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的读后感

时间:2023-01-03 08:39:11 读后感作文 我要投稿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傅雷家书的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1

  《傅雷家书》不仅仅仅是书信,还是傅雷和傅聪交流艺术的平台,处处可见深厚的艺术功底。在一篇篇清新的文笔中,我们还能够感受到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即使相隔万里,依然不减。

  家书中最常见到的,还是关于音乐的资料。父子俩时常在家书中畅谈自己对音乐的见解,对音乐作品的感悟,对艺术家的评论。傅聪曾获得第五届肖邦钢琴比赛第三名,是有名的钢琴家,受过国内外知名音乐家的赞誉。这些功劳与他严厉的父亲是密不可分的。

  傅雷对小时候的傅聪严加管教。那时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四周被日本侵略者包围的上海孤城,连大气中都弥漫着一种罪恶的毒氛。傅雷先生不让孩子去街头游

  玩,他把孩子关在家里,培养他的'音乐和文化。他还十分注意孩子的言行举止和生活习惯,他要求孩子生活俭朴,学习认真,每一天都要监督傅聪不停地连上几个小时

  的琴。但是傅雷并不是死板的教育。有一次傅聪正练着琴,突然来了灵感,弹着弹着就跑到自己的调上了。父亲察觉到异常,便走下楼来。傅聪吓得赶忙回到谱子上

  去。但这次,傅雷不仅仅没有责备傅聪,反而叫他弹自己创作的曲子,父子俩一齐研究,并将刚才的曲子命名为《春天》。

  傅聪长大后远出家门出国留学、演出,傅雷的家书也一向陪伴着他。傅聪在外艰苦奋斗时,家书便是他唯一的慰藉。9年9月3日凌晨,傅雷夫妇戴着沉重的精神镣铐,离开了这个世界。两个多月后,当傅聪从一位法国朋友那里得知噩耗后,顿时天旋地转,热泪纵横。

  人爱其子,胜于一切。傅雷对孩子所灌注心血,全部融入到一封封家信中。傅聪在异国他乡漂流的生活中,从父亲的这些书信中汲取了信念与精神。使他在海外孤儿

  似的处境里,仿佛父母仍在他身边给他教导、鼓励和鞭策,使他拥有更多的勇气与力量,去战胜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走自己正当的道路。他拒绝与祖国敌对的国家

  的邀请,从不做有损于祖国尊严的言行。这种热爱祖国的精神,与傅雷在万里之外给他殷切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分不开的。

  傅聪在艺术上的造诣,离不开父亲傅雷苦心孤诣的教诲。傅雷已去,家书仍留。傅雷家书给我们带来的爱与精神,永久影响着下一代。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2

  合上深蓝的硬皮书本,早已有太多的词汇,太多的想法,太多的感悟在我脑中聚集。惊叹傅聪的天资聪慧,佩服傅雷的教子有方,用心良苦,叹息他们的遭遇。

  再经阅读,发现这些只是书中所包含的一部分,书中不仅仅包括了艺术的探讨,处事的方法,生活的'技巧,也有对健康与自然的建议。

  “我一再提议你去森林或郊外散步……”初次看见这段文字时,我总觉得十分熟悉,仔细一想,好像也的确如此,每每当傅雷觉得傅聪过于劳累时,总会让他多与大自然相处。而每当我们感到不得意或困顿时也会想去外面走走。大自然的神奇力量,能使我们恬静旷达!

  傅雷也曾对傅聪说过:“在众生万物面前不自居为“万物之灵”,方能法除我们的狂妄,打破纸醉金迷的俗梦,养成淡泊洒脱的胸怀,同时扩大我们的同情心。”人类长久以来自认为是万物的主宰者,却殊不知我们正是依赖着自然万物生长起来的,我们又有何资本称得上万物之灵?而傅聪正是在年轻气盛的时候,正处在需要沉淀,需要调养生息的时候,作为一个艺术家,他更是需要来自自然的灵感与洗涤。自然正是艺术与文学家最好的老师。

  从心理和生物学的角度来说,明媚的阳光和空气负氧离子,可以缓解抑郁:在大自然中观赏美景,可以增强自身对心率和血压的控制: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可以帮助人们从高压力中恢复过来。

  回到书本中去,傅聪当时不就是处于这种状态吗——学业颠簸,四处辗转,父亲又被划为右派,处处被人所针对,压迫。想必这些他一定是有所耳闻,而母亲也已在来信中当面提出父亲遭遇迫害。为了阻止祸不单行,只身在外的他只能谨慎而行,对外只谈艺术。作为家中长子的他又怎不心焦忧虑。而傅雷,为了孩子呕心沥血,不顾自己的窘境与苦难,只是多多地与孩子交流生活,健康,人际交往上的事情,防止他重蹈覆辙。在特殊时刻,傅聪最需要的是放松身心,让自己安然无恙,使家人不再担心。

  有一句话令我十分信服:‘大自然永远是一个疗养院’。是的,任何人都可以被自然治愈。与此同时,大自然经得起任何一位文学家和艺术家的赞美。傅雷告诉傅聪的仍是真谛,让我们一起走进《傅雷家书》,走进傅雷与傅聪的世界。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3

  每个父母都无比牵挂自己的孩子。无论孩子身处何方,他们的身上都会牵系着父母的心。书的作者傅雷用笔将这父母心书写在纸上,让爱化为家书,一封封寄向远方的儿子傅聪。

  傅雷于1945年1月18日晚写了寄给留洋的儿子傅聪的第一封信。整封信由月台上的离别勾起了对儿子童年的回忆。从儿子倔强出走到父亲的忏悔,无不体现出父亲的`懊悔。我想:即便是如此深沉的父爱,在某一天的某一时刻,也会一股脑儿的全部涌出来。误解了儿子,可能是因为碍于面子,不便说出自己的后悔;也可能因为内心的固执,所以故意掩饰,装出一副严厉的样子可是,当儿子走了,在火车上笑吟吟地向父亲挥手的儿子去了相隔万里的异国他乡,父亲也就不再掩饰,或是再也摆不出以往严厉的面孔,将后悔随着离别伤感的泪水一起涌出。

  此后的几十封信中,角角落落无不体现着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父亲买儿子每一场演出的唱片,父亲知道儿子这几天会有哪些安排,将来你预备谈什么近代作家,望早安排早些来信。我也可以供给材料。,我认为回国一行连同演奏,至少要花两个月。而你还要等波兰的零星音乐会结束之后方能动身。这样前前后后要废掉三个多月此外,父亲从儿子的来信中了解儿子的心情,并在回信中给予帮助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至于惹你麻烦。父亲理解儿子,所以不絮叨那些琐碎的家常,小心翼翼地和儿子做朋友。

  书中没有附上傅聪的回信,但是从傅雷的信中可以看出,儿子是非常信任父亲的。从对艺术的批判到对困难的苦恼,傅聪一定都写到了回信中。只身异国他乡,傅聪将自己的内心写在了回信中。生活中除了练习演出,便是等回信了。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生活这时在祖国的父母便成了儿子的精神慰藉。

  书信在父子的手中来回穿梭着,这一边父亲简述着家庭琐事,那一边儿子叙述着自身经历。书信长了,是父亲对儿子不忘的叮咛与自己对一些遭遇的叙述;书信短了,是父亲对儿子迟迟不来的信的期盼和对儿子的担忧。

  可无奈的是,这桃花潭水都深不及的父子情,草草一封书信怎能代替?傅雷的信似乎是带壳的果实,剥开了,便是一颗盼儿,忧儿的父亲的心。

  世界上最真诚,最令人感动的爱就在这一封封家书中了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4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你瞧,家书的历史是多么的悠久!家书的使用是多么广泛!它是徐徐的春风,微微抚摸着海外游子;它是疗伤良药,轻轻慰藉着受挫人士;它是宁静的港湾,无论身处何方都心存一方净土……在阅读过程中,我感觉傅雷不仅仅是傅聪的父亲,更是他的朋友和老师。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父母对孩子的牵挂和想念!

  这本书凝聚了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沉的爱,傅雷在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对于居住海外的长子傅聪,傅雷只能通过书信对其的生活和艺术追求进行悉心指导。在信中,傅雷常以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来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要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作为父亲,傅雷很关心儿子的生活与成长。可以说“爱子之意,溢于言表”。

  我联想到了我的父亲,我的父亲是个十分普通的农民,但在我眼里他是独一无二的。每周回家,一句“这周考试怎么样”便直奔而来。若我回答“好”,他便让我再努力一些,不得骄傲;若我回答“还行”,他便让我加强做题思维;若我回答“不行”,他就唠唠叨叨,直至成绩“好转”。父亲的文化水平不高,但在教育我方面十分严格。在我六年级时一次数学考得很差,父亲也不怎么记得那类知识点了。父亲便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法子——让我在手机上面查,我懂了之后,然后再讲给他听,他听懂了,我这题才算过了。

  我的父亲工作十分辛苦。最近,爷爷住院了,家里的.担子自然而然全都落在了父亲的肩上。有一个星期回家,我远远地看见父亲的背部有红色和黝黑色,十分鲜明。经母亲提醒我才知道真相——那红色的一大块是被烈日晒的蜕皮了。我问父亲“你咋这么拼呐?”父亲笑着回答“为了你下学期的学费呀”,不经意间我的眼眶里已布满了泪珠。

  同学们,世上的父亲都是这样——他们不会把自己的爱全部表达出来,而是把它们藏于一些细枝末节的地方。让你无法直接发现。

  父爱如酒,不随岁月的流失而改变;但父爱更如坚石,坚定的站在我的身边,保护着我。父爱在微处,只等你发现!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5

  《傅雷家书》是一本值得细看和咀嚼的书,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每个家庭都有不一样的教育方式,而傅雷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值得推崇的,也是值得效仿的。

  傅雷父子经过这些书信,不仅仅在两人间建立了牢固的纽带,也经过这一条纽带,使孩子与远离的祖国牢牢地建立了感情。

  既然是父子之间的家书,那么书中最突出的,当然是浓浓的父爱了,或许每个父亲对他们的孩子都疼爱有加,但在疼爱的同时,不忘对其进行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教育的,不知能有几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一个好的家庭,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好事,它决定了孩子的一生。傅雷教育孩子的方法比较异常,他经过书信对远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指导,并且还透露了对儿子的牵挂和爱。

  在书信中,他告诫儿子“人总得常常强迫自我,不强迫就解决不了问题,最基本的就是要抓紧时间”;“做事要科学化,要彻底”;“在外面世界均勿难为情,被人家随便多留,才能不打乱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我的意识与性情”。这些难道不是我们应当引以为鉴的吗?

  天下父母的爱都是一样的,我的父母虽不像傅雷那么出名,也不能说出让人立身处事的`大道理,但他们事事为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会先为我研究,为我打算。

  《傅雷家书》中有着许许多多做人处世的大道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诲又何尝不是立身行事的准则呢?不错,很多家庭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是有多少家庭能够教育好孩子呢?在中国,家长都没有用心与孩子沟通,不了解孩子的情景,没有正确地引导孩子。

  还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不打不成材,因而让孩子身心受到伤害,孩子不但没有变得懂事,反而更加叛逆起来。所以,家长们应当看看《傅雷家书》,而作为孩子的我们也要看看这本好书,因为它将会感染我们,让我们察觉到家长的用心良苦,懂得感恩,它更让我们懂得艺术的欣赏,在生活的处事做人,得到正确的指引。

  不管过多久,傅雷先生的影响还将会一向存在,因为他的教育方式能够当做家庭教育的蓝本,而《傅雷家书》也会哭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傅雷家书有感作文06-24

《傅雷家书》读后感01-26

傅雷家书读后感10-07

《傅雷家书》读后感11-22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02-06

读后感傅雷家书03-22

的傅雷家书读后感02-09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02-01

读《傅雷家书》有感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