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初中成长作文四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成长作文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成长作文 篇1
六年级,是疯狂的一个学段。
在疯狂的孩子眼里,一切都是疯狂的。疯狂的课堂、疯狂的看小说、疯狂的我们。那原本属于初二的青春期,在六年级时就早早的`来了。可以这么说,要不是“怕”班主任,(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感情很深)那一年我不会好好听一节课,即使听课,也会在书桌下面放一本小说,在老师不注意时偷偷瞄一眼。后来,我竟明目张胆起来,在第N次被老师
发现后,她无奈的说了句:“数学决不能低于90分!”
年少轻狂的我,就这样伴着小说度着属于自己的青春期。我为自己的兴趣而疯狂,又因其时刻被压抑而烦恼。
初中成长作文 篇2
开学不久,徐老师说:在周四的班会课上要竞选班干部,要求大家回家想一下自己可以竞选什么班干部,并准备好演讲稿。回家后,我想了一下,决定竞选学习委员。
到了周四下午,教室里的气氛变得异常紧张,有的同学在拉选票,有的在背诵演讲稿。我的心情也变得不安起来,尤其当叶露告诉我,她也要竞选学习委员时,我更感到有点忐忑不安,手心和额头上都冒出了汗,因为叶露是我最强的'竞选对手。后来,我听了她的演讲,发现我们的演讲稿写得各有特点,心情稍稍平静了些。
“叮铃铃”,班会课的铃声响了,徐老师走进教室,在简短地讲了一下竞选规则后就宣布竞选开始,请有意参选的同学到讲台上演讲。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了,连一根针落到地上都能听见。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第一个上台。徐老师看到这情景说:“往往第一个上台的同学会留给大家最深的影响。”我觉得老师说得有道理,于是,我大步流星地走上讲台,拿出演讲稿开始了我的演讲。刚开始我有点紧张,读着读着心情就放松了,读得也更加流利了,演讲结束,同学们给予了热烈的掌声,我感到很高兴,心想:这次无论能不能选上,对我来说都是一个成功,因为,我克服了种种顾虑,终于敢第一个上台演讲了,还得到了同学们的鼓励和支持。
竞选结束后,我如愿地担任了学习委员,获得了成功,但我又陷入了沉思。我想:老师和同学们信任我,我一定不要辜负他们的期望,认真负责的当好学习委员,做老师的得力小助手,同学们的好伙伴。
初中成长作文 篇3
是的,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我们要热爱读书,把书当成我们的朋友,那你们读书时快乐吗?也许你们快乐,也许不快乐。我每次读书都很快乐。
的确,我读书时是很快乐的,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读书能让我得到很多的知识,我知道了挂在我家房顶上的`电灯是爱迪生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是美国夕法尼亚大学埃克特等人研制成功的。它占地面面积约170平方米,重达30吨。读书还让我明白怎样观察东西……读书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如:我读了《掩耳盗铃》明白了做人不要自欺欺人,弄虚作假;要脚踏实地,否则会马失前蹄。《郑人买履》告诉我们遇到事情要实事求是,会灵活变通,不要守教条……
让我们一起热爱读书吧!让我们一起在读书中感受快乐吧!因为“书是人类的结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我们一起在书中进步,在书中成长!
初中成长作文 篇4
“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题记
若不是幼鹰忍受着被折断肋骨,推下悬崖的痛苦,又怎会有苍穹间那无比完美又充满哀嚎的振翅一飞,那该就是坚强罢!能经受住考验的鹰就能存活,否则,只有死亡。这看似残忍的生存法则却练就了鹰的一身骨气,这大概就是我们人类所说的“适者生存”吧。
若不是幼蚕耐的住黑暗,坚持等待破茧而出的'一刻,又怎望得见“蝶儿蝶儿,偏偏飞”我忽然明白了,为何梁山伯与祝英台要选择凄美的化蝶,为何诗人都偏爱“蝶恋花”。
我望望窗外,白茫茫,隐约中透着星星点点的绿色。那该是生的意志罢!
是苍松吗,苍松是我所见过的最经得起厉炼的一种植物,百花园中争奇斗艳,看不到他的身影,而在那寒风凛冽,白雪漫漫中,只有你,苍松,你选择了朴实无华的一身绿装,也就选择了磨难与痛苦,更选择了永生。想到这儿,我觉得苍松所代表的是人的灵魂的升华。
这里,我不能不想到了我们自己。人生路,慢慢长,总有艰难困苦挡道。当我们徘徊在生死边缘,请选择雄鹰;当我们遭遇风雨,请靠近苍松。当我们感到孤独寂寞,就让心中的蝴蝶翩翩起舞吧。忽然觉得有一股力量注满全身,耳畔又想起的那首歌——
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
【初中成长作文】相关文章:
成长的初中作文02-22
成长初中作文02-03
初中作文:期待成长03-15
初中成长记作文03-01
成长的力量初中作文03-02
感悟成长初中作文03-02
初中成长经历的作文03-02
成长的记忆初中作文03-02
成长回眸初中作文03-02
成长中的初中作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