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作文指导,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1
确立主题、选择材料是写作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
一、立意
立意,就是确立主题。什么叫主题?主题是作者通过文章的全部资料和表现形式所表达的基本思想。“文以意为主”,一篇文章的材料如何取舍,结构如何安排,语言如何遣用,表现手法如何选择,以至标题如何制定,都要根据主题表现的需要来加以酌定。古人云: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这就十分清楚地说明了主题在文章中的核心地位和统帅作用。
由于主题是文章的统帅,在文章的构建中起主导作用,因此在写作时就要做到“意在笔先”,即在没有挥笔行文之前,先要确定好主题。
二、立意的要求
(一)要正确鲜明。正确是对立意的基本要求。所谓正确,是指所确立的主题反映了自然的本质和规律,反映了生活的本质和主流,符合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立意正确,文章就有价值;否则,文章就没价值。所谓鲜明,是指所确立的主题能旗帜鲜明地表示爱什么,憎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我们所学的课文,或是通过描摹万物,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或是对人生的叙述,讴歌理想,阐述信念,论说人生修养;或是赞扬母爱,激扬爱国之情;或是伦理、道德、情感等主题。朱自清的《背影》主题是通过父亲背影的描写,体现了父亲疼爱儿子,儿子怀念父亲的主题。都德《最后一课》的主题是通过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表现了法国阿尔萨斯人在被分割的悲痛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鲁迅《故乡》则是我回故乡的见闻及闰土的变化,痛斥了封建统治阶级对农民的经济剥削、政治压迫及思想统治,进而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则是通过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的痛苦表现了旧中国北京城市车夫的悲惨生活;王安石《伤仲永》的主题也是表现了一个人如果不注重后天的学习,即使是天赋也会成为平庸之人。正因为这些文章主题正确,反映了生活的本质,所以它有强大的生命力。
有些同学在写作中不事先立意,不确定有生命力的主题,甚至出现不正确的主题。如有学生写《我最敬佩的人》竟然是希特勒。
再如有同学写《难忘的一件事》??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对社会主义国家还有乞丐的不满。
(二)要深刻、新颖。所谓深刻是指所确定的主题能反映生活的本质及内部规律,能揭示事物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意义。所谓新颖是指所确定的主题是作者的新认识,新感受,给人以新的启示。深刻与新颖,二者关系密切。
要做到立意深刻,一是要掌握思想武器,独具慧眼,对事物观察得精细,能见人之所未
见;二是要善于思考,将问题想深想透。写叙事类文章,要认真思考,努力探究能反映人物和事件本质特征的闪光点,写议论文,要努力寻求问题的主要矛盾及要言处。例如《变色龙》这篇小说。再如《范进中举》。
初中生写作文很难做到深刻,但只要把握武器,认真思考,善于思考,文章的立意就会达到一定高度,主题也会相对深刻。
选材
选材就是为表现主题的'需要所选择的材料。材料有主次、深浅、轻重、大小、精粗、文野、不能“捡到篮子里就是菜”。要根据文章的具体要求,对材料进行严格的挑选,选取最合用的精当材料,才能把文章写好。一般地说,选择材料的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条。
(一)要围绕主题选择材料
无论写什么文章,都不能不顾主题和材料的关系,都不能离开主题的支配而去任意地、片面地选择材料。必须对与主题相应的材料做全面的把握,在主题思想的范围内进行选择。这是选择材料首先应当遵循的原则。
选择材料主要目的是为了用精当的材料把主题表现得充分、突出、深刻,是为了使材料更好地为主题服务。因此,必须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决定材料的取舍、主次和详略。凡是能够有力地表现、说明、烘托主题的材料,就要选用。而那些与主题无关,不能表现、说明、烘托特定主题的材料,就要坚决舍弃。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经验。
作文要根据自己表现主题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材料。若写母爱主题,就应该选择母爱方面的材料。若表现母亲爱劳动的品质,就选择母亲勤劳的事;若表现同学刻苦学习的精神,就表现他学习的事;若表现同学助人为乐的好思想,他刻苦学习的事就不写;若写初中生活二事,就既包括学习中的时也包括团结、友谊、宽容、竞争、成长等方面的材料。《我有一个“坏”妈妈》就要选择妈妈“坏”的材料:如何让你徒步上学;风雨中让你干一件事;代妈妈去超市购物不准坐车回来;妈妈去外婆家让你自己做饭;平时的衣服自己洗等等。写这些事情,充分表现了妈妈的“坏”,后来篇末写出妈妈的这些“坏”恰恰是好,它使自己受益匪浅。欲扬先抑,现出庐山真面目,原来妈妈的这种“坏”正是一种更深远永恒的爱。
若写《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小事》中的小事就不可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为了表现主题,这件小事也不可能真是毫无意义的小事。选择什么样的材料为佳?应选择那些以小见大,透过小事折射时代风貌,展示人物内心,符合事物规律的事情。
(二)要选择真实可靠的材料
文章的生命在于真实。所谓真实,就是说要符合客观实际情况,还要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主流,这主要是指议论文、说明文而言。写记叙文本来就应该选择真实可靠的材料,但真实可靠并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不变,也可以适当地进行艺术加工,特别是文学作品,作者笔下的人物命运是则杂糅的人物。
材料真实并不是实事的翻版,而是要在原始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将毛皮的东西去掉,留下最本质最能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东西。如《我怦然心动的时刻》一定要在捕捉到这一场面后加大铺叙描写渲染的力度去扩大化地写。还如《月是中秋明》。
写议论文更要遵循材料真实的原则,该是怎么回事就是怎么回事,来不得半点虚假,更不能凭空臆造,议论文之所以有说服力,就在于事实坚实可信。
(二)要选择典型的材料
典型材料就是能够深刻地揭示事物本质,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强大说服力的材料。典型材料,可能是一个典型人物,一桩典型事件,一个典型场面,一个典型故事,也可能是人物的典型语言或典型动作。凡是典型材料,不论大小都具有普遍意义,用到文章中有助于使主题深化,使文章精粹有力,能够以一当十,以少胜多,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目的,读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善于写作的人,都很重视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根据表达情感、描写人物和景物的需要,去严格而巧妙地精选典型的材料。
例如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就是从千百个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中选取了三个典型材料,分别从英雄主义气概、国际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的不同侧面表现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在写作中要视主题的需要注意精选典型材料。如写《在中成长》,所填内容一定要有适合补填内容的典型材料。例一次挫折,一场困难的磨砺,一次社会责任,一次误解的消除??再如写母爱的文章。
(四)要选择新颖的材料
新颖的材料就是新鲜、活泼、生动、有趣,具有时代精神和特色的材料。“文章最忌百家衣”,选择材料贵在新颖。所谓新,不外是指新发现,新产生,别人尚未写过的材料。别人都写老掉牙的材料,你却写了新发生的材料;别人都说“雪,我爱你”,你却写“雪,我恨你”;别人都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你却说“良药未必苦口,忠言也无须一定要逆耳”。这种逆向思维只要理论得合理,述说得合辙,也往往能获得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五、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材料
熟悉的材料,是指了解得最清楚和感受最深刻的材料。选择熟悉的材料就能找到最佳
的反映角度,写起来也就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写出别人看不见、想不到、没有体会到的东西。这样文章才能显出鲜明的个性特点,而且深刻动人。
【写作训练】
一、培养立意的能力是学好写作的重要一环。请根据下面两组材料,各确定一个最佳的主题并说明其原因。
(一)人们喜爱绿树,因为绿树使大地充满生机,为自然调节气候,给人类带来幸福。然而,绿树为了这一切,必须深深扎根于土壤中,不断吸收水分和养料。有人曾做过试验,一棵不大的白杨,一昼夜吸收的水分竟达5公斤之多。
(二)50年代美国海军次长金波尔阻挠钱学森回中国。他给美国移民局的电报中声称:“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那些对我们来说至为宝贵的情况,他知道的太多了。无论在哪里,他都抵得上5个师。”
二、从事物的相互联系说,不同事物可以显示相同的意义。请认真分析下面两组材料,从相同的角度归纳出一个主题,写出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二)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三、下面两题,任选作一个
(一)写一个熟悉而有意义的小故事,题目自拟。
(二)以《我逐渐了解了他(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要求:
1.根据掌握的材料提炼主题。
2.再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严格挑选材料。
3.把人物放在一定的环境中描写。
4.恰当地运用一些人物描写手法。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2
【—必读爱的教育】,爱的教育是一部儿童小说,是一部人间最伟大的爱的著作。
爱的教育
(原名Cuore,直译为心)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在1886年写的一部儿童小说。这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以一个四年级男孩恩利科的眼光,从4年级10月份开学的第一天,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份。记载了小学生恩利科九个月的四年级生活。爱是整篇小说的主旨,就在最平实的字里行间,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全书共100篇文章,包括发生在恩里科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姐姐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例话。自1886年该书诞生到1904年的短短20年里,就印刷了300多版。100年来,始终畅销不衰,并且多次被改编成动画片、电影、连环画、影响遍布全世界。
总结:初中语文新课标要求我们必须熟读爱的教育这篇文章,现在老师先来给同学们总结一下。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技巧:看要求
【—阅读理解技巧:看要求】所谓“看要求”,就是要求学生再审视语文阅读理解所要求回答的问题要求,关键的关键字、词或句子也要让学生用笔圈下来,作为扣题作答的要点,也是学生回答问题的可能的得分点
看要求
看要求,要做到细读文章的内容,机智从容答题。第二遍读文章要求考生带着问题细读全文。在进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时一般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要认准关键词句,把握其基本意义,认清它们在句子中的具体含义,根据上下文琢磨它们的升华意义,学生特别是要学会在阅读文字材料中发现有效信息,即是对回答阅读材料要求所的提问题的文字和内容。
二要排除生词的障碍,遇到生词要通过上下文,大胆地对阅读文字材料中的个别词义、语义和句义进行推测、推理和推断,还可以通过构词常识大胆猜测。
三是原文中有明显的准确答案,要善于利用阅读文字材料中的“原文”材料,果断作答。对于一般不影响句子或全文理解的生词,可以放过去,不必务求理解。遇到重要生词时,不要着急,也不要轻易放弃,我们可以采取根据上下文来猜词或根据构词法来猜词等方法来猜出这个词的大致意思。
解题时不要边看阅读理解的问题边从阅读理解的文中查找答案,因为用这种方法难以提高阅读理解的效果,尤其是对于深层理解阅读理解的文章。首先应浏览阅读理解的全文,了解阅读理解全文的概貌。看完后,应记住阅读理解文章的要点,阅读理解重要的结论以及阅读理解中的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不同的人名、地点可用铅笔在试卷上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查找)。同时我们一定要掌握好阅读理解的解题速度,有效地控制阅读理解的考试时间,先易后难是阅读理解的考试时答题的一般方法。碰到阅读理解的难题时,千万不要钻牛角尖,耽误太多时间。
一时做不出的阅读理解的题,要果断舍弃,以免影响解别的较有把握的阅读理解题。待全部阅读理解题解完后,如有剩余时间再回来做放弃的阅读理解题。
初三文言文复习资料:中考文言虚词复习(者)
2.者
①结构助词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②结构助词,的下者飘转沉塘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宜多应者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孟子二章》
④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的原因)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二章》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⑥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hellip初中化学;…样东西""……件事情"。
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⑦语气词,不译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说明方法
【—之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释明白,就要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如下
1.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如(中国石拱桥)把古代的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对我国建设石拱桥历史的悠久、成就的杰出作了说明。
2.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从单方面往往不容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如《向沙漠进军》一文将沙漠进攻的方式分成“游击战”和“阵地战”两类。
3.列数据: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又说服力的依据。如《死海不死》一文用大量的数字说明死海之所以浮力大的原因,非常清晰。
4.作比较: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有时可以从人们已有的感性知识出发,利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从而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如《人类的语言》一文将鹦鹉、猩猩的“语言”与“人类的语言”作比较,得出“只有人类才有真正的语言”的结论。
5.下定义:为了突出事物或事理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常常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给事物下定义。如《统筹方法》一文,开头就给“统筹方法”下了定义:“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下作进程的数学方法”。这样,就把统筹方法和其他的数学方法区别开来了。
6.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在说明文中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可以使人们不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如《中国石拱桥》中“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让读者更形象、更清晰地了解了石拱桥的特点。
总结: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使用作比较这种说明方法,能更好地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说明的效果。
九年级语文基础知识之成语
【—】成语知识大放送: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接下来为大家带来的是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成语。
九(上)
66、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67、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68、不二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69、理至易明:道理极容易明白
70、心无旁骛:形容专心致志
71、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72、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73、方枘圆凿:二者合不到一起,比喻两个不相容
74、聚族而居:同族各家聚在一处居处
75、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76、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77、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78、文采藻饰:修饰文词,使之富有文采
79、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80、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81、吹毛求疵:多故意挑毛病、找差错
82、恃才放旷:依仗自己的才能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
初二语文诗词五首测试题及答案
第25课《诗词五首》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
A.挂?(juàn)塘坳(ào)羌管(qiāng)千嶂里(zhàng)
B.怒号(hào)再少(shǎo)鸡豚(tún)三重茅(chóng)
C.蕲水(qí)突兀(wù)鸡黍(shǔ)俄顷(é)
D.丧乱(sāng)大庇(bì)布衾(qīn)场圃(pǔ)
解析:此题考查字形及注音。B项中“号”应读“háo”,“少”应读“shào”。
答案:B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还来就菊花
把酒话桑麻
燕然未勒归无计
秋天漠漠向昏黑
解析:此题考查词语的积累。
答案:靠近端着刻渐近,靠近
3.用“/”画出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
(1)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谁道人生无再少
(3)塞下秋来风景异
(4)邀我至田家
解析:划分节奏应按诗句的意思。
答案:(1)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谁道人生/无再少
(3)塞下秋来/风景异
(4)邀我/至田家
4.在横线上填写名句。
(1)《渔家傲》中作者描写抒发守边将士们的建功之志和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初一,__________。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诗人博大胸襟和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故人庄》中描写农村美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游山西村》中给我们留下的富有哲理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渔家傲》中有一句是从王维的诗“长河落日圆”中衍化而来的,这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浣溪沙》中抒发作者老当益壮、奋发进取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对名句的考查。在背诵的基础上准确,不能和别的名句混淆,也不能写错字和别字。
答案:(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我综合我发展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5.填写横线上的诗句。
解析:此题考查默写。注意柳暗花明的“暗”不能写成“岸”。
参考答案: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6.“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描写农家什么时候的什么情景?表达了农家怎样的性格和感情?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参考答案:农家丰收之后过节时的情景。表达了农家朴实、厚道和殷勤好客的性格。
7.“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要联系诗人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思想来回答。
参考答案:表达了诗人对主人殷勤招待的留恋,人还没有离开,就惦记着以后还要来,真是情谊绵绵。
(二)(20xx南京模拟,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渡桑干
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8.诗中的“霜”有哪些含义?
解析:本题的解答要结合诗歌所表现出的情感去理解。
参考答案:①是“年”的代称,“十霜”表明作者客居时间之长。②点明诱发作者思乡之情的季节。③以秋霜的冷清、肃杀象征着作者久客并州的孤寂和压抑。
9.前人认为“此诗曲写其客中怀抱”。作者的“客中怀抱”是什么?又是如何“曲写”的?请作简要分析。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语句的理解和诗歌表现手法的鉴赏。对“客中怀抱”一句的理解要抓住“客”字理解,诗人久居在外,必定有返乡之念,以此为答题思路即可。
参考答案:①渴望能早日回到故乡咸阳。②就在作者归心似箭之时,却又无缘无故渡过桑于河,要到离家乡更远的地方去。此时作者回望来路,竟然觉得久客的并州好像是自己的故乡。这就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对家乡刻骨铭心的思念。(或:如果把“更渡”理解成作者的回乡之“渡”,只要扣住作者回乡途中竟觉得客居十年的并州就像故乡一样让人留恋这一感情上的矛盾作答,亦可。)
二、语言运用
10.(20xx龙岩模拟,3)请根据语境,续写一个句子。
教室的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不是粉笔屑,它是撒出的智慧的花朵;教室的前面挂着黑板,不,那不是黑板,那是播种的沃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解析:续写句子要根据前后语句的内容及句型特点,与它们保持一致才能达到整个语段的连贯。本题的前面两个句子的基本结构特点是,先介绍教师中的某个事物,然后诠释这个事物与教师辛勤授课之间的关系。符合这个要求即可。
答案示例:教室的墙上贴着奖状,不,那不是奖状,是同学们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之记叙文补充
【—初一语文总结之记叙文补充】,初中课文中,记叙文所占比例最大初三。训练记叙文的阅读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补充:
写童话常用的表达方式是记叙,但也可以辅之以其他表达方式来写。
记叙文的阅读,要明确有关的知识点,把握其文体特征。
一、记叙文的概念: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中学阶段,为了教学的方便,常常把消息、通讯、人物传记、回忆录、寓言、童话、小说等,都划归到记叙文教学中。
二、记叙文的分类:从写作内容与方式看,可分为两类:简单的记叙文和复杂的记叙文。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四类:1.写人的记叙文;2.叙事的记叙文;3.写景的记叙文(即散文);4.状物的记叙文。
三、记叙的要素: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记叙的顺序:常用的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五、记叙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人线、物线、情线、事线、时线、地线。
六、记叙的人称: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个别时候使用第二人称。
七、记叙的中心与详略:整体感知,准确把握文章中心。分析材料与中心的关系,理解材料的详略安排。
八、记叙文所用的表达方式:常见的是五种——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总结:记叙文阅读题也是中考现代文阅读题中最为广泛,设计角度最为丰富的题型。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3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写作指导呢?我认为,关键是指导学生在审题构思、选材取料、写作角度、修改润色上下功夫。
1.审准题眼好下笔――指导学生从审题与构思入手作文
审题立意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一步。
审题就是用敏锐的眼睛,精深的思想,仔细分析,推敲辨析给定的作文题目,从而正确地理解题目要求我们写什么或怎么写。审题不清,往往可能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严重偏离题意的,即使文字功底再好,也会大打折扣。而要想准确无误地审清题目,就要掌握一些审题的方法,这样才能为顺利成文打好基础。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抓住题目的关键性词语(即“题眼”),审准题目,确定好中心及立意,选择好材料及写作角度,安排好文章结构。同时,要指导学生反复阅读题目所提供的材料或引言,领会其内涵,并看清楚题目在字数、体裁等方面有哪些要求,有哪些附加条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构思、列提纲的习惯,克服题目都未看清、要求都未弄明白就仓促动笔写作的毛病。
同时,在审题时还要做到“三定”。
一是定体裁。
审题要思考这个题目适宜哪种文体、本人长于哪些文体、材料宜于哪种文体,从这三者中去寻找相一致的、最善于表现文章思想内容的文体。
二是定立意。
作文要“意在笔先”,文章的结构是根据“意” (即中心思想)来安排的。确定了中心后,写作时所有的事件都要围绕这个中心展开。先要确定好中心思想再动笔,不要想到哪儿写到哪儿。
三是定人称。
审题时,必须弄清人称,否则,文章的语气、角度和内容,就有可能出现混乱。在审题中一旦确定了人称,作文时,就要按照一定的人称去写,做到前后一致,文章才能角度一致,前后连贯。
2.匠心独具选好材――指导学生慧眼选取写作材料
人们常说,写作文三分在技巧,七分在选材。选材如何,决定作文的高低成败。因此,每次的作文练习,都应该注重作文选材的指导,引导同学们善于独立观察,勤于思考,精于表达,鼓励他们从小养成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纯净的童心、天真的语言来描绘心中的世界。而在写作中,不少学生存在选材单一、范围狭窄的弊端。因此,教师应尽量避免只限于学校生活的作文题目,引导学生突破校园樊篱,自觉走出校园这个圈子,深入到社会中去,用自己手中的笔去写社会上的人,叙社会上的事,让作文的内容鲜活起来。同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并指导他们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平凡之中看出它的不平凡,使之成为自己的写作素材。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即使是写自己十分熟悉的学校生活,也要学会选择那些别人看不到的典型画面,给人以新鲜感和真实美。
学生的写作材料大多来源于平时的积累。因此,在教学中,还应切实加强对学生进行积累材料方面的指导。一是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例如,如何观察人物、动物、静物,如何确定观察的角度,如何撰写观察记录等等。此外,还要采取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观察方面的训练。如让学生在不同场合,根据不同的'训练要求进行观察,以积累写作素材。二是要教育学生注意收集。如组织学生根据写作训练的要求,到图书室、网上查找、筛选、分析材料,并制成卡片,使收集的材料为己所用。三是要开展多种活动让学生积累材料。如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课外活动等,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变化,关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动态,关注人的生命与人生的价值,并就这些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和提炼,以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和写作素材。
3.立象以尽意――指导学生找准写作角度和情感倾向
在教学中,应切实加强对学生进行写作角度的指导,引导他们在精心选材的基础上,认真思考,选好、找准写作角度,安排好写作结构,做到写作角度新颖独特,结构形式有所创新。选择最佳的写作角度,有两个要点:
一是要从自我出发,选择能深刻揭示题意、有社会价值、自己有真切体会并能给人以启迪的写作角度。
所谓“从自我出发”,就是选择的写作角度一定是自己有话可说,有理可论的。
二是要符合“小”和“新”两个要求。
角度要小,选择的角度太大,必然涉及面广,就容易面面俱到,泛泛而谈,角度小,集中一点,走笔成文,效果就好;角度要新,就是不落俗套,我们说,对同一个问题和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阐述,见解也就不同,有些文章,写出来一看面孔就很熟,似乎在哪儿见过,这除了材料陈旧之外,主要是写作角度不新,无法议论出新意来。只有从新的角度观察事物,才能发现事物的新的特点,从新的角度分析事物,才能获得对事理的新的认识。写作角度的选择和确定也要运用眼力,“独辟蹊径”。
4.文章不怕改――指导学生掌握修改润色习作的技巧
俗话常说:“文章不厌百遍改。”指导学生对习作进行修改、润色,应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点。
一是端正修改的态度。
老师经常向学生介绍文学大家修改文章的故事,让学生明白,作品与草稿的差别就在于――作品是反复修改之作。
二是提供修改的范例。
学生完成试写后,就指名学生朗读习作,师生倾听。根据本次习作的要求,教师指出不妥的地方及原因,提出修改的意见,让学生根据要求自己进行修改,久而久之,使学生明白怎样修改文章。
三是提供修改要求。
作文修改是作文修改的一把尺子,即文章的一般要求和各次习作的要求。要以此对照各自所写的文章,使修改后的文章努力达到感情真挚、中心明确、详略得当、条理清楚、语言表达正确、没有错别字的好文章。四是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默读,修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轻读,修改文章的词句;朗读,全面修改提高。自读自听,发现拗口、不自在的地方,就得考虑修改,这叫三读三改。还可以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修改。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4
平时注重积累
写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单靠你一朝一夕的努力是无法写出优美的文章。所以学习写作需要从小做起,只有打好基础,你才能厚积薄发。如果你是初学,你无须顾虑太多,首先,你该做到的是,写够字数。
找一个标题,给自己限定字数,如第一次,可以是三百字,那么你就写一篇三百字以上的文章;再找一个标题,再写一篇三百字的文章。每天坚持至少写一篇。下一周,则给自己限定到五百字(依照那些三百字文章的标题)。当你觉得写够五百字的文章已经不是问题的时候,那么你在行文中必定有了你自己的主见。
随时随地记下你的灵感
随身带一本小笔记本(纳博科夫身上装满了小卡片),当你对你构思的小说,文章,或是小说里的人物有什么灵感的时候,马上记下来。当你听别人谈话时的只言片语而所有顿悟时。
或看到一段散文诗或是一句歌词让你很感动时,都可以马上当他们记下来。灵感总是转瞬即逝,你及时的记录下来,便可以成为你写作的素材。我的习惯是,为我的`博客要写的文章列一个清单,不断的补充它。
下笔之前要提纲
提纲要确实反映自己的思路,即在头脑中要有一个你这篇文章的大概写作思路。写之前要考虑好三点:选用哪些材料,怎样组织材料,和怎样连贯全文。提纲不需要细写,要画个层次即可。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简明扼要、突出文章每一部分的要求。至于文章细部的安排,可在写作过程中进一步落实。编写提纲没有固定格式。
开头结尾要精彩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比较忌讳出现套话、空话,作文的开头可以感情色彩适当浓一些,或者是开门见山地直接表达感情、立场,并为下文做铺垫。
有的同学在开头设置悬念,采用倒叙的写作手法,以达到引人注意的,这些都是可以尝试的。需要提醒的是,与文章并不相关的语句一定不要贸然用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处。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5
我们根据上下文意思,用一些关联词词衔接上下文,常见的关联词有因为、所以、以及、但是、可是、固然、其实等。我们也可以用与后文描写相关的词语过渡。比如:梁实秋《雅舍》。
“雅舍”的位置在半山腰,下距马路约有七八十层的土阶。前面是阡陌螺旋的稻田。再远望过去是几抹葱翠的远山,旁边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粪坑,后面是荒僻的榛莽未除的土山坡。若说地点荒凉,则月明之夕,或风雨之日,亦常有客到,大抵好友不嫌路远,路远乃见情谊。客来则先爬几十级的土阶,进得屋来仍须上坡,因为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客来无不惊叹,我则久而安之,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亦不觉有大不便处。
“雅舍”共是六间,我居其二。篦墙不固,门窗不严,故我与邻人彼此均可互通声息。邻人轰饮作乐,咿唔诗章,喁喁细语,以及鼾声,喷嚏声,吮汤声,撕纸声,脱皮鞋声,均随时由门窗户壁的隙处荡漾而来,破我岑寂。入夜则鼠子瞰灯,才一合眼,鼠子便自由行动,或搬核桃在地板上顺坡而下,或吸灯油而推翻烛台,或攀援而上帐顶,或在门框桌脚上磨牙,使得人不得安枕。但是对于鼠子,我很惭愧的承认,我“没有法子”。“没有法子”一语是被外国人常常引用着的,以为这话最足代表中国人的懒惰隐忍的态度。其实我的对付鼠子并不懒惰。窗上糊纸,纸一戳就破;门户关紧,而相鼠有牙,一阵咬便是一个洞洞。试问还有什么法子?洋鬼子住到“雅舍”里,不也是“没有法子”?比鼠子更骚扰的'是蚊子。“雅舍”的蚊虱之盛,是我前所未见的。“聚蚊成雷”真有其事!每当黄昏时候,满屋里磕头碰脑的全是蚊子,又黑又大,骨骼都像是硬的。在别处蚊子早已肃清的时候,在“雅舍”则格外猖獗,来客偶不留心,则两腿伤处累累隆起如玉蜀黍,但是我仍安之。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绝迹,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是住在“雅舍”!
整篇文章分为七段,有四段开头用了雅舍。文章也是围绕雅舍而写。这样文章不但思路清晰,而且连接非常顺畅。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6
如何做到文从字顺
文从字顺”是人们对书面表达的基本要求。怎样才能做到“文从字顺”呢?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对作文用语进行推敲。
第一,准确
准确,是作文用语最起码的标准。
法国作家福楼拜有一段经常被人引用的名言:“我们无论描写什么事物,要表现它,唯有一个名词;要赋予它运动,唯有一个动词;要得到它的性质,唯有一个形容词。我们必须继续不断地苦心思索,非发现这个唯一的名词、动词与形容词不可。仅仅发现与这些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相类似的词语是不行的,不能因为思索困难而去用类似的词语敷衍了事。”
前苏联卫国战争进入大反攻时,一位将军向斯大林报告说:“敌人撤退了!”斯大林立即纠正道:“不是敌人撤退了,而是敌人在逃跑!”??斯大林把“撤退”换成“逃跑”,准确地点明了战况。
电影《风雨下钟山》里,有这样一个镜头: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
要做到用语准确,应注意的是:
1.在关键的地方尽量不用“歧义”语。
在表达中,凡属关键的地方,为避免误解,尽量不要用容易产生“歧义”的言辞。比如“骄傲”一词,就有两种“歧义”,一为“看不起别人”,一为“自豪”,前者含有贬义,后者则不含贬义。这样的词语如果直接运用说:“他因此很骄傲。”这就不知道是在“褒”他还是“贬”他。
2.运用多义词时,一定要加上限制性词语,以消“歧义”。
汉语中有不少多义词,完全不用是不可能的。我们应注意的是,在使用时加上消除“歧义”的限制性词语。比如“大方”一词,有时表示“花钱不吝惜”,有时表示“看上去很耐看”。如果光用“大方”一词来形容对方,便有产生“歧义”的可能。这时,我们可以将前一种含义使用时加上“慷慨”一词,组成“慷慨大方”一语;将后一种含义使用时加上“美观”一词。组成“美观大方”一语??这时,“歧义”便消除了。
第二,连贯
连贯,指句与句之间要连接得上。文章要连贯,应做到:
l.人称清楚。一般地讲,一篇文章所使用的人称是固定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第三人称。因为第一、第二人称的所指只有一个人,比较清楚,第三人称的“他”可指的人就多了,所以,行文中一定要搞清“他”是谁。“他”的所指不清,就会影响上下文的“连贯”。
2.立足点清楚。立足点就是说话、写文章的人所占的位置。这包括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内容。这两方面的内容如果在一段话或一篇文章中没有表达清楚,也会影响文章的“连贯”。
第三,分寸
如果一种见闻,一种心思,说出口或写成文,只能有一种形式,那么,人们的口头或书面的交际便不会如此丰富多彩了。
所幸的`是,同样一种见闻,同样一种心思,常常可以用若干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
请看明人冯梦龙辑《笑府》中的一个棋手的妙语:
有个自负的棋手,与别人较量,连输了三局。后来,人们问他:“你与某人赛了几局棋啊?”棋手说:“三局。”
人们又问:“胜负如何?”
棋手说道:“第一局我不曾赢,第二局他不曾输,第三局我要和,他不肯,罢了。”
在上述话中,这位棋手挖空心思回避“输棋”二字,可谓口头表达的妙例。
能掌握好用语的“分寸”,是语言运用能力强的表现。“分寸”主要体现在:
1.褒贬恰当。
汉语中,许多词语都具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在作文时,应注意恰当选用褒义贬义,来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如果该用“贬义词”时用了“褒义词”或该用“褒义词”时用了“贬义词”,不仅表达不准确,闹出笑话,还会产生料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比如作作文中写到某个朋友的亲人去世了,你该用什么词呢?用“去世”、“病故”或“辞世”等都可以,这里有一种庄重、崇敬的心情在里面,用语是准确的。而如果改用“没命了”“断气了”“进棺材了”等词语,就会有一种幸灾乐祸的味道。所以“褒贬”二字,千万小视不得。
2.得体。
得体,就是讲话、写文章因时、因地、因对方情况的不同而变化,使之与环境相适合,更好地达到交际的目的。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7
根据文章表达的主题,在一个段落的末尾,或者下一段开头,用一个句子把两个段落衔接起来,让文章不生硬。比如:老舍《秋天的况味》。
待要再划一根洋火,再点起那已点过三四次的雪茄,却因白灰已积得太多,点不着,乃轻轻的一弹,烟灰静悄悄的落在铜炉上,其静寂如同我此时用毛笔写在中纸上一样,一点的声息也没有。于是再点起来,一口一口的吞云吐露,香气扑鼻,宛如偎红倚翠温香在抱情调。于是想到烟,想到这烟一股温煦的热气,想到室中缭绕暗淡的烟霞,想到秋天的意味。这时才想起,向来诗文上秋的含义,并不是这样的,使人联想的是萧杀,是凄凉,是秋扇,是红叶,是荒林,是萋草。然而秋确有另一意味,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也没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气象。
有人以老气横秋骂人,可见是不懂得秋林古色之滋味。在四时中,我于秋是有偏爱的,所以不妨说说。秋是代表成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娇艳,夏日之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茏之慨,不单以葱翠争荣了。这是我所谓秋的意味。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懔烈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那时的温和,如我烟上的红灰,只是一股熏熟的温香罢了。或如文人已排脱下笔惊人的格调,而渐趋纯熟炼达,宏毅坚实,其文读来有深长意味。这就是庄子所谓“正得秋而万宝成”结实的意义。在人生上最享乐的就是这一类的事。
文中“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气象”,就是一个过渡句,非常好的衔接下文作者要表达秋天的景况。如果没有这一句,上下之间就会别扭,不舒服。
我们学习写作必须多看名家,学习他们的方法,学习他们的表达方式。我们站在巨人肩膀上看风景肯定能够看得远一些。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8
一、什么是话题作文
1、什么是话题
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谈话的内容,谈话的由头。
2、什么是话题作文
围绕着所给话题,也就是围绕着所给谈话中心、谈话内容、谈话的由头写成的文章,便是话题作文。
3、举例
A 、树,与人类相生相伴的树,各种各样的树;有形的树,无形的树。有人栽树,有人毁树。人们为树而礼赞,又为树而叹息。树,寄托着人类热切的希望;树,蕴涵着人类丰富的感悟。提起树,会有说不完的话题,会有自由飞翔的遐思……
请以"树"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可记叙,可描写,可议论,可抒情;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在上述例题中,"树"就是谈话的中心,谈话的内容,谈话的由头,只要考生所写作文与"树"有关,都算切题。再看以下例子:
B 、有一则寓言,在文学家、科学家、企业家和哲学家聚会时有人提出用一句话描述、赞美世界。
文学家赞叹说:这世界真是太美了!
科学家认真地说:这世界最珍贵的是探索。
企业家兴奋地说:这世界充满了商机。
哲学家没说话,沉思后在纸上画了个"?"的"!" 。
请以上面的寓言或其中某个人的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C 、以"申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以上二例也是话题作文
二、话题作文的特点
1、相关性。话题作文必须与话题相关,一般情况下,话题作文的要求只规定话题的范围,而不限定作文的主旨。
2、自由性。这是话题作文最大的特点。考生在题目、选材、文体、想象空间上有极大的自由性和自主性。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题目自由。所给话题可以不作题目,考生可以自拟题目。但所拟之题最好能体现文体的特点。
(2)选材自由。只要是选择与话题相关的写,都有效。
(3)文体自由。话题作文大都要求除了诗歌外,考生可自由选择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或戏剧等文体。
(4)想象自由。话题作文在题目、选材、文体等所赋予考生广泛的自由度也使考生有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但要注意想象深度。总之,话题作文缩小了对考生的限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想象空间。考生可以在作文中最大限度发扬自己的长处,写出自己的个性,体现出自己的创造力。
三、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的'区别:
①话题作文提供一个写作范围,所供题目仅仅起提示内容指向的作用。而命题作文一般提供的是写作内容的中心(当然命题本身是话题的除外)②话题要求所写内容与之相关即可,而命题作文一般要求紧扣标题。 ③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一般来说远远大于某些命题作文。
④话题作文作者可以自拟文题,而命题作文作者当然不能另命文题。
四、写作训练
“灯”话题作文写作指引与范文示例
【话题展示】
灯,是人类生活的实用品,也是点缀生活的装饰品。
在科学家眼里,灯是科技的产物,进步的象征;在诗人那里,灯是精神的航标,人生的动力????
生活中,我们与“灯”相伴;生命中,我们与“灯”同行!
请以“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500,题材自选,体裁不限。
【思路指引】
话题作文之所以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所给话题的“多义性”便于我们从不同的侧面去理解、去构思、去表达。
就“灯”这个话题而言,总体思路可分为“实写”和“虚写”两大角度。
(一)“实写”——就是围绕真实意义上的“灯”做文章。比如:
1。以“灯”为描写或者说明对象,可以介绍灯的历史文化,也可以描绘灯会的美景。
2。以“灯”为道具线索编故事、剧本等。
(二)“虚写”——就是围绕想象世界里的“灯”做文章。比如:
1。以“灯”为抒情对象,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
2。以“灯”为虚拟素材,编写童话、寓言等,通过富于情趣的故事来抒发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当然,可供你构思的角度绝不止这些;你还可以以上面的示例为借鉴,构思出更加巧妙的有特点的思路呢。
【构思点拨】
假如你是一位旅游者,来到一处风景胜地,你一定渴望获得这样一条游览路线——首先它是新鲜的,不是我们所走惯了的旧路,不会使人感觉厌倦;其次,它应该还是便捷的,尽管它曲折,或艰难,然而曲折中有佳境,艰难中有趣味。不论道长道短,都不是白花力气的冤枉路;再次,它是自然的,它的起伏或曲折,都是自自然然、顺势而成的,当我们沿着它信步而行的时候,便会有一种轻松自然,无拘无束的适意感。
这个例子其实和话题作文的构思是完全相同的。
话题作文的特点就在于其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激发。它可以让我们在阅读体味题目和材料之后有许多的触发和感慨,激起我们的写作冲动。但,这同时也会造成一些同学“举棋不定”,难以尽快决定立意的角度,似乎是花里挑花挑花了眼。这时候,就需要冷静下来,仔细整理思路,按照“新颖”“独特”的标准从中筛选一个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角度来确定写作的角度。
不客气地说吧,我们的很多同学在作文时老是对题目匆匆一瞥,在紊乱思维状态中,就信笔写去,结果常常是像挤牙膏似的,“挤”一点,写一点;或像溜冰似的,“滑”到哪里算哪里。这根本就没有完成在动笔之前的构思。
就“灯”这个话题而言,需要我们在动笔前完成如下构思过程:
1。沙里淘金定中心:打开记忆的大门,搜寻出平时生活中积累的各种关于“灯”的信息(包括生活经历、见闻、知识、情感等),借助联想和想像,初步确定中心与题材。
2。选取角度定文体:要根据自己确定的中心和题材,结合自己擅长的表达方式确定好体裁。尽管近年来中考作文在逐步淡化文体的限制,但在具体的一篇作文中,表达方式还是要相对集中的,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主题思想得以充分的表现。
3。先来后到定提纲:现在要对全文的布局做点研究了,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详写什么,略写什么都应该想清楚,做到有序、有旨、有特点,并力求新颖、精巧。
有了以上充分的准备,然后再动笔作文,胜算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了。
【素材卡片】
●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青衫袖。
●理想作者:流沙河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
●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宋·晏殊)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湿干(唐·李商隐)
●八角楼的灯(散文诗)
你,装订在红色历史书的某一页,照亮了黑暗的长夜。
一个以八角天窗命名的楼宅,深入到我们的生活深处;一根灯芯的故事,点燃了我们朴素而又崇高的信仰。
在八角楼上的竹筒铁盏清油灯下,常常映衬着一位巨人的影子到深夜。
从此,《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在灯光下诞生了;《井冈山的斗争》在灯光
下燎原了神州的星星之火。
于是,到处都在流传着一首这样的红色歌谣:
“天上的北斗亮晶晶,八角楼的灯光通通明;毛委员就是那掌灯的人,照亮了中国革命的万里程。”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9
(一)要明确短评的文体性质短评,顾名思义就是简短的评论。
少则几十字,多则千字为限,故称评论文中的“轻武器”。它评论的对象很广泛,可以评人物、事件、文章、绘画、戏剧、影视,也可评一种观点、一种思想、一种现象、一种办法、一种行为。常见的短评是报纸上配合新闻报道发表的小文章。短评是议论文的一种,练习短评同样是训练写议论文的能力,能为今后写比较复杂的议论文打好基础也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使视野开阔、思想敏锐、头脑灵活。
(二)要把握短评的文体特点
1.篇幅短小,内容却充实、丰富。
短评要针对事实剖析原由,挖掘它所蕴含的深层含义。篇幅虽然有限,但所评论的事情不一定简单。因此,评论不能简单化,必须对所评论的事情进行认真、细致、具体的分析,对其中最有深刻意义的一两点加以评论,观点鲜明,说理透彻,才能给人以启发和教育。尤其要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评论点”,适当渗入自己的独到见解,否则,评论就无价值可言。如本册王安石的《读孟尝君列传》,虽然是驳论文,但以现代观点来看,确实又是一篇典范的短评。全文共四句,仅九十几个字,第一句概述事实,第二句提出自己的论点,第三句用假定事实驳斥对方论点,第四句正面作结。篇幅短小精悍,内容充实集中,分析具体、深刻,文思严密,见解独到,说服力极强。
2.引述精劣,重在评析。
既然是“评”,就必然要引述评论对象,但引述和评析不能平分秋色。引述是手段,评析是目的,故而引述须简洁扼要、概括明快,三言两语介绍清楚便可,绝不可以叙代议。短评贵在以事论理,以小见大,要把评析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评论对象的某一侧面,提出自己的观点,给以具体、细致的分析,或评出事物蕴含的道理,或发掘事物内涵的价值,或揭示值得记取的`教训。就此而言,短评和读后感是有区别的。前者重在“评”,是分析、评价某一问题,强调客观性,一般用第三人称写;后者重在“感”,以个人种种感受为主发表议论,谈思想认识和体会,是带有主观性的借题发挥,写法上用第一人称。
3.角度要小,观点要新。
短评因其篇幅小,对评论对象就不可能作全面分析,所以选取评论角度一定要小,一般只抓住评论对象的某一点、某一侧面,内容集中,深入剖析,说深说透。大海万顷只取一瓢饮,广厦千间唯用七尺眠。切忌谈论面过宽、过多,做“蜻蜓点水”式评论。例如,我们可常见到销售“中国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券”的地方,有些父母拉着孩子让其摸奖。就此事,你可赞其奖券销售有方,全家老少都能被吸引来;也可说小孩抽奖可免去大人犹豫、欲望、患得患失等矛盾心理的煎熬;也可指出,让孩子抽奖会滋长他们的侥幸心理和不肯发奋努力的惰性等等。但在短评中,只能侧重一个见解,谈深谈透。至于究竟选择哪一个话题,则要根据解决社会生活问题的表达需要而定。短评的观点要新,写自己在某一点上,从某个角度生发所得到的独特见解和认识,不可人云亦云,依葫芦画瓢。如王安石的《读孟尝君列传》,作者从“制秦”的高度立论,否定传统看法、可谓立意新颖、见解精辟。
(三)要掌握短评的写作要点
1.总体把握材料,明确评论对象。
动笔之前必须对评论对象及材料全面、深刻地分析、领会,把握其精神实质,从而提出自己的看法。分析事件(或现象)要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好处说好,坏处说坏,掌握分寸,不要凭个人好恶妄加吹捧或求全责备。
2.要注意结构的完整。
短评虽然篇幅不长,但也要注意结构的完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能因为篇幅短小,就可有头无尾或者可以少讲道理。一定要想好先讲什么,再谈什么,最后说什么,做到思路清晰、论证合理、逻辑严密,像一篇小议论文。短评的结构一般由下面三部分构成:
首先交代所要评论的对象,列出要表达的中心论点(一般是开门见山地提出,但也可因文不同而在评析中或评析后水到渠成地得出)。其次引材料、讲道理,阐述中心论点。第三做好小结。
其中第三部分是主体,即决定短评好坏的关键。只有这部分多下功夫,认真思考,引用材料,讲好道理,才能证明中心论点的正确性。
3.语言要简洁、流畅,生动活泼。
短评的“短斜,重要的还表现在语言的简洁上。写作时要注意:
(1)篇首开门见山,点明观点或进入中心,仅对评论之点交代明白清楚就行了。因此要求切题快、直接了当。
(2)对语言的基本功要求高。语言必须流畅,不能重复嗦、拖泥带水。同时切忌板着面孔训人,要给人以亲切感。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相关文章:
小升初作文指导04-02
小学作文指导07-30
中考作文指导05-15
小学作文指导经典01-16
语文作文指导09-24
写景作文指导06-03
初中语文作文11-09
初中语文作文【精选】05-13
初中语文作文01-16
中考材料作文指导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