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观《潜伏》有感作文(精选7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观《潜伏》有感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观《潜伏》有感作文 1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景物,无不勾起古代文人无限情思。而风是抽象的概念,既寄托着“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阵阵哀思,有蕴含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旷达情怀。地下与地上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境界。我们生活在万物峥嵘的世界中,沐浴阳光普照,任凭微风拂过面颊,感受着山的雄奇险拔于水的澄澈。而地下工作所要面临的却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只有思维的较量和孤独的承受,剩下的就是无尽的黑暗…
《潜伏》与《暗算》都在讲述国共情报斗争间的较量。《潜伏》一经出版和上映,即刻风靡全国。而《暗算》更是摘得了茅盾文学奖的桂冠,开创了中国特情小说(剧)的先河。《暗算》分三个部分,互不相干而又藕断丝连。而《潜伏》则一气呵成,使人看的回肠荡气,惊叹不已。两部作品的成功之所在是在于她向早已看惯世态炎凉而倍感空虚的人们诠释了信仰的含义和人生的真谛。一百个读者眼里有一百个林黛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人生的种种法则就潜伏在这两部书中,尚待我们去发掘。而看懂了这一点,就好比好菜吃出了好味,收获累累。
《潜伏》中的天津站是一个复杂的环境,龙蛇混杂。针尖里活不出大人物,陆桥山就是其中之一。这位有城府,有心计的陆大情报处处长成日一与他人互相拆台为业,殊不知有渔翁在一旁欣喜得利。一日,陆桥山在得到“深海”与北方一号的联络情报后立即去见了同乡陆玉喜。
陆桥山:“你们的行动要快,李涯的到得情报是八点半。等他们赶到了,我希望你们已经结束了。”
陆玉喜:“我说山哥,这情报是你得到的,你去执行多好。这可是个立功受奖的好机会呀!”
陆桥山:“这种机会我就不需要了吧。我就是看不惯李涯那种…唉,不把他扳倒了,我在这里算是白混了。”己欲达而达人,己欲乐先乐人,与人为善,与己为便。水能够在山的脚下奔流入海,卷起千堆雪,无处不达。但如果没有山的阻拦,肆意狂奔的水只会带来双方的共同毁灭。这位前途无量的陆大处长最后被翠平神枪了解的命运向我们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
《潜伏》中还有一个人。他勤勉,坚韧,忠诚,但就是因为为人不不知收敛,因而处处碰壁。他就是李涯。李涯曾经说过:“我运即国运,我干这一行不图立功受奖,我的理想是让孩子们过上好日子。”李涯的'人生可谓是有山无水难成事。他虽然有着山一般的信念,能力强,势头劲,却一点也不懂得圆滑通融。一腔热血每每被浇得透心凉却还是矢志不渝,最后却丧命于自己的忠诚,不知他是死得其所还是死不瞑目。
山与水总是相眅相依是才会有无限的风景,刚柔并济阴阳协调才能和谐共存。信仰的存在使得余则成有了山一般的信念,却又不失水的圆滑通融。共产主义是他的精神支柱,但为了生存,他又不得不摆低姿态,以弱势人,甚至与保密局的人同流合污。余则成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典范,韬光养晦明哲保身的楷模。潜伏一书,其实就是余则成的山水人生。正是这样,在如同魔窟般危机四伏的环境中,他仍能混的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观《潜伏》有感作文 2
昨晚终于看完了《潜伏》,关上电脑,翠平抱着孩子站在村口等待则成的画面久久萦绕在脑中,挥之不去。总是试着体会翠平当时的心情,那是怎样的一份思念和伤痛啊!一次次的等待换来一次次的失望,当太阳再一次升起,她又把希望扬成微笑的嘴角。突然发现,我们最难以承受的不是死亡、不是绝望,而是希望在无数次唤起和破灭中循环往复,就像无法托生的灵魂在阴阳两界的缝隙间徘徊;像精神上的遭受凌迟,思念被岁月的刀俎一片片切削,疼痛蔓延,无所不在。
曾看到一个人在帖子里这样写:“我会用一生来怀念你”,有朋友跟帖质疑“在时间面前,没有什么可以怀念一生。”当时,我的手放在键盘上,无言。我矛盾在浪漫与现实的碰撞,一厢情愿的相信有这样一种情感会被承载一生,有这样一个人值得思念一生。可是,又十分无奈的.希望时间的沙能将一切掩埋,就像楼兰古城,辉煌的过后只不过是沙漠下的废墟。那曾经的歌舞升平、爱恨情仇不过是一个幻影,不过是沙漠里的海市蜃楼。
又一次无可救药的徘徊在别人的感伤里不可自拔,固执的设想如果翠平和则成能够相伴终老该有多好,无所谓荣华富贵,无所谓政治信仰,只需一个小院,几间瓦房,一群孩子,几只母鸡。树荫里,给孩子讲他们的传奇故事;月光下,翠平看着则成咧着嘴傻笑;岁月里,他们紧紧相拥,慢慢变老。他们的幸福很简单,简单到只需---在一起!遗憾和不完美往往最能打动人,那种缺失的美好被我们的想象力装点的五彩斑斓。爱情在不得善终的结局里散发着神圣的芳香。三年的相知相伴能支撑一个女人走完一生吗?回忆在思念里摩挲咀嚼,在时间的侵袭下是否还能保留当年的味道?一切都是猜想,一切都不可知。
女人真是一个奇怪的动物,在平静到安详的生活里非得去搜寻悲情的种子,再用伤感的音乐浇灌,看着它忧伤到枝繁叶茂,然后枯萎、死去化作泥土。做了一宿噩梦,很混乱,但是记得梦里的那份心悸。醒来,思绪又被拽回那个年代,翻身看着某人:“你说,如果翠平知道则成和晚秋成了夫妻她会不会气疯?”某人感叹:“唉,我老婆又着魔了。”
观《潜伏》有感作文 3
《潜伏》刚开播的时候偶一看剧中男女主角孙红雷&姚晨,顿感遗憾,这是怎样的一个组合啊,堪比中国男足~~·郭芙蓉&黑社会,觉得不会好看,于是瞥了一眼,换台,发现到处是《我的青春谁做主》,更做作,自以为很有个性的台词在我眼里简直就是《奋斗》的第二次翻版,一样的无味和无趣,《潜伏》观后感。偶像剧不像偶像剧,电视剧不像电视剧,心中想还是韩剧好,更生活化,更像人过的生活......
了然无趣之下再次换台《潜伏》再次映入我的眼帘,正赶上翠平进城这场好戏,翠平的一身打扮引起了我的兴趣,一搭词我爆笑~~还好漫漫长夜我找到了可以看的电视剧了。随着剧情的发展我发现越来越喜欢余泽成和翠平了。他们之间那种真诚和幽默打动了我的心,左蓝、晚秋也出场了,剧情变的更加好看了,我喜欢翠平,心直口快,和那么点小聪明。好像就是突然之间,我发觉《潜伏》是部灰常好的夫妻相处之道教育片,翠平纯粹的直白其实很打动人心的,估计余则成就是这么被俘虏的吧。虽然俩人直接的差距像科罗拉多大峡谷,要是搁平时是怎么都凑不到一起的人。在翠平无声无息的渗透之下,余主任智勇双全的好男人居然就这么心甘情愿的爱上了农大姐翠平。更多影视影评观后感供您参考,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换到现实世界,如果我们夫妻之间能这样坦诚,如果能不惜一切的对老公崇拜,那么又有哪个老公能抵挡老婆的攻势,读后感《《潜伏》观后感》。不是一样会像余则成一样被占领那颗不羁的心。崩管男人在外面多么的成功,在家里他就是我们的天。我说的天不是盲目的`随夫,而且理性的赞美和尊敬。有时候男人更需要我们的认可与赞美。感谢《潜伏》,感谢cctv,某某tv,让我悟到了夫妻之间的相处之道。
窃喜之余付诸实施,大壮爸爸回家,我对他狂夸一通,虽然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怀疑我是否乱服了某种兴奋药,但是还是很高兴的接受了,高兴的和儿子玩了一晚上,睡觉的时候也没再抱怨看孩子很累之类的话~~而且主动打扫了卫生,上交了奖金,呵呵,效果明显。
左蓝是个好女朋友但绝对不是好老婆,晚秋是个好情人但也绝对不是好老婆。翠平是个好老婆,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明白自己的位置,默默的付出,直白的赞美,积极的配合,你瞧最后于则成还是最喜欢翠平的吧。做一个聪明的老婆绝对是一门学问,与彤妈们共勉。
观《潜伏》有感作文 4
看了《潜伏》,孙红雷演绎的余则成,内敛,稳重,机警,充满了智慧,看了让人感动得心疼。最让我难忘的是在机场夫妻最后一面的那场戏:男主角被敌人胁迫来到飞机场准备南逃,可他的重要情报还没送出去,正着急之时,他突然看到了以为已经牺牲的妻子——孙红雷在这场戏里,把男主角那种惊喜·激动·欣慰的心情通过眼神表达得十分充分。但是表面上还得不动声色,周围都是敌人啊,稍有不慎,不仅两人都得牺牲,更重要的是情报怎么办?所以当妻子准备向他走过来时,他噙着泪水,淡然微笑,轻轻摇了摇头——这一摇头,让人看得心疼·心酸......
看完《潜伏》很久了,却始终驱不散潜伏在心里的影子。原本是想在闲暇的时候看,可是一旦打开看了就欲罢不能,一集集看下去,不知夜深烟火尽,不知窗外是黎明,三十集用了三个通宵才看完。也许是情节丝丝入扣,也许是太精彩感人,面对强烈的情感冲击和心灵的洗礼,相信很多人看完全剧之后都会感慨万千,还有人会认真思考生命和信仰的问题。
这是一部足以撼动人心的电视剧,值得花一些时间甚至是牺牲睡眠去欣赏,喜欢看《潜伏》的人很多,有些人是被险象环生又化险为夷的剧情牵着走,有些人着实被感动的泪眼婆娑。我却认为,这部电视剧的.成功之处在于它通过扣人心弦的故事讲述混沌未凿的人生命题的同时,又在诠释信仰的真深刻内涵。很多人看这片子都流过泪,我也是,每当午夜梦回的时候心堵得慌,不止一次捂着胸口问自己,我有信仰吗?
的确,有信仰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对余则成来说,忠诚就是他的信仰;对翠平而言,爱就是信仰;左蓝信仰革命……那个时代的人大凡都有信仰。信佛,信基督也算是一种信仰,可活在当今的人,信仰却变得模糊不清了。我不清楚自己到底信仰什么,所以,内心常有一种刺眼的苍白。
信仰,对安身立命的人来说,不过是个华丽的词,但对虔诚的追求者来说,那匍匐的生命终会画出精彩的轨迹。当看到余则成强忍悲痛诵读《为人民服务》的时候,当收音机传来母亲对深海深情地呼唤,当余则成在机场扮母鸡与爱人生离死别的时候,相信没有人能够无动于衷。英雄总被雨打风吹去,那个年代,潜伏下来好好活着就是一种信仰,生命竟显得那么奢侈,那么弥足珍贵!
用谢若林的话说,两根金条放在一起,分不出哪根高尚哪根龌龊。我想,信仰应该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但是每个人信仰的宽度深度是不一样的,如今,活在这个世界上已经不算是一种信仰,但活着应当不负此生的绚烂。我不在乎岁月留给自己什么样的痕迹,也不在乎岁月会把我改变成什么样子,但我在乎心中是否有爱,毕竟,为生命活着只是一种生存,为爱而活才是至高无上的信仰。
“在黑夜里梦想着光,我的泪水是无底深海,对你的爱已无言,我的信仰是无底深海……”信仰是生命最好的注解,爱亲人、爱自己、爱所爱的人才是我们追求的信仰,但愿我们的心能一直怀揣着爱走下去,哪怕生命日渐衰老,哪怕人生变得苍茫……
观《潜伏》有感作文 5
信仰象征着人类的理想,代表着人类不断探索准球的渴望,因为那里有我们未来曾踏足的原始,鬼斧神工的辉煌,碧海青天的梦想。 人们常说,祖国是温暖的家,总是为我们遮蔽风雨和祸患,我却不以为然。家里,我们总是被捧在手心里着,万众瞩目的焦点便是我们这些宠儿。但对于整个国家,我们更多的是责任和义务,正是我们每一个人,要去保护她,捍卫她的尊严。假期我欣赏了电视剧《潜伏》,从小就对谍报人员格外羡慕和崇拜的我深深地迷恋上了那里的每一个人物,每一段情节。银屏上的一个个镜头惊险、震撼,把祖国文学的'博大精深诠释得淋漓尽致,而蕴涵其中的恰是那共同的主题——信仰,对祖国的信仰,对共产主义事业的信仰。
因为这份信仰,可以将个人的幸福和安慰置之脑后。和平年代的我们无需在枪林弹雨中穿梭,无需在敌营的真假变幻中摸索,然而信仰却不会因此而消逝,信仰永驻心间。 我有和我的祖国共患难。五`一二地震时中国震动,华夏儿女的心震动,可是纵使山崩地裂,总是震塌了房屋,震断了桥梁,也无法震碎我们的信仰。
我也捐出了衣物和零花钱,或许此时此刻,四川灾区正有一个人穿着我的衣裳,埋头苦读,这便足以让我欣慰了。因为这证明了我并非无用之人,我也为祖国尽了绵薄之力。 我有和我的祖国同甘甜。每当鲜艳的□在奥运场馆冉冉升起,我便要用嘹亮的声音唱响令人振奋的国歌。我骄傲地以为,那金牌藏匿着我的汗水。我在他们比赛时呐喊助威,我在运动健儿们紧张时默默祈祷,我在他们失误时为之沮丧和遗憾。他们胜利的喜悦中也有我的一份,他们为祖国争得的荣耀同样令我激动和欢欣。我有和我的祖国共同进步。
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我秉承着严谨塌实的态度努力地完成自己的学业。因为记着周总理的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所以从未懈怠。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将来的某个领域必将收获我辛勤栽培的果实,祖国会因为我的存在而倍感自豪。 `````` 由此说来,只要有着始终跟随祖国,不离不弃的信仰,便总能为这位伟大的母亲做些身们。也正因为这份信仰,我愈来愈相信,我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痛苦时为她承担,快乐时和她一道分享。 如果祖国是一片绿叶,我愿做一颗露珠。在黑夜里凝结,陪伴她度过漫长的寒冷,浮在她的表面,润湿她干涸的肌肤,给予她温暖,共同期待黎明。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心房,我便悄悄离开,变成蒸汽,不给她任何负担,却永远萦绕在绿叶周围,不离不弃——这便是我对祖国崇高而执着的信仰。
观《潜伏》有感作文 6
奋斗了两天终于把潜伏看完了,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一集不纳的看完的,很精彩,没有硝烟的战争原来比真枪实弹的战场更加的残酷,电影潜伏 影评观后感。
信仰
信仰是什么?其实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我们都不知道信仰具体是什么,但每个人心中至少都有一种信仰,或为自己,或为他人。这里面没有坏人,只有信仰不同的人,余则民的信仰是共产党,他希望人们解放,可以过上好日子,可以没有斗争,可以和翠平过安稳的日子。也许这是理想,憧憬,算不上信仰,充其量只是一种小小的心理需求,但是扪心问下自己,自己的信仰很伟大吗?是为中华之崛起读书吗?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吗?或许有,但是不多,大多数人是平凡的人,为什么活着呢,或许是在为自己编的梦活着吧!吧梦描绘的很好,该自己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动力,我认为这就是人的信仰。
忠诚
效忠于党国还是共党,这是人的忠诚问题。为什么会败?精良的编制和先进的武器却打不赢拿着步枪的工人农民?这不是很可笑吗?治国要先会治人。得民心者的天下,潜伏中的人物关系看似很简单,但是那却是一个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看似接接电话,打打麻将,却都是人在活动。我原以为最后的结尾是吴站长应该会觉察到余则民,或者说吴站长应该是一个共产党的地下情报员,但是他最后还是他,他什么也不是。他是剧中最不忠诚的一个,看到结尾给她下的结论。李涯是一个忠心耿耿的人,但是他效忠错了对象,他的突然离去我也很心痛,是在为每一位忠诚的将士默哀吧。余则民是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极高的觉悟和思想,还有对党的极度的崇拜。最后的结尾是有点让人心酸,翠平抱着孩子在哪里张望,等待归夫,但是望穿天涯何处是他,在和晚秋结婚时余则民一定很心酸,脑海里时隐时现是翠平的影子,但是忠诚让他不能够选择自己的老婆。更多影视影评观后感供您参考,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战斗
我不想说那是战争,因为没有任何的硝烟,只有一个每天出入保密局的政府人员,一栋楼里的人其实都是战士,每个人为了不同的信仰不同的追求不同的目的,在哪里斗智斗勇,被人提防,提防着别人,睡觉都要长眼睛的活着。
马奎掉时,这是我的'意料,因为他太没有心机了,不会隐藏自己的思想。他很直爽,会有什么说什么,至少比陆桥山少了很多心眼,所以他玩不过他。不会探明别人的思想,他死的很冤,但是很必然。在那个处处有机关的空间,他即使活着,也会活的很不愉快。
陆桥山下台也是在人预料之中。当副站长其实是唾手可得,但是太急了,让他的司马昭之心太早的暴露了,韬光养晦,十年八年都可以等,为什么尽在眼前的胜利不可以等呢。越是胸有成竹的事情越是要小心谨慎。
李涯是个人才,在延安时候可以带回情报,对党国忠心耿耿,工作认真负责,是很了不得的人才了。比马奎有心计,也比他能干,但是很可笑,两个大案子都在他的手中失手了,不是因为他比余则民弱,而是这恰恰败在他的弱点上;性子太急,耐不住,学会等待有时候比主动出击更有力。做人不能锋芒太露,可以装疯卖傻,可以懂得装不懂,但是不能故意卖弄自己懂得的,否则太招摇了,人都是不喜欢招摇的。
观《潜伏》有感作文 7
谍战大戏《潜伏》已经在北京等其他电视台落下了帷幕。本电视剧讲述了一个国民党军统特务余则成,在特务的生涯中深感国民党的腐败无能,又受到地下党女朋友左蓝的影响,彻底对国民党失去信心,并最后在女游击队长翠平的帮助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此之后,余则成与翠平假扮夫妻,打入军统(后称保密局)天津站进行潜伏任务,经过不懈的斗争和与敌人周旋,最终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在潜伏的过程中,余则成的身边充满了艰险和威胁。地下联络站邱掌柜的被捕和发报员的背叛,使得余则成非常担心自己的处境。在审讯室里,余则成眼睁睁看到被打得浑身鲜血的同志,心里是多么悲伤。“就是死,我也不会出卖我的战士。”邱掌柜这一掷地有声的话,让余则成放心了,他不会出卖自己的同志。可话音刚落,邱掌柜便咬舌了,余则成此时深深一震,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
在潜伏的过程中,余则成失去了很多。余则成的女朋友左蓝的牺牲,给余则成的打击很大,面对死去的左蓝,他不能痛哭一场,他的悲伤可以尽情地来,但必须尽快地走,这就是潜伏工作。
余则成与翠平假扮夫妻,翠平是女游击队长,只懂打仗,而余则成是是经过特殊训练的,有反侦查能力。看似两个人格格不入,但经过长时间的“夫妻生活”,日久生情,最终彼此相爱,套用句中的话说:“革命者的爱情是分外美丽的。”
在潜伏的过程中,敌人的损失是巨大的。李涯负责的战后特务潜伏计划——"黄雀行动"的人员名单被余则成窃取,后来通过翠平交给了党,使得天津的战后潜伏特务被共党一网打尽。
《潜伏》的大结局中,余则成本以为已经牺牲的翠平却出现在了机场,两个人相望着对方,翠平欲跑向前,可是余则成却摇摇头。即使是近在咫尺,两人也只能相望,他们高兴,因为他们都活着,他们也许会想,革命胜利后他们会在一起。可谁会想到,余则成被派到香港继续潜伏,并与晚秋假扮夫妻。翠平抱着她和余则成的孩子,站在上坡上,望着山那边的路,期盼丈夫能够回来,一日复一日。他们的团聚或许永远都不能实现,这是潜伏工作者的'宿命。
从“峨嵋峰”到“深海”,代号在变,不变的是他的信仰。对于余则成和翠平来说,他们是幸运的,他们看到了祖国的统一。殊不知,在隐蔽战线工作的同志,多数都没有机会看到他们胜利的果实。
从失败到成功,结局在变,不变的是他们的意志和心理素质。潜伏工作者需要冷静的头脑、机智敏捷的反应和准确的判断。他们的神经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可想他们的精神压力超乎于常人。左蓝的死,尽管让余则成心痛不已,但是在敌人面前却要极力掩饰自己的悲伤。成功地除掉陆桥山,余则成和翠平只有通过拥抱、喝酒来默默地庆祝。
从战争时期到和平时期,时代在变,不变的是潜伏工作者的责任。余则成、翠平的潜伏,是为了他们共有的信仰,是为了中华民族的统一,是为了劳苦大众能过上安稳的日子。在现今,我们还有不少的同志在世界各地潜伏着,而他们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是为了国家的发展。时代变了,任务变了,工作环境变了,但是他们心向祖国和人民,保护、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本质没有改变。
我的泪水是无底深海,对你的爱已无言。相信无尽的力量,那是真爱永在。我的信仰是无底深海,澎湃着心中火焰,燃烧无尽的力量,那是忠诚永在。深海潜伏者值得我们尊敬。
【观《潜伏》有感作文】相关文章:
观景有感作文07-14
观书有感作文03-20
观灯展有感作文05-25
观雨有感作文11-22
观书有感_作文大全05-18
观升旗仪式有感作文02-07
观世界杯有感作文10-06
观詹天佑铜像有感作文05-11
观科技馆有感作文02-24
作文观科技馆有感优秀11-01