但是这种形式的沟通本身就是一座桥梁,让我们彼此了解,彼此包容,这就达到了对话的目的。我其实也在和老婆沟通,在看了这本书之后,我也想以文字的方式和老婆写几封信,然后她也以文字的方式给予回应,我想知道朝夕相处的我们能否通过文字的方式建立起一些新的精神上的连接,我们是否还有一些话能够通过这样的形式来表达,我相信会有的,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表达总是在抗拒着深沉,都是在进行着浮于表面的沟通,所以一些我想深入探讨和沟通的话题都被一笔带过了,我想尝试将这些话题用文字的方式来重新进行对话与连接。
【国际视野】
安德烈给了我一种强烈的“国际感”,这是让我觉得很稀奇的,我有时候有一个明显的感觉,那就是身处在中国总感觉和身处在欧美有着一些文化上的鸿沟,其中之一就是身处欧美的很多年轻人都满世界在跑,然后对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文化都有着一种切身处地的感受,不过也不是全部哈,这也只是一部分,他们对于多元文化有着很大的包容性,对于血统,他们并没有那种强烈的忠诚感和归属感,他们更多的是归属于某种价值观和文化圈子,而不是以血缘来确定自己的认同和归属,就好比安德烈,他有一半的华人血统,但是他并没有非常强烈的忠诚于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想法,他就是他自己,他有自由选择自己认同的价值观的权力。而这一点和中国大陆的人们会有很强的对比,咱们中国人会非常强调自己的血缘上的纽带和归属感,而将价值观这种东西有时候会放在稍微后面一点,有时候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时常是立足于中国本土来思考的,而像安德烈这种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我看到了强烈的立足于国际视野的视角和立场,挺好的,这是一些新启发,让我对自己过往的一些爱国主义啊,集体主义啊等等思想有了一些新思考,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平衡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安德烈因为身处在德国,或许有着一些对于纳粹的关于政治正确的警惕,所以我也看得出来他们其实也有着一定的“历史虚无主义”或者“国家虚无主义”的思想,突出自我、个性而贬低或者忽视国家、民族、集体,这二者究竟该如何平衡?其实我也没有想好,我在想,这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也不会有正确的答案,重要的是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对话、交流的过程。。
【放手】
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这个世界,这是我得到的一点启发。我只需要过好自己的生活,然后做好一些铺垫、引导工作,在必要的地方给予一定的帮助,但是,最终的成长还是需要孩子自己去通过实践来完成。我看到了安德烈拥有着
很强的独立精神,这是我所喜欢的,我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够这样,能够有勇气和意志独立地去探索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感到好奇,充满渴望,我当然也会和他们分享我的思想,我的观点,我的经历,我的一些比较具有个性化的地方。但是,我并不是权威,我也并没有提供标准答案,我所提供的一切都是参考资料,而孩子们的成长需要他们各自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完成探索,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跌倒,很多弯路,很多挫折,但是,我并不打算将其定义为失败,这一切都是成长的历程和代价,有时候我甚至希望他们非主流一点,个性化一点,有自己独立的想法一点,然后能够坚定地去犯错,去较真,去尝试,去摸爬滚打,最后摔得遍地伤痕还能嘻嘻哈哈地站起来,勇敢地拍拍身上的尘土安慰爸爸妈妈:没事的,我很好!你看,我又得到了一些不错的收获!
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了所谓的标准化的、确定性的“人生意义”,每个人的“意义”,都存在于他们的自我探索的过程之中。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03-13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03-02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02-15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03-08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5篇03-18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4篇08-30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精选15篇07-15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9篇08-27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9篇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